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草原秋韵

2020-12-14叙事散文君山听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52 编辑

  从呼和浩特出发,往东北方向行驶百余公里,翻过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就走进了一片美丽广阔的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很小的时候,那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52 编辑 <br /><br />  从呼和浩特出发,往东北方向行驶百余公里,翻过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就走进了一片美丽广阔的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很小的时候,那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诗句,曾让我浮想联翩,对草原是那样心驰神往。当我真真切切地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时,我全身的血液似骏马奔腾,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冲撞着心胸,我情不自禁地放声哼唱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优美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秋高气爽,日丽风和,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湛蓝湛蓝,几朵白云似棉絮般飘荡在蓝天下,广阔无垠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际。走在那松软的草地上,顿感神清气爽,心胸也像那草原一样无比开阔。难怪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是那样坦荡、真诚、豪爽,我想应该是草原上的宽阔和美丽,赋予了他们无私无畏的品格和宽大胸怀。草原最美丽的季节是六七八月,因为那时的草原绿草连天,牛羊成群,蒙古包遍地,到草原上旅游的人纷至沓来,摩肩接踵,草原成了欢乐的海洋。眼下已是深秋,箫箫秋风将那美丽的草原染成了金黄色。
  虽然草原已经没有了夏日的喧闹和繁华,蒙古包前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宽阔的草原上显示出一派苍凉,但我似乎觉得秋天的草原同样是那样美丽,那样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因为秋天的草原是独特的,那种苍茫和苍凉之美,更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博大。
  希拉穆仁草原,不仅是一片美丽的草原,也是英雄的草原。陪我们一同前往草原的赵处长告诉我们,当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对于草原英雄小姐妹,我们同时代的人几乎是耳熟能详,她们不怕牺牲,勇斗风雪,英勇保护国家财产的动人故事,曾激励了好几代人,如今草原上的人们仍广为传诵,龙梅、玉荣这两位英雄的名字,永恒地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到希拉穆仁草原,没有人不去草原敖包看看。这是草原的象征,也是希拉穆仁草原上留下的惟一历史遗迹。车子在宽阔的草原上奔驰,我们远远地看到了那座石头垒成的敖包。敖包矗立在草原上一个至高的顶峰,我们停下车,踏着草地往上走,不到一刻钟,敖包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敖包是一个圆形的石堆,汉语叫石堆子,蒙语译为敖包。赵处长告诉我们,别看这敖包,它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呢!敖包历史久远,既成了草原神灵,又是情爱的象征。听当地人说,敖包在草原上有三个作用:一是每年的古历五月十三,当地官员牧民要在敖包前祭典求雨;二是敖包往南的方向,一把大刀横空直立,可以让牧民辨别方向;三是情人在敖包前相会许愿。只要你绕着石堆子走三圈,然后往石堆上丢一颗石子,你就会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据说这敖包十分灵验,每年的五月十三日,敖包前就人头攒动,草坡上堆满了牛羊祭品,不仅当地官员和牧民们成群结队来祭典求雨,就连呼和浩特市的党政官员也要驱车百多里,来祭祀敖包。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大都住在蒙古包里,很少在草原上建房屋的。可是如今的草原上也已经是新房林立,炊烟袅袅。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美丽的大草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牧民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一位叫玉玺的牧民家里,我们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和他夫妻俩拉呱起来。这是一个典型的上等牧民,家里富丽堂皇,三十四寸的大彩电,冰箱、自动洗衣机、浴霸等电器设备一应俱全,还有小锅炉小汽车。玉玺告诉我们,他有四千多亩草地,养了三百头牛羊,雇了三个羊倌,还搞旅游服务,每年的收入至少在十万元以上。现在出门不再骑马走路,而是开着小车行驶。我们坐在那客厅里,听着他春风般的述说,心中似感温暖如春,感慨万千。
  金色的阳光洒满了草原,我们走近羊群,想在美丽的草原上留下那难忘的瞬间。一位老羊倌见我们走近,便举手示意,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他那黑黝黝的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虽然我们听不太懂他的问候话语,但他那份热情诚恳和灿烂笑脸,却是那样让人如沐春风。
  草原之旅是短暂的,但它留给我的印象是那样刻骨铭心。我们也许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在那绿草茵茵的季节,能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呆上一晚,然后骑着一匹快马在草原上奔驰,那该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当车子向大青山驶去时,我眷恋地回首那浩瀚的大草原,好像一股汩汩的清泉从我心中淌过……--------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