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不同的树叶,不一样的生活

2020-12-14叙事散文江南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0 编辑

         不同的树叶,不一样的生活一位外地人问一个牧羊童:“你长大了干什么?”“长大了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娶媳妇生娃。”“生娃干什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0 编辑 <br /><br />         不同的树叶,不一样的生活
  一位外地人问一个牧羊童:“你长大了干什么?”
  “长大了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娶媳妇生娃。”
  “生娃干什么?”
  “生娃放羊。”
  ……
  这个被广为传诵的经典故事,大家大多听后一笑置之,耻笑牧羊童理想之浅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实在是孺子不可教也!然而静下心来细想,总觉得不是滋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生活,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那是你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法干涉。牧羊童的生活理想朴实,这是他的选择,我们理应尊重,而不是嘲讽。看似不经意间的谈话,却透露出一种文化、人格的优越感,问话人高高在上,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强加于牧羊童,悲悯中凸显轻蔑和嘲弄,且自以为是而暗沾自喜。
  也许在他的逻辑里,只有拼命读书,削尖脑袋往前钻,荣归故里,那才是人生第一要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读书,就穷途末路,就应祖祖辈辈过下等人生活。从这种逻辑出发,当然也就看不到光明了。须知,有些时候是我们自己在自作聪明,人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是不可以随意设计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也许此时此地无比正确,但它也会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真理变成谬论,谬论成为真理,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你追求功名利禄,追求美满,无可厚非,牧羊童的理想虽为卑微,但很真实,很单纯,是他自己的选择,也不见得就像你想像的那样,他将永远生活在愚昧的黑暗中,他痛苦,他挣扎,他无奈,这些都是你的主观臆想,而不一定就是他真实的生活存在……
  作家肖复兴是我敬重的一位写作者,但我同样在他的一篇《复兴小镇》的文字里,读到了类似的场景。有一次,作者路过一个叫复兴的古镇,由于口渴,在一处地方歇脚,到对面买回西瓜后,却发现歇脚的地方也卖西瓜,好不尴尬。恰好此时,一位模样俊俏的姑娘已经跑进屋,拿出一把菜刀和一块菜板,放在门口的椅子上,笑着让他们切西瓜。
  西瓜切开后,一个光着小脚丫有两三岁的女孩跑过来,眼睛死死盯着汁水四溢的西瓜。他顺手递给小女孩一块,小女孩不肯接,只是回过头来看着那位姑娘。起初他认为那位姑娘和这个小女孩是姐妹,谁知一问才知道,她们竟然是母女。作者很是好奇,忍不住地问她的年龄,她笑红了脸,并不答话。在吃完一个西瓜后,作者和姑娘聊熟了,从她的嘴里得知,她在镇子里读完初中,没多久就嫁人了。据她讲,那时她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中专,只好回家了。写到这里,作者为我们作了一个大胆的揣测:漂亮姑娘在学习上容易分心,早就被男人盯上,便也早就名花有主了。
  姑娘告诉作者,她丈夫是位司机,在外跑运输,她守在家中照看孩子和这个家。她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是重庆,其实重庆比她所在的省会贵阳还要近,她长这么大连稍远一点的省会都没有到过,作者大有感叹,于是紧接着问她,她丈夫是否会开车拉着她去贵阳。她只答说,等以后吧,孩子大了懂事了,带上她一块去。后来他们又在她冰柜旁买了一个西瓜,姑娘又随口问了句:“你们是从北京来得吧?”作者异常激动,急切地期待下文,以为她要说等将来有时间,一定带孩子到北京去转转,但很令他们失望的是,她什么也没说,直到他们消失在路口……
  从这段叙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文的诚恳和谨严,但一个潜隐的问题是,我的神经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我想说,他以他人生的阅历,生存的环境和状况,去看他周围的生活,从这种生活经验出发,他的视角不再是平视,而是俯视,他的同情也不是基于平等意义上的同情。他不是小镇上的常住民,他只是一个过客,一个从首都北京赶来的客人,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化人。自然,他也懂得怜香惜玉,认为她年纪轻轻,早早结婚实在不应该。长这么大,到过的地方竟是不远的重庆,而离她同样不太遥远的省会,她竟无缘,简直不可思议。可他却没有想过,这看似不正常的生活实在再正常不过,她们不是旅人,她们要生活,要生存,生存对她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她们渴望幸福,渴望飞翔,但这并不妨碍她们过平静自然的生活,她们理想单纯,对生活没有太多是奢望。而作者却把自己的臆想妄自追加到他们身上,这是不明智的。
  在乡村,并不是所以的姑娘都能考上各类学校,必然要有很多回家务农。它不管你漂亮或是丑陋,只要没有迈过这道坎,回家就是必然的了。回家后的她们大都很尴尬,她们需要独立,要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不能长久地依靠父母,但她们稚嫩的翅膀还一时无法承担起生活的重压,她们渴望有一双强有力的臂膀为她们遮风挡雨,再加上长期积淀在乡亲思想中的习俗,于是她们很难再去坚守什么,只好嫁作他人妇。没有人去强迫,威逼,一切均是自愿,她们也不会向你想像的那样有多么痛苦。其实,她们大多过得平淡而幸福。也许,一个人一辈子也走不出生育她的村镇,但那又何妨。世界太大,她们无暇顾及,她们只生活在当下,只有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她们关注油盐胜过山川美景。不要以为首都来客就有一种地域上的优越感,不论是重庆,贵阳,还是北京,在她们一律是外来客,当地以外都是外来客,在她们那里并没有多少本质差别。如果你抱着那种优越感不放,碰壁的一定会是你自己。
  有些时候,真正应该反思的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太乐意把自己的人生态度,经历,经验强加给别人,并且居高临下,俯视众生,以为自己就是救世主,并处处设想他人人生的境遇会多么悲惨,以为他人的生活会有多么苦闷,正等待自己去拯救。殊不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无法复制也无法套用。幸福有时是相通的,不管你简朴还是奢华,只要你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它,它就存在,不管你是牧羊童,还是那位姑娘,只要脚踏实地走下去,一样会美满幸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