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细节的力量

2020-12-14抒情散文丁香笑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47 编辑

  灯火辉煌的大剧院,深红深红的天鹅绒背景,鲜花、歌声、掌声……第一位老师以鲜花般的语言、行云流水的节奏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第二位以深沉缜密的表述得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47 编辑 <br /><br />  灯火辉煌的大剧院,深红深红的天鹅绒背景,鲜花、歌声、掌声……
  第一位老师以鲜花般的语言、行云流水的节奏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第二位以深沉缜密的表述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一致赞颂。
  “有请陈老师!”
  掌声雷动,他做为最后一名省劳模事迹的报告者,从舞台最西的席位上站起来走到前台,深深鞠了一躬。舞台右侧一组淡黄色灯光骤然照彻整个舞台,我看见他漆黑的头发在头顶中心稀疏了整整一个圆圈,一个并不很大的圆圈。古铜色的脸上一个憨厚的微笑中,他说:“我说不好,也最怯火在人多的地方说话。”这个开场白一出口,台下又是一阵掌声。显然,他的表情有些拘谨,否则,随口说出个“害怕”也不至于用了同一意义的方言词“怯火”。从他的衣着,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他来自一所乡村学校,或者,有很长的乡村生活的经历。在他后面讲到的,在县中的第一节课上,城里的孩子连珠炮似的提出了许多问题,但一个却没有难住他,完全是真实可信的。
  果然没错!
  他曾在一所离城二十多里的乡村中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高三年级化学课的教学。那一年,做为省级重点中学的县中领导,在得知他的工作业绩后,数次派人与他联系,希望能调他去县中工作。也是在那一年,他和每年一样,带了所在学校高三年级两个班的化学,还有初中部的两个班。他不能甩下他面临高考的学生一走了之,他说:“农村的孩子可怜呀,多少年苦熬苦拼就等着那一天了”。
  高三年级面临开学,县中两个班的化学课正缺老师。眼看新学期开始,这门课程具体由谁来教,县中还是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人选。这是一所在全市高考中连年夺冠的重点中学,对于调入的每一位教师,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该校都要严格把关。许多人想尽千方百计,调入还是困难,而他却没有打算去那里。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人委托各种各样的关系,甚至县、市领导,而县中坚持非他莫属。他所任职的学校自然舍不得放,县中又强烈希望他去。经过最后的协商,他既担任本校现有工作,县中两个班的化学课也由他兼任。
  一句话落了地,这往返可就是整整一个严寒酷暑啊,这远不远、近不近的路程。他有两个孩子,妻子又在农村,家里还有十几亩山地,她就指望着他能有点时间,稍微帮她一把。县中的领导了解了他的情况,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再说,来年下决心一定要把他调过来。县中完全具有这个能力。当时,县中的住宅楼正着手修建,一套位置良好的住房首先指名给他;校内一些在此工作数年的职工却没有集资建房的资格。一时,议论、意见、恐吓、甚至上告的等等都有。领导说:“上你的课,其余事情由我处理”!
  秋收冬藏。新学期开学不久,转眼就是秋天了。妻子把分布在沟沟叉叉十几亩田里的玉米、大豆子一背篓、一背篓背回自家场院,有时家里连一口开水也没有的喝,小儿子见了妈妈哭着闹着喊肚子饿,她自己先没有了一丝力气。他的学校离家并不很远,却日夜守在那里,说好这个星期天回家的,昨天又让村里的孩子捎回口信,说要补课。孩子哭得一脸鼻涕眼泪,把他叫过来擦了、哄了哄,勉强站起身,在院里抱了柴火烧火做饭。孩子先在她怀里吮着妈妈奶水干涸的乳房,吮得她一阵阵抽心地疼,渐渐地,他睡着了。无力地拉着风箱,柔弱的火焰映照着她洒满风霜的脸,她的泪水一瞬间涌出眼眶。真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嫁给那个令爹娘满意的木匠,偏偏要死要活的嫁给他,这叫什么日子呀。
  哭够了,饭也熟了。把孩子叫醒吃了饭,想着天凉了,得去给他送件衣服。自己刚才的怨气和悔恨早就忘到了一边。她无数次想过,自己当初如果不是嫁给他,是不是会难过一辈子。这样一想,她就知足了,都说人比人活不成,那木匠怎么能比得了他呢。
  给他送衣服后的第二天,妻子打晒粮食;之后,开始给他爷儿三拆洗棉衣,又压了一缸酸菜、泡了一罐咸菜。一切准备好的那个周末,他终于回来了。那天夜里,她把头深深埋在他怀里,很久以后她说,我想去外地打工给家里挣点钱。他提出了种种困难试图阻止她,也是担心她一直在乡下,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
  她说:“我知道走不开,也不想去,你说这集房的成十万元咱拿什么还”?
  他一时无语。那么多钱里,除少量是自己的积蓄外,其余都是借来的。凭他那点工资,养家糊口以外根本没有什么剩余。
第二天,妻子去了省城,他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学校,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
  一个人又当娘又当爹,风里雪里熬过一个学期,他没有因个人琐事迟到或缺席过一节课。欢欢喜喜过完春节,妻子又走了。他在夜静无人的时候,把妻子省吃简用的那点钱拿出来,紧紧攥在手里,他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个男人,让她为自己受罪,他的心倍感煎熬,他甚至想到离开学校,经商或做点别的。一觉醒来天大亮了,还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吧,不能有一丝的迟疑和马虎。他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时候,真诚得像个虔诚的教徒。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套套模拟试卷一叠叠放在他的窗前,连夜批改,争取在第二天纠正存在的问题。他只能夜以继日。一天晚上,他正批阅试卷,七岁的大儿子哭着跑来告诉他:“小弟弟刚才还在沙发上看电视,他……他不出气了。”他一摸,孩子的小手早就凉了。大约两个月前,孩子小便里突然发现有血,去省医院一检查,患了肾部肿瘤。他的学生高考在即,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在那里耽搁,也知道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让儿子康复。几天后,给孩子带了些药从省城回到学校。那一夜,孩子没了,他把孩子放到床上,为他盖好被子,将最后的试卷阅完,就这样坐了整整一夜,流泪流到天明。
  眼泪在我的眼睛里打转,我想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被深深打动。
  第二天早晨,县中那里有他满满的四节课。在黎明到来前,他擦了把脸,骑上自行车往县中的方向去了。他和平时一样平静地上完四节课,走出教室,校长在外面等他,说他路远,顺便在外面吃顿工作餐吧。他说:“不了。”,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才说出孩子的事……
  我想到此为止,我应该结束所有的故事了。现在回顾一下,第一个发言的是位语文老师,四十一年的从教经验和多年反反复复的演讲,使她的演讲从内容到风度都具有炉火纯青的精粹。适当的文学手法运用,使其意境更臻完美,讲到差生转变的事例时,她说一个初中男生将教室门摔得整座教学楼都能听见,并当她面说:“你能把我怎么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她教育过程中却放声大哭了两三次;第二位老师,他已担任了那个省级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教学一线。他也讲差生转变,讲一个高三学生竟然连考上清华和不能考取任何学校的意义尚不能区别,仍需老师悉心指导。我暗暗一笑,在最后一次掌声里,对这些省级劳模充满了敬意。
  我多么希望他们的故事是一台综艺节目老套的游戏,让我从中判断出谁编出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我不想、也十分不愿意以陈老师失去亲人的悲哀,换取大家对他全身心投入本质工作的肯定和由衷的赞许。当前两位老师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事业上,而陈老师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自己的工作。”这已经足够,这是一个合乎事实的细节,这个细节给了我一些复原他故事本来面目的依据。
  仔细回味,真正让我感动的,不是他故事的悲剧性,而是以上这个细节。细节本身所极具的控诉力量和带给心灵的震撼,相当于一篇表面不动声色、实质犀利无比的文字,它在很大程度上真正地消隐了感叹号的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