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流淌

2020-12-14抒情散文杨德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0 编辑

流淌我所看到的黄昏,扑面而来。但太阳还在西方的天空,六十度的角,被瓦楞、树梢、云彩遮挡。四角的天空,我们走在逼仄的角落,似乎黑夜真的就要来临。光线是种朦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0 编辑 <br /><br />流淌
  我所看到的黄昏,扑面而来。但太阳还在西方的天空,六十度的角,被瓦楞、树梢、云彩遮挡。四角的天空,我们走在逼仄的角落,似乎黑夜真的就要来临。光线是种朦胧的模糊,可能来自于地气。枯枝、野草、石砾,杂乱而随意,凸现出偏僻和荒凉。有人说透不过气,但大家一直向前走,好奇的双眼,四处观望,询问。陈旧,我只能用这样一个极其平淡的词来形容。有本地人介绍,这条道都是前两个世纪的事。突然感觉掉进时间的深渊,脚下踩着先人的身体,渐渐失重,渺茫。
  鹅卵石,光滑地凸出,麻麻点点,并不那么稠密。拥挤是现代的节奏,我相信这里还沉浸在往事中,不曾有过硝烟和荒乱。据说,战争只在附近的深山中进行过,传过来的只是声音和喜讯。幽深的巷道,明暗恍惚,探望,摸不到尽头,像遥远的陈年,渲染着神秘与凝重。不是遗址,没有所谓的门票和景点,况且现代的装饰和雕刻,能向我们坦白多少贴近的真实呢?随心所欲地,来去自由,抚摸陈旧的痕迹。
  数十米开外,在这条街的背面,是现代的繁华。楼房、车辆、行人、商品,嘈杂此起彼伏,被阻隔在外面,抛向空中,销声匿迹。我们从那边走来,満身的灰尘,在此处落定,找到安定的居所。有一处炸油条的面铺,门窗早已损败,柴火燃烧的炊烟,浓聚着黑,停歇在上面。一个老妇人,围着蓝布衫,操着工具,红艳的火舔着锅底,油翻滚着,炸好的油条被放在一个敞口簸箕中,码得齐整。我们怀疑她生意的好坏,却迎面走来一对老人,在油条铺停下,买卖在平静中进行。四下张望,相同的木质楼阁相互对立。二楼,有敞口的窗,一位老妇人,在窗边,静坐,目光专一,看向窗外,似雕像。她或者沉浸在往事的回忆当中,安静更容易让人回首。走几步,阁楼的敞窗又露出一位老人的脸,他的神情安静,像这静立的阁楼,旧迹累累,仍稳稳地,没有被风雨和现代气息湮灭。
  幽静、湿润、肃穆,这是我想到的词语。我们慢慢前行,缓慢地,低声询问,不约而同地沉默。一些平素喜欢喧哗的同事,也压低了嗓门,害怕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我还是把目光投向老人,我回过头去,再次的好奇,阁楼上的老人,若入定的僧人,专注,平静。
  我的祖母,其实早已过逝。她留在我的记忆中,白花的头发,微驼的身躯,走路一步三摇。我比较清晰的印象是祖母的纺线。一辆旧纺车,放在禾场中央,搬个小凳,一手拿线,一手摇纺车。我远远地用剪刀拉着线,祖母边摇边喊,拉好了,太紧了,又太松了。我远远地答应,纺车吱吱的声音传过去,静静地听,阳光暖暖地照射,没有趣味,但并不调皮,只是按祖母的要求去做。一根一根的线就织出来了。祖母总是坐在门槛上,望着前方,盯着禾场上晒着的谷子,时而吆喝一声,来偷食的鸡鸭便东飞西蹿了。祖母的生活越来越简单,纺线、看家、摘菜等等。我总是看见她坐在门槛上,皱纹聚在一起,双眼老是打盹,突然睁开挥手吓走近身的家禽。阳光从她身上翻过去,浑然不觉。安静就这样开始,一堵墙,一缕阳光,日子缓慢流过。
  年迈,可能意味着孤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房子,树木,田地,更替着的只是流走的时光。祖母的孤独,如果从祖父的去世计算,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祖母喜爱唠叨,和熟人,更多是陌生人。祖母总是重复着算命的伎俩。盼望算命盲人的到来。她们坐在一起,面对面,亲近如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往昔的岁月,在她们口中哀怨叹惋,时而拭去眼角的泪痕。二胡,这是我记忆最深的。盲人述说一段后,端坐身子,支起怀里的二胡,咯吱咯吱地试一试弦,然后沉浸在低沉凄切的曲子里,两人皆不言不语。像那阁楼中安坐的老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如祖母一样,在往事中释放不能言表的情愫。
  有时候记忆真像包裹严实的唱片,嵌入无声无影的故事,在旋转的碟机中,慢慢释放。想像那样一条老街,一条踩出光滑的石子道,黑的木板墙,一把泛黄的竹椅,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或者怀抱二胡,让所有日子,缓缓流淌。
2005.11.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