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大唐词脉

2020-12-14抒情散文凌云昕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0 编辑

  唐代文学中,我对词有种特别的偏爱,也许是因为它可以缘情为脉、深婉铺陈,不用象诗文那样担负言志、载道的重任,也许是因为它形式自由、灵巧多变,第一次把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0 编辑 <br /><br />  唐代文学中,我对词有种特别的偏爱,也许是因为它可以缘情为脉、深婉铺陈,不用象诗文那样担负言志、载道的重任,也许是因为它形式自由、灵巧多变,第一次把闺情艳想、巷语俚词融进了文学,使文学从仅供少数人玩味欣赏的贵族殿堂走向了更为广阔的闾巷坊间。如果说唐诗是意气风发的跃马少年,激起我们勇往直前的壮志雄心,那么唐词就是温婉沉默的闺中女儿,轻轻触动着我们心底那根最为柔软的神经。
  唐朝前期是词的民间化与普及化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壮大,追求世俗享乐的意识也识迅速膨胀,诗歌四平八稳、整齐划一的体制形态,难以扣合人们波澜起伏的内心情感,于是词就做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开展登上历史舞台。它首先是以民间歌词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既有“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鲁女坚贞”的坚贞誓言,也有“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年少将军佐圣朝,为国扫荡狂妖。弯弓如月射双雕,马蹄到处阵云消”的报国雄心,还有“为觅封侯酬壮志,抛人如断弦”、“春去春来庭树老,正值花开谁是主”的闺中幽怨,这些词作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被誉为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开元之后,一些诗人开始加入了作词的行列,李太白与白乐天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盛世词人所描绘的是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边草无穷的燕支远山、音尘断绝的咸阳古道、年年伤别的霸陵柳色,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杭州、杏花满头的蓼岸、长风无限的楚天,还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雍容华贵、“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俏皮流丽、“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质朴平实,这些词作刚健清新,有种盛世的乐观与自信,反映了人们当时豁达开朗、进取向上的积极心态。
  晚唐时期,是词的文人化与浓艳化时期。这一时期,整个社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一些救国无望的文人开始把主要经历寄托在无休无止的宴席歌会之上,藏于人们心中的爱情意识也开始呈现出勃兴的态势,摹写真挚的闺情,捕捉细腻的心绪已成为一种时尚,词也因其形式自由、灵巧多变、音律和谐的特殊优势而成为传达心曲的重要文学载体,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派也应运而生。在他们的笔下,楼外是晓莺残月、碧云摇曳,楼内是坠鬓金凤、伤心凭阑、和泪离辞;帘外是斜晖脉脉、远浦归帆,帘内是重叠山屏,明灭金钿、出枕红腮;花外是夜月无声、漏声迢递,花下是淡远蛾眉、含颦春恨、惆怅梦馀;尊前是似月垆人、皓腕凝雪,尊尾是欲度鬓云、难匀粉脸、易惨黛眉。这些词句虽有浓艳香软、矫情伪饰之嫌,但也自有繁华缛丽、参差错落之美,那虽然懒起却仍簪花照镜的美人不正是既怀才不遇又自珍自爱的作者的理想化身吗?那在“低梳髻”、“细扫眉”时都沉浸在“终日两相思”中的思妇不正是作者期望自己的过人才华能为社会所用的最好象征吗?那透明的水晶帘、晶莹的玻璃枕以及斜坠的碧玉钗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蕴含于“美人香草”之上的,更高远、更美丽、更晶莹、更玲珑、更值得追求的美好境界吗?
  南唐时期,是词的开拓化与雅致化时期。由于历史的变革和命运的际遇,一些词人开始有意识地用词来表达个人情感,冯延巳、李煜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冯、李早期的词虽也是描写上层贵族的奢侈生活,但与晚唐艳词已大不相同,他们的词作语言明快,流丽如珠,有朗俊宛转、清空舒卷之姿,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传神写照、跌宕昭彰之致,感情真率,有摇人心魄、动人心旌之效,他们的笔下既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堤上闲愁、“日日华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的暮春惆怅、“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一夕憔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的无缘哀痛,也有“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娇憨情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倚楼泪眼、“心若垂杨千万缕,不知青鸟全相误”的肠断韶光。南唐亡后,词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后主李煜,家国的沦丧使他迅速从醉生梦死、酣歌曼舞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心中不再是花前月下尊前闺房的无限美好,也不再是儿女离情夫妻别恨的缠绵伤感,而是比之更为阔大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无限江山、故国不堪回首的月明之夜、“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的堪哀往事、“落花流水春去也”春意阑珊;是比之更为深沉的“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满目伤痛、恰似一江春水的无限悲苦、“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离愁、家国沦亡世事巨变后的彻骨剧痛......,最终从传统的俗艳浓丽中灿然走出,开清丽自然真率之风格,把人人心中所欲言而又不能言的东西,写得那么形象而又传神,使人心里感觉到、眼里似乎也看得到、手里似乎也触摸得到,因而也使自己的词作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在曾经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之际,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却悄悄迎来了自己的灿烂朝阳,境界上实现了由句秀、到骨秀、进而达到神秀的提高,性质上实现了由民间歌词向士人文学的转变,为从此开始与唐诗一起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巅峰象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