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父亲的皮影戏--渭水河春节纪事散文之十二

2020-12-14抒情散文渭水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7 编辑

      父亲的皮影戏--渭水河春节纪事散文之十二 一到正月,我的家乡都要唱皮影戏,今年正好赶上正月初三在我们村子里唱皮影戏。我爸早早收拾好唱戏的家当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7 编辑 <br /><br />      父亲的皮影戏--渭水河春节纪事散文之十二


  一到正月,我的家乡都要唱皮影戏,今年正好赶上正月初三在我们村子里唱皮影戏。我爸早早收拾好唱戏的家当,并要我去看他挑的皮影戏。

  我爸是皮影戏班的头头,也是挑皮影的,他能唱能挑,是我村皮影戏小剧团的主角。皮影戏是一种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很少看皮影戏了。皮影戏的观众也就越来越少,只有村子里的老人们还提个小凳相约为伴去看皮影戏。皮影剧团保存下来的也不多了,父亲见我是个文化人,也为了保存民间艺术的需要,一定要我去。

  我吃完晚饭,穿上保暖衣服,也提了个小凳来到村委会大院,只见大院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可一进门大多数年青人玩扑克牌,打麻将的,皮影戏台前只坐了二三十个老人和小孩。我和老人们打过招呼便坐定,只见皮影戏台也简单,前面两张桌子一支,支起一个透光的银幕,里边生一炉炭火,两边是文武长班,后排是唱的人,手里还提着锣,拿着一些加当。父亲坐在正中央,手忙脚乱的还准备晚上演出的皮影人物,他要把晚上出场的所有戏剧人物武装起来,安好头、手臂,然后挂在左右两边以备用。准备好后等鞭炮一响,就开戏了,晚上唱《包公回府》,我这个人爱看戏的后生见父亲的一片苦心,就坐定认真的看、听。只见皮影在银幕上左右、上下飞舞,唱的和人物的动作极为协调一致,忽然听见父亲唱着包公中的唱词,我高兴的跳了起来,今晚好像听到父亲那威严慈祥的面容。

  父亲从小酷爱唱戏,他从小就学戏,他唱的小生和净,在村里乃至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那时村里有大戏秦腔剧团,父亲是剧团团长,唱戏的人也有四五十个。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现在的后生不愿加入剧团行列,培养出来的旦角都嫁出了村外,剧团缺少旦角,有些人年龄大了,剧团缺少人才而散了滩。皮影戏所需人员少,既使没有女的,男的也能唱旦角,因皮影听到的是声音,看到的是皮影的一举一动,看不见唱戏的人,因此唱戏的也成了幕后人。皮影里的人都是一肩多职,既能唱,又能敲锣打鼓,皮影剧团就显得精干高效,一班七八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皮影剧团。

  父亲在剧团是响当当的主角,既要挑又要唱,还要联系唱戏的主家。他三十来岁时就拜一位先逝者为师,学习挑皮影。他平时还剪几个皮影,做个支架,在家里经常练习,我弟兄三个和母亲成了他的观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他才成了皮影戏剧团的主角,挑起了保护皮影艺术的重任,他现在还带几个徒弟,以便把皮影这个中华民族的民族间艺术保存下来。

  逢年过节,村里村外凡需唱戏的,他从不推辞。因皮影戏代价小,人们乐于接受,一到正月,有人一家请唱的,有人几家合起来请唱的,还有的以村组为单位请唱的,于是父亲从正月初三开始走村串户唱起来,一唱就是个把月,过了二月才能回到家。皮影戏剧团组织起来方便,一联络,七八个人挑起行李就出发。唱了戏发些茶叶、烟、酒、糖,有时还放些小钱。尽管给的钱不多,但他们这些人能找到一种乐趣,找到民间艺术的真谛。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才将民间艺术的保存下来。

  我正还沉浸在父亲从事皮影戏的回忆中,父亲已唱完戏,走下台来问我,唱的怎样?比起城里的好不好?父亲的问话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我说:“好,好,就是好,比城里的电影还好”。

  我挽起父亲,和父亲一起朝家里走去,我仿佛看到父亲一下子高大了许多,也让我尊敬了几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