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公交上的城市

2020-12-14叙事散文群山之翼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15 编辑

  我喜欢坐公交甚于坐面的。这并非我有自虐倾向,也不是什么“与民同乐”。因为我是一个正常人,我对舒适并不反感;同时我也从不具备某种官阶,谈不上与民同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15 编辑 <br /><br />  我喜欢坐公交甚于坐面的。这并非我有自虐倾向,也不是什么“与民同乐”。因为我是一个正常人,我对舒适并不反感;同时我也从不具备某种官阶,谈不上与民同乐。除了价格便宜,也许我更喜欢的是坐在公交车上的感觉。我觉得,公交车上不断展开的社会场景,就是一个城市的不同剖面。
  除了特别拥挤(例如春节)和特别空荡(比如夜行车),一般情况下,公交车总是丰富有趣,这都是来自城市不同区位的乘客带来的。公交上交织着他们的人生时段。
  早晚午时,一些学生在上学或放学时间,是公交的主要乘客。他们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布满整个车厢。他们像一些在城市里迁徙的鸟群一样,从学校到家或者从家到学校,每天如是。雁过留影,人过留痕,时间长了,他们会在公交上留下一些什么。我在座椅背面就常发现他们的即兴之作。大多是用涂改液写的,圆头、白亮。一次写的是:某某,你已经哭了N次,不许哭了,再哭影子会湿的——瞧,多有诗意!另一句写的是:某某某某我爱你,就像大米爱大米——不知是什么意思?还有一句是,某某是猪,和某某玩的是猪下水!不管低俗高雅,你认不认可,这都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每天早晨和我同坐一车的,有不少是在光彩大市场经商的女性,从她们说话的口气,可以听出其中有一些是小店主,而更多的是营业员。她们大多是中年妇女,从不同的站台上车,见面后总是亲热地打招呼,然后家里家外地聊个没完,绝无同行是冤家的意思。但话题往往总是归结到生意、顾客上来。一次,有位女人说,她星期天做了一万多元的生意,星期一五千多,可是接下去两天一笔生意也没做成;晚上回家睡不安,夜里冒虚汗。这人大约是小老板。另一次,一位女性在手机里婉拒一个人去店里看她。那人似乎是她在生意场上认识的,对她起了业务之外的心意。而她不好完全回绝这个主顾,但又绝不想给他粘乎的机会。于是她在手机里一边礼节性地笑,一边说:不行,不要来喔,到时别怪我不认识你。
  还有个很有几分侠义色彩的女孩子一上车就打手机,劝一个男孩子和女友和好。她对男孩子说,你的女友说你心里没有她,你和别人好上了——这个世界男人都坏。我听不清那个男孩子怎么样辩解。后来她在手机里喊:你是大男人,你就痛快点,痛快点,给个明白话,你到底还想不想和她好?——可以看出她对一对闹别扭的男女的快刀斩乱麻精神。
  在公交穿越城市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向人说道喜事奇事怪事巧事悲事的人,他们说得眉飞色舞,有声有色。例如一场猫蛇斗,猫蹦高蹦低,蛇扭来扭去,鸡在旁边看热闹,最后不分高下。一场牌局,天和直叫还带四杠。那个开了如此大牌的老汉当场去了天国。
  还有小偷,不定期地也会在公交上出现。他们年纪在二三十岁,目光“贼亮”,面有菜色——我还是相信饥寒起盗心这句古语。据我的观察:这些人大约三四人一伙,在乘客较多的时候上车。开始,你不大看得出他的职业属性。他们上了车,有坐位不坐,衣服敞开,在某个人前后左右包夹着,形成一种局部的拥挤。他们多半就是小偷了。
  有时,满车乘客都很安静,耳中听到的只是公交车行驶中的轰轰声。又有时,两位故人在公交车久别重逢,于是语声喧哗,那种兴奋就感染着所有的人。
  偶尔,会有扛工具的劳动者上车,是从这城市的另外一隅做工归来。我相信他去的时候是步行,而归来由于疲惫的缘故吧,也坐上了公交车。一位卖牛肉包子的老汉买菜回程,公交司机是经常去店里吃包子的人。于是,他就势不买票,不断许愿司机下次去吃包子时,他一定会关照的。一次有个醉汉,到了站,伏在椅背上不起来,鼾声如啸,司机后来只好把他摇醒。前两天,有两男一女上车,他们低声说着什么,后来听那女的说:“我们给他(她)祷告了三十年……”后面的我又听不见了。不过这句话惹起了我的好奇心,他们为谁祷告?为他(她)的肉体还是灵魂?这后面肯定有个长长的人生故事。
  春节前,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回乡过年了,公交上特别拥挤,有时连下脚都困难。一个女人一手拎漆桶,背上背个大包,哈着腰,挤在人群中,眼巴巴地等着到站。身边空出了一个位置,她竟无法坐下去。车上多的是这样的人和笨重的行李。奔波、辛劳,痛苦而又欢欣。由此我想到,故乡,年节,是一个人多么难以逾越的关隘。
对一个人来说,单位和家居是生活的两端。这二者之外的公交车,装载着我们的起点和终点,让时间和空间在车轮上更清晰地显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