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街头人物掠影(新散文)

2020-12-14叙事散文瀚海穹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1 编辑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他们如同尘沙,一直在城市的影子里飘浮;作为一个普通生活者,他们何曾奢想安逸?城市、生活似乎都与他们无缘,但他们却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1 编辑 <br /><br />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他们如同尘沙,一直在城市的影子里飘浮;作为一个普通生活者,他们何曾奢想安逸?城市、生活似乎都与他们无缘,但他们却又不得不疲于奔命……
                    ——题记
            卖麻子的
  细碎的日子直如麻子粒般散乱,难以聚拢。一粒粒大小各一的麻子粒,仿佛爬满疥疤的日子,看似相同,又全然不一。
  落日无边。一天感觉似乎太长,又嫌太短。
  生活无底,何时方至尽头?
  期盼。等待。憧憬。抱怨。心永远都没有休息的时刻,就像盛在容器里的麻子粒儿,被牵制着不停滚动,怎么都滚不出容器的边壁,却又在容器的动荡中不得停歇。
  无奈,可又有什么办法?为了生活,为了子女,为了一个笼统的家……,那微薄的钱币却可以温暖家里的一切。
  或推着自制的手推车,或端着塑料桶,在人丛深处游荡,一口一声像呼唤子女般亲切地呼唤:麻子哟,大麻子……。这是在我生活的那个城市里卖麻子者的形象。
  整化零,大化小,小化一……。分分厘厘拣拾的岁月就如同那些揉得皱巴巴毛毛钱一样破烂不堪。家里着急的期待,子女渴望的眼神,全都含混在他们怀抱的麻子粒中,麻子就是希望,麻子就是一切。生活在麻子里,麻子在生活中。
  “麻子哟,大麻子……”,亲切的喊声越过层层人群,在城市的上空回旋、飘荡。盛放麻子的塑料桶和手推车伴着卖麻子者的身影在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穿梭。
  麻子就是一切,麻子就是生活。颗粒无方,无规无矩。
            拉架子车的
  看到他们的身影,我时常会想起父亲拉犁的样子。
  一件湿透的衣衫,躬着身子,喘着粗气,斜肩搭着绳索艰难吃力地拉动人力车,一步一步,人车缓缓行路难,鬓发额前汗水滴滴答答,烙印在眉锋间深锁……
  日子就在滴滴汗水中翻开记忆,把架子车工的形象在一个车水马龙的环境中重新刻录。
  苦和脏他们都已吃尽,自己也都已被苦和脏重重包围。辛苦对他们来说已经不足为意,他们的身心都已被劳苦的生活层层麻醉,唯一能唤醒他们知觉的就是妻儿在家里遥遥期盼的目光和他们潜意识里常驻的对子女的期望。除了心中那个未敢明言的决心,他们的一切都在经受着这个外表净洁的城市的排斥。
  他们多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给子女创造一方娴适的家居——远离劳苦,远离清贫。
  梦毫无边际,毫无影子。
  汗水和沙的日子本身就苦无边际,劳碌何时方得尽。尚存的意识,托住一个和灵魂分离的躯体,一步一步,紧跟着无奈的生活亦步亦趋,渐渐向着心中一个无形的边缘迈进。
路在何方,梦在何方,他们心中没数。他们只能跟着架子车,漫无目的的在街巷深处奔跑。
            扫马路的
  为了生计,为了子女昂贵的学费,他们不辞辛劳,做起了城市清洁工。他们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妇女,都有各自的家,但他们已顾不上打扫自家庭院了。
  扫马路,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职责。他们都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完成这项工作。这是出于农民的实在。
  虽然穿着制服,但他们农民的本性始终没改——诚恳、朴实、细致、认真,他们踏实得就像是在擦自家的桌子。
  城市需要他们,他们更需要城市赋予他们职责。城市或许会把他们遗忘,但他们的心已同城市的发展相互摩合。再苦再累都无所谓,他们只需要有一份工作便心满意足。他们本身就是穷苦之人,还有什么苦会吃不下呢?
  世界在他们的信心里开始缩小。征服困难的决心让他们跃跃欲试。
  扫马路对他们来说已是很好的工作。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能跳出土坑他们已经知足。他们寄全部的希望于子女,希望子女彻底走出“土”,为能给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而努力。
  为了子女,一切都似乎理所当然,更何况扫马路。
            沿街乞讨的
  他们确实让人值得同情。或丧失生活能力,或遭受巨大灾难……,然而为了生活,他们却一直在努力,坚强地面对一切,勇于担负责任,尝试征服生活。他们同时又让人值得钦佩。
  面对重大灾难活着,需要怎样一种勇气?
  或许他们全然不是为了自己行乞,但他们的历难确实令人感动。他们其实并不贫穷,只是缺钱。他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热忱的生活决心,有坚强面对一切的勇气……,但他们需要钱,自己又无能为例,于是不得不伸出双手沿街乞讨。
  伸出手的同时,伸出了希望,伸出了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信任。
  乞讨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爱心。
            摆地滩的
  起早贪黑。时间的生命轴似乎永远都对他们生分,催促得他们急急忙忙。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是纯粹的生意人。然而同做大生意的人相较,他们又显得太过寒碜,连最起码的营业执照和铺面都没有,只能摆地滩,做“没有固定位置和名份”的小本生意。
  点点滴滴的利息都得分分厘厘精打细算。
  比起生意人,他们更接近于居家百姓过日子。就是摆地滩还得挑“闲”日子,太忙便无暇顾及。生活琐事已经累得他们够戗。
累,对他们来说已不知是什么滋味,他们已没有感觉,只是习惯性的忙碌,惯性使然。
  只要能看到儿女的欢笑、能看到“家”的和谐运转,他们的心便大大宽慰。
  一切都只是为了子女、为了家。子女和家是他们的支柱,是他们的全部。越是劳累,他们的心越是坦然——自己多劳一分,子女便多一分享受。
  摆地滩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005年10月26日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