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陋室读书

2020-12-14叙事散文杨盈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9 编辑

  喧闹的世界,五颜六色,流光溢彩,辉煌与暗淡,成功与失败同在。争名夺利衣香鬓影者有之,不图名利淡泊寡欲者有之;灯红酒绿杯盏交错且歌且舞者有之,身处困境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9 编辑 <br /><br />  喧闹的世界,五颜六色,流光溢彩,辉煌与暗淡,成功与失败同在。争名夺利衣香鬓影者有之,不图名利淡泊寡欲者有之;灯红酒绿杯盏交错且歌且舞者有之,身处困境饥寒交迫疲惫不堪者有之。人在世间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会在悠悠岁月中通过选择做点什么来展示人生舞台上的自己。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文人常钟情于陋室读书。
  然而,在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笔墨小技,文弱书生,终无大用。翻开历史,无论是称之为“隐士”的文人,还是诗坛泰斗、文学巨匠,一样活得很累。陶渊明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慰,但仍在“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劳作中忍饥挨饿,《乞食诗》就是从他辘辘饥肠中涌出的。诗圣杜甫亦曾漂泊流落、艰难苦恨地生活,他在穷困无奈中吟唱的“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蹄门东”等诗句,何等令人动容、神伤。苏东坡为官四十年,却在贬逐流放中度过三十多年,在朝庭的争斗中,他虽有宰相之才却不懂“韬晦”又酷爱诗文,是诗使他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导致被贬逐黄州,继而惠州,再至儋州。再看曹雪芹也是一生穷愁著书,他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穷生活,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清贫景况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作《红楼梦》,终因潦倒不堪而早逝……
  我觉得,这些文人最为可敬之处是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光或最困难的境地,依旧是一如既往地手不释卷。
  身居陋室读书,偶读孟子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得知此句曾一度被古代穷困潦倒或仕途失意的寒儒奉为平衡自我的信条,而且演绎出许多“不仕即隐”的感人故事。便想,究其原因,也许是文人的豁达潇洒、狂放不羁、浪漫诗情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自己在充满尘俗喧嚣的生活中感到疲惫,只好凭借过分的执着和浪漫,在无奈与辛酸中寻求平衡与解脱。只不过是,这些隐居田园山林、书斋陋室的文人,尽管活得很沉重,仍然不甘寂寞,在尘世的扰攘之中凸现自我,吟唱出不少美妙诗赋,写出不少传世佳作,通过诗文直抒胸臆。这种展示,既有仕途失意的无奈,鄙弃世俗的惆怅,壮丽山河的赞美,又有忧国忧民的浩气。
  用笔来描绘心中的风景点缀生活,给自己以慰勉而保持操守——这何尝不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风景!
 
  自古圣贤皆寂寞。也许是所谓“以史为镜”吧,现在而今眼目下,执著于陋室读书甘心情愿做文人的似乎不多了。就连一些颇有名气的文人也抛笔弃纸商海闹潮去了。这样,也就难怪有人家居宽阔豪华,高级家用电器、高档家具应有尽有,惟独没有书柜书房,以家庭酒吧的洋气取代书斋的情调了。
  有人说,喜欢弄点文化的人,心境多少有点无奈,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对此说法不敢妄加评论。我之所以身处陋室仍喜欢读书,并非附庸风雅,也非无奈,只想如先哲们所说的那样“明理”、“知礼”,想锻炼修养陶冶性情从而得以摆脱尘俗琐务中的浮躁疲惫和滚滚红尘的名缰利绳,寻找一种淡泊,一种宁静,一种慰籍,一种境界,营造一道超越时空的属于自己的风景。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融合了大千世界的风景。读书,不仅是读一种知识和经验,而且是读一部人生。它让我懂得世间哲理的内涵和真谛,给我以愉悦和享受,赐我以智慧的力量。陋室读书之余,我又挥笔涂鸦,希望用这种情结和方式,把散落的情感如烟的往事演绎出动人的故事。但终是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又无儿女情长的一面,这些故事竟是那样苍白无力,于是陋室里挤放着零乱的手稿。也许这些是仅有一个读者的手稿,不过,它毕竟是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的记录及人生跋涉的履痕。尽管文字粗糙,却是自己的风景。
  何况,文章憎命达。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哪里没有经过失败的成功者?更没有横空出世的英雄豪杰,由此而论,自己的手稿自有它的魅力。于是,身居陋室,我用平静的心去读书,执拗地守护这片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