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双亲,我前方的眼睛

2020-12-13抒情散文海秋雨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孩子,你的眼睛…… 妈妈,您放心,孩子会……爸爸,您辛劳了大半辈子,也该……
(一)孩子,妈妈不得不告诉你,关于你的眼睛,因为你现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44 编辑 <br /><br />          孩子,你的眼睛…… 
         妈妈,您放心,孩子会……
        爸爸,您辛劳了大半辈子,也该……
(一)
  孩子,妈妈不得不告诉你,关于你的眼睛,因为你现在已经懂事。
  你的来到,给全家带来短暂的欢乐后,便是全家为你默默的祈祷和祝福,只因你的眼睛。打出世那天起,你的左眼球内就有滴红血,随着你渐渐的长大,血滴长成了血球,越来越大,几乎布满了你整个左眼。
  那时在我们农村,医学能有多么先进,你应该能够想象的到。我和你爸带着你先是去县医院,那时的县医院很小,只有几个医生,也没分什么科室。姓黄的老医生说,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过眼睛也能长这么怪的病,因为拿不准病,只得开些即使无益也不会有害的消炎药。 
  经过四处打听,寻到位听说名气很响的土医生,很能医眼睛。在你爸一个朋友的带路下,你爸抱着左眼只是一个红血球的你,我提着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鸡,总算见到了医生。医生姓霍,年纪四十来岁,看上去很热情。直至进到霍医生的医药房,见着那一长排一长排的中药柜,我和你爸的心才算稍微平静些,起码这不是一个江湖郎中。
  霍医生用纱药布将你的左眼包起来,敷上新熬的草药,叫我和你爸不要担心,说你的眼睛会没事的。当时,我和你爸都泪眼汪汪地感激着。不管花多少钱,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将你的眼睛医好,只要有希望,我们当场向霍医生表态。 
 
  霍医生果然没有失信,他还给了你一只眼睛,只是……只是留下了一条伤疤。家里这两年将剩的账还掉,什么都不支,好好供你还有你两个姐姐念书……
(二)
  这是9月1号的前一天晚上,这一年我即将满上七周岁,母亲对我和大姐二姐左叮咛右嘱咐,叫一定要好好念书。我怀着新奇的心情在大姐二姐的陪伴下,在爸妈殷切的期望下,开始踏上了求学的道路。
  在小学一年级时,我还能勉强看清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后来,我的座位安排总是父母提着母鸡去班主任家打招呼,一年一年往前排挪。直到小学四级时,我不得不站到讲桌前,抄写黑板上的作业。
  再后来,是站到黑板跟前,由于个头不是很高,显然无法看清黑板上端的字迹。或许是因我成绩的原因,每个老师对我都很好,他们总是将板书后的资料送到我课桌上。
  由于小学五年级设在乡中心小学,那的老师父母没有一个认识,提老母鸡去老师家打招呼的办法也就行不通。最主要的是,老师想照顾也无能为力,因为教室里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看清整个黑板。
  村里很多人劝父母,叫我放弃读书,说他们一代人都没念什么书,不也过得好好的。他们预测,如果我的眼睛照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两年,看到的唯有漆黑一片。
  听到这些类似诅咒的言语后,我的泪水总是莫名地溢出眼眶,在无人的角落再渗入黑暗深渊般的心。村子里同龄娃子玩游戏时,我总被排在圈外,只能站在远处某个隐蔽的地方,偷听着那些快乐的、令我嫉妒的欢声笑语。
  我瞎了,真的瞎了,光明在一步步朝我逼近,我明显地感觉到。我闭上双眼,右手持根木棍,探摸着强迫自己走回家去。
  “何兵、何兵……”我听到不远处的前方几声惊恐的叫喊后,一陈仓促忙乱的脚步声朝我奔来。我手中的木棍被谁猛地夺去。我睁开双眼,站在我跟前的是母亲。她气得牙齿咯咯直响,一言不发地扯起我的胳膊,径直往家里拉去。入屋后,她将大门拴上,狠狠地在我大腿甩了实实的一棍。我当场瘫坐在地,但没有哭,或许眼已无泪。
  我看着母亲,她的泪一颗颗地涮向面颊。我清楚她为什么打我,也清楚她为什么会掉泪。我一直倔强地看着。她右手的木棍滑出手来,嘭地一声横在地上。她双腿颤动着,跌坐在地,紧紧抱住我,呜呜地哭出声来。
  我吮干母亲满颊的泪,说:“妈妈,以后我再也不……”
(三)
  开学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全家围着桌子吃饭的时候,父亲突然问我是不是很想读书,我点点头,说“嗯”。父亲沉默了,点着一支香烟,吸了几口,问大姐是怎么想的。
  大姐说:“还是读书好些,要不只能一辈子呆在农村;而且弟弟这么聪明,肯定能考上大学。”
  “关键是你弟的眼睛,怕……”母亲说着,哽咽住了。
  “妈,弟的眼睛应该没事的,只要配上眼镜。我们的不少老师的眼睛也不好,戴上眼镜还不是一样教书。”大姐说着。
  父母眼里迸出了希望的火花。但很快又熄灭了。父亲一言不发地抽着烟,母亲拿衣角试起了眼睛。堂屋内沉寂一片。比我仅大两岁,即将升初一的二姐,也擦起了泪水,说:“妈,拿我的学费去给弟弟配副眼镜,这样他的眼睛就好了。”
  母亲抚着二姐的头,说:“傻孩子,不管家里怎样穷,初中还是得年完的,要不……”
  最后是拿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大姐,为了我和二姐,为了这个贫穷的家。背着行囊,带着父母的叮嘱,只身踏上了外出打工的生涯。父亲怀揣借来的几千块钱,带我去了省城合肥。
  经过检查,发现我的眼底已发生严重病变,医生大声责问起父亲,问他当时干什么去了,现在成了这样才来。父亲沉默地看着医生,又看看我,仿佛一个罪人。医生劝我呆在家里,说能照顾自己就是莫大的万幸……
  回家吧,我说。父亲很是伤心地说,都怪我,当时没照顾好你。我瞪着父亲,看见了他憔悴的眼神。你还读书吗,父亲问我。我潮湿着眼睛点了点头。父亲的颧骨绷得老紧,拼命地控制着自己泪水。
(四)
  从此,我带着几千度的眼镜,穿梭于一双双古怪的眼神。怀着随时失去光明的心,在父母的鼓励下,一步步坚强地走着,读完了初中读高中。
  或许眼睛不太好的人,想象总是特别丰富,尤其像我这种玻璃体浑浊的高度近视患者,浑浊的玻璃体好象总能由我支配,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情景。也许是因为我内心的孤独,想找种发泄的方式。
  不知从哪天起,我已爱上了文字,爱上了美术。父母总是支持着我,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过得快快乐乐,其它都不重要。就这样,我在文学的道路上陷得越来越深,当高考体检测量视力时,我真正意识到,这条道路我并没走错,这或许就是我唯一的道路。因为即使我成绩再好,估计也没哪一所院校会录取如我一般的残废。于是,我的成绩一落千丈。
  高考时,一首《四季的树》的诗组就是我的高考作文,结果一塌糊涂。父母非但责备我哪怕一句,反而担心我的精神压力过重,总是想法设法让我乐观。在不断对我的安慰下,在村落里众嘴的议论下,在辛勤的劳作下,父母的头发出现了白丝。父母老了,真的老了,就这样一直付出地老了。
  在那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的搀扶下,我坚强地爬了起来,抖落浑身的伤口,继续上路。
(五)
  2005年从一所所谓的大学毕业后,我去的北京一家文研所上班,但由于女友的关系,权衡下我选择了放弃心爱的工作,离京下海。尽管主编有言在先,离开北京不但会使我的理想消磨,还得享受毕业生下岗的痛苦。
  到珠海一周后,我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父亲每次在电话中总是少不了要问我的眼睛怎么样、买眼药没有,为了不让他们操心,我也习惯了撒谎,说过的很好、工作也不错、晓晓也很好等。
  春节将近,因为二姐的婚日定在腊月二十二,为了能顺利回家,我们不得不加班又拮据。尽管我们没挣到什么钱,但父母见着我们还是乐得手忙脚乱。父母总是问这问那,将晓晓当成亲生女儿,但由于初一初二没车到合肥,也就是说我们得年前赶回合肥去晓晓家,否则在她家只能呆上不到三天。
  二八过年,我和晓晓商定二七去她家。为了让父母多享几个小时的天年之乐,直到二十六晚才告诉他们这一消息。他们知道这不是说笑话后,心情十分沉重,晓晓一再安慰说明年一定回来好好陪陪爸妈。回房后晓晓也掉起了眼泪,她舍不得走,舍不得爸妈,但她又不得不走,要不回她家时间实在太少,因为这还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回她家。
  第二天一早,母亲将我们要带的东西重新检查了一遍,再又装好,走到我们房门口,叫我们怎么也得过完年走。晓晓被弄的不知所措,收拾东西的手被打住了,瞬间做出这么一个决定:我们各自在家里过年。
  我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女人面对面站着,沉默着,流泪着。晓晓说我们不走了,过完年再走,可母亲却摇起了头。然后给大姐夫二姐夫打电话,催他们快点骑摩托来送我和晓晓去车站。
  摩托载着我们驶出了村口,但远近迷蒙的大雾里全是父母送别的不舍之泪。也许是由于情绪的原因,忽然感觉路旁的土地却是身后的村庄,是父母的背影。年夜,我和晓晓还没打电话回家,父母就打过来了,父母的声音很低落,问晓晓家人对我喜欢不,问这边有没好的眼药买,再三嘱咐。
  电话结束后,我分别给大姐二姐打了个电话,叫他们有空常去陪陪爸妈。那一刻我整个脑中慢放着父母带着我们三个孩子一路走来的镜头,我问晓晓情是只能转移还是也能新生。晓晓想了好一会,告诉我说只能转移。
            (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