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诗人方舟掠影

2020-12-12叙事散文舒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舒白记忆中和诗人方舟的见面不过三次。当然,和方舟的相识,我没有那些旅欧诗人去采访那些19世纪那些诗歌大师的浪漫情境:在一个秋天的山坡上,在一个乡村别墅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舒白
  记忆中和诗人方舟的见面不过三次。当然,和方舟的相识,我没有那些旅欧诗人去采访那些19世纪那些诗歌大师的浪漫情境:在一个秋天的山坡上,在一个乡村别墅和后花园里......
  那是1997年在东莞长安打工的日子。偶尔我也在繁重和枯燥的工作之余,写几篇小字投在《长安报》上。印象最深的是那年以长安镇妇联为主办单位,长安报社为协办单位的一次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征文活动中,我的那篇《爱,不要轻言别离》的文字被评为特等奖。在那次活动之后,我认识了诗人方舟。
  那是一个和平常没有两样的下午,一样的风,一样的南方的燥热。像一切普通的朋友一样,我们以微笑握手的方式开始了相识。他让我在他的报社办公室里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下,他在进进出出的两个办公室里走动,手里还拿着一个黑色的“大哥大”,我们那时候叫“砖头”的东西。看的出来,他很忙。但他还是和我坐下来,聊了不到一刻钟。接着,他的电话又来了,像是北方一位诗人朋友的电话。于是,我们的谈话又不得不中断。他连忙和我说道歉,我说,没关系,下次再来拜访方老师......后来他送我到楼梯口,我才叫他留步。这算是我们的首次相识。
  但就是这样一次不是很完整的谈话中,他依然没有忘记嘱咐他的同事给我几份样报,又嘱咐我常来,常写稿子等等。这次短暂的想见,方舟的热情与宽厚的为人却感动着我。他丝毫没有作为一个诗人编辑面对一位陌生的初学写作者的高傲。他结实的身体,朴素的衣着和不算太白的肤色给人以安全与和蔼。其实,方舟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他曾在我的故乡南昌呆过一些时日,那时我的朋友牧斯和程维偶尔也会提及。所以,我来东莞长安后对方舟并不陌生,而是增加了一份亲切感。毕竟,他曾在我们家乡留下了他生活的轨迹。
  我是个内敛害羞的男人。我也没有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和报社去斗胆见一个诗人和编辑,方舟算是我见的第一位审视我自己作品的诗人编辑。
谈话中,我记得最牢的是:欢迎常来交流,我向来以文会友......这话已过多年,却依旧温暖着我。尽管现在我已经离开了东莞,离开了长安。
  想起来,那个时候我也是怀揣着一腔梦想去南方漂泊的。记忆中听南昌的一些朋友谈起诗人方舟南下的传奇经历,让人惊羡。说是方舟和朋友一道下深圳,当大巴车路过长安镇的时候,方舟从车窗看到那方蓝蓝的天,高耸的漂亮厂房和长安镇里的那个雄姿高扬不锈钢标志建筑......方舟就叫司机停下了车,他就在这个南方的城镇下塌了。他说,这或许就是我的梦想放飞的地方!
现代的,文明的繁荣空间和广袤的延伸至海的土地和汹涌的人群接纳了他......
  后来,我听说他是捧着他从大学毕业到那时他所有发表过的作品和奖章以及荣誉证书去见当地的镇政府领导的。领导被眼前这个才华四溢的青年的热情和激情所感动,当即就留下了他。这是方舟南方寻梦的第一个驿站。
  我去东莞打工的日子,他所主持的《长安报》已经办的红红火火了。我从没见过一张镇报在文学让位于市场的压力下办得那么有声有色。“海平面”副刊满足了多少孜孜以求的文学青年的馨梦和精神追求。确实不简单,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物阜民丰的南方开放城镇,他对文学这块净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又寄托了多少才情与梦想!
  方舟南下寻梦的故事一直那样美好而浪漫地印在我的脑海。有一天,我在同事的宿舍床铺上看到一本方舟的《海边的心跳》散文小册。到那时,我才了解到作为灵魂与思想跋涉的真正的方舟给我留下的更多印象。我几乎是一口气静静地读完这本有着淡雅封面的《海边的心跳》,我知道这本书里凝聚着方舟许多最初的激情,理想与信念,弥漫着他诸多的精神求索。现在想起来,那里面的文字依然能让我感动良多: 为方舟的才情感动,为他的描绘的那个精神世界和内心的涌动而感动,为他文字的华美和内心的高尚而感动,太多太多......
  仿佛那个时候,我把他文字里描绘境界作为自己在枯燥的打工生活里一个内心的风范和楷模。阅读的感觉就是带给我如此的心潮澎湃与美妙!
  可惜的是,这么一本让我感动的书,我至今没有买到。我记得我后来去长安邮局楼上的“阳光书店”里找过,却是这个书店搬家了。所以,直到今天,《海边的心跳》也只能留在我心理。我想,对于阅读,这已经足够了。我已经在他的书里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拷问。
  后来的日子,长安报的海平面副刊也就成为我在东莞打工生活的另一个精神栖居之所了。由于经常在上面写点稿子,方舟也就渐渐熟识了。由于工作的调动,我去了深圳工作。但我依然没有忘记方舟,没有忘记“海平面”。我记得我后来还写过一篇题为《重读长安》的文字,来迎接长安报社举办的“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征文的。
  时光转辗,之后的几年,我到处漂泊,居无定所,也就很少和方舟老师联系了。偶尔听东莞的朋友说,诗人方舟依然伫立在海平面眺望和寻觅一颗颗跳动的文学心灵。
去年,我一路风尘来到上海,也就现在我蜗居的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虽然紧张,但相对于在南方的打工的日子,还是显得相对安静与舒适。夜阑时,我又想起了在南方漂泊岁月中的感动,想起了老朋友方舟,想起了海平面的文朋诗礼们。
  那天,我进入“海平面”网刊主页,又见到多年未见的方舟。他依然是那么热情,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当我问到他还记得我的时候,方舟既然飞快地回我:当然记得,海平面的老朋友嘛,你的思想随笔写得挺好呀......你是一个忧郁的思想者。
  这几句,似乎再一次印证方舟是一个宽厚仁爱之人。倒不是因为他对我文字的评语,而是他依然记得我第一次和他见面时候给他带来的忧郁内敛的气质。
  此刻,除了对方舟的感动与感谢,我不能说别的;除了祝愿他的身健与笔健,一切美好,我不能说别的。
  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他停下了手中那支飞翔的妙笔,停下了对《水的断章》的冷抒情。但我又时不时看到他在“星星诗刊”和其他媒体的文字显现,仿佛又见他在《出租屋》里的身影和在《湖南亲戚》里抽烟的姿态,他的宽厚与和善,正直的品性......所以,在深夜的某个时辰,我也会固执地以为方舟似乎隐藏在我们生活某个的角落里写字和思维,像一个智者,又像一个现代的时尚的隐士,关注着人类,关注着他内心的诗歌文本和精神场所。
  偶然,我又从他的QQ的新的签名里似乎也能触摸到他的慧质兰心,那颗对今年一场洪水的关怀,生命的关怀和人文的关怀......
  原来,作为诗人的方舟一直没有停止他诗歌的求索与进步。前些日子,又欣闻他的〈方舟十年诗选〉在香港和大陆同时双语出版,真是快慰!我仿佛再一次听到〈海边的心跳〉。心想,这又是何等的一片美丽的令人神往的“诺亚方舟”呢!
  当然,这一次,我是在真正的海上而不是相隔多年的梦里。
2005.10.27 于海上 世博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