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先 生 兆 杰[原创]

2020-12-09叙事散文莫明
升入初中,有学兄学姐告诉我:“教你们语文的是全校最好的语文老师。”我打探到的结果是:他不仅教我们语文,而且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名字叫王兆杰。那时,正值先生新婚。开校第一周,便没有人给我们上语文课。代理的班主任拘管不了我们,班里被闹得鸡犬不
  升入初中,有学兄学姐告诉我:“教你们语文的是全校最好的语文老师。”我打探到的结果是:他不仅教我们语文,而且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名字叫王兆杰。   那时,正值先生新婚。开校第一周,便没有人给我们上语文课。代理的班主任拘管不了我们,班里被闹得鸡犬不宁,校长几次出面“镇压”,无奈收效了了。我们在自由和快乐中等待着先生的到来,等待着“秋后算帐”。   一天清晨,我们正在上早操。突然,队伍里有人喊:“那个就是王兆杰。”我们扭头望过去,只见一个身材瘦长的男老师正扶着双杠踢腿,一下又一下,动作潇洒极了。许多年后,老同学聚会时,还有人说“我那时觉得他的腿就像面条一样。”于是,这一幕便又电影般地浮现在大家的面前。   我们并没有等来“疾风暴雨”,先生仿佛压根就不知道我们的“劣迹”。他只字不提,我们绷紧的神经也一天天松弛下来,渐渐地淡忘了。毕业后,有人偶尔提说此事,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不闹,还有什么个性呢?”   我们开始渐渐融入到先生独特的教学风格当中,语文课成为我们共同的快乐所在。先生尤擅古文,他对我们的第一堂课便是从古文开始的。没有过渡,没有铺垫,满怀着新鲜与刺激,我们仿佛一下子从蒙昧无知的小学生跨越到了研究学问的学者。“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十多年后,我们还像当年那样完整流畅地背出先生所教的第一篇古文。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私下里都称他为“先生”,而不是“老师”,这大约是有些尊古的意思吧!而那时,最值得我们炫耀的也是每一篇古文,我们都能当堂背诵下来。一九九四年,我参加自学考试过《古代汉语》时,在寥寥及格的几个学员中,我以八十五分高居榜首。我清楚地知道:此乃先生昔日培植之功啊!那时,最让我们新奇的是,先生喜欢把教材重新组合,打破原有的编制顺序,添加进许多教材上没有的东西,让枯燥的内容生动起来。他让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元,一篇课文,而是一本书,一种思想,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有时,他领我们精雕细琢一段文字达数日之久;有时,他又带我们疾行军般横贯好几个篇章。他说:“学习,就是要学会取舍,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生鼓励我们阅读,他说:“光靠教材上的二三十篇课文就想学好语文,笑话!”他经常定向给我们介绍一些篇目,他更支持我们凭兴趣而读。他告诉我们:“只要你感兴趣了,就没有弄不懂的东西!”初中语文中最枯燥无味的该算是语法知识了,但先生照样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学习“句子成分划分”时,不是在课本中的练习题中掌握的,而是在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完成了这种训练。事实上,我们在各种课外书上涉及到的句子类型,早已远远超出了教科书圈定的那点范围。而我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所形成的能力,无疑也是远远超前的。当时光流转到今日,教育界不断有人大声疾呼“阅读教学兴趣的培养最重要”时,我不能不慨叹:十多年前,先生正是在不折不扣地实践着这些。先生还非常重视阅读的引导,但他从不直言否决我们对“流行”东西的偏好,他是在对教材经典篇目的讲析中,让我们领悟语言文字的优劣所在,从而让精华的东西吸引我们,且深深地渗入骨髓。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让我们知道了情感的真挚,是《沁园春·雪》让我们明白了词的魅力,是一篇篇古文,让我们懂得了文字的简洁……他不反对我们抄汪国真,但他能用《雨巷》、《致橡树》告诉我们诗的隽永;他也不禁止我们读琼瑶迷金庸,但他能用《红楼梦》、《骆驼祥子》告诉我们小说的价值……他曾对我们讲,大禹治水的秘诀是“疏而不阻”。而我觉得,先生就是那治水的大禹,把我们这些混沌之水疏向了那浩瀚的知识海洋。   那时的初中生是要记课堂笔记的,其实无非也就是将老师的板书再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上。但先生上课从不要求我们正经八百地抄笔记,他只教我们在教材上作旁批,用规范的符号作标示。他还要我们从报刊上收集各种有关课文的资料,把一篇简单的课文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出去。他常说:“先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才叫读书。”的确,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涯,我们全班同学的语文书无疑是最“脏”的,但也绝对是我们最珍爱的。因为,那上面的每一个圈点,那里面每一片张贴,都是我们的心血。   先生喜欢指导我们作文。第一次上作文课,他就给我们说:“语文,语文,说话,作文。不会写文章,还谈什么语文学习?”但先生从不拘死在教材各单元制定的习作框架里,他主张性情为文。学习写景,他搬来梯子和我们一同攀爬到屋顶指点雨后江山;写说明文,他领我们到榨油厂车间观看整个的生产流程;写议论文,他举办“论坛”与我们共同抨击“读书无用论”……作文干什么?先生说:“我手写我手,表达一种看法,讲述一种观点,寄托一种情感!”作文写什么?先生教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读书的人都应该牢劳记住这句话。”先生也善文,他曾在试卷中将我们一学期需要掌握的重点词语,巧妙地串连成一个精美离奇的故事做我们的阅读题,我们都是在会心的微笑中答完试题的。他给我们讲“写人”的要素时,随口敷衍出的“谗嘴人的故事”,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掌握了“抓什么特点”和“如何表现特点”的核心问题。那时,对我们而言,作文真的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   毫无疑问,先生的课是最受我们欢迎的课,我们每天都在盼望着语文课的到来。记忆中,似乎只有一个例外。那是一天下午,中午贪玩过头的我,上课时竟然手支了下巴睡着了。那天上的是《晋祠》,迷糊中,我听到先生的一声叹息:“莫明,前程睡掉了!”我一个激灵,只见先生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继续开始讲课。从那以后,先生的课上我再也没有犯过困,那一声叹息在我每一次懈怠的时候都会在我的耳畔响起。先生的课吸引人,在他的幽默,还在于他的文史知识的渊博。他常说:“自古文史不分家,一个不懂地理、历史的人是学不好语文的。”一篇课文,在他的旁征博引之下,除了令我们大开眼界,便惟有佩服的份了。先生的广博,无形中为我们根植下了对知识的崇敬和渴望。而这种崇敬和渴望,恰恰又是我们孜孜不倦学习的强大原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我们对知识的景仰,实质上就是对先生的一种崇敬而已。让我们骄傲的是,每次期考,所有学科中,我们都从不做语文的专门复习;但所有的学科中,我们的语文成绩又往往是最好的。记得初二一次期考,学校里用的是兰州谋科研所的试题,严重超纲而且偏难。考完后,全校各年级学科几乎全军覆没,但只有我们班的语文百分之百的及格!尽管全班的平均分只有六十几分,但无疑我们在残酷的分数比拼中大获全胜。那次考试对全校的震撼是巨大的,先生竟也从此“威名远扬”。我知道,先生所求的并不是这些,但无可置疑的是,对我们班的语文教学,再也听不到说三道四的指责了。   先生带班首倡民主,主张“无为而治”。每次学校组织劳动,他都会和我们一起参与。他从不像别的班主任那样只会抄了手在一边发号施令。春季植树,先生这样分工:“这次劳动,我们每人二十个坑,看谁先挖完,开始!”说完,他已率先开挖,我们便紧随其后干了起来。待到远远超过我们时,先生便蹲下来,一边擦汗,一边给我们讲一些笑话。有时,他说到谁谁谁干活太慢时,便有人跟他耍赖:“是你的笑话把我们笑得没劲的。”劳动中,先生永远把自己算在“我们”当中,有先生在,劳动便也成了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每当看到先生和我们同甘共苦时,别的班的学兄学姐们真是妒忌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有时,实在太苦太累了,先生便和我们一起背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一时间,我们仿佛真的成了“天降大任”的“斯人”,顿时感到豪情万丈起来。最为出奇的是,初三最后一学期,在别的班都在为升学而冲刺的时刻,先生却为我们承包了学校的拍煤砖任务。于是,每天下午的自由活动期间,先生都带领我们与煤堆“作战”。整整一个月,几乎人人都脱了一层皮。到六月六日那天,我们用生平第一次自己挣到的钱雇了两辆大车,到平顶山游玩了一整天。那是多么快乐的一次出游呵!十多年后的我,每一次回想起来,都还是忍不住一阵一阵的激动。要知道,那时,我们离毕业会考只有十多天时间了。在家长和社会的质疑中,先生顶着学校的压力,平静地对我们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是学习的至道啊!”那年会考,我们如愿凯旋。   在那“唯分”的汪洋大海中,先生始终坚持“立人”为本,他的口中从不说谁是差生,他常告诫我们:“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有知识、有本事的人!”永远不能忘记,在《美猴王》一课的教学中,他用大半节课的时间和我们讨论课本中“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小注释。时至今日,当全社会再一次强烈呼唤“诚信”的时候,我不能不感谢先生给予我们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他还刻意引导我们强健四体,他说:“我们不能把书读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那时,正值全国上下“排球热”。每天课余,先生便教我们打排球。一学期下来,竟无意间练就了一支精锐之师。于是,我们先是和学校各年级比赛,继而和教师对比赛,最后先生带我们“出征”场部各站的职工代表队,战果一片辉煌。那时一段怎样的岁月呵,那时,我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十年,二十年,转眼的工夫,一切便都成了遥远的回忆。十多年后,当我在教育战线上艰难地推行素质教育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先生给予我们的,不正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吗?而像先生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据说,在九十年代的那股经商“洪流”中,先生已弃教从商了,听说也成了商界的一介精英。我知道,对先生而言,这或许是一种幸。然而对教育而言,这却是绝对的不幸!什么时候,教育上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像先生这样的人,什么时候,教育上能够留住更多的像先生这样的人,那么,中国的教育,才会真正有希望的。而我,能够在成长的关键历程中得遇先生,是我的缘分,也是我的幸。   只是先生,您还会想起那段从教的时光么?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