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茶香飘飘

2020-11-28叙事散文武新平
茶香飘飘眼前,茶香飘飘:这是个凉意浓浓的深夜,妻沏一杯新茶,热香之气便马上扑面而来,丝丝香味像发酵一般,在血液里似箭游走,我的心和身体顿感温暖,倦意无存了。温润的茶啊,清清淡淡的苦里散着清清淡淡的香。唇香了,心醉了,夜醒了。茶与人,千百年,
             茶香飘飘   眼前,茶香飘飘:这是个凉意浓浓的深夜,妻沏一杯新茶,热香之气便马上扑面而来,丝丝香味像发酵一般,在血液里似箭游走,我的心和身体顿感温暖,倦意无存了。温润的茶啊,清清淡淡的苦里散着清清淡淡的香。唇香了,心醉了,夜醒了。   茶与人,千百年,携手与共,情谊不减!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此乃元稹送给白居易的一首赞茶诗。对茶了解之深,喜爱之深洋溢于诗行之表,令人赞叹!诗人袁鹰也说:“茫茫人事,忧思、忧愁、忧患千桩万种,区区杜康何能消解?若是二三知己,品茗倾谈,围炉夜话,如潺潺流水,涓涓清溪,倒可以于相互慰藉中分忧解愁。”是啊,不管是“洗尽古今人不倦”,还是“分忧解愁”,都乃说出品茶者真正的心声。   酒会醉人,酒乱情迷,借酒消愁愁更愁。酒给人一种低媚俗气之相。而茶则不然,清纯自然,淡中含雅,清中含香,有君子风味,“慕诗客,爱僧家。”故茶更接近于精神家园,解倦解愁,亦为佳品也。情悦品茗,文思飞扬,心智开通,胸怀若谷。历史上就有不少伟人在品茶趣谈中诗兴大发,留下妙词佳句。鲁迅喜欢逛茶楼,他是茶楼座上常客,茶,激发了他的文思诗兴;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句子;郭沫若有诗言:“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园门,归来再饮茶。”诗行之间流露出的是诗人对茶浓浓的嗜好之情,爱慕之意。   范仲淹有言:“黄金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对饮茶之法可谓写得炉火纯青。黄、绿、紫、雪,赋予饮茶如诗的画面,品茶高雅之境界,便美在了眼前。手中的茶也因此而倍感清香起来。   中国有着古老的茶文化。千年茶香,顺着人们的手指、茶杯和品味的啧啧声相传而来,飘扬开去。在一片蜷缩的茶叶中,究竟深藏着多少味道?曾在书中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惜茶者需知茶者,知茶的人该是深谙茶中骨头的人。” 茶之骨,有谁能去真正地触摸!   张岱在《夜航船》中说,苏东坡有密云龙井茶,他人不识其味,只有子瞻待其厚,每来,必令侍妾朝云取密云龙井饮之。想必子瞻尽能赏得其中别人赏不出的味道吧。扬州八贵之一的汪士慎嗜茶,他画过一幅《乞水图》,画中一瓮,有人持瓮请求主人赠他以雪水,以便煮茶。以纯雪之水煮出的茶,定是香纯可口,飘香万里吧。家有朋友来时,他便茶烟迎客,袅袅茶烟中瘦骨伶仃、人老如鹤的汪茶仙飘然而出。一位茶痴,亦是一位茶仙也,我心中一直这样认定和赞叹着他……汪士慎死后,郑板桥说:“汪氏不乞金而乞水,巢林(汪氏的号)之清品可知矣。”不乞金而乞水为煮一茶,茶中味,百味矣;汪仙“清品”,敬之仰之矣!   “止为茶据,吹嘘对鼎”(大文学家左思在《娇女诗》中言),写出古人饮茶的风尚。而今,城市街坊的音乐茶座、茶馆、早茶比比皆是,工作之余的人们携友而入,品茗赏乐,诵诗趣谈,无乐不在。茶于世人,可谓人人平等。   茶于老百姓亦是密不可分。只不过老百姓的茶里没有那么深刻的味道,无紫玉瓯,亦无鼎。茶对于他们是解渴,是习惯。一杯红酽酽的浓茶,在劳作之后,在闲聊之中,或急吸入口,或细呷慢咽,神态自若之,茶香飘逸焉。   但父亲的喝茶方式与众不同。他的茶,非“龙井”,非“观音”,而是八元一斤的粗茶。每天早起,用破脸盆装上灰做成的火盆上用枝条生一堆火,他的老沙罐蹲在火中央,等凉水炖开后再下上茶,待茶劲煮出,一罐茶便悠悠扬扬地从沙罐嘴中倒出,一盅深红深红的茶,香苦交加着……屋子里满是柴烟,父亲说,正是这柴烟熏出慢火炖出的茶里才有茶的味道,所以他的屋子漆黑一片,所以他这一辈子就一直这样喝着自己的罐罐茶。不逐名贵,不换方式,始终如一。   我每次喝茶时,就不禁想起喝罐罐茶的父亲,孤独的他,只有罐罐茶日日相伴,他的茶里,定有那孤独的味道;他的那个沙罐罐,定也能熬出茶的骨头来。我顿然觉得茶之百味,不仅“香”在唇舌之间,更“香”在心扉之间。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心中,茶香飘飘……                2006、10、31于莲花中心小学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