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在楚雄的日子里

2020-11-20抒情散文蓝色的小木屋
在楚雄的日子里——怀念我的父辈和我的同学《农展馆》想起来记忆有些模糊,还是一群刚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那群学生中有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子,那个男孩子就是我吧。那时候,我们住在楚雄州农展馆的大院子里。那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一边是师部的办公大楼和
        在楚雄的日子里
     ——怀念我的父辈和我的同学         《农展馆》
  想起来记忆有些模糊,还是一群刚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那群学生中有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子,那个男孩子就是我吧。   那时候,我们住在楚雄州农展馆的大院子里。那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一边是师部的办公大楼和警卫连营地,还有一个养马班;一边是我们的学校和一座大会堂,还有两个食堂。一个是机关食堂,一个是我们学校的食堂。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大旧庄、禄丰、元谋、黑井等地,在修成昆铁路。   铁道兵都有自己的学校,我们的学校就叫铁道兵八师子弟小学。   我们的班主任是魏老师,那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老师。戴一副深度眼镜,常用白眼珠子看人。她的白眼珠子落到谁的身上,谁就要倒霉了,不是挨批评,就是罚站。因此,无论是大班的,还是小班的学生,都知道魏老师厉害。   农展馆前边是一大片稻田。那片稻田平展展的,绿油油的。有微风吹来,稻田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轻轻地摆动着裙裾。   我们这些学生都住在学校里,有阿姨负责我们的生活。到了星期六,阿姨会领着我们上街里去玩耍。那时候楚雄是个州,还很小,街里都是石板路和拥挤的小巷子。巷子里小吃不少,最好吃的是过桥米线和盐梨。我们手头没有钱,大人给的零花钱,都统一交到阿姨手里保管,谁要想开支一部分,得往阿姨要。我们都不好意思要,阿姨天天讲要勤俭节约,我们心里想要,但表面上也要装着不想要。不过,阿姨会问我们想吃什么?然后把我们的零花钱分给每人一二毛,别小看这一二毛,买盐水梨可以买十公斤。楚雄的交易,无论是什么都按照公斤计算。   我们要排着队在街里逛,还要一个人牵着一个人的手,随时还要回头看一看,有没有走丢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没准就会有一两个掉队的。特别是那些女孩子,见到花啊草啊的,就伫在那里不走了,这时阿姨就会喊:快点跟上来!   其实,我们那时候根本不叫逛街,说的准确点,是走马看花。我们最终目的,是阿姨领着我们去一个大澡堂里洗澡。每个星期要洗一次,洗完澡,就带着我们回去。   回到学校,我们就失去自由了。出那个农展馆的大院子,要先和阿姨或者老师请假,说是请假,但多半是不会批准的。我们只能在那个院子里玩。因此,现在给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个农展馆。
           《彝族十月年》   当年,铁八师驻地的三座大楼,是全楚雄最高最大的楼。不过,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三座大楼,而是农展馆四周的铁丝网。那些铁丝网让人看着十分森严,一簇簇的针刺,密密的丝网,把这个军营与外界隔绝了,也隔绝了我们这些孩子对外界的向往。   到了六月天,铁丝网外边稻田里的青蛙“刮刮”地叫个不停,让我们这群躺在床上睡不着的孩子难受死了。我们不敢开灯,摸黑从蚊帐里钻出来,怕阿姨发现床上没人,我们把衣服塞进被子里,然后悄悄跑出去。但是不敢走大门,门口有战士站岗,他们也会阻止我们出去。我们就从铁丝网的隙缝里往外钻,那些隙缝是很小的,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挂破一个大口子。如果这天晚上谁的衣服被挂破一个大口子,回来之后,他就得马上把破衣服藏起来,要不第二天早上,被阿姨看见了,她一猜就猜出你晚上偷跑出去了,叫你写检查是小事情,最可怕的是等你的爸爸妈妈从工地上来看你时,阿姨会把你所做的坏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少不了又得挨一顿批评了。   楚雄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但主要是以彝族为主。楚雄城区就有一个彝族聚集镇。彝族十月年是彝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仅次于火把节。记得那年,彝家儿女又迎来了一个喜庆的日子——彝族十月年。楚雄城区的千余名彝族同胞身着盛装,带上月琴、三弦、二胡,从四面八方赶到农展馆院外的广场上举行篝火晚会。他们手举着火把,欢歌笑语,那种热闹的场景非常壮观。   可是那天晚上,因为外边的篝火晚会要闹一晚上,阿姨怕我们休息不好,影响明天的学习,就把我们都锁在屋子里,不让我们出去看。我们只能爬在窗户上,望着铁丝网外边的火把和篝火,听着漂亮彝族姑娘唱着动听的歌曲。后来,我们实在憋不住了,不知道是那个大同学出了一个主意,把几根背包带系在一起,栓在窗户上,然后顺着窗户滑下了楼,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那些大胆的同学都滑下楼了。   那天晚上,我们这间睡了二十多个学生的大屋子,竟然跑得空空的。守在外边拿着钥匙的阿姨,还以为我们都睡熟了哩。不过,我们返回宿舍时,却费了不少了力,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同学,手上没有力气,要抓着背包带爬上二楼,就好比登天似的。好在二楼不算高,大同学在这个时候竟然发扬了共产主义精神,他们用肩膀当人梯,帮助我们往上爬。当然,大家都知道,如果这时候有一个掉队的,就会出现告密者,结果会如何?不说大家也清楚。   这些回忆已经太悠久了,但是细想想,彝族的十月年,确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惜我那时候太小,只储存了这些模糊的记忆,如果再有机会去一趟楚雄,我一定要赶在彝族的十月年,好好去品尝一下节日的甜蜜。
           《162医院》   恐怕现在能记住162医院的人已经不多了。   从农展馆出来,是一条土路,那条土路可以直通向162医院。这是一所野战医院,当时专门为铁八师服务的。162医院远离楚雄城区,在一片荒郊野外里。   好像是七月天,已经感觉到热了。   不过,楚雄的气候非常可人,即使在很热的南方,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而楚雄这里仍然能够感受到清风爽爽。怪不得云南被人称为四季如春的地方。但是,那时候楚雄这里是很贫穷的,在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162医院不但承担着为铁八师服务,也为当地的群众服务。   我大概也就是在这个七月天,患了急性肠胃炎,半夜被小车班的司机和阿姨拉到了162医院。由于脱水严重,一住进医院,医生就给我挂吊瓶。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挂吊瓶的滋味。穿白大褂的护士捏着那个尖尖的针头要往我的血管里插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胸口上。我很想哭,但我还是忍住了。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大旧庄,老师和阿姨都没有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当然,他们也知道,就是打电话,已是半夜了,他们也不可能赶来,从大旧庄到楚雄是一条非常难走的土路。   也不知道是我的抵抗力好,还是药物起了作用。第二天早上,我就活蹦乱跳地跳下了床,之后我感觉到肚子饿,就往那个穿白大褂的护士要东西吃。可是那个讨厌的小护士说我只能吃流质,什么是流质,我迄今也没弄懂,反正她就给了我很稀的一碗稀饭和很小的一块面包,然后说:这是医生的叮嘱。那一晚上差点把我饿疯了。几十年之后,我还能记住那一次饥饿。遗憾的是那个小护士一直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对乌黑的大眼睛,我现在想起来,也只能记恨那一对大眼睛。   我在162医院住了七天院,其实第二天我就开始满院子跑。医院分为内科,外科,传染科。传染科那边有人把守,一般病号是不让过去的。外科那边比较恐怖,每个病房里都是断胳膊断腿的,有的把胳膊挂在脖子上,有的把腿吊在空中。都是修成昆铁路隧道塌方砸伤的战士,和在战场上负伤的伤兵一样,叫人看着比较残忍。   162医院驻扎在荒郊野外,能玩的地方也只有田野了。我在162医院玩了七天,几乎踏遍了周围的山山水水了。我记得在医院旁边有一条小溪,生长着一种非常好吃的野果子,果实是红红的,有黄豆那么大,吃在嘴里又酸又甜,枝条上还有刺,摘得时候要十分小心。但这是什么野果子,我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后来在一个地方看到有一处沙果,和那种果子十分相似。                      《大旧庄》
  在中国的地图上,这个很小的村镇,是很难找到的,或许根本找不到。但是,这个很小的村镇,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我有三分之一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   记得,是从昆明乘车,沿320国道,过一平浪,然后就到大旧庄。   三十多年前,这个小村镇零零碎碎地撒落在320国道两旁。给人记忆最深的,是那座锯木场,有十多个工人整天忙忙碌碌的工作着,锯木头形成的锯沫已堆积得如一座小山包,锯木机发出的刺耳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小镇的上空;还有一座邮电所,有一个邮递员。国道边还有一条奔腾的河流,我现在记不起它叫什么名字。   如果不是成昆铁路从这儿穿过,可能这个小村镇永远默默无闻。   那时候,铁道兵八师四十团的团部就驻扎在村镇里。村镇里是一些拥挤的老房子,好像还有一座古老的祠堂。记得铁道兵杂技团就是在这座祠堂旁边的广场上,搭起舞台,为四十团的官兵和当地百姓进行慰问演出。   每年学校放寒假和暑假,我们这些在八师子弟小学上学的孩子,就由大人从楚雄接回来了。铁八师分布的很广,禄丰、元谋和攀枝花,沿线都有他们的部队。我们家在大旧庄,离楚雄还算近的,坐上美国的吉普车,一路奔波,尘土飞扬,几个小时就到了。   部队家属区建在村镇旁的山岗上,房屋一排排的像梯田似的排到山半腰儿。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可以看到山下的老村镇。我的记忆中,那座山岗上梨树特别多,我们家门口就有一棵粗大的梨树,每年结得满满一树梨。不过,这些梨的品种都不好,很难吃。当地老百姓经常把这些粗大的梨树砍倒,让土地能得到更多的阳光。   大旧庄这个地方,有很多原始森林。而且煤矿资源也很丰富。离大旧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清水塘的小村庄,周围就是一片原始森林和大片的煤矿。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木材和煤矿格外丰富,因此,专门修建了大旧庄车站。   当地大部分是彝族村民,也有少量的苗族。村民非常好客。过年的时候,他们从山上把翠绿的松树枝砍回家,铺在火塘周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有弄清楚)。他们酿造的米酒也特别香甜,喝上几大碗也不会醉倒。你只要诚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他们就会永远把你当成坐上客。   大旧庄这个地方,人畜饮用水非常缺。虽然稻田和河流里都流淌着水源,可是大肠杆菌都超标。我记得,我们住的下边有一口井,有三米多深,干旱的时候,人要下到井里用碗去挖水,一碗碗地挖到水桶里,再提上井口。   我邻居家有一个姐姐,十一岁了,长得很漂亮,歌也唱的很好,那年铁道兵文工团下来演出,团长看中了她,非要把她带到文工团里。她的爸爸妈妈不舍得,没叫带走。我们从学校放假回来后,她就成了家中的主劳力,帮助妈妈做饭、洗衣服,还天天早上提着一个小水桶,去山下的井里提水。   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早上,她抓住井壁往井底下去,一不小心踩滑了,摔倒在井底里,右脚骨摔折了,虽然送到医院治疗,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差,手术没有做好,留下了残疾,终身走路一拐一拐的。她的妈妈伤心地说:当时让文工团把她带走,也不会出这码子事啊。   这位小姐姐叫赵丽平,后来我们家去了重庆,就与她家没有来往了,现在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了,也不知道她的脚是否治好了?
我们家离开大旧庄那年,大旧庄车站还没有建成。                         《清水塘》   清水塘是离大旧庄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那些土木建筑的小房屋,有坐落在山半腰的灌木丛中,有依着淙淙溪流而建,有十来幢纵横交错的建在一起。村庄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彝族村民,有二三十户。四周是一片原始浓密的森林,一望无际的翠绿。可能因村中有一处池塘的缘故,而取名清水塘吧。   我与清水塘有缘,还是因为部队刚从浙江来云南,子弟小学还没有筹建好,我们暂时在农村的小学读书。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清清的池塘,就来到村中的小学校。学校有五六间房屋,是低矮的黑瓦土墙木板门的房子,破旧不堪了。学校没有围墙,有一个小操场,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操场上有一根旗杆,过节的时候,就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学校就一位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当时一个人教了五个年级。上课的时候,五个年级全坐在一间课堂里,老师先讲一年级课本,再讲二年级课本,这样以次论推。那位年轻的女老师长得并不漂亮,据说是从昆明来的,她有一个恋人,好像也在一个农村教学,我见过她的恋人,来过几次,他们在一起做饭,但不住在一起,男老师住一间,女老师住一间,只住一个夜晚,第二天一早,男老师就走了。   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差,所以我的一年级根本没有上好,到现在我还不会拼音字母,都因为那时没有打好基础。   记得清水塘的周围,有许多祼露出的原生煤矿床和五八年下马留下的旧矿洞。那些煤与别处的煤不一样,几乎就是天生的焦炭。当地的村民是不烧煤的,因为周围是浓密的原始森林,他们家家户户的屋前都堆着高高的劈好的松树柴禾,而且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到处都是砍倒树木。   我走进过那片原始森林,是跟着母亲进去拾柴禾。森林里到处都是粗大的松树,也有一些别的树木,我叫不上名字。那些高大的树木终日把阳光遮蔽着,因此森林中总是阴森森的。如果初次走进原始森林,没有一个好的向导带路,很容易在森林中迷路的。那片森林里,蛇很多。我非常害怕蛇,也听到很多关于被毒蛇咬伤并且致死的传说,最恐怖的是一位炊事班长挑着饭桶上山给战友们送饭,走到森林里,忽然感觉从松树上飞来一个什么东西,在他的脸上叮了一口,当时并不感觉很疼,他坚持着把饭送上山,可是下山时,他就走不动了,脸也肿了,最后他没能回到营地,就倒下了。据说那条蛇,叫五步蛇。   我在清水塘住的日子不长,满算也就三个月。不过,我认识了很多的彝族孩子,经常上他们土屋子里去玩耍。他们都是好客的民族,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客人吃。他们生活很贫穷,几乎房子里没有什么摆设,可能最值钱的是那个被火浇得黑黑的吊锅,还有挂在墙上的猎枪吧。   我现在根本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那时候我才六岁。去年去了一趟昆明,原打算转一个弯儿,去楚雄和大旧庄、清水塘看看,可是是与大队人马同行,身不由已,我们那个老总也根本体会不到我的心情。于是,我随大队人马同去,又随大队人马同归。昆明离楚雄近在咫尺,也只能相隔遥望,挥手别离。   不过,我有一个心愿,我们这些原是铁八师的子弟,后来又是铁八师的战士,我们一定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去看望一下父辈曾战斗过的地方,去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            
          《我的彝族同学》   那时候,楚雄确实不大。但是,这座古老的城镇,却是古色古香的。青石板的街道,悠长又狭窄的小巷,带有楼阁的古桥,远处的山上,还有古塔和寺庙。   遗憾的是,老师和阿姨对我们这些学生管制得太严,我们只能在星期六和星期天,才有可能走进这座古镇。我们对这座古镇,了解甚少,除了是一副玩耍的心情,就是对那些诱人的小吃格外感兴趣。有一种像豆角似的植物,特别的酸,但使劲地咀嚼过后,又感到一丝的甜,好像一分钱就能买到一大把;还有一种植物,像树枝一样,但有一截截饱满的骨节,味道是甜甜的,也是一分钱一大把;(到底叫什么水果,下次去楚雄,一定要弄清楚)当然,发着紫色的桑葚子,是非常可口的。我们每次走进这座古镇,都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每人的手里都不会空着。   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禄丰已经发现了生活在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也不知道元谋县已经发现了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元谋竹棚人猿超科化石。我们知道这些,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了。不过,那时候老师也领我们走进楚雄博物馆,好像博物馆里已经有这方面的介绍,可是我们的心都不在那上面,所以就没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   倒是有一个记忆,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我们班里来了一个彝族同学。子弟小学不对外招收学生,这个彝族同学有着不寻常的来历,他是我们部队的一对没有生育的叔叔阿姨收养的孤儿。他来的时候,是一副非常陌生的样子,矮小的个子,瘦瘦的脸庞,一对大眼睛,四处张望着。他头上戴了一顶黄军帽,肩上斜背着一个黄书包,穿了一条改裁过的黄军裤,脚下是一双黑皮鞋,差点就全部军事化了。听老师说,他不习惯穿鞋子,如果大家看到他脱下鞋来,就马上叫他再穿上,让他养成穿鞋的习惯。他还听不懂我们说的普通话,同样,我们也听不懂他说的云南话。老师叫他坐在第一排,抬头低头都能看到他。   我们和这个彝族孩子很快就混熟了。后来我们也知道了,他其实不是孤儿,他爸爸养了七个孩子,实在养不起他了,把他送人了。他已经改了姓,过去姓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现在叫周强。   混熟了之后,周强比我们还调皮。   原来我们根本不知道蚕豆(也叫胡豆吧)可以生吃的。周强领着我们钻出铁丝网,去偷农民们种的蚕豆。我们每天晚上都能把小书包装得满满的,而且专门偷那些嫩的。晚上躺在集体宿舍里,听见每个人的被子里都发出咀嚼声,大家都藏在被子里偷吃蚕豆,也是怕我们之间会有告密者,其实人人都是小偷了,哪来的告密者呢?   我们还跟着他学会了把松明子捆在一起,做成火把。不过阿姨是不准我们玩火的,我们也只能偷着跑到宿舍外边,过一会儿光明瘾。我们还跟他认识了许多山上的野果子,那是班里组织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大家带着米和盐,在楚雄旁边的那座山上住了一晚上。他会把米倒时竹筒里,煮成香香喷喷的大米饭。还采了许多野果子,用咸盐一拌,就做成了菜。   我们都很喜欢他。后来我们说的普通话,他也听懂了。再后来,他也会说普通话。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分手的原因,是他现在的爸爸和妈妈调到另一个部队去了。   那次分别之后,再也没有联系了。我后来还听说,他的生父在日子渐渐好了的时候,还到处打听过他,但一直没有音讯了。         
         《金黄色的油菜花》
  这些年来,一直住在北方,有时候上南方出差,偶尔看到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心里就非常激动,似乎感到那一片金黄的颜色,就像阳光在田野里流淌……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只要站在这片旷野上,望着那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心里感觉温馨,感觉辽阔。   不过,真正让我怀念的,还是楚雄的油菜花。   那年是二月份,跟随着父亲和母亲来到昆明,一下火车站,就被眼前那一片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陶醉了。之后,我们又乘坐汽车到达楚雄,沿路上都是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到了楚雄农展馆,面前的田野上还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那个下午,我们在军官食堂吃饭,油菜花的芳香总是扑鼻而来。偶尔还有一两只粘满了花粉的小蜜蜂,掠过窗户,在餐桌上飞来飞去。那天的生活特别好,厨师是当地的,为我们做了一桌可口的当地菜。大师傅做的腊肉炒竹笋,竟然那么好吃,而且味道与众不同,好像比四川、金华的腊肉都有滋味。那位当地的厨师还和我们一块喝酒(当然是和爸爸妈妈还有桌上的叔叔阿姨喝酒,我们喝的是白开水)。厨师叔叔还讲述了制作腊肉的方法。说当地的人家,过年时,都要杀一口大猪,然后把大匹的肉挂在火塘上空,经过长年的烟熏火燎,就制作成这样的腊肉。制作好的腊肉,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坏。如果有客人来,他们会拿出最好的腊肉招待客人。我母亲后来也做过腊肉,可是始终没有掌握要领。因为我母亲做的腊肉是挂在煤球炉子上空熏,吃到嘴里,满口的煤焦油味儿。   我们那个下午吃完了饭,又跟随爸爸妈妈出来散步。   我们穿行在大片的油菜花中,迎面正走来三四个身背背篓唱着山歌的彝族姑娘,她们头戴着色泽鲜艳的缀有红缨、料珠和银泡的鸡冠式花帽,系着色彩斑斓的围腰,一路欢歌笑语地奔跑着。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我们都惊呆了,似乎感觉是走进了一幅秀美的图画里。   后来,我去了元谋,去了大旧庄,去了清水塘,那里的油菜花也是大片大片的,也是金黄金黄的。甚至后来我跟随父亲去旧庄隧道前的铁道兵烈士墓地,悼念为修建成昆铁路牺牲的铁道兵战士,我看到墓地的周围,也是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多少年之后,直到今天,在我的记忆中,还是那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我想,也许,我这样的感觉,也像莫言对红高粮的感觉,也像海明威对海的感觉,因为她已经不是一片油菜花了……
           《一座座神圣的墓碑》   其实,我在云南的时候,确实太小了,我的记忆还没有长大,那些零七八碎的图画,无法把我心中的世界描绘清楚。无论我在楚雄,在大旧庄,在清水塘,以及后来去了禄丰,元谋,但我的记忆还是模糊的。可是,父辈们的艰辛,那些浴血奋战的经历,迄今还是叫我难以忘怀。   在中国的铁路史上,成昆铁路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北起四川成都,从海拔3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傍峨眉山麓南下,逆汹涌的大渡河转牛日河而上,攀越崎岖连绵的大小凉山,通过海拔2300米左右的岷江与雅砻江的分水岭,经过西昌,沿奔流湍急的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连接攀枝花矿区;再溯龙川江上爬到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然后顺旧庄河下行,穿越滇池地区的丘陵和淤泥地带止于云南昆明,铁路全长1090.9千米。有人统计过,纵向贯穿了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封闭着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隧道就有427座,总延长344.7km,被称为隧道大词典;有桥梁991座,总延长106km。有车站122座,其中有41座或是架桥建在空中或是挖洞建在隧道里。中国的铁道兵创造了一部神话。   然而,让我们更感到悲壮的是,他们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大相岭隧道、莲地隧道、黑井遂道,在60米高的桥墩铺架中,每天都有险情发生,每天都有铁道兵战士献出年轻的生命……成昆铁路通车之后,沿线却留下1000多座沉默的坟茔。   我为什么怀念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在我弱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太多的悲壮记忆。父亲是一个铁道兵,我也是一个铁道兵。这一不平凡的经历,足以使一个人牢记一生。   前几天,我在白度上搜索一份材料,无疑中搜索到“铁道兵吧”。我突然发现,无论中国的那个兵种,都没有铁道兵这个兵种对自己的部队、自己的战友有着那么深厚的感情。我思考了一下,答案很简单,有哪个兵种像铁道兵这样付出了这么多的血汗啊!尽管这个兵种已经不存在了,可是他们仍然在白度上建立了“铁道兵吧”,有在“吧”上寻找战友,有在“吧”上寻找首长,还有的想约上战友一块再去踏寻那个地方……   我在这个“吧”上,看到最多的是楚雄、元谋、禄丰、大理、攀枝花……等的地名,可想而知,对于那个神秘的地方,不光是我在想念它,凡是在这块地方工作过的人们,都在想念它。   想去看一眼那块土地,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想去看看那些熟悉的人们,他们现在过得好吗?   更想去看的,是沿线的那1000多座坟茔。那些为修建成昆铁路英勇牺牲的前辈、战友和民工,他们是否安息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