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论 坛

2020-11-19抒情散文杨献平

论坛
■杨献平“如果一匹马设想出上帝的模样,我们将会把它设想为骑手”。( 奥古斯托蒙特罗索)这是一个悖论,固执的,没有来由但却又符合事物自身的内心要求。对于Internet,我是最迟开化和接触的那群,还不如奥古斯托笔下的那匹“设想上帝模样
论坛 ■杨献平    “如果一匹马设想出上帝的模样,我们将会把它设想为骑手”。( 奥古斯托•蒙特罗索)这是一个悖论,固执的,没有来由但却又符合事物自身的内心要求。对于Internet,我是最迟开化和接触的那群,还不如奥古斯托笔下的那匹“设想上帝模样的马”。二零零年初,单位的局域网开通,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一个杨姓同事,将我引领到虚拟之中。我开始在Internet发帖子,很多人看到了,但都是同一单位的,即使不认识,离开屏幕后,就可以在不远处找到。     这种虚拟是有意思的,类似孩子们玩捉迷藏。但其带给我的满足(虚荣)前所未有,撰写文章只是个体行为,而发表竟然如此不受约束。再后来是聊天,名字是虚化的符号——人在很多时候可以准确捕捉到“另一个自己”,网络对话实际上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交流、传播成份微乎其微。     开始,面对众多的ID,我感到茫然,同时有很兴奋。但聊了几句话后,忽然觉得了格格不入——再后来只和一个ID聊,以致天昏地暗,茶饭不思;但没过多久,单位网络聊天室被勒令关闭,紧接着是论坛——事实上,关闭的不仅仅是论坛和聊天室,而是大众的一种情感和精神要求。
    进入Internet,我是紧张的,预感到一种大,足以将世界覆盖,还有一种淹没的深,像我在青岛见到的海。每次拨号上去,浏览一番,再下来,如此的过程像是一种逃亡抑或偷情,心情极度紧张,连手指都是颤抖的。后来在乐趣园开设文学论坛:外围。这个想法的实现,一方面,我确认自己是一个孤僻的人,不合群、不社交、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去公共澡堂和厕所,一个人把自己关闭在人去楼空的宿舍或者办公室,空间如此之小但却又浩淼无际。     另一方面,则是在Internet不满于被辖制,被一些非理性的个体力量所支配。虽然没有吸引多少人参与,但还是隐约有了一种王者的感觉。而事实上,在Internet,除了自己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你的。且有一种随时被消除和抹杀的恐惧感。     而Internet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更多的西方普世主义因素,是文明新方式的一部分,文化渗透和传播的高速平台,掺杂了许多非理性、非道德的因素……但我没有抗拒,或者说自愿被束缚,像一个个字母或者汉字,在博大之中漂流。而论坛,则像一张河岸,尽管方向无定,但必定是一个念想和屏障。     我觉得:论坛(Forum)是一个可以张扬个人心性、理念和思想的地方,一个人在虚拟中还原自己,塑造或者篡改,建立或者崩溃,都有其自身意义。但人总喜欢隐藏一个自己,再设计制造另一个自己——我感到痛苦。我的那些张贴于论坛的文字当中包含了更多虚假甚至虚伪的成份。     比如:我写幼年的生活,注重了苦难、趣事和令人忧伤的事物。其实,这些东西之外,在遥远的童年,我还看到了飘在水塘里,一端用石头压住的,带着鲜血(原地一片紫黑,又螺旋状飘染而起)的妇女内裤;两个在山坡树林里,光着身子偷情的人。还有父亲严重的麻木和懦弱,对我和母亲的屈辱和疼痛视而远之、不闻不管的消极行为。我为了报复,偷偷踩坏别人家的白菜、黄豆和玉米苗儿,殴打过比我年龄小或者力量弱的人。
    我建立的第一个论坛“外围”,设在乐趣园,平面树型的论坛,简单、方便,一目了然。第一个积极参与的人是颜全飙,籍贯福建,这个人的ID和我一样是实名。我非常感激,在一个人的论坛,另一个人的参与和融入绝对是一种从里到外的信任和支撑。随之来到的朋友,像是一尾尾不知来自何方的鱼群,他们的ID分别是:云头花朵、张利文、沈荣均、黄海、江少宾、扁舟一叶、周闻道、碧青、文河、吴佳骏、刘纪广、马叙、叶梓、沈念等等。几年时间过去了,现在,那个论坛的网址已无从查询,只是这些名字一直在。[/url]     二零零四年初,我又在故乡网申请到了“燕赵之风”板块,参与者大都是籍贯(客居)河北的朋友,他们的名字至今还悬挂和散落在论坛页面上。而我却离开了。这是一种背叛,人对Internet的不诚实和不负责任。这令我沮丧,看到或者想起,总有一种莫名悲伤,那里散落了我的气息,眼泪和苦楚,还有些许的欢愉、疼痛和不安,对一个或者众多远处朋友故人的疏远和逃离,使我常常忏悔与自责。而网络是不固定的,人是鱼状的,迁徙成为必然,所谓的永恒并不属于Internet。休谟说:“人是借助于一种自然本能和先人之见而信赖他们自己感觉的。”
    我时常在想:Internet上的文学论坛(Literature forum)的主体功能是什么——展示与发现,隐藏和裸露,自我抑或他人,虚假还是真实?文学在网络究竟抱有什么样的目的,它的现实和终极意义何在——生成→展示→观看(阅读)→印象→观点→结果→沉没……包括视频和音频,图像和动画,新闻报导和实时数据。我觉得了一种悲哀,这种过程就像是人一生的缩写。    对自己创办的那些文学论坛,我曾经刻骨铭心地爱过它们,包括漂浮其上的每一个ID。但不可饶恕的是:这种爱犹如烟花般的短暂,美丽炫目的光圈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障眼法。仓促的虚幻之爱,稳定和热烈只是一时,爱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自己对自己的抚摸和安慰。    法国西蒙娜•蔚依说:“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是微不足道的。”反之,内心乃至灵魂的痛苦最为持久和深刻。当我撤离,它们也撤离了我。互助式的伤害仅体现于血肉之人,而机器和技术完全可以无动于衷。我又回到了乐趣园,这个地方有很多简陋和随意的嫌疑,技术的疏懒和不精致,使得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散漫无聊的流浪者。二零零四年,由刘纪广先生出资,在乐趣园正式申请了收费论坛,依旧命名为“外围”。
   作为主办者,我希望更多的ID像落在海边的鸥鸟涌上来,大声叫喊,展翅飞翔。这具备了强烈的功利性质。集合的人越多,越具有影响力。但我从不要求流量,那种商业气息对文学论坛来说是破坏。再一个就是独立性,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勇气、信仰紧密相联。    我也隐隐觉得:建立在Internet上的文学论坛是芜杂并且浅薄的,更多包含了取悦和被喝彩的意愿和要求——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隐约或明亮主题,公众舞台扩张和话语权领取可能肇始于Internet的崛起。渴求被关注和承认,彰显自身存在价值、生命实践和理念主张,则是公众自发的与不断翻新和更替的文化思潮相协调的确切行为。而真切坦诚的批评则可以能够遏制浮躁之中的谬误和错觉,以他人的角色加入个体乃至整体的话语潮流之中。    批评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阻力的,被喝彩和叫好是参与论坛交流的第一意愿和目的。二零零五年三月,我更换了论坛地址,改名为散文中国,也即现在的散文中国,照旧挂靠乐趣园。此外还经常出没于天涯社区,后做散文天下版版主,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遭遇到一起“倒版”事件。原因极其简单,但我仍很震惊:网络的人身攻击的力度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相提并论,使用多个虚拟ID的行为,类似于写“匿名信”,这种相互揭发和攻击行为,可能是一种传统,一个习惯,一个嫉妒和泄私愤的惯常之道。    而“倒版”则可能是“乱政”的延续,是因利益聚合,进而剥夺权利和分享权利,扩充自身利益自发的群体行为。我第一次知道,原本虚幻的Internet并不虚幻,人群习性、传统、文化传统和素质精神病毒一样扩散和蔓延。在这一“事件”当中,我几次使用了原始的暴力语言,对个别ID,与理性要求不符的是:我至今并无多少羞愧,也没有丝毫歉意。    但这种愤怒几乎类同于一个人和绊倒他的石头生气,毫无意义。这时候的散文中国论坛聚合了不少人,我特别记住了几位:1、一个女子,名字很是朴素好听,我曾看到她一张照片:青草的山岗,起伏绵延,她蹲在一只白色绵羊的身边,与羊对视的表情,有一种人性的温暖。2、张利文,对我提出的关于散文的一些主张和理念给予了赞同和理解。几次到北京,与他一起,觉得了谦和与信任,快乐与和谐,有一种秉性上的契合和容纳。3、另外一个,被个人心性和肚量限制了的人,几次暴怒之后,最终,却只为止感到可惜。     第四个是我自己了。性格变得柔和,功利心严重减弱。觉得了一切的虚无和没意义,自以为神圣的文学写作也呈现出浮躁与堕落的迹象。二零零六年初,我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调整,在文字上,更趋注重大地血脉和精神要求,人间烟火和众生关怀。我想,我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一个经历过苦难和痛楚的人,一个屡次被放逐缺乏关怀的人。    这是我性格上日趋柔和的主要原因,看惯了人间悲欢离合,种种不幸和离奇际遇,甚至死亡与新生……   “我”是单独的,“我”又未必不是大众?
   表述个人的历史,何尝不是整个人群的历史呢?说出一个人的苦难和不幸,又何尝不是整个人类的苦难和不幸呢?
    这时候,论坛逐渐呈现出繁荣的趋势,更多的朋友陆续到来:朱朝敏、也果、王克楠、衡阳雁、桑麻、崔东汇、木木、李天斌、衔杯、肖建新、孟澄海、杜扶和米奇诺娃、碧青、于静梅、姚牧云、朝潮、周伟、周闻道、宁默、宋默、周艳丽等,还有一直就在的张利文、颜全飙、王开、鲁青、江少宾、吴佳骏、徐淑红、品茶听雨、蝈蝈、西门佳公子、薛暮冬、杨汉立。    与此同时,我变得孤僻了,很少到其它同类论坛去,也不浏览,这种自闭行为我不以为是一种缺陷,反而是一种专注。反之,也是一种规避和逃遁。曾经和故乡社区和天涯社区,尤其前者,令我一直隐隐心疼,我有很多的东西留在了那里,强烈的个人气息时常让我觉得了一种恍若隔世之感。许多事不在了,但人还在,即使人不在了,曾经书写的文字还在,疼痛和欢愉还在。    我不知自己在论坛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角色是自己赋予的,排除了“任命”这一官方用词。一个人是独立的世界,一个论坛却不可能。它必然是开放的,包容的,给人以言语自由、生命乃至灵魂尊严。    管理论坛是一种消耗,也是生命对抗时间的一种方式。二零零六年以来,我为数不多的梦境几乎全和网络论坛有关——梦见一些未曾谋面的人,他们或站在青草的山岗上,或者在大雪之中,好多人在一起吃饭喝酒,还有一些人坐在列车和飞机上,各异的表情和姿势让我惊异……而事实上,我在某座城市或乡村看到的熟悉的网络ID少之又少,似乎只有北京、邯郸和酒泉、兰州、张掖。有一次和鲁青、倪长录、柯英、舒眉和小麻雀去青海的祁连县。在足够的海拔,人才是纯粹的——积雪和牦牛,吹动的风贯穿宿命。而和王登学、孟澄海、宋云、陈飞鸣、梁积林、辛晓玲、铁穆尔、贺雄飞等人同在祁连山(焉支山)的另一侧,油菜花开得心疼,没膝的青草似乎万物对生命的簇拥和灵魂的抚摸。美好得叫人忘乎所以,甘青交界的扁都口到处都是神话和历史;美酒和歌声,羊肉和早晨的蝴蝶,漫山遍野的金露梅和银露梅。    在老家邢台和邯郸,古柳、宜林、姚勇、晨琛、郭英杰、韩霞、花下、桑麻、崔东汇、王克楠、靳文明,还有两位师傅——喝完酒后,桑麻开车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最终在一家小餐馆吃了一碗油泼辣子面。与东汇、克楠、文明等喝酒到深夜,站在宾馆走廊一侧照相;与英杰、宜林和姚勇一起去内邱的扁鹊庙……邯郸的张师傅、胡师傅先后开车载我往返于山峦层叠的南太行……
    回到经年的巴丹吉林,我依旧封闭,并且越来越甚。可以两天不下楼,不参与热闹的活动。一个人坐下来,在网络或者书籍中,就像一个沉浸古堡的人,所有的光亮都是自己采集的并只是照亮一个人的。论坛是其中一部分,是我与外界与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有时,妻子怀疑我有自闭症或网络综合症,但实际上我没有,离开多天也无所谓,视力一直很好。    论坛依旧,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是精神或者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思想、主张和理念集散地。我知道那些是微不足道的,但谁不是如此呢?对此,我心目中的网络论坛是神圣和世俗的混合产物,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此消彼长,道德与文学的非物质构建。来往的都是人,却像风无踪影。反之,我被机器和技术牵制与束缚了,人不再为核心和主宰。在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和名人的后现代生存环境中,机器像人一样思想并不是太远的事实——我们会不会被网络论坛或者其它技术所操纵呢?    就像美国影片《机械公敌》:人操纵技术,但却被技术所操纵——人被一根线链接起来,像一个又一个计算机终端。尼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以计算机化为本质特征的社会,它的表现形式则电子化网络。”而关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活动,数学推理、音乐创作甚至诗歌写作和医学诊断等已不新鲜。    这对人类来说,是残酷的省略还是有意的自我销毁?亨廷顿说:“在任何文明的历史中,都曾经有过一次终结,有时还不止一次。”Internet或许仅仅是一种铺垫,附着其上的网络论坛……二零零七年,作为网络论坛的散文中国还在,很多朋友,我时常挂在那里,看别人的作品,说自己的话,那些文字让我感觉到亲切和温暖,它们是人创造的,从内心、身体和灵魂里迸发和书写出来的……灵魂和艺术的东西。    我愿意长此以往,文学、Internet、文学论坛,它们该是血肉相连的,一个比一个广阔——热爱自己创办的大家的论坛,快乐显而易见,挣脱了那些不可触摸的和强硬到让人骨头酥软的东西。文学论坛应当是纯粹的,人与人(ID和ID)之间的情感是点不是面。现在是春天了,论坛的朋友说:南方和北方少数地区已经春暖花开了,青草看到了天空,花朵看到了赞美。而我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依旧荒寒,西风如洗,沙漠似铁。
   “我们要爱自己,还有整个世界。”(特蕾莎):在Internet,虚拟文学论坛,那么多人(ID),分布在中国那么多地方……我觉得是一种神奇美妙的联合。英国作家贝克特在一篇《够了》的小说中,叙述了这样两个人:其中一个,从六岁开始,几十年来与一个年纪很老,走起路来,身子弯成90度的人,手拉手走过“几倍于地球赤道”的距离。相伴旅行的时光,他们手拉着手忙于心算,把三位数自乘,求出三次幂……他们在花卉下,挤一起睡觉,有时在灌木从歇脚,有时却是在……倾盆大雨和纷飞大雪之中。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二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