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系列电视片<烽烟长平>第一集:魂兮长平文稿

2020-11-11叙事散文玉龙

第一集:魂兮长平一道闪电轻轻划过两千多年,仿佛两千年只是一个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实在太长,长的像一场酣梦,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直到高平市永禄乡永禄村的七旬老汉李珠海,发现他们,把他们从沉睡中唤醒。古长平那场久远的战争,以及战争中的逝者,便
第一集:魂兮长平   一道闪电轻轻划过两千多年,仿佛两千年只是一个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实在太长,长的像一场酣梦,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直到高平市永禄乡永禄村的七旬老汉李珠海,发现他们,把他们从沉睡中唤醒。古长平那场久远的战争,以及战争中的逝者,便“活生生”醒来,赤裸裸呈现在我们面前……   (采访李珠孩,谈发现尸骨坑的经过)   这一次的发现,让李珠海的口粮地变成过去和今天的十字路口。从这里出发,带着对历史的疑问,我们一步步踏上长平之战的探索之旅。   战国时期,秦国国势日益强盛,它西并巴蜀,东侵三晋,南攻荆楚,到秦昭襄王时,已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临近秦国的韩、魏、燕、赵四国之中,赵国最强大,魏国最弱小。秦欲称霸天下,必先灭赵国。故而,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出兵攻魏,迫使魏国归附。然后攻打韩国的野王。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决定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由于上党郡守不愿降秦,韩桓惠王又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冯亭上任后,也不愿降秦,他率领部属带着上党郡的图册一起归顺赵国,史称“冯亭献地”。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派平原君赵胜率军伍万接收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仍为上党郡守,将上党完全并入赵国版图。赵国的举动,激怒了秦国。公元前261年秦昭王命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驻守上党的五万赵军,抵御不住强秦的进攻,不得不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孝成王闻讯,急派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至此,秦赵两军对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围绕大战的起因,古今智者们做过许多推论。其中“冯亭献地”应该是广为接受的一个原因。就冯亭而言,韩国无能,仅凭上党之力,根本无法与秦抗衡。后人揣测,冯亭利用上党(山西省长治市一带)挑起秦赵之争,欲借赵国之力,达到保全韩国,保全上党的目的。就当时情形而言,冯亭之举,不能不说是除了降秦以外的一着妙棋;问题出在赵国,后人把接收上党,视为赵孝文王的贪婪,说他目光短浅,贪利受地。凭心而论,赵孝文王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愚笨。上党地区紧靠邯郸,是赵国西北部的天然门户。倘若上党归秦,犹如门外卧虎,这是赵国万万不可等闲视之的。所以接收上党,绝非“冯亭献地”那么简单,而是受赵国的国家利益所驱使。历史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一个谜团。既然赵国接收上党,就应该预见秦国的报复,却为什么不做认真的军事准备,乃至于上党轻易失守?面对生死存亡的决战,赵国麾下的能人志士,又到哪里去了?是想不到即将到来的反击,还是枉自尊大,自信能够一战胜秦?不管我们怎样假设,赵孝文王毕竟点燃了战争的火焰,用赵国45万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滔滔丹河,为后人留下了“阴云惨白日,西风号九泉”(明.卜汝梁“长平吊谷”)的遗憾。   (采访专家谈“冯亭献地”的根本意图和赵孝成王的失策)
  高平市的绝大部分地区,战国时期属古长平,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找到它的遗址。高平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被后世誉为神农氏的炎帝就在这一带活动。长平地区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真正让高平出名的,还是长平之战。可以说,在高平这块土地上,战争遗迹比比皆是。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都是长平之战的古战场;许多地名村名,诸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弃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等,都因此次战争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永禄村发现尸骨坑后,当地人在劳动中,不断挖掘出散落的骨骸以及散落在骨骸中的戈、矛、箭头等文物。透过这些文物,我们甚至窥见到战争的惨烈。   (采访专家谈秦赵双方军力部署和战争惨状)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它的发生,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历代君主励精图治,到了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此时的赵国,受胡服骑射的长期熏陶,日益成为能够和秦抗衡的军事大国。两强相遇勇者胜,谁在长平取得胜利,谁就有可能成为天下霸主,谁就会改写中国历史。这就是长平之战的政治色彩。实际上,由于连年战火,人民历经颠沛流离,祈盼和平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历史巧妙地把政治家的野心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结合起来,蕴酿出战国末年的统一战争。

  (采访专家谈战国末年统一战争)   永录尸骨坑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战争。而骨骸就是战争最有力的见证。历史的穿透力很尖锐,像一道闪电刺破夜空,在我们以为久远的霎那间,让人们付出血的代价。战争前夕,秦赵双方军力相差无多,由于仓促应战,财力物力明显准备不足,为赵国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公元前261年,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也不管会有多少个家破人亡,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此时,赵孝文王正搂着嫔妃,继续做他的邯郸春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