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父亲的谋略

2020-11-01叙事散文yangyizhuo

父亲的谋略父亲很有些草莽英雄的意思。嗓门粗,力气大,自小不爱读书,上不到二年级再不肯进学校大门。这让爷爷相当恼火,认为就在他这一代,败了家里的门风。听说,太爷那辈,就是“秀才”一样的人物。识文断字,能帮人写信,替人管帐。就这样,村里人凡事
父亲的谋略
  父亲很有些草莽英雄的意思。嗓门粗,力气大,自小不爱读书,上不到二年级再不肯进学校大门。这让爷爷相当恼火,认为就在他这一代,败了家里的门风。听说,太爷那辈,就是“秀才”一样的人物。识文断字,能帮人写信,替人管帐。就这样,村里人凡事就能高看一眼。到了爷爷一代,是个出过门的买卖人,经过一些场合,见过一些世面。赚不赚钱,外人不知道,但在大街上一走,派头就是不一样。不想,到了父亲这一辈,就成了纯纯粹粹的庄稼人了。   从我记事起,爷爷已经过世。听母亲说,那是个忒讲规矩的老头儿。什么人,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讲究的很。比如说吧,要出门看戏去,行!不过,什么时候回来,先要去他屋汇报,和谁去的?在哪儿演的?演的什么戏?演的怎么样啊?他从外面捎个点心匣子来,不能随便打开。要等他回来,当面开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先等老人取了,下面再分。――做了他家媳妇,受罪啊!这是母亲说多少遍数以后,经常要评价的一句话。然而还有一句,就是“现在的孩子啊,倒是什么规矩也不懂!越来越不像话。”   为了让我们更像话一点,父亲开始按照他当年的印象,给我们立规矩。   比如,出门打听路,一定要下车停步,见同辈人的长辈,一定要称呼“伯伯”“大娘”,不能称“叔叔”“婶婶”。去人家做客,更要懂礼数。进门有先后,落座讲主次。单就吃饭筷子,就有好多的讲究:开饭时,主人不动筷子,客人不能先动,夹菜只能就近菜,哪怕最爱的饭菜,不在跟前,也不能越了盘子,伸长胳膊去夹。若是捋了袖子,站起身子,长途跋涉去人脸前夹菜,更是大不敬。(这对于当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眼前的爱不爱都得凑合;想吃的又不让吃。这是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呢!)吃完饭,放筷子也有讲究,不能盖碗上,更不能交差着张在碗上,据父亲说,那是骂主人。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讲,他说不上来,我也到现在还不知道。那筷子要放到哪里呢?要紧挨着自己的饭碗,平等的放下,然后用手掌推着筷子于桌子的边沿齐平。这就很是个功夫,我记得小时候自己总也练不好:要么,吃完饭慌着去玩了,把筷子胡乱一丢,跳起来就走。刚起身就被喝回来,要做摆筷子的功课。要细心的放好,耐心的推平。这让我几乎不耐的想发疯。而知道,那边的父亲,手里正攥紧了他的一双筷子,两眼直勾勾的盯住,看你略有差错,便隔了桌子子打来。他理解,饭桌上打孩子,这是教育,不是粗暴。   父亲从爷爷那里承受来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吃饭时,手要放哪儿,脚要放哪儿,不能含糊。吃完了,主人要问,“再吃一碗吧。”不能说,“不吃了!”要说,“吃好了。”吃完饭还有规矩。给人倒茶,要一手端壶,一手按盖。放壶时,壶嘴不能朝向人(这好象倒是一个很有趣的风俗。后来我去其他地方,见人们也注意壶嘴的朝向。不过,有的地方是朝门外;有的地方是朝向自己;还有的地方是一定要朝向大辈,用来表示恭敬)。我听的不胜其烦,弄不清这上辈里人,为什么老给自己过不去。这上岁数的人,为什么老跟小孩子过去呢?我又不敢说,怕父亲粗声恶气的教训我,“你不懂,你不懂这个,出门,教人家笑话。笑话咱家里人不知礼数,没教养。你不懂这个,等以后大了,连个媳妇也讨不上……”我怕羞,更怕打,不敢不听父亲的话。只好拼命的上刑般的学着他的规矩。   母亲评价父亲是,“出门别超三句话”。出门办事,父亲只要说话不出三句,露不了怯。转身就走,后面准有人说,“嗬!看人家这小伙子,真是精神!周到!”――唉!这就是你爷爷留下的规矩给撑着门面哩!母亲说这话,有苦有甜。(?)   对父亲的这一套,我从小学毕业就已经大不以为然了。很快就觉得他说话尽是些病句,做事情也多古怪。再长大,看满天都是飞机火箭,满地都是肯德基,麦当劳。哪里有功夫听他那些劳什子。青春期时还和他辩论两句,再后来,就是哄他玩,回家里当面按他的意思演练一二,转眼早抛到脑后。   直到一天,要第一次登门拜望我未来的岳母岳丈了。听说她家里这两尊神仙难对付的很。提前几天我就胆战心惊,做好充分的物质及精神准备。面试顺利通过,我和未婚老婆欢宴大庆。她说,看你平日里着头不着尾的样子,不想,关键时刻还真能拿得出手哦!――我爸爸说了,看这孩子,吃饭有模有样。是个有家教的人,错不了。以后我们老人儿也好说话,好来往了。   听到这里,我才体会父亲当年的用心良苦了。我在心里给他磕了个响头。“多谢老爸!还是您远见卓识。小子佩服佩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