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从缺钙的原创精神看民族文艺的复兴(外一篇)

2020-10-30叙事散文江南行
从缺钙的原创精神看民族文艺的复兴 举国上下高举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旗帜,大张齐鼓地宣扬着“中国文艺的复兴”。在这种急切和热情的鼓舞之下,我们仿佛看到了民族的文艺复兴,仿佛看到一个文化盛世的来临,仿佛人间一下子多出许多李白、鲁迅来,我们文艺的复兴
     从缺钙的原创精神看民族文艺的复兴   举国上下高举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旗帜,大张齐鼓地宣扬着“中国文艺的复兴”。在这种急切和热情的鼓舞之下,我们仿佛看到了民族的文艺复兴,仿佛看到一个文化盛世的来临,仿佛人间一下子多出许多李白、鲁迅来,我们文艺的复兴也似乎指日可待。   可真正静下心来想一想,发现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的提倡固然重要,但个人、社会的因素更不可忽视。冲击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很多年了,但国人一直未能如愿,似乎这个打不开的心结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真像有些人说是那样,不是我们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蹩脚的翻译吗?我看不尽然,我们须从自身找原因。   于是我不免要问上一句:我们凭借什么来搞文艺复兴?我们的原创精神又何在?   记得一位兄长说过,西方的文艺复兴,其实就解决了一个问题:人的问题。文艺复兴,把跪在地上的人拉了起来,给了人类以自信、力量,同时唤醒了长期以来沉睡着的人类自身的爆发力和创造性。在这个前提下,西方的文艺、科技得到了综合性的提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前提下,出现了一系列大的发现,人类从上帝的奴仆和原罪意识中蜕变而为有尊严和个性的活生生的现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的文艺复兴再造了人类,让人类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而我们呢,只是简单地拿来人家的一些学说,连皮毛还没弄明白,就开始带着镣铐跳舞,并且怡然自得,还以为得了真传。一些腐朽是封建思想还在钳制人的心灵,传统的力量还很强大,奴才文化和官本位意识还很浓重,民主的进程还很漫长,国人的尊严与权利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国民的意识不能觉醒。在东西对比中,我们热衷于经济总量,外汇储备,GDP,文化与科技中的个例以及生产总值的估量来做简单的比较。这种研究方式,无异于缘木求鱼,本质上更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在文艺创作上,更多的表示为原创精神的缺失,悲悯意识的缺位,爱的极度贫乏苍白。宽恕,忍让,谦和,光明,希望,丢失的一干二净。更多的关注一些书写的技巧,技法,热衷于细枝末节的探求。这主义,那主义引来了不少,沉醉于鸡毛蒜皮小事情,小情感的书写,阴暗,潮湿,暴露成瘾,惟独缺少骨架,脱离群众,脱离疾苦,与时代,与群众相剥离。人心浮躁,不愿意做出更多努力,不愿意向人类精神深层掘进,有的干脆连文章的标题也直接拿来主义,报刊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面孔,看多了直让人生厌。什么意识流,魔幻主义,自己还一知半解,就以为得了真传,拿着它到处招摇撞骗。杨朔体散文过去多少年了,到如今还是变蜜蜂,变这变那,和同桌很要好,突然由于意外原因不得不离开,于是中止了联系,开始怀念……真不知道这要到什么年头才能结束。   在我们的一些新闻作品里更多的充斥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报纸上登过一篇一位记者下乡采访的经历,在他采访完返回途中,突然看到春寒料峭的田地里,一位老人独自扶牛犁田,职业习性立即点燃了他的兴奋点,马上按下快门拍下这张珍贵的图片。拍完后,他上前和老人搭讪,一问才知,老人居然75岁的高龄,老人的儿子进城打工,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男劳力,加上当地的水利条件差,所以不得不冒严寒犁地。但记者发出的文字,却丝毫没体现出这点。他的标题很惹眼:《人勤春早,年老志高》,很煽情,符合正面主旋律,因此不成为好新闻都难。然而作者内心还是有良知的,不过他的那点良知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只好低下了头,民生的疾苦化为诗意地书写,并且这些还在继续,一代一代,想来都可怕。试想一下,当又一批这样的青年走向社会,歌功颂德的时候,我们的希望又何在?   我不由地想起,上个世纪初美国传道士明恩溥在《文明与陋习》中写得一段话:“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中华民族的整体感情是与今天大致一样——这就是极度的冷漠。孔子曾在《论语》中含蓄地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看来,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的另一半结果,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国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   从清朝到民国,从民国到现在,这中间打打闹闹、纷纷扰扰,换了多少制度和主义的瓶子,可社会真得就进步了到理想状态了吗?他还说,中国人并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忍耐,他们在务实和幽默这些方面都是杰出的,他们真正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扪心自问,我们的良心,我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哪里去了?我们现在迫切的需要是不是社会应该多一些人类的关怀,人与人之间应该惜惜相怜,懂得仁慈,懂得宽容呢?   有人说一群奴才,救不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一群老爷,也成就不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文艺复兴的实现,乃在于塑造强大人格和独立意识的现代国人。而这个过程,显然至少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则中国的文艺复兴,似乎任重而道远。   诚哉厮言。   所幸,我们的政府已经觉察,并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似乎让人看到了一些光明和希望,我们期待着。
                   精神明亮的人
  又是一年年末,好多人开始总结一年来的得失,为新的一年制定新的计划。常常听身边的人哀声叹气,说自己年岁日长,就是工资不涨,事业也没有什么起色,生活压力大,抱怨连连,却没有人愿意认真反思一下自己这一年究竟付出了多少。就在他们的抱怨声中,有人已经开始悄悄行动,拥有了自己财富和事业。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被冤枉、被误解、被伤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受到的伤害,都是被我们自己放大了的,与那些真正不幸的人相比,我们的那点小忧伤又算得了什么。努力去做,一切都会好起来,难道不是吗?   我一位中学老师的父亲,也是一位老教师,他退休回家后,为了还原几十年前那场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的带给人的伤害,让世人能更真切了解当时事情的真相,也为了让后代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岁月,他十几年如一日,骑着自行车,背着干粮,走街窜巷,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被日本人杀害的人的名单,以及当时日本人在当地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受害者的名字,剖腹,枪杀,刀挑,扫射,标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历史最有力的见证,他在别人喝茶,玩乐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不敢想象的工作。   还有同事的父亲,在某国企的领导职位退休后,为发挥余热,他自己买来了照相机,摄影机等,自1995年以来的10多年时间里,他行程数万公里,自费十几万元,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爱国热情,他用手中的DV自拍、自导、自制了100多部反映鲁南地区革命历史的教育专题片,抢救性地保存了20多位鲁南地区原铁道游击队队员及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生动故事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每年,他都会到军营,到学校,为大家举行讲座,赠送碟片,和战士,学生打成一片,感染了一个个平凡人的心灵。   生活中,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人,但在精神是世界里,他们是那样的不平凡,高贵,纯粹,像一盏明灯。他们属于一群精神明亮的人,他们用自己坚定的信念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心灵,还照亮了别人的内心,从而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现出不一样的光彩来。面对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的不公呢?与其抱怨不如化为实际行动,也许,明天你也会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活出别样的光彩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