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我信有天使在屋顶上飞翔

2020-10-19叙事散文江湖一刀
这个五月是悲哀的。这悲哀,来自那场地震。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对这些词,很多人以前只限于纸上的阅读,词典里的认知。但一场可怕的地震,让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坚硬咯人。当然,是伴随着数不清的废墟、尸体、血肉模糊的伤者和流离失所的灾民,伴随着数百
  这个五月是悲哀的。这悲哀,来自那场地震。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对这些词,很多人以前只限于纸上的阅读,词典里的认知。但一场可怕的地震,让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触,坚硬咯人。当然,是伴随着数不清的废墟、尸体、血肉模糊的伤者和流离失所的灾民,伴随着数百年难遇的特大灾难。   那些天,在奔忙的间歇,一直看新闻。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即时信息、专题通讯、深度报道,全方位,不间断。几乎所有人都跟随着动了起来,视线关注着四川,心跳伴随着四川,眼泪和热血,涌流向四川。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话早就知道,但在大灾难面前,在数万条生命面前,才真正深切地感觉到,自己与他们,是有机的整体,彼此牵连。就像我们的每一个,谁也不可能砍下自己的手足和大脑,把它们从自己身上分开。   在灾难面前,人是脆弱的,但又是坚强的,人是渺小的,但又是伟大的。生命个体面对灾难的坚持和抗争,生命群体对于他人灾难的关心和援助,既让人觉得震撼,被冲击,又让人感到温暖,不孤独。   还记得那时在网上看到的帖子,记得那个“最伟大的捐赠者”,那个身患残疾的乞讨者,双手着地,一蹭一蹭地将自己的身体送到募捐点前,把仅有的30多元钱放进捐款箱。身残心不残,爱心更不残的他,引发了无数热泪和好评。而事隔两天,他再次来到现场,把近10元零钱全部投入捐款箱。他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直立行走。他在广东,以乞讨为生。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情。   在南京,一名60多岁的老人来到募捐点。目击者说,他头发花白,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他哆哆嗦嗦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下午3点,他再次出现,将100元钱塞进募捐箱。他说,中午去银行,将全部零钱换成了整钞……   这样的事,应该还有。他们是乞丐,是社会中最卑微的一群,在平常,他们可能被人看不起,但此时此刻,谁会小觑?我关注到一组数据:至7月15日,各级政府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亿,而国内外捐赠款物就近575亿。不能说,就是他们这样的捐款构成了这五百多亿,但可以说,在这庞大的数字中,有他们的一部分。他们的力量,如其他所有人的力量一样,汇入了灾区。   当然,他们只是特例。而更多的捐赠者,在镜头后面,在被文字忽略的地方。他们的捐赠,普通,平常,不为人知。就像他们的姓名,他们日常的行迹,他们微末的生活。在灾难面前,他们自然地伸出手,不是索取,而是捐赠。一位无业在家的网友,在QQ上告诉我,她捐了200,在南方打工的老公捐了500,读高一的儿子,则捐出了所有的压岁钱:290元。还有一位网友,知道我也在灾区后,立即要我告诉她帐号,她好给我打款……   “我信有天使在我的屋顶上飞翔”,这是从网络上看来的诗句。一直以为,在人心荒芜的今天,在一切物化的今天,早已没有了天使,没有了童话;正如我们的生活中,早已经没有了诗歌。但是现在,看着那些图片,那些镜头,那些文字,我有了不同的感受。   面对那些记录的镜头,面对那些传达的文字,我确信,在这广袤的时代,在那些普通平常的屋顶上,真的有人身披双翼,展翅飞翔。像隐秘的天使。虽然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芸芸众生,是沉默的大多数,那么安静,质朴,粗糙,易被人忽略,像一粒粒流沙,静静地吞吐着幽微的气息。但危难的时刻,他们像珍珠、玛瑙、琥珀、翡翠或云母,在沙砾中、岩页间,散发着自己的光,眩目或黯淡,却能被我们确切地感知:他们的色泽,质地,他们的温度和力量。   那些日子,在奔忙中,在不断的余震中,我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词语,有了比词典解释更形象,更真切的认知。我开始确信,真的有隐秘的天使,也许不那第漂亮的天使,在这个时代栖息,在人类头顶飞翔。   他们的光,是这世界恒久的光。他们的飞动,是这世界最后的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