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十六:印象中的风匣与风车

2020-10-19抒情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十六:印象中的风匣与风车文/于文华风 匣北方的乡村,大凡生火做饭、生儿育女、缝缝补补、洗洗刷刷之类,一个家庭生活起居的活,一般都是女人天生的营生,用不着谁吩咐与安顿,好像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承下来的。旧时农村人口多,燃料不足,
      ◆乡土怀旧系列之十六:印象中的风匣与风车
              文/于文华 风 匣   北方的乡村,大凡生火做饭、生儿育女、缝缝补补、洗洗刷刷之类,一个家庭生活起居的活,一般都是女人天生的营生,用不着谁吩咐与安顿,好像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承下来的。   旧时农村人口多,燃料不足,做饭基本用柴草,家家户户离不开一个木头做成的风匣鼓风。风匣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鼓风机。没有电或者电没有拉到村子里之前,村里人做饭每天都离不开风匣——要是没有它的帮忙,人在天黑收工后,饥肠辘辘很难利利索索吃上一顿饭。贫穷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像盘踞在家乡上空的阴云,罩得人心里没法亮堂,而只有听到风匣忽嗒忽嗒的声音,才会让人觉得至少吃上热乎的饭,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煤在我少时的农村是奢侈品,无法烧用,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偶尔用几块。在北风凛冽的冬天,我奶奶在炕上放一火盆,中间放一铁做的“火焗子”,屁股下面是温热的土炕,身前有小火炉,冬天再冷也不觉得。做饭无论一碗还是一锅,都离不开厨房里那口笨重的大铁锅,也就离不开风匣的协助。记得那时好像在商店里,不出售铝制的钢精锅,也没有小铁锅。

  从院子里抱些枯枝烂叶,或是麦草、柴疙瘩,找些易燃的干牛粪做引子(骆驼粪烟少火力旺但轻易无法弄到)。然后,用力一下一下拉动风匣。主妇胳膊一伸一缩间,风匣把火苗儿呼呼地吹起来,欢快地舔着锅底;烟囱里冒出股股青色的烟雾,袅娜的萦绕在庄户院落上空——不用猜就知道这家日子过的滋润,虽则穷但衣食无忧。不时水便开了——先舀几瓢把竹子皮的暖瓶灌满,再加些水,风匣“忽嗒、忽嗒”几下,或下米拌面,或加进酸菜调盐,或者搭上蒸笼蒸馍馍就是主妇轻而易举的事了。

  每家在厨房里都有一口大铁锅,就得有风匣“鼎力相助”。我家和大爹分家时,爹请人特意定做了一个新风匣,安放在锅台旁。一个长方形的像长匣子似的外罩,里面有二根连在一起的风匣杆——长长的杆体一面是鸡毛做的风板,一面两根长杆通过搁板连到外面的手柄。“手柄左边靠下,一前一后对应安着两个略微小于扑克牌的气孔,两个略微大于扑克牌的活门,滑在气孔里侧的顶端。人蹲坐在距离一臂远的风匣前面,手抓把柄,手臂一拉一送,前后活门交错、轮流着‘忽’的一下开启气孔,再‘塔’的一下关闭气孔,鼻子一般吸纳、禁住的空气,经过肺叶般的活塞儿的来回收缩,生成气流,纷纷汇聚到风匣贴着锅台下方的另一个气孔与活门——锥形的风匣嘴子,源源不断吹进与炉底贯通的风道……”人拉住手柄,鸡毛板子来回之间,便将风通过进风口送进锅灶,使本来微弱的火势加强。那些麦秸根、豆秧、柴草、烂树叶……经风匣的鼓舞和吹动,火势就变得猛烈、旺盛起来。有时候觉得风匣拉不动,卸开一看,原来不是鸡毛磨得差不多了,就是里面钻进去老鼠什么的,或是风匣受潮了。总之用的力气比平日要大些,风匣往往还是不听话,就像一位上了岁数的老者,不利索,直喘气。这个时节,家里积攒的鸡毛就可以发挥作用,而常常在家里清闲的父亲则大展手艺,把风匣全部扯开,顺便仔细修理一番,把旧毛拔掉,换上新鸡毛。刚换上鸡毛的风匣拉起来十分费劲,使出吃奶的力气拉动,还觉得比往日格外笨重、沉闷,但拉着拉着,几天过去后,就觉得轻快得多、方便得多,风力大涨,火苗呼呼跳跃着,簇拥着锅底,做饭快捷了好多。
  少时岁月是被母亲风匣唤醒的,觉得有风匣的鼓动,就有热乎乎的饭菜;有风匣不紧不慢地响着,就不会饿着肚子玩耍;有风匣点燃起一天的生活,就浑身有劲。一个家庭日月的有滋有味是风匣拉动的,一个村庄新一天的幸福恬淡时光是被女性的手臂唤醒的。而母亲以及村子里无数和母亲一样身份的家庭主妇们,在风匣的“忽嗒”声里一天天、一年年打发着光阴,送走了春风,迎来了秋雨;送走了寒冬,迎来了新春。她们起床后稍稍梳洗一番,就要坐在一截木头轱辘上,点火烧水,拉动风匣,准备做饭,安排一家的饮食。   乡村日子的流传,岁月的更迭,人们生活的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风匣的支撑。有了风匣的鼓动,才有树木的葱茏、庄稼的繁茂,才有炊烟的缭绕,日子的红火,才有四季的变换、生活的美满。从小到大的生活阅历,让我清楚地认识到,风匣是女性的,与乡村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匣自始至终弥漫着女性的强烈风味。几乎每天,不分春夏秋冬,也不论刮风下雨,亦不说炎炎夏日抑或寒风刺骨的时日,几乎每天我都看见母亲一手不时往灶洞里添柴,一手“忽嗒、忽嗒”地拉着风匣,风“呼呼呼”欢快地地扇出火苗,便有一缕缕好闻的饭香弥漫在庭院和口腔中。在北方的乡村,很难想象一个家庭,离开了女性与风匣的组合,能够吃到一顿像模像样的饭食。有时候母亲要切面,忙得不知所措,又不能丢下风匣,我就自告奋勇地跑过去,双手使劲地拉动风匣。   风匣一日不能歇息,母亲就一天无法停下忙碌的身影。人一日日要吃饭生活,乡村的女人们就不能放下风匣的手柄。从早到晚,从春到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匣的吹动中,有人从新娘变成了少妇,再从媳妇熬成了婆婆,有人去了遥远的村外,活着的人,拉风匣做饭是她们每天必须的功课。

   与其说风匣离不开乡村女人的协助,不如说女人的日月无法逃脱风匣的呵护。一个农民,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安静度日,繁衍生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嫁得如意郎君,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白头偕老。我岳母无疾而终后,岳父就像霜打了的茄子,始终郁郁寡欢,患得患失,常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起初我大惑不解,按理失去心爱的厮守了几十年相濡以沫的老伴,开头的一、两年六神无主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但持久地这样暗自伤神,人怎么能够经受的了。几个女婿、女儿生怕他被这种创伤击垮,几家轮流抢着请他吃饭,但他坚持要说一个老伴。我们死活不答应,不就是吃饭、穿衣、睡觉吗,何必要如此张罗?已经六十多行将就木的人了,为何要不顾一切找什么老伴?后来,岳父喝了些酒,痛哭流涕地说:人是有思想、懂感情的,不像猪呀狗的吃饱喝足就满足。人有七情六欲,有各种欲望,尤其越到老越孤独,而这种孤独是儿女根本无法满足也永远不可能提供的。最终岳父找了一个五十几岁的新妻子,重新开始了他的老年生活,脸上也再次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我终于理解了女性的伟大力量!也理解了一个家庭女人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多年生活阅历,由女性的风匣我联想到一个朴实的道理:没有女人的家庭不叫家庭,离开女人的家庭是不完整、不和谐的家庭,根本不可能谈论什么幸福、美满!   如今农村人做饭用的灶具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城里人用的太阳灶、液化汽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风匣做为旧物仅仅生活在往日的记忆里。煤已是人们生活的必需,风匣仅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偏僻角落仍“大显身手”,但那些艰难岁月里风匣拉动着的温暖日子,那些饥饿日子里风匣吹送来的虽不精美但很能解饿的饭食,不知喂养了多少追求美好岁月的人们,多少无怨无悔的春夏……           风车

  风车是利用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机械原理,将麦子、谷子、糜子等籽粒的杂物吹净的器物。不知何时,曾经常用的乡间农具,却不经意间消失在岁月的风尘里,只仅仅留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我一度幻想,有朝一日,能够在乡村的某个即或隐秘的角落,发现风车的踪迹,但往往无功而返,失望而归。我不知道,现在的乡村孩子,穿着城市人一样鲜亮的牛仔裤,吃着流行的营养快餐,喝着袋装牛奶,压根儿或许不知道风车是何物,出自那里,又是做什么用的,或者就像荷兰的风车一样,是用来发电、观光旅游的东西。不知道曾经的乡村生活,和风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风车彻头彻尾是一件笨重的家伙。全身木头做成,几个格子,外面有手摇的木质摇把,里面看的见的是木质的齿轮。起初我无法摇动那沉重无比的摇把,后来总算能够勉强转动几下。

  我根深蒂固的影响里,风车是被男人才能使用的家什。麦子被石磙打下后,全村子的劳力推的推、扫的扫、拉的拉,把那些麦芒、麦衣、麦子的混合物堆在一起,呼唤风力的帮忙。风大,则扬的干净利落,渣头少。风小,则一些麦草麦节无法弄净。这时候,几个小伙子就会从仓库里抬出风车,摆放在干净的地方。个子高的人,用口袋或者斗将麦子倒进风车口,力气大的使劲摇动风车——有两个漏斗,一个里面流淌着干干净净的麦子,一个里面是小土块、碎石子、麦草麦节什么的杂物,而轻的杂物则被风扇吹动着飘向半空中,跌落在尘埃。风车呼呼转动,麦子“哗哗”抖动,杂物纷纷落地,一口袋一口袋的麦子倒在一起,堆成一个金黄的大大的圆堆。然后,按照劳力多少、人口多寡、工分几何,一家一户每人几斤口粮,分配给全村老老少少。记得那年我看到场上那么多的麦子,而我们家的面柜却空空如也,家里的饭常常能够看见人影,就使劲往一个大口袋里装麦子。过秤时,计分员知道我们家吃饭的人多,但劳力少工分自然一般,要我往外倒些麦子,我有些不情愿,只用手捧出几捧。过秤的嫌我啰嗦,提起口袋,把半数麦子倒在麦堆上,过秤时还外倒了几斤。凭什么有些人家一口袋的扛粮食,我们家只有可怜的那么些。当时我有些想不同,后来才渐渐明白了事理。就在早上上学前劳动一阵子,挣两分工,寒暑假也尽可能争先恐后去干活,才稍稍分的口粮多些。   从小,我就知道:男人必须要有力气,要有所作为,做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在农村,大凡犁地、修水库、打场、扬麦子这些重体力农活,男子都是冲锋陷阵的主要劳力,而女人则被队长安排相对轻松。所以在西北农村,形成了一个不太好的生活习俗,男人的注意精力打理外面,家里的一切干事好似天经地义是女人干的。到家里,男人就是甩手掌柜,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人再苦再累,回到家中哄孩子、生火做饭。饭毕还要洗洗刷刷、喂猪喂鸡,男人顶多照料一下驴马牛羊这些牲畜。现在农村也跟城市接轨,家庭里女人掌握大权,男人除了经营自家的农田,还要会做买卖,会闯世界,最不济的男人则跟着包工头去城市打工赚钱。   生产队年年要给公社粮站上交公粮。粮站坐落在镇子上,是大人们最开心、最高兴的日子,我们也常常哭着闹着跟去,为的是能够吃一根冰棍或者糖果什么的零食。一年四季除了过年,上粮是乡村孩子最愉悦、最欣慰的节日。有什么理由拒绝生活中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呢?尽管贫穷,尽管食不果腹,但人们尤其小孩却念念不忘追寻着苦涩里难得的幸福时光。   粮站的地面全部叫一种水泥的东西铺了,显得干净整洁。拉着架子车的父辈们掸掸双脚的尘土,将队里的女劳力用簸箕簸、风车过的干净的麦子拉进宽阔平坦的院子。人们早就排着长队,等待粮站工作人员的验收。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手伸进籽粒饱满的麦子中间,摸出几粒麦子,放到嘴里嚼嚼,就会发话:好,抬去过秤。或者说:去,过风车。粮站的风车完全不同于我们村子的,好像好看时髦的多,是铁皮做的。我钻到跟前,趁人不注意摇动了一下,感觉很轻松。和我们村子的木头风车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天下,就像白雪公主跟乡村女孩似的——铁漏斗、铁齿轮、铁摇把,但比木质的小巧玲珑,方便实用。“哗啦啦”麦子倒进风车里面,发出好听的响声,村子里的男子卸粮食的卸粮食、装口袋的装口袋、过风车的装风车,不到一小时,就把几架子车的麦子过完风车。接着是过秤,倒进堆得几乎要冒尖的粮仓里。   再后来,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家户户除了叫公粮,还上交一种购粮——国家以市场价格,给农民现金。这下我们更有理由和借口跟随大人去镇上。手头有些现钱的农民,也会给辛苦一年的媳妇跟娃娃些许安慰,饼干、水果、西瓜、杏子什么的各样稍稍买点。但好像那时不知是人心变了,还是粮站的人太认真负责,基本没有一家合乎粮站要求的。我仔细观察,得出他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一摸二看三尝(或者是嚼)四验。他先摸摸粮食,凭感觉就让上粮的人去粮站的空地晒麦子。好不容易晒干,又要求过风车。好像没有一家不过风车的,憨厚朴实的农民知道,上交皇粮,这是天经地义之事,理应用风车过的干干净净。否则堆放在仓库里,腐烂变坏就不好了。再说,这些麦子,是给天南地北的干部、工人、解放军战士的吃粮,人家咋说,就应该咋办。   如今农民不用上皇粮国税,做到了真正的颗粒归仓。打麦子时昔日的风车不知道已不见踪影。风力小时,人们发动手扶拖拉机,用大功率电风扇吹动扬麦子。至于杂物,就要辛苦农妇了,用簸箕或者筛子簸呀筛的仔细往干净里弄。准备要推磨了,把麦子用水淘,土坷垃什么的被水洗净,而没有摘净的杂物在磨坊里有专门的机器过滤一遍。再倒进自动推磨机,不一时就可以装雪白雪白的面粉回家了,吃起来一个字:爽!不像城市人吃的面粉是添加了增白剂什么的。   乡村的风车,连同那些千千万万的辛劳百姓,用他们的汗水与劳动,曾经养育过多少人的生命,支撑过共和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国家富裕了,反哺农民,不再上交皇粮国税,还采取种种惠农富民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农民之幸运。   印象与记忆中的风匣与风车渐渐模糊、遥远,但有一种缘分,让我与村庄情同手足,相濡以沫,始终不敢忘记父老乡亲的养育,有一种牵挂,让我与乡村魂牵梦萦,终身难忘,梦里梦外咀嚼着麦子的芳香。
(全文5162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