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驼奶

2020-09-24抒情散文落叶霜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7 编辑

               驼奶 “驼奶”,是因她背驼,我们给她取的外号。后来,村里人都这么叫她。驼奶有八个儿女。在这些儿女中,只有老大、老四是明白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7 编辑 <br /><br />               驼奶
                 
               
 “驼奶”,是因她背驼,我们给她取的外号。后来,村里人都这么叫她。

  驼奶有八个儿女。在这些儿女中,只有老大、老四是明白人,其他的子女都不是很“明白”,也就是我们村里人说的“苕”。这六个“苕”儿女中,只有老五和最小的女儿老八要人照看,不能干活,其他几个子女可都是农家干活能手。娃儿们力气大,能吃苦,不怕累,驼奶指点,他们劳作,到也是很幸福的一家人。

  在我记事的时候,驼奶的老大和老四都娶上了媳妇,单门独户另过日子了。驼奶就和另外的六个儿女生活在一起。她的六个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只是没成亲。我不知道这六个儿女的名字叫什么,都只是老二老五的叫着,村里也从来没有人叫过他们的大名。

  我六岁的时候,农村还没有分田到户,驼奶家的工粮总是分得最多。一到大队分粮的时候,别人家最多也就能挑一担谷子回来,可她家总是一担接一担的往回挑。那时我父亲在外工作,家里没有劳动力,每年的分粮,总是最少的。运气不好的时候,家里的猪糟蹋了公社的田或地,还得倒扣工分,这扣来扣去的,到后来分粮时也就只有一碗不到了。有几次母亲看着大篾筐里可怜巴巴的一小堆谷子,生气的把篾筐丢在地上,回到屋里低泣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羡慕起驼奶家来,人口多,干活的人多,那一担一担的谷子堆在家,在那个贫困年代里,可真算得上是“富翁”了。

  驼奶跟奶奶最要好。奶奶嫁到村里来后,她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每当驼奶和奶奶一起聊家常的时候,我就喜欢蹲在她们的小裹脚前,听她们讲一些家长里短或迷信鬼怪的事。也有几次,我看见驼奶对着奶奶擦眼泪。“老姐,你说我该咋办呢?我可不能死在前头去了。这几个“苕”娃儿们,要是没有我,可怎么活呢?老大和老四他们的媳妇又历害,连我都不养,还能指望他们养活兄妹们?……我得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在我前面,我才能闭眼啊……”

  驼奶的女儿老八,是她八个子女中最傻的一个,每天吃喝穿睡都得驼奶服侍。二十好几的人,整天还是鼻涕挂面脏兮兮的。我们都不敢接近她。有一天,远村放电影。那时对农村人来就,放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全村人早早的收工、做饭,吃完就背着小凳子往远村赶。看完电影,大家兴高采烈的一路嬉笑一路打闹着,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影片里的精彩。可一踏进村口,就听见村里乱轰轰的,还夹杂着哭声。原来是驼奶的小女儿老八死了。村里人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只听驼奶说她突然就不行了。驼奶哭着说:“她这是享福去了啊,我不伤心……”

  驼奶对我们家一直很好。父亲在外工作,家里唯一的男子就是不到八岁的哥哥。那时村里人吃水得到村头的一口井里去挑。井口很深,水却很浅。就是把水从下面拉上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个难事,还要一担担往家里挑,就更难了。母亲常常为担水而发愁。有一天,母亲担水上台阶的时候,踏空了,连人带桶摔了下去。母亲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这时驼奶跑了出来,忙喊过她的老二,给我家担足了水。那以后,我家担水的事,就让驼奶家给“承包”了。我记得每年的冬天,大雪铺地,我们还没起床,就能听见门外放水桶的声音——每个冬天、每个早上、每天,都是这样,驼奶家的儿子把水担好,放在我家门口。

  有了驼奶的这份情义,母亲总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些父亲带回的城里货给她。就算后来我们全家搬到城里,每次回来,母亲也总要给她捎些补品或贵重的东西,回报那个坚苦时段驼奶给我们家送来的温暖。

  后来,全家要随父亲的工作调动离开村庄,可奶奶却一直不肯跟我们走。她说她住不惯城里,她要留在乡下跟大伯家一起过,让我们每年回来看看她就行。父母拗不过奶奶,也只好作罢。起程的那天,我还在央求着奶奶跟我们一起走,可奶奶说:“我要是走了,驼奶就没个说话的人。”我明白了,原来奶奶还有这份情愫在里面。

  一年后,当我回村看望奶奶的时候,听奶奶说,驼奶的老五失踪了,有人在临村的路边看见过他,可大半年了,却一直不见他回来。为这事,驼奶也老了很多,身体也越来越差了。母亲带我去看了驼奶,才一年不见,她的背更驼了,人瘦成皮包骨头。见着母亲,嘴里还是重复着那句话:“可怎么办呢,我要是一走,他们可怎么办?可怎么办?……”我知道她是在担心,她走后,她的这些“苕”儿女们怎么生存。

  有时,我也很奇怪,村里那么多户人家,为什么就她家的“苕”儿女多呢?我问过几次奶奶,可奶奶总不肯说。我就缠着母亲,要她告诉我。

  还未开口,母亲眼里就泛出泪花。母亲说:“这些儿女们都不是驼奶亲生的,老大和老二是她从外面拣回来的。其他的孩子是别人知道她的事后,送来的。不管是傻子还是“苕”,只要是送到她家门口,她都留了下来。驼奶在十二岁左右的时候,从阁楼上掉下,从此就再也没能直腰走路了。驼背的她说了几处婆家,都没能成功,最后她不再答应相亲,决定孤身一人,直到有了这些娃儿们……”

  第二年的冬天,奶奶让大伯打来电话,说驼奶死了。临死时还在重复着那句“他们可怎么办,可怎么办。”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含满了牵挂。父亲和母亲都非常伤心。后来父亲亲自回乡,到大队给驼奶的几个“苕”子女们办上了五保。我想这样驼奶可以安息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