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记忆里的牛 (原创散文)

2020-09-24抒情散文彭建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7 编辑

前些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马,竟然“风马牛相及”地想起了牛,想起了家乡昔日的、曾经的牛。
.说到牛,总让我比马更多些怀念。我的家乡在湘南的蒸湘大地,那是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7 编辑 <br /><br />前些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马,竟然“风马牛相及”地想起了牛,想起了家乡昔日的、曾经的牛。
.
说到牛,总让我比马更多些怀念。我的家乡在湘南的蒸湘大地,那是一个大山不见、小丘包连绵的丘陵之地。昔日的家乡,在野外最能经常见到的动物,除了四处或游荡或狂吠的狗外,就是牛。
这应该是二十年或更早以前的记忆了。那时,我们大队十八个院子里,都养有牛,少则二、三头,多则六、七头,且青一色地都是那种高大、俊健的水牛。至于那种个子矮小、颈下吊着一长溜赘皮的黄牛,则是极为少见的。
.
牛是我们那里农家的宝贝。那时还没有耕田机,全村二千多亩稻田全靠这些牛来完成犁、耙的耕作,每季稻田都得犁、耙各二次,一年就得四次,按单程耕作计算,全村二千多亩稻田就一翻八倍,差不多已是二万亩了。
.
这不仅是一个骇人的数目,更是一项艰巨的劳作。每当春夏农忙时节,所有能下田的牛都下了田,它们早出晚归、两头不见日头只见星光地在水田里拉着犁耙,甩着驱蚊的尾巴,迈着艰难的步伐。
.
相对于春耕来说,牛们最难熬的日子,当数收种两忙的夏耕。全村所有的稻田,一边收割一边翻耕一边抢插,忙得连人都没有喘气的机会,肩担犁耙重任的牛,就更是忙累得一塌糊涂了。二千多亩收割完的稻田,必须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各二次的犁耙耕作,这真无异于一场夜以继日的残酷战斗呀。其时正是一年当中太阳最为毒辣的二、三伏时节,一眼望去,四面的原野在太阳光下,跳跃着令人恐怖的炽焰,别说那光秃秃的石板,就连那些裸.露的黄土路面,一脚踩上去就仿佛踩在煨热的铬铁上。田里的水烫得赤.裸.裸的脚火.辣.辣地疼,天空中的太阳已融化在一片白晃晃的日光里,看不见它在哪里,却无时无刻不让你感觉到它灼人的威力。
.
那时的早稻田,大多还播种了青藤红花的草籽当作绿肥。它们疯狂地长,特别是在稻子割了以后,不消一、二天就会漫过田塍。它们盘根错茎,更给牛们的犁、耙劳作增加了意想得到的负重。架在牛颈上的犁轭,使被压处那本就厚实的疤,重新皴裂,翻开成鲜血肌肉模糊的创伤。牛跟主人一样浑身滴着汗水,吐着长长的舌头,喘着厚重的呼吸,迈着间或被泥草绊缠住的四只脚蹄,踉跄前行。
.
以上是我家那位二堂伯留给我的在夏季架牛犁田的记忆。他是一把驭牛的好手,生产队时期的春夏两忙时节,二堂伯出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架牛犁、耙。那时,队长代聪哥经常在夏季犁草籽田时,安排我给二堂伯打下手。二堂伯一手扶犁把,一手挥着竹梢,“赫哧赫哧”地驱使着牛犁田,我就拿着一根绑有镰刀的长木棍,在犁铧边割那缠绕犁杆的草籽。二堂伯最好骂牛,只要牛稍有停顿,他就咬牙切齿地骂:“日你娘的乖,你给我走快点!”随后“呼”的一竹梢,却并不落下,只在半空中带出一声呼啸。牛回头望他一眼,又继续埋头拉犁。这时,我就“嘿嘿”地笑,二堂伯于是又咬牙切齿地骂我:“笑!笑!笑!就晓得笑!做事冒得咯正经相!”突然,他回味出自己刚才骂牛的话有些不妥,便张开那豁牙的嘴也“嘿嘿”地笑起来。可是,过后他又忘了,照样大骂那牛:“日你娘的乖!快走!”
.
1982年的夏耕吧,发生了一件关于牛的惨剧,让我记忆犹新。邻院子的一位本家哥哥,年轻力壮的三十多岁年纪。那天他架着一头大水牯犁田,这牛平时就有点难以驾驭,加之那天天气异常灸热,所以那牛就挣脱了牛轭,直奔院子门前的大水塘里去。人在这边赶,它往那边游,就是不肯上来。本家哥气得“哇哇”大叫,三扒二扒甩掉身上衣服,“砰”的一声跳下水塘,再一个泅子扎过去,一下就骑在了牛背上,然后双手死死抓住两只牛角,猛地往水里按。一次二次三次,再四次五次六次,半小时后那牛不动了,终于沉下了水底。一头硕壮的大水牯,竟然被他活活地溺死了。
.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屋外坪里乘凉,大家说起了这件事,年轻如我的一帮小伙子,啧啧称赞那位本家哥的威武神勇。突然听得一声怒吼:“我日你的娘!你们不得好死!”一看,竟然是二堂伯。只见他“呼”地从坐着的凳子上站起,一腔怒气将凳子也震倒在地。我们吓得赶紧溜而跑之。
.
其实,对于牛我们这帮年轻人也是非常喜爱的,因为它们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
在农忙耕作季节,牛是大人们的宝贝,可一到了农闲时节,牛便成了我们天天相伴相依的伙伴。其中最主要的节目有二个,一是骑牛,二是斗牛。
.
说到骑牛,我就有过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的一幕。那年我大概是十二、三岁,一天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山上放牛,我们各自骑上一条牛,学着电影里挥刀跃马的八路军骑兵,“呼”地一竹梢抽在牛的屁股上,牛便争先恐后地从小山上冲下。突然我感觉害怕起来,手一松整个身子便朝牛颈左侧边滑去。“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这时我看到一只牛蹄在我的头上高高扬起,惊恐得脑子里只留下一片空白。仿佛有一年那么久,仿佛又只有几秒那么短,那只牛蹄一偏落在了离我几寸的地方,奔跑着的牛,竟然停在了我的身边。
.
这是一头母牛,一头刚产下牛仔二个月不到的年轻母牛,它让我感激和怀念至今!
.
除了玩骑牛这些惊险游戏,我们玩得更多的就是斗牛了。母牛温存不好斗,最好斗的是那些健壮的公牛。那时,我们整个大队以善斗出名的公牛,就数五砖塘和我们朱公塘两家院子的牛。它们只要远远地望见对方,就一定会有一场惨烈的战斗发生。所以,大人们放牛时一般都互相避得远远的,根本就不会将各自的牛往对方院子那边赶。只有我们这帮年轻人,才会没事找事干,总在寻找制造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机会。所以,在那些年里,时不时就会听到有人在充满着激.情地惊喊:“斗架罗!斗架罗!五砖塘跟朱公塘的牛又斗架罗!”这时,只见两头大水牯,或在山坡或在刚插下不久的稻田里,蹦跳腾挪,两双牛角时而“砰”地撞击在一起,时而倏然分开,相距一、二丈,紧蹬两只后腿,微屈两只前脚,牛头几乎挨着地面,两只弯曲的牛角仿如一对月牙宝刀,直指对方。这时,年轻人就拍手跺足呐喊着助威,大人们一边痛骂我们,一边用燃起的草把往两只牛头间扔,企图将两只斗红了眼珠的大牛牯赶开。有时牛真的还被赶开了,于是两个院子的人,各自抓住自己那头牛已被挣断成很小截的牛缰,死命地往回牵。但大多的时候却是战斗继续进行,直到一方受伤不敌落荒而逃,另一头牛便尾随着乘胜追击。这时惊得围观的人,一声惊叫,“呼”地一声四散逃开。那两头牛真可谓是逢坎过坎,逢田过田,势不可挡。
.
为了自己院子的牛多打胜仗,我们这帮年轻人可算是煞费了苦心。除了让牛平时吃饱喝足,养精蓄锐外,往往在策划好的战斗前几天,还煮潲给它吃,算是加餐。我们甚至还在牛的角上打主意,一边放牛一边用小刀去削那牛角,期望它能更锋利,在战斗中能一击败敌。然而那牛角质地坚硬,小刀削它几乎不见任何效果。后来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刚煨烤的红薯或萝卜插在牛角尖上,使牛角变软一些。这样果然效果特佳,两只牛角被我们打磨得异常锋利。后来每每与五砖塘的牛斗架,都是大胜而归。五砖塘那般小伙子最后忍无可忍,便怂恿着生产队将牛牯卖了,以免再受气受辱。自此,曾经轰动不已的斗牛,才渐归平息。
.
上述一切关于牛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生产责任制以前。其后分田到户,牛的命运便彻底改变。不几年时间,或卖或杀,已是踪迹难觅,现在更是绝迹多年,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连见都没有见过了。
.
去年回家,也是在电视中看到一山区小孩在放牛,我问我那帮十多岁的侄儿侄女那是什么?他们竟然都是一脸茫然,有的猜是驴子,有的猜是马,就是没有哪一个猜到是牛!
.
那时,我的心似乎隐隐有些疼痛。现在,写下这篇关于牛的文字,竟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
文/文谭居士彭建华
2009、10、29夜*东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