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报恩红薯

2020-09-24叙事散文追梦依

报 恩 红 薯
◇王利“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一曲《母亲》,不知憾动了多少子女的心。然而,现实中不是所有子女懂得感念母恩。过年,霞姐带着一大编
报 恩 红 薯
◇王利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一曲《母亲》,不知憾动了多少子女的心。然而,现实中不是所有子女懂得感念母恩。
  过年,霞姐带着一大编织袋红薯从山里来看我,说是报恩,让我喜中又迷惘。报恩,从何谈起。
  霞姐说:“我娘在世的时候,多亏了王婶照顾她。娘说,你回家总是去看她,就跟亲闺女一样。我忘不了你们全家的恩情。”“李伯母怎么了?”“我娘已不再人世了。”我吃惊,两个月前回娘家,李伯母还好好的。霞姐说:“刚过五七。我娘是冻死在楼梯上的,娘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身边。我娘白养活我们了……”霞姐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听着霞姐的讲述心中酸酸的。
  考上高中那年,因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到了乡政府住。霞姐的父亲李伯伯也在乡政府工作,伯母是农民。霞姐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妹妹。李伯一个人的工资供全家人开支,经常入不敷出。老家虽有些地,山区地薄,种粮食不旺长,多是种红薯,红薯就成了全家人的主粮。李伯伯把红薯储藏在红薯窖里,总能使全家熬过第二年春天。李伯母为了让孩子们吃好饭,普通的红薯在她手中也能做出好多花样来。做凉粉,拍红薯渣饼,烙包皮饼,做红薯蝌蚪……总能让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
  从小纤弱的我,喜欢吃红薯,到了有红薯的季节,就会胖一些。伯母知道我爱吃红薯,每到周日,就在土灶中烤些红薯让霞姐给我送来。上学走还要让我再带上几块。N年后只要看到红薯,我就会想起李伯母。
  日子虽苦,但李伯伯和伯母总是说:“再辛苦,只要看到孩子们就不辛苦了,养儿防老,年轻受罪老来福。”
  五个子女长大成人。李伯伯为了让子女们有个好的前程,央亲托友给三个儿子办了农转非,把大儿子二儿子安排在市里某企业。李伯提前退休,让小儿子接班。剩下两个女儿,没有办法,就让她们在农村安了家。
  后来,大儿子下海经商,办起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他让二弟,小妹进入他的公司工作。二位老人看到孩子们个个有了钱,买了房,心中自然高兴。别人夸他们儿子时,二位老人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平常总担心孩子们忙,并不去孩子们家住,老两口相互照顾,自得其乐。
  六年前,伯母突然脑出血,落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伯母多么希望孩子们常回来看看。每次我回家看望母亲,就去看看李伯母。伯母总是拉着我的手对母亲说:“看你们的孩子们多孝顺,不是这个孩子回来,就是那个孩子回来,可我的孩子们……”。娘总是安慰她说:“李哥身体好,孩子们忙,家中有人照顾。不像我,她爸走的早,孩子们不放心。”
  两年前,李伯伯心肌梗塞,溘然长逝,伯母只好靠孩子了。三兄弟商量一轮一个月照顾母亲。
  大儿子二儿子虽有孝心,却不敢让老娘在自己家多待一天。只因小儿子两口子惦记着李伯留给伯母的那点钱,担心谁伺候的多,伯母把钱给谁。而小儿子媳妇以做生意忙为由,不让婆婆进家门,伯母回来,依旧住在公房中。如小儿子有事,没人照顾老人是小事,就连一日三餐也难以保证。
  霞姐心疼自己的母亲,丢下家中农活回来伺候。可弟媳不让:“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显得你孝顺,分明是想要娘的钱。”霞姐与她理论,弟媳气急,就朝霞姐打来,弟弟不但不帮姐姐,反而说姐姐的不是。邻居们劝解才算罢休。
  弟媳是个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人。第二天霞姐到集上买菜时,弟媳和她的妹妹从后面猛扑上来,把霞姐打得鼻青脸肿,值到派出所民警赶来才松手。邻居们劝霞姐不要在家了,这样下去是要出人命的,霞姐含着泪离开了母亲。后来,霞姐回家看母亲,总是不敢在家久留。
  我娘和李伯母住的最近,没事就去看李伯母。娘吃什么首先想到的是李伯母,我们兄妹带回去的营养品,母亲总是拿去给李伯母吃喝,其它邻居也经常去看望。李伯母虽然生儿子的气,但有这么多好领居,她也想开了,身体慢慢好起来。我最后一次见到李伯母时,竟然可以自己做饭了。
  腊月初一,轮到大儿子了,小儿子迫不及待把李伯母送到市里。给大哥打个电话,把李伯母撇在冰凉的楼梯上就匆匆离开了。等大儿子回来,李伯母已僵硬在楼梯上……
  都说养儿能防老,李伯母却因儿子的不孝,过早离开人间。但愿报恩红薯的甜香,弥漫开来,熏醒世人,不再人为造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河南省鲁山县教体局王利467300)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3-17 16:41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