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川东蚕桑之父——张森楷

2023-10-29抒情散文蒙昌荣
蒙昌荣一发源于川西第一峰雪宝顶的涪江,一路自西北向东南奔腾嚎啸,浩浩荡荡,曲折蜿蜒历经四市两县两区后,放缓了匆忙的脚步,轻歌曼舞般来到合川区太和镇(解放初叫大河坝)。太……

蒙昌荣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发源于川西第一峰雪宝顶的涪江,一路自西北向东南奔腾嚎啸,浩浩荡荡,曲折蜿蜒历经四市两县两区后,放缓了匆忙的脚步,轻歌曼舞般来到合川区太和镇(解放初叫大河坝)。太和镇场镇张开双臂,以喜迎游子归家的姿势,将涪江搂入怀中。得宠的涪江在此撒了个娇,迂回形成“Ω”,半环中间是开阔膏腴之地——富金坝,东岸便是太和镇场镇所在位置。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1901年,合川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史学家张森楷先生在太和场富金坝创办四川第一个蚕业公社,开启了巴蜀大地农业经济产业的迅猛崛起。这段辉煌历程在涪江流域占有十分重要历史地位。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张森楷(1858一1928),原名张家楷,字元翰,号式卿,后改名石亲。1858年10月14日出生于合州(今合川区,下同)狮滩镇。五岁私熟启蒙,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有过目不忘的非凡记忆力,是学童中的佼佼者,深得私熟老师喜欢,称之“神童”。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八岁那年,张森楷的父亲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弥留之际,曾有所嘱,称张森楷为张氏家的“大器”,成龙可上天,成蛇可钻草;若日后无钱读书,亦当习医济世,不可作市井小民。其父遗愿得到张森楷叔曾祖父张庭宣的承诺,接济资助其继续读书,并聘了当时合州名师汤博宇、赵资生及丰都人徐琴舫为教习,对张森楷勤加培养,耐心指导。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十岁时,叔曾祖父张庭宣要试一试曾孙张森楷的学识。此时天空乌云翻滚,山雨欲来。张庭宣便来了一句:“雨罩群山小。”也许是天意,不一会,云开雨息,丽日当空。小张森楷灵光一现,迅速对出:“日出村树高。”张庭宣抚摸着张森楷的小脑袋称赞:“孺子可教也!”在张庭宣及名师的教导下,对童年的张森楷在修身、立品、做学问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十九岁时,由合州学官推举,前往重庆参加院试,张森楷先生以优异的成绩博得清王朝大员张之洞的赞许,被录为州学生,定为秀才。1893年,张森楷赴省城参加乡试,中举人。1894年,他离开合州,赴京城参加会试。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此时,外侵不断,正值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溃败,清朝廷卫国无力,朝野震惊。张森楷一路所见民众疾苦于水深火热,目睹时艰患难,民贫国弱。认为洋务派鼓吹推行的“学西法,办洋务,以之富国裕民。”均为幻想。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怀揣济世救国的理想,他先后于北京、上海、杭州各地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出“富强之道首在提高国力,只有创实业以生财,财增才力强”的救国道理。因此,在动荡的局势下,仕途会试在他心中淡如烟云。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至此,张森楷先生除以治史促民众觉醒外,开始探求如何创办实业,办什么实业的问题。通过在域外的考察,他发现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各省的蚕业十分兴盛,而有着“蚕从之国”的蜀地川丝,因品质低下,难与匹敌。于是产生了发展蚕桑,改良川丝的想法。他认为,发展蚕桑事业,乃实业进化的阶梯,实为当世富国裕民可行之业。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经张森楷先生多方奔走,1901年,四川第一个蚕业公社在合州大河坝(现合川区太和镇)创立。第二年,“四川民立蚕桑公社”开社,张森楷先生任社长。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为使蚕桑公社这粒“实业救国”抱负的种子能尽快抽芽、开花、结果,张森楷先生又亲往江苏、浙江揽聘蚕桑技术人员和师资,又东渡日本考察蚕桑事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然后在合州境内推广引进良桑和新法育蚕,开创了改一年一次养蚕为每年两次养蚕的先河;开拓起缫丝、纺织、印染等全产业发展的经济路径。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新创的蚕桑公社影响下,合州的蚕桑事业迅速发展起来。蜀地各市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由于合州所创蚕桑实业的成功,四川各地竞相发展,以致巴蜀大地“蚕舍如笋,桑株如荠,丝厂如林,岁进千余万”的局面。1905年,四川生丝出口产值约十万两白银。三年后,猛增到四千万两白银,翻了四百倍。为褒奖其功,清朝廷特赐张森楷先生三等商爵勋章。张森楷先生因此获得“川东蚕桑之父”的美称。《四川省志·丝绸志》专门对张森楷先生创办四川蚕桑公社和四川第一经纬丝厂作了专门记述。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为了让蚕桑实业稳固长促发展,1903年,张森楷先生在太和镇开办“四川民立实业中学堂”,相当于现代的职业学校。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学堂开设蚕桑专业,另兼有文史课程,他亲自授课,教学以实际生产运用为主,排出科举应试科目。该教学模式开创起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和新史学教育的先河,张森楷先生为重要奠基人和主要开拓者。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该学堂是一所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学校。学生在课堂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在蚕桑公社实践。在课程设置上,几乎都是近代农工商业的科学技术,是对传统教育的实质性改造。从课程表图的编制看,有通选课、专业分化课及专业核心主干课,且遵循教学原理、循序渐进,各学期的课程部分交叉联系,程度及水平逐渐提高。注重实习课的安排,更体现了近现代职业教育强化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及操作能力的实际需要。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教学方法及师资培养上,张森楷先生大胆起用新秀,将头班毕业的优等生提为教习,采用复式教学方法,既节约了师资、校舍,又加快了人才培养。新生第一学年进蚕室,只能作班副,一切听从头年学生指挥,而且只能养普蚕。第二年,头年学生升为高等班,饲养种蚕,作班副的学生即升为班长,又指导新生养普蚕。对成绩优良的学生,张森楷先生还将他们保送到日本留学深造,先后留学日本的学生有:秀山(重庆秀山县)教习韩兴佑、巴县(重庆巴南区)教习汤君弼、阆中(四川阆中市)教习吴德一等28人。这些有知识、有技术的蚕桑新秀分赴巴蜀各地,为振兴四川的职业教育,为巴蜀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太和镇以四川第一蚕桑公社出名,以四川第一经纬厂为荣。因蚕桑实业崛起,使建置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的太和场名声大噪,在清末民初期间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发堂丝厂”、“生财丝厂”、“织绸厂”……相继诞生。缫丝纺织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太和场镇占地规模不断膨胀,清末的太和场镇面积居合州之首。市场空前繁荣,百舸争流于涪江。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四川蚕桑公社民立中学堂”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各厂家丝绸以质优的优势逐步占据东南亚洲市场。几千年的蚕桑生产历史,于晚清民初,在张森楷先生“实业救国”理念倡导下,得以高速发展;并使历史悠久的蜀锦纺织达到顶峰。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丝织蜀锦参加南洋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国际特奖”。让蜀锦无愧于中华四大名锦之首,在漫漫丝绸之路征途中,锦上添花。皆因为四川第一蚕桑公社建立后,带来的优质丝源的缘故。直到新中国诞生后,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的“太和丝绸”,对方一直认定老品牌“易发堂”商标及印章。丝绸于太和镇来说,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响亮名片。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自蚕桑公社创办以后,栽桑养蚕技术是农村人必会的农业技术,桑树基桑的良桑嫁接,整形修剪,冬季短裁;天牛虫、桑蟥、野蚕、桑毛虫、纹夜蛾……芽枯病、桑疫病、赤绣病、褐斑病……的防治。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巴蜀大地农业呈立体式发展,山丘自然台地栽植岩边桑,房前屋后鸡啄桑,水田坝坎间作桑……山坡上、田园间,中间是粮食作物,周边皆为桑树围绕。桑种由原始的草桑新嫁成各种良桑,桑叶产量大幅度增加,为增加养蚕量创造了条件。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新中国集体生产期间,村村有蚕室,户户皆养蚕。一年春、夏、秋、晚秋养蚕高达四季。蚕桑业成为集体骨干收入,为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增加集体生产资料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合作社社员收益分配带来可观的收入。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社员户将桑树视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摇钱树。栽桑养蚕得到空前发展。县级行政部门专门设置有蚕桑站,乡镇设有蚕桑办公室,专门为该产业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各家各户养殖数量多少不等,销售蚕茧利润归个人所有,养殖量陡增。每到售茧时节,各乡镇茧站外,售茧群众从早到晚排成长龙不断。太和镇的私营小缫丝厂增加到三十多家,空前绝后。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山坡地田园桑林实行密植,传统养蚕技术不断被省力化蚕台养殖及方格族上族新技术代替,使这项人力密集产业劳动量投入大大减少,适应了农村劳动力稀少现象。由因蚕桑实业带来的繁荣,如今的合川区太和镇在人口、场镇规模、商贸、企业、经济总量等均居全区首位,素有“小合川”之称。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一代实业家张森楷先生不仅振兴了巴蜀农业经济,他一生漠视科举仕途,以别人难以企及的聪慧和毅力,以毕生精力致力史学研究。在创办实业与史学研究上,影响深远。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其史学巨著主要有《通史人表》296卷、《二十四史校勘记》337卷、《史记新校注》133卷、《历史邦交录》100卷、《合川县志》83卷;他还编有《通鉴校字质疑》2卷、《华夏史要》32卷、《姓目方言类编》48卷、《纪元韵谱四编》3卷、《职官勋爵进退表》4卷、《三国音注》20卷、《历代艺文经籍异同出入存佚表》10卷、《通史舆地形势沿革表》等著书。其内容除传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论述外,还丰富了经济、外交、地方文化、人民生活等传统治史的薄弱环节和空白。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作为华夏正史鼻祖的《史记》,卷帙之庞大,内容之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等各方面,而且历史跨度四千多年[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对历朝历代援引的芜杂,或因记载的疏略,或因流传抄印的乖谬等等,给后世人们学习研讨带来障碍。张森楷殚精竭虑,毕生奉献,所采书不下数千种,将《二十四史》中的错误、不实、漏洞给予校正、补遗和注释,以还全史本来面目,增强其可读性和真实性。著成这些巨著几乎耗费了张森楷半个世纪的光阴。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晚清文史学家李慈铭;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考古学家罗振玉,史学家顾颉刚;现代作家郭沫若等等,对张森楷的史学巨著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公认为是过去七百年间,四川最有贡献的史学家。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涪江干流不过六七百千米,却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长河中异彩纷呈,波澜壮阔。从古至今,她以博大温润如玉的胸怀,孕育出中华璀璨巴蜀文化,将影响华夏文明血脉源源不断地输出巴蜀,辐射九州。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滔滔不绝的涪江,有李白、陈子昂在此出生成长地。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气宇轩昂的涪江,杜甫、王勃、李商隐……在这里或为官,或寄寓游历。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延绵万世的涪江,近代张森楷先生的实业精神被合川赤子卢作孚先生发挥到极致。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他们的思想精神、实业智慧、诗词歌赋融入涪江,赠给世人丰富瑰宝,让我们用心品读滔滔涪江旖旎厚重的底色。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加快推进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发展进程中,重拾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或许张森楷先生的实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是我们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我们相信,只要涪江流域川渝地区同荣共建,一定能将涪江打造成为新时代区域合作的新样板,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千秋,让这条充满诗意的家乡母亲河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福江”。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2023年3月10日于重庆4Px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