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2023-09-14抒情散文一缕茶香
巢 巢,甲骨文字形下部像一棵树木之形,上部为鸟巢的样子。小篆字形上部像巢,上有三只鸟的样子表示鸟栖于树窝上,后来才演变为“巢”。 巢居和穴居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

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巢,甲骨文字形下部像一棵树木之形,上部为鸟巢的样子。小篆字形上部像巢,上有三只鸟的样子表示鸟栖于树窝上,后来才演变为“巢”。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巢居和穴居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居住方式,窑洞就是穴居的延续,而流行的树屋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返璞归真或者说返祖的现象。 动物的安居之所称为巢和窝,人类居住的地方称为屋,屋在墙中,就有了家。终其一生,人都在为家忙碌,像蚂蚁一样不停的搬运,搬运着粮食,搬运着岁月,搬运着生命。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严格来说,人是从步入婚姻,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为家努力,不断的修葺,完善,重建,扩建。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婚后的第一个家在单位,一间二十平米的屋子,集厅堂卧室厨房于一体。屋内陈设极其简陋,一床一桌一椅,两把学生杌凳。在婚后最初的日子里,在爱情最初的甜蜜里,简陋的家架构着人生的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后来搬到了西边小院,屋里东西多了一些,两个木质的文件柜,一个放在门后边用于放锅碗和食材,一个放在靠近后墙窗子的地方,用于放衣物,一个办公桌放电视,还有一个长条座椅,也可叫沙发,这些都是上一个住户留下的东西,也都是单位里的东西。后来,我把一个学生课桌锯短了桌腿,钉上桌布,放到沙发前,算是餐桌,家多少有了家的样子。 孩子是一个家的希望,是一个家的幸福,是爱情的结晶,是婚姻的粘合剂。女儿接受的胎教在这间屋子里,女儿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也在这间屋子里,为了女儿挖的暖洞也在这间房子里。这个家依然简陋,但因为女儿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虽然不乏艰辛,但依然温暖而快乐。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中国人对家有一种执着的向往,哪怕拼尽所有也要置办一个自己的家,不像西方人,租房也能潇洒的过一生。婚后两年,我和先生在多方筹借中置办了属于自己的家。虽然相比于其他人家,装修简单,家具陈旧,但这个家是我们自食其力置办的,心中依然有满满的自豪感。2007年元旦我们以欢喜雀跃的心情搬到了这个家。在十多年的经营中,这个家日渐丰富,家电家具日渐齐全,并不断更新,健身器材也一件件走进这个家。阳台上最早的花是搬进来的第一个春天来到我家的,比我晚入住几个月。十多年的相处,它们都成了家的一部分,承载着家的记忆。 现在搬家说起来很简单,衣物被褥,锅碗瓢盆一搬即可,但真正打点的时候才发现在不经意间也积攒了这么多东西,有些东西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很多时候你会陷在取和舍的两难之中。有些东西是承载着记忆的,看着它,你会想起孩子小时候的模样,会想起自己曾经年轻的岁月,会想起多年前父母轻快的脚步,会想起一段段旧时光。搬家以断舍离为标准,该送的送,该扔的扔,尽管如此,还是搬了一趟又一趟。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家是避风港,也是自己发号施令的地方。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偶尔在我这儿小住,因为有事要忙,母亲住得也坦然,后来孩子长大了,母亲很少在这儿连住几天,以她的话说就是一点儿事也没有,看着你们忙叨叨的也帮不上忙,还要给你们添乱,不愿意住。新冠疫情第一年的春节,父亲生病,出院后住在我家,把母亲也接了过来,元宵节后天气转暖,把父母送回了老家。母亲一回到家,就忙着收拾,偶尔对父亲“发号施令”,看着母亲忙碌的样子好像浑身用不完的力气,那兴奋的样子像是在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小区里有很多候鸟一样的老人,冬天最冷的时候,来和孩子住一段时间,一旦天气转暖,或者到春节了,就回到自己乡下的家,这样的老人往往是老伴不在的独居老人。也有一连住上三两年的老人,往往是为了照看孙辈。四单元有个老太太,瘦瘦的,利索能干。周末经常看见她和老伴骑一个电动三轮车回家,周一早晨送孩子的时候又骑着三轮载着大兜小兜的衣物蔬菜回来了。而平时在小区里看到的多是老太太一个人,领着孩子玩或者推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老伴儿多是接送老太太才来,平时并不在这儿住的吧。邻居家孩子小的时候,她们家奶奶也在这儿住了两三年,两个老太太带着孩子凑在一起聊天,晚上一起散步,一起起大早逛早市,看起来真的适应了楼上的生活,但是等孩子长大就都回到了自己乡下的家。乡下的家是自己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家,才是自己的根据地,也许只有在这个家里他们的情感才能真实流露,只有在这个家里才感到踏实。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家是人一生的缩影。年轻时累死累活,竭尽所能,为了家的富有和壮大,年老时再一点点交出、放下,直到一无所有。看着一个家族渐渐壮大,像一老棵树繁衍出很多小树苗,渐渐婆娑成树林的模样,心中甚是欣慰。每个家都有每个家的故事,每个家都有每个家的喜怒哀乐,在新的故事里自己渐渐变成了从前,在新的喜怒哀乐里自己渐渐变成了古董,这好几个新家都与自己有关,又好像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老巢好像才是最舒服的地方。于是,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在老旧但自己觉得舒服的老巢里把一生的故事反复咀嚼。直到有一天,再也无法搬动岁月,不得不离开老巢,在几个新家中轮流栖息,直到这时才发现,原来人真的是一无所有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先生的奶奶在我嫁到他家时已经轮流居住,每到搬家的日子,孙子去接,一个小包袱就是全部的家当。我的祖母88岁离世,一生都没有离开那座老屋,精神受过刺激的叔叔是她一生的牵挂。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家的概念根深蒂固,它既是血脉的根,是情感的归属地,也是临终要回去的地。好几年前,一个在市里生活了好多年的同学说回家建房子,理由是父母吵吵着要回来,说是怕百年之后没有落脚的地方。婆婆家奶奶大限将到的日子,该到叔家去住,怕来回折腾不好,不想再让她搬家,可是意识一直清醒的老太太不答应,说是该死到谁家就死到谁家。 娘家村北头儿住着一位老太太,两间低矮的土房子,树枝秸秆围起来的院墙,简单粗陋,但很惹人眼目,因为老太太在篱笆上缠了很多彩色的布条。尤其是木棍搭起来的大门两边,插了很多塑料花,春风拂过,彩带翻飞,塑料花在风中舞蹈。我回家路过的时候,经常见几个老太太聚集在这个村边的小院里晒太阳。后来,这一家的老头儿离世,大儿子在这个庄基上盖了大房子,老太太的小房子变成了大房子西头的一大间,再后来,听说老太太在两个儿子家轮流住。回家路过不见了小院的热闹,也不见了昔日聚集的老人。爱大红大绿的老太太居住的屋子还会是花被面吊屋顶,各式各样的床单裱墙的花屋子吗?屋子里还有原来同龄人聚集的热闹吗?昔日色彩斑斓的篱笆墙寄托的是对家的热爱和期盼还是对抗孤独的另一种方式?此时,没有了夜风吹过林梢的喧嚣,没有了风吹窗户纸的簌簌作响,是对现实的满足还是对昔日的回忆? 子宫是人类最初的巢,生命在这个温暖的巢里孕育,从这个巢里出生。但很多人却不是在温暖中离世。多年的一孩化政策,使很多独生子女有着过重的养老负担,不得不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拼,也有很多失独老人不得不在清冷的巢中与孤独对抗。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家是幸福的守望,有家就看得见来路,回乡就只剩下了归途。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有巢可归,是一种幸福,有鸟儿可待,巢就不会失去温暖。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0FU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