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八十里的大沙二十年的歌

2023-06-30抒情散文北野(甘肃)
离开庙儿墩已逾半年,脑海里仍然回旋着治沙英雄王天昌用古凉州的曲调弹唱的《治沙歌》。那是初夏的一天,天空里疏落着一些细切的雨丝儿。我们围坐在护林站的宿舍里,在三弦子……

离开庙儿墩已逾半年,脑海里仍然回旋着治沙英雄王天昌用古凉州的曲调弹唱的《治沙歌》。那是初夏的一天,天空里疏落着一些细切的雨丝儿。我们围坐在护林站的宿舍里,在三弦子的铮锵之音里静默成一片。老人唱完后拿衣袖拭了一下发红的眼圈,歉意地笑笑,说一弹三弦子就会想起埋在沙丘上的小孙子。离开庙儿墩的时候,同行的诗人说,听着老人的歌,心里总是堵着潸然的泪意。同行的音乐家说,真想为老人创作一首悲怆的歌。我也说,这首歌若能用大西北古老的“信天游”旋律唱出,更能体现出王氏父子在艰苦岁月里孤独坚守的质朴情怀。直到今天,我的脑际才缓慢地浮出一组滞重的歌词: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八十里的大沙二十年的歌,拉骆驼的哥哥过了红水河。/挖了个地窝铺垒了个锅,白杨树上的喜鹊新垫了个窝。/煮一锅山药蛋伴着酸菜吃,弹一曲三弦子说说老王家的事。/一圈儿麦草护一棵苗,娃娃子去世了一家人嚎。/柴湾里的棱棱冒出了芽尖尖,庙儿墩的沙窝逐渐变了样……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红水河东岸的沙漠被凉州人称为“八十里大沙”,庙儿墩是八十里大沙中沙岭合围的一块沙窝盆地。1999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春节的欢庆气氛还未散尽,王天昌父子就拉着骆驼过了红水河,向八十里大沙腹地踽踽而去。这一年,王天昌五十六岁,王银吉三十岁。他们“进军”沙漠的仪式一点也不壮观,仅是燃放了一串新年出行时祈愿平安的小鞭炮。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朴素的治沙保田的愿望。从那时起,黄沙古道上响起清脆的驼铃声,沙窝窝里升起了袅袅炊烟,三弦子的铮锵之音为庙儿墩平添了温暖的烟火气息。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他们在那个名为庙儿墩的沙窝子里坚守了二十年,坚守了一份民间草根英雄的治沙梦想。二十年过去了,他们栽植的各类乔灌木近六百万株,培植而成的自然沙生植被达两万多亩。庙儿墩杂花缤纷,绿树成荫,沙丘间林木葳蕤,生机盎然,已成一道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交相辉映的生态长廊。二十年过去了,王氏父子也在和风沙搏斗的粗砺岁月中变了模样。王天昌的双腿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炎,步履蹒跚。王银吉的双脚布满了冻开的皴裂,两只手上厚厚的老茧硬得象骆驼的蹄子。他那昔日如西瓜皮般光滑莹洁的脸庞如今变得黝黑粗糙,媳妇戏称他成了沙岭上的一株老榆树。更令人唏嘘感叹的是,一家人搬到沙漠里吃住,顾不上管孩子,王天昌十四岁的小孙子不幸患病身亡。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岁月就在风沙飞扬的环境里不知不觉地流淌,庙儿墩的时光,如同卓别林时代里的黑白电影镜头,记录了黄漠绿地上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忧伤与感动。二十年的岁月,曾经有过太多的疼痛与泪水,却未能消弭他们在普通岁月里萌生的那一绺微弱的治沙梦想。就这样,王天昌的三弦子弹拨了二十年的昏晨时光,王银吉拉着驮水的骆驼在八十里的大沙上固执地浇出了一方葱茏的林田。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2010年10月,王银吉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年,他们搬离地窝铺已逾四年。当地工会组织为王氏父子修建了四间护林房,打了一眼吃水井,后来又建造了看护林田的瞭望塔。我们曾进入到他们原来居住的地窝铺里,那是一个从沙窝里斜掏搭建的地底窑洞,里面的陈设贫寒而简单。中间正室砌有土坑,左右耳房各为储物间和灶间,盛酸菜的瓷坛和装柴油的瓦罐在橙黄的油灯下闪着釉质的光亮,石砌的灶台上木槌和油瓶等物什历历可见。这一切连同窑顶的吊吊灰都在诉说着昔日岁月里的艰辛与沧桑。但是,地窝铺留存了民间草根英雄治沙的历史遗迹,寄寓着凉州人民治理风沙的顽强意志,弥漫着一股温热而柔韧的人性光华 。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登上庙儿墩的护林瞭望塔,极目四望,方圆四公里的治沙林带上荆棘峭立,树影婆娑。沙岭边上的那棵垫着喜鹊窝的白杨树迎风挺立,依稀看到白杨树下麦草和沙土覆盖着的地窝铺,耳畔再次响起王天昌老人用三弦子弹唱的《治沙歌》。心内暗暗感叹,《治沙歌》分明是一部倾诉歌者心路历程的精神自传,八十里的大沙二十年的歌,已经在凉州人心头凝成了一缕孤高卓绝的精神旋律。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yAp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