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心向沟渠系列二十:师专路,世人看我,一帘相隔

2020-09-24叙事散文郭玉琴

我心向沟渠系列二十:师专路,世人看我,一帘相隔淮海路的繁华在前头,师专路的繁华在后头,而我的繁华在师专路的梦里头。曾走师专路的时候,大多选在月浪风清的晚上,踱着方步。踱着步子走过一年一月里的那些日子,都是因为岁月里有心事吧,只是最终在蓦然
我心向沟渠系列二十:师专路,世人看我,一帘相隔
淮海路的繁华在前头,师专路的繁华在后头,而我的繁华在师专路的梦里头。曾走师专路的时候,大多选在月浪风清的晚上,踱着方步。踱着步子走过一年一月里的那些日子,都是因为岁月里有心事吧,只是最终在蓦然回首时发现,都在岁月里被湮没了。淮海路是我所深信的最繁华的一条路,它的繁华,高贵,雍容,我曾经在行文里说,站在淮海路上,感觉它不是一条路,而是我心底的一个高贵的王,那么师专路在繁华的淮海路背后,算什么呢?是一个躲在深巷的卖花姑娘吧。它的美,在民间,在我的指间,在人潮涌动的车水马龙的磨踵接趾间。
金马广场在淮海路的南头,来吧小镇在淮海路的一个拐角,师专路就在拐角的来吧小镇旁边。发现这个秘密是在这个三月隐隐有桃花香的春天,因为瞥见它的一顺间,我抑制不住暗藏的喜悦,所以我迫不及待的将这个秘密抖了出来。都说养在深闺难相识,可不是么?师专路就像是藏在深闺里的黄花大闺女一样,我经过淮海路,一次次的路过它,差点撞进它的怀里,居然没能想起唤它一声芳名。要不是今年这个春天,偶然认识一个文字编辑,被他约到淮海路上喝茶,哪会想起将我的情绪投怀送抱到师专路上。
我发现一条路的惊喜,唤起我心底的此刻感应是一场戏剧性的开幕。说来流水万年长,两山不碰头,哪有两个人不碰头的,人生真是有趣极了。少年时光里,我投过一次稿子给一个文字编辑,就那么一次吧,后来被录用了,不错,但是我再也没给他投过第二次。原因是2001年的时候,那个刊物改版,我所写的东西不符合他所编的版面风格。再有的原因,就是2001年的时候,我南下福建,去了泉州,老家的人和事已经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了。一生仅有一次的投稿,我是万万没想到啊,我这个名不见正传的小人物,会让这个编辑找了我十多年。
2003年的秋天末尾,我从福建回来,栖身在老家乡下一所乡村小学,做临代教师,后又转到乡村中学,再后又辗转到私人民办学校,一直到落脚我现在所居住的城里私人幼儿园,才算真正打下根基,不再换行。这其中的漂泊无根,流浪之感,让我在这期间写字的日子一直也处在动荡中。最让我感到文字随着我心灵动荡不安的日子其实是在婚后的那两年时间里,几乎到了荒废的地步,有点青黄不接了。安安静静的寂寞,不是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而是悔恨自己失去了本能的天赋,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围城生活的枯燥,压抑,我从锅台到卧室,从客厅到窗帘,看不到一丝的诗意和生趣,生命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就在我浑浑噩噩的度着一些百无聊赖的时光时,2008年的末尾,我又像获得重生一样,在一个无意的网聊日子里,遇见了中财论坛这个网站。有人说网络也是一个小社会,而我曾经这样认可过,可我现在要补充我的认可,网络不仅是一个小社会,网络还是一个大舞台,是一个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财论坛的网络平台上每一个注册下的网名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操纵。
曾几何时,我不确定这个定论的时候,喜欢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说说写写,画画涂涂。我曾认为我是随大溜的一群人,就像我走在师专路的人潮涌动里,大家互相都是数人头凑热闹的,谁会真的站在人群里,指出谁是谁的唯一呢?但是经历了,你就知道了,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写过的字,是否有痕迹还是皆不过是风烟一抹,岁月会知道。
十年的岁月,我不知道那个文字编辑是怎么记住我的。我总以为关注我的永远不过是一个我所熟悉的小圈子,譬如,中财论坛里的文友。我喜欢和中财论坛里的文友聊天,写文字的人在一起不一定聊的都是文学,更多的时候我也喜欢跟他们讲八卦,甚至低俗的黄话,让自己也丑陋一把。太淑女化绝不是我的真面目。世人看我,一帘相隔,就像我看师专路一样。文字是我的帘子,撩开我的文字,我就是我,七情六欲,一样不缺。来吧小镇是师专路的帘子,站在来吧小镇的门口,看师专路,和曾经踱着方步走在师专路的月明风清的夜里,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的。
一条路之所以取它为“师专”,在淮安这座城市里,是因为这条路位置恰好在淮安的师范学院的东校区。淮安的师范学院分两个校区设置,除了东校区在师专路上。其实还有一个校区设置在淮安市淮阴区的长江路上。早年的长江路上的那个校区,我进去过很多次,到过它的图书室,阅览了很多书,开了不少眼界,也长了不少见识。相比师专路,我来这里不过是因为它在夏天是个纳凉的好去处罢了,没有太多的感情,这只是一条适合我安安静静用脚步丈量我人生失落长度的路。
师专路贴近来吧小镇,喝茶的时候坐在茶楼里就能看见它。师专路也贴近体育场,淮安的体育场在淮海路上,宽阔的场地,走着走着不自觉的就走到师专路口了。师专路还紧凑淮安的老汽车站。南来北往的客,有钱的粗腰住宾馆,没钱的细腿,人生地不熟的,就东张西望地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便宜廉价的旅馆,哪怕脏一点简陋一点也不要紧,只要能藏头,遮风雨,安全就行。都说淮海路的繁华在前头,师专路的繁华在后头,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虽说淮海路的两侧巍然屹立的都是一些豪华的高档建筑物,可要论商贾云集的去向,嘿,还真有不少人避锋芒而绕道行之。说到底,商场如战场,这兵家之策用在赚钱的途径上,也行的通,不仅通,简直通极了。
  师专路的繁华不能用华丽形容,华丽只适合淮海路。因为淮海路在繁华的前头开路,而师专路,繁华的实在而不张扬。师专路上的一条街是小吃街。有东北的葱油饼,回族人的羊肉串,四川的麻辣汤,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小笼包,新疆的葡萄干,本地的鱿鱼卷,等等。
说到鱿鱼卷,就要说到师专路上卖鱿鱼卷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世代经商,老少四代同堂,现今九十岁的老太,耳聪目明,还能利用自家民宅开旅馆,儿子媳妇卖鱿鱼卷,孙子孙媳妇卖烧烤,别小看这一条街,他们家究竟赚了多少钱,外人坊间不知道,但住在那一条街上的人都知道,今年春天,因老太的孙子有赌博恶习,曾经因欠下赌债被迫卖掉10个门面房,还了100万的债。一百万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小巷深处的人家来说,对于一个摆地摊小贩子来说。坊间都传言他家从此家业衰落,可我近来偶然的一次陪朋友到来吧小镇去喝茶时,经过那个路口,看到老少几代人站在路边,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将音乐的声响开的好大,那娴熟的做生意动作,满面的春风笑容,利落得体,哪像是刚经过商海沉浮波浪的人,人生得意失意看淡莫不过如此,千金散尽还复来。
淮海路上的繁华是白天热闹,夜间沸腾,一年四季,昌盛不衰。而师专路,它的繁华露脸只能分时间段的。因为它靠近师专学校,主要人群来于年青俊美的大学生,所以它的繁华又是带有人间四月天的浪漫色彩。早晨,冷清的多,因为商贾做的都是傍晚时分黄金段时间的生意。每一个黄昏夕阳下,三三两两的学生,或是同性结伴,或是异性情侣出游,呢喃耳语,出现在街头巷尾。走在师专路上,我喜欢不经意地看他们年轻的背影簇拥在一起,一边路过一边吃着手提袋里的东西,天蓝蓝,云悠悠,就这么任眼前的光阴滑落在眉眼睫毛间。我没有读过大学,我对大学生世界里的那种情调向往构图完全只存在小说里。这幅图画最早印在我脑海,刻下的记忆最深的也就是琼瑶写过的那个故事《匆匆,太匆匆》,讲的是一个叫袁嘉佩的女大学生,和一个贫寒的男友在校园恋爱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女孩子得白血病死了,男孩子把她留下的日记整理后送到女作家琼瑶那里,请求她写成故事。看到这个故事以及琼瑶对这个故事的来源后记时,我还是个14岁的中学生,读初一。很多人都说琼瑶的故事能影响一代人的成长,我是深有同感的,不管它的文学价值有多高,但是那些故事情节,那些笔触的细腻,都是过目不忘的。琼瑶曾在这个故事里插过一首诗,我此刻把它留在这,权当着对我那时青春的悼念:匆匆,太匆匆,昨夜星辰昨夜风;匆匆,太匆匆,朝来细雨晚来风。
  我一直觉得我是写不出什么东西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我读的书太少了,我所接受的教育相对于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连练拳脚基本根基都没有,甚至连打这样的根基机会也很难遇到。人人都是有着一张嘴巴的,有的人是天生适合用它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可有的人,譬如我,是天生用它来做张家长李家短,唠叨的工具。一个午后,我陪着十多年前用过我一篇稿子的那个编辑坐在来吧小镇里,就在不久前,我搅动着杯子里的调羹,一个下午我就静静地听他给我讲述我所不知道的淮安这些年的变化,我努力的想从他的口中弥补我离开家乡去福建的那两三年的亏欠这座城市的空白时光。
早年的淮阴区,有一个盐河糖厂路,那条路从淮阴区出发,要过盐河桥的,要过西马路的,再向哪拐,十多年不走了,不知道了。偶然碰见早年在盐河糖厂路上办公的《淮阴报》社的编辑老师,近来向他打听,方知报社早搬迁了,原来的那条路都换了样,盖上了很多房子了,路不在是原来的路了,那时那里的报社的工作人员也大多被遣散了,他是唯一用过我稿子又唯一记得我这个作者的人,可叹他是有心人。
真是机缘巧合,他从不上中财论坛,居然能尾随中财论坛这个网址找到我,跟我联系上。陪他到来吧小镇叙旧,他老是重复那一句让我忍俊不住想笑出声的话,这么多年了,几乎每年你的名字都要在我的脑海翻一遍,我老是想,这个人怎么就投一次稿子就这么消失了呢?打听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你的消息,我一直以为你搁笔不写了。一句又一句的重复给我听,要是不写,那多可惜,我做梦都想和你坐下来聊一聊你的写作情况。他总是说,对于一个编辑来说,发现好的写手是他的职责所在,字里相逢,最让我钦佩的就是他约见我告诉我,要打破传统常规,他说小说可以连载,但散文连载是史无前例的,要我把系列散文交给他连载。我曾经做梦都想碰到这样的编辑,没想到中财网站竟然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都说姜是老的辣,我相信他的见解,他说稿子给他连载连出版成书时校对的工作都替我省去了,他的良苦用心可算是送佛送到家了。那次在来吧小镇,我们相谈甚欢,坐在茶楼里,看到楼下的师专路,川流不息的人群,真是感慨,要是时光可以倒回,楼下的那些年轻背影就是若干年前的我啊。要是若干年前可以重现,现在的我心境又要与谁共呢?
我不知道我回来的这若干年,带给多少人的欣喜,还有多少人多少事能够唤醒我心底的喜悦,但是被一个人怀念,被一个人欣赏和惦记,是真真切切的勾引我此刻暗藏的喜悦的呀。我悄悄地珍藏它,又悄悄地抖落在字里行间,我就像藏在春天里的春风,帘外帘里相隔,一想起踏上师专路的拐角,那个来吧小镇,就会偷着笑一笑,在天蓝蓝的这个行吟世界,谁的痴谁的怨在谁的路上不是一帘相隔呢。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music]http://www.plxxgc.gsedu.cn/UploadFile/2009618112942489.mp3[/music] [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1-3-25 21:0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