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用美丽轻盈的姿态追寻人性的光亮

2023-06-26抒情散文张云平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蒋殊与山西大型文化刊物《映像》杂志执行主编是同一个人。单单办好一份刊物已经不辜负生命了,蒋殊却能在创作与办刊之间游刃有余,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连续出版……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蒋殊与山西大型文化刊物《映像》杂志执行主编是同一个人。单单办好一份刊物已经不辜负生命了,蒋殊却能在创作与办刊之间游刃有余,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连续出版了多本反映太行山地区抗日烽火的重头作品,如《沁源1942》《重回1937》《红星杨》等,以“小人物、大历史”为视角,打捞那段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家国的历史。本应靠颜值,写些以女性自我为中心比如花儿猫儿的闲适文章,蒋殊却偏偏选择担当“让记忆,反对遗忘”,执着地追寻人性的光亮。应该说,蒋殊展现给外界的不只是美女作家的外在形象,而是她的实力,那一本本震动人心、可以引领价值取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结识蒋殊纯粹是一种缘分。前不久,我在太行干部学院学习,每个宿舍里都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有几十本书,全部是反映太行山区抗战内容的,其中一本《沁源1942》吸引了我。首先是翻开之后那张有点像“林妹妹”的作者小像,自带一种仙气。随手翻阅,却被前言中一句话打动:“维持,勿宁死”。这让我马上联想到自己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经历,以记者身份采访平型关到兴县这条红色线路上的抗战老兵,并写出《我们不怕死亡,就怕被人遗忘》的新闻报道。很快有了共鸣且对蒋殊肃然起敬,因为她这句话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更让人反思,更让人震撼,也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启发意义。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随着深度阅读,走近蒋殊,也走进一个个幸存的抗战老人的记忆里,走进了那个“苦难不能回避”的战争年代。那是真诚的开始,采访百岁老人李月胜时,蒋殊“在久违里迫不及待”。在她眼中,“这是一个像婴儿般纯净与可爱的老人!坐在他身边,有一股想亲近他的冲动”。老人坐在炕沿边,“两手放在腿下,上身前后晃动着,嘴里时而还哼唱一些曲调,像被妈妈关在家的小孩无聊玩耍”。老兵的云淡风轻,瞬间击碎她一颗汹涌澎湃的心。她的寻访,也在一场又一场爱的接力中进行着。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赵松秀老人是蒋殊走近的第六个抗战老人。这是一个村里的放羊汉,1940年日军占领武乡后,赵松秀放下羊铲子,穿起军装,奔赴前线。在屯留县老爷山战斗中,他和另外两名战士在挖战壕时,被占领制高点上的日军发现,一颗子弹深入他的身体。采访结束后,蒋殊像之前一样拿出手机:“大爷,我们拍张照片吧。”而这一次,镜头里并未出现像其他老兵那样灿烂的笑容,却听到他说:“孩子,我看不到你。”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英雄就在面前,他却看不到。”短短数语,饱含深情,让人动容落泪。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战争对于今天和平环境中的我们看来似乎很遥远,大多数人对战争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一些抗日神剧和游戏软件里,对于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乱带给普通民众的灾难还缺乏认识,我们该需要补上怎样的一节历史课?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炮火弥漫、尸横遍地、刺刀肉搏,蒋殊记录下战争的细节。1943年农历五月二十五,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天,20名不满二十岁、刚刚从河北涉县、武安等地招来的新兵,日夜徒步,穿过日伪封锁线,到达太行山区武乡县抗日村冀家垴。踏入异乡土地的第一夜,“他们认真整理好神圣的军装,抱枪入怀,以战斗的姿态入梦”。没想到一大早,命令还来不及下达,在汉奸的告密下,日军趁着夜色突然间将整个村子包围,把枪横向这些毫无准备的战士,“老槐树下的机枪,叫嚣着疯狂扫向这些稚嫩的身体”,“从傍晚到清晨,他们还没有完全看清这个村庄的面容,便一个接一个带着满心的遗憾,倒在血泊中”。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蒋殊一定是含着泪记录下这场惨剧的。“壮志未酬身先死,多少遗恨在心中”?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一桩一件,蒋殊记录着太行山中令人心碎的往事。谁会想到,身为太行儿女的蒋殊,竟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我的曾祖父,竟死于一碗和子饭”!这段家史,蒋殊的姑姑从父辈那里听到,又把这段家史讲给她。一个敌人前来扫荡的午后,走在半路上的曾祖父却改变了主意:“你们先走,我回去把那碗和子饭喝了!”然而当“曾祖父也如愿,赶在日本人之前,端起那碗和子饭”时,却“被快速赶来的日本人堵在屋里”。最终当家人回来时,呈现在地上的曾祖父身体“像一块好好的布,上面破了许多窟窿”。没有在场,蒋殊靠想像还原出曾祖父宁可死去,也不透露八路军以及粮食的秘密。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我的家乡,一定有许许多多像我家族这样的人,他们的先辈都以这样的方式壮烈地死在脚下的土地上。他们不是杀敌英雄,却死得荡气回肠,骨气长存!”蒋殊深情记录下她的曾祖父,也记录下已为抗战献出生命的普通百姓。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至此,蒋殊的专业和敬业,已经足够让我们尊敬了,而《重回1937》最大的突破在于,以更高的站位反省那场战争,战争给敌我双方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在阅读中,我也顺着蒋殊的思路在思考,我们铭记历史究竟为了什么?不是挑动仇恨,而是增强善的力量。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正如蒋殊所问,“还有多少战士,眼巴巴等待妈妈出现?还有多少母亲,一生寻儿杳无消息?”她甚至引用了当年日兵荻岛静夫在1937年10月9日的侵华战争日记:“看到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心中油然而生的只有等死的悲伤。虽然自己在九日的上午还健康地活着,可是什么时候是我的死期呢?母亲啊,阿正、阿新啊,再见!”从一个普通的敌对士兵的视角,同样为我们揭示了战争残酷的本质。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为什么是蒋殊?这是我一直想追问的一个问题。太行儿女,家国情怀,从记者到作家成功跨界的实力,可以说这些都是原因。“越了解,越忐忑。我怕我不能完整表述出这片土地,以及消失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蒋殊这样回答,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山的傲骨。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我心中的太行山映像,不仅是一幅壁立千仞的壮美山,也是英雄辈出的风骨山。我曾怀着崇敬的心情多次去往蒋殊的家乡武乡。每一次,都会听到红星杨的神秘传说,说的是太行山中一种杨树,“切开横断面,树枝里有天然的五角星,与红军帽子上的红五星一个样”。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多年来,这个传说仅仅停留在耳边。没想到蒋殊又一次挑战自我,第一次用虚构的艺术创作手法,为读者演绎了小说版《红星杨》。作品是虚构,红星杨、主人公却都有原型,比如少年主人公之一便是她创作《沁源1942》时遇到过的少年李留贝。李留贝的真实身份在《沁源1942》中只是一个奔跑的身影,在《红星杨》中却摇身变为少年英雄杨留贝,与另三位伙伴在太行山中写下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这一次,蒋殊将视角从战场上的英雄,转回到战争环境下儿童更为普通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还原出太行山区抗战时期一个普通村庄的真实图景。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梳理《红星杨》,一是有民族精神根脉。村中先祖是雁门关迁来的杨家将后人,村子叫杨林沟,村口有一棵粗壮高大的名为“杨将军”的杨树。每到危急关头,村口上空都会响起高亢悲壮的《杨家将》戏曲唱段;二是有八路军坚持游击抗战,战士余晖负伤进村时,怀里竟然珍藏有一顶红军时期有着红五星图案的帽子,就如杨林沟的五星杨一样;三是有儿童的智慧与勇敢,杨留贝等四个少年不怕困难、不畏牺牲,与父辈一道奋力保护红星杨的英雄事迹,“接力传递的是捍卫和平的战斗精神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太行山中的红星杨,在蒋殊的《红星杨》中活了起来,有了生生不息的灵魂。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从纪实到虚构,续缘红星杨,感恩那个奔跑中的少年,蒋殊说,“我们深信:这种奔跑,向着光”。同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又见身上带着一束光的蒋殊,一直在奔跑中的蒋殊。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那是一种美丽而轻盈的姿态吧!Qdf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