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邂逅马碧

2023-06-23抒情散文毋语
从句町古国一路封尘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广南,是一个遁迹藏名的小县,从先秦到现在,从“僚、濮”到壮族,这里的一切都因隐入烟尘,才留下了陶渊明笔下誉美的世外桃源——坝美,才有了……

从句町古国一路封尘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广南,是一个遁迹藏名的小县,从先秦到现在,从“僚、濮”到壮族,这里的一切都因隐入烟尘,才留下了陶渊明笔下誉美的世外桃源——坝美,才有了特磨古驿道上鱼肥水美的村庄——马碧。在历史长河的壮锦上,文明的刷子依旧将那些古老的文明洗刷得发白,那些代表壮族建筑工匠手艺的杆栏式建筑,也随着时间流淌而渐行渐远,慢慢消逝在光阴流年中……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中国的古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古老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殿堂、楼阁、亭廊、台榭……这些古建筑如同无数珍宝装点着历史、照耀着未来。它们伫立在风雨里几千年,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轮回,它们就静静地呆在那里,成为历史最深厚的见证者!而众多见证者中,自然少不了从河姆渡文化中走来的杆栏式建筑——吊脚楼。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吊脚楼,亦称“吊楼”,为壮族、苗族、布衣等族传统民居,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过去吊脚楼特别多,这里的少数民族喜欢依山而居、择水而邻,这种防水、防虫、防潮的吊脚楼自然是最佳选择。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浸染,洋房别墅正成为替代品,钢筋水泥正在驱赶着这些传统的吊脚楼。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作为壮族苗族地区土生土长的人,七八十年代还住在吊脚楼里的我们,对这种杆栏式建筑便有着独特的感情,然而四五十年间的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变迁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一切旧事物渐渐从脑海中自然消逝,唯一舍不得、也难以抹去的就是那些随着文明进步而褪色的吊脚楼。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全国唯一个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山,这种壮族、苗族居住栏杆式建筑也多半不存,整村整寨的吊脚楼更是屈指可数,广南县者兔乡马碧村也许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马碧河弯弯曲曲的绕着小村,它从甸町时代发源而至,滚滚流向未来,流走的是那似箭的光阴,流不走的是河两岸人们的乡愁与旧事,它见证着马碧的诞生、发展和未来。马碧河上一座远久的铁索桥,它既无赵洲桥的古朴,也无卢定桥之险峻,但它却默默地承载着百余户人家通往外界的重量,架起了村民通向未来的希望,密密麻麻的钢筋记录着桥上发生的一切。桥头那块“最美民族村”匾额,似乎想告诉人们马碧村不是美,而是最美。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入目而未的便是那些挨挨挤挤、层层叠叠、连绵成片的吊脚楼,里面偶尔夹杂着一幢现代建筑,引诱着村民们对现代文明的欲望,挑战着吊脚楼的传统文明的地位,在喜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人们的眼里,它与这样的环境便极不相称、极不和谐,就显得极为刺眼。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马碧的壮家吊脚楼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吊脚楼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区别,它彰显的是壮家能工巧匠的别出心裁,吊脚形式以单吊式居多,亦有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等。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单吊式在马碧村较为常见,一来建筑面积适中,二来也比较省钱,是普通人家不二选择。壮族单吊式脚楼和其他吊脚楼一样,都是三层式建筑,最基本特点就是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下层为“腊梁”多关牲畜、堆放柴草农具,往往被戏称“畜牧局”,从一楼往上,需要走一段青石台阶,一般用花岗岩、石灰岩手工凿制而成,花纹粗糙,纹理凌乱,以九梯为佳,意为长长久久。中层为“艮兰”,是三进式布局,外设走廊,中间安装凉台状的宽阔场所供人纳凉,二层铺木板、分厅间,通风干燥供,是全家衣食起居之所。正厅为中堂,用以供奉先祖,也是贵客的招待场所,正厅神龛后是老人房,由年长者住持。左厅为火塘,煮饭用餐均在此处,后留有一开间挂门帘,是夫妻房。右间则是女子纺纱织布间,常摆放织布机或绣花的针线设备,同样留一开间挂有门帘,是为厢房供客人居住,二楼常被戏称为“人事局”;顶楼一般为粮仓与闺阁,只有经主人允许才能参观,是群众口口相传的“粮食局”。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马碧人的祖先重视风水学,自然能择得良地而栖之,马碧的吊脚楼也很讲究风水,无论东西坐向还是南北方位,都要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学选择朝向。每幢吊脚楼都以木制结构为主,只有基础石敦子和青瓦两种例外。偌大一座楼房,都使用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结构,枋木穿顶、檩椽交错,所有部位通过卯榫固定,看不见一颗铁钉,青瓦木墙,飞檐斗拱显示着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别具一格。屋脊是吊脚楼建筑中最高最醒目的部位,有些人家会在屋脊上放置一些壮族图腾形状,以镇宅避邪,同时又的给单调的屋顶增加些许美的元素。屋脊通常是用小青瓦堆砌而成,两端微翘呈牛角状,给人以雄伟之感,屋脊中间以瓦片堆出铜钱、花等图案,寄托着马碧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企工技术,于点滴之中彰显了壮家人民传统建筑工艺的精湛和建设能力的高超。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据村里的能工巧匠介绍,吊脚楼的建设要经过择地、备料、架大码、排扇、立柱祭梁、封檐等六道程序构成,意为六六大顺之吉祥意。择地既要讲究风水,还要与主人的生辰八字融合,择地比较难,故壮家人一般不挪地盘,老宅老屋最为喜欢。备料则也很讲究,一般也称伐青,就是将选定的木料砍倒凉干,柱梁一般选择椿树,古时也喜欢用榔木,意为“春生向上、健康长寿”。架大码就是将把备好的木料去皮、刨光、凿卯眼、制榫头等,也给必要的梁柱雕上吉祥花纹,有八卦也有太极图,有荷花也有绣纹,雕工比较业余但不落俗套。排扇就是将柱子的卯榫连起来,排成木扇备用。立柱祭梁是壮家吊脚楼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人要择定黄道吉日,还要请远近闻名的道教师傅来念咒祈福,众乡邻除帮忙外还要送上贺礼,以祝房屋永驻、吉祥安康。封檐时房屋建设便接近尾声,一般为檩椽皆备才能封檐,封檐后便是盖瓦和装饰。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坐在火塘边听着这样神奇而传统的建筑工艺讲述,再抬头望望那些梁、枋、斗、拱,我感觉到建设的不是简单的一幢房屋,而是传承那走过千百年的壮家建筑文化,更是壮族人追根溯源的印迹。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钟情马碧,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在钢筋混凝土堆积的当今建筑群里,这些吊脚楼正在消逝,它们或将隐入烟尘,或将黯晦消沉,更或将冰消瓦解。现在还有马碧仍然清秀端庄、古朴宁静,它没有一丝浮华与喧嚣,不见半点奢华与浮躁,它能带给我们一种传统建筑文化之美,一种壮家人的朴实无华。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邂逅马碧,所有世俗的烦恼都将随这里的宁静而烟消云散,所有人生的困顿都将随这里的优美而爽然释怀。喜欢马碧,其实就是那么的简单,愿马碧隐入烟尘而不销声匿迹,做一个比世外桃源而更令人向往的美丽的乌托邦。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2022年12月17日于文山)fIi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