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古城的背影系列:文庙巷

2020-09-24抒情散文乔举平

乔举平文庙作为临洮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迹,据考证为元朝大司徒祁安所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几经战乱和风雨剥蚀,文庙的标志性建筑,如面临东大街的大照壁,文昌阁、魁星阁、大成殿前的校星门等被毁之殆尽,那昔日庙堂森严巍然辉煌的早已成为了历史
乔举平 文庙作为临洮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迹,据考证为元朝大司徒祁安所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几经战乱和风雨剥蚀,文庙的标志性建筑,如面临东大街的大照壁,文昌阁、魁星阁、大成殿前的校星门等被毁之殆尽,那昔日庙堂森严巍然辉煌的早已成为了历史。 文庙巷就是通向文庙的一条巷子,在东大街农校的西侧,从东大街直直向北通向新街,文庙就在农校的围墙之内,曾经陪伴着这所中等专业学校创下了好多的辉煌,也激励着无数莘莘学子奋发图强。隔墙可以看见仅存的一处古建筑,已是历经无数岁月的风雨,独立西风,显得孤立无助。 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县里决定修复文庙,重塑孔子雕像,并成立了文庙修复委员会,负责文庙的重新整修工作。老百姓闻讯欢欣鼓舞,觉得这是功在当代,利于后世的好事和善举,孔子的思想确实值得弘扬,代代相传,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作为国人更应该发扬光大,使之薪火不息。 文庙巷至今基本还是老样子,窄窄的巷道,普通的民房,在周围许多高楼大厦的包围中,独自拥有着一片不多的安静,但这份宁静或许在某一天就会被嘈杂所代替,小巷就会变为街道,这是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但文庙是不会消失的,千百年人们的敬仰还在那里凝聚,化作推动崇尚知识、振兴文化教育源远流长的动力。 我在文庙巷走过,看见文庙大殿正洒满耀眼的朝阳,早已古旧的殿堂一派亮丽,在此刻却显得金碧辉煌。一群燕子在它的上空盘旋飞翔,舒展的翅膀贴着大殿的屋檐,滑翔而过,久久不愿离去,呢喃的叫声是多么温柔。这些燕子是在屋檐下筑了巢的,燕子绕梁,那就是这些小生灵温暖的家啊。 看见文庙,就会让人怀想临洮的教育。临洮自古为文风昌盛之地,历史上就以教育发达而闻名陇上。自汉晋至唐、宋代以来,由于私塾较多,文人学士层出不穷。元代以来,地方教育颇为发达,路有路学,府有府学,州县分别有州学、县学,还有诸路医学、蒙古字学、阴阳学,属于专门性质的行业类学校。 临洮府学文庙,为本地司徒祁安所建。狄道县学设“明伦堂”,系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修建。主讲者为“教谕”,主要讲解中国固有之纲常伦理,即君臣、父子、夫妻之道等。此外,各地方还有创立“社学”之制,颁令各路,劝农立社。每社立学校一所,推选通晓经书者为老师,使大家农闲入学。 我来到了文庙的大殿前,心里涌起需然起敬的感觉。那古朴凝重的庙堂仿佛是有灵的,有孔子的灵气在弥漫回荡,千百年的顶礼膜拜,千百年的香火鼎盛,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情感。大殿前的苍松巨柏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最简单明了的道理,因此才有了临洮教育后来的辉煌。 明代,临洮的教育沿袭宋、元教育制度。府、州、县学校都称“学宫”,临洮府学宫仍用元时文庙,并屡次修葺。曾于明太祖洪武五年修复改建;明英宗天顺元年,狄道县知县管见重修;明毅宗崇祯十三年,狄道县知县褚泰珍再次修复文庙。 临洮府除文庙外,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还修建了“敬一亭”,清高宗乾隆十五年知州程鹏远重修。另有“尊经阁”一处,地址在文庙后,为藏书之所。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因弹劾严嵩被贬为狄道县典史的杨继盛,在岳麓山超然台购买一方土地,倡建“超然书院”,并置学田两千余亩,供学生膏火之费。公余亲自讲学课子,一时书院学风大倡。附近各县学子前来听讲者甚众。 清代的国学和地方学基本沿用明代旧制。临洮先后建有临洮府学、狄道州学、狄道县学。清初,郡守李如璐改废衙署建“洮阳书院”。清高宗乾隆七年,张公儒又以旧文庙开办学堂。乾隆二十年,知州杜公德倡议将旧文庙所办学堂迁至忠愍祠。呼延华国继续修建,于乾隆二十七年竣工。一时书院声望大振,文风又起。 清末秀才杨明堂,于宣统元年父子合力捐银一千两,在县城石桥街杨忠愍公祠创办养正私立小学。之后,又与友人在城内创办模范小学、东街小学、从德女校。在杨家台村创办正宗小学,在店子街创办农业学校。为纪念幼年客居地,在山丹县创办芦家堡小学。 后来,杨明堂等人倡议全县有识之士筹款,利用岳麓山超然书院旧址创办“狄道师范讲师所”,并任校长。继之改为“狄道公立师范学校”,随后改为省立,1936年更名为“甘肃省立临洮师范学校”,即临洮师范的前身,为省内中小学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和许多有用人才。 唐开元初,皇帝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文庙的修建、守护、供应等逐渐成了国家和官府的事。到了明清,每个州、府、县治所在地都有文庙。清代更是把孔子尊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康熙亲自到曲阜孔庙去行叩拜之礼,雍正时期破格准许只有帝王宫殿建筑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用在孔庙建筑之上。 临洮文庙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风水,就在岳麓山下的定西临洮农校的校园之内,和这所陇上名校相依相偎,荣辱与共。文庙仰观岳麓流云,俯察校园变迁,耳听朗朗书声,走过了漫漫岁月的长途,步入了新的二十一世纪。文庙也将焕然一新,共沐春光。 农校创建于1937年,如今先后开设二十多个专业,设有现代农艺、现代园艺、园林技术、经济管理、畜牧兽医、计算机信息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工业民用建筑、畜牧兽医与市场营销、农业经济与管理,电子、电工、机电一体化、生态环境与保护八大门类三十多个专业。现代园艺为省级重点专业,畜牧兽医、电算会计为市级重点专业。 在临洮,有许多胸怀大略、倾心教育的有志之士为临洮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史册上。杨椒山、杨明堂等人大力办学的义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临洮人民为教育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文庙是古老的,它承载着华夏子孙太多的情感,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遍及全国各地,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孔庙为载体的孔庙文化以其独特的丰厚内涵,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
传承文明、延续历史,是文庙的根本功能。文庙建筑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是古老的博物馆。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庙自始建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乔举平 于 2011-6-28 09:47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