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芦苇与马兰

2023-03-24抒情散文边瑾
芦苇是咱们关东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高大的身姿给人以特别的美感。尤其是芦花怒放时,更拥有与众不同的骄傲和风韵,是人们眼里心中的精神路标,在这里可以找到诗意栖息的家园,可……

芦苇是咱们关东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高大的身姿给人以特别的美感。尤其是芦花怒放时,更拥有与众不同的骄傲和风韵,是人们眼里心中的精神路标,在这里可以找到诗意栖息的家园,可以找到更多的乡音乡情。

关东的山川河流,孕育了大片的冲积扇平原和湿地,每当玉米拔节、高粱吐穗的时候,芦苇也挺立起纤细修长的身姿,不经意间超过了人们的头顶。诸多的芦苇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涛翻滚、蔚为壮观的景象。

待到霜降之后,静静的秋水倒映芦花绽放的倩影,让关东的原野拥有别样的诗情画意。

芦苇青涩时是有色彩的,那种淡紫色的容颜,不会被你轻易发现,但总能透出卓尔不群的生命活力和底色。

冬天说来就来了,白雪飘飘的季节,也是芦花绽放的时候,经不起寒流肆虐的旷野上,千树凋敝,百草枯荣,唯独我喜欢的芦花,依旧挺拔在雪地上。

芦花纷飞,天寒地冻。转眼之间,又到了东北最冷的季节,到处是白雪皑皑、满目冰雪的景象。荒野之上,倔强的芦苇依旧不卑不亢地摇曳,依旧召唤着这里的人们乐观自信地生活,一步步走向严寒之后的春暖,努力地活出自己的样子。

生命力顽强的芦苇也生存在干旱的黄土高原,成为那片土地常见的植物。峁梁底下的沟湾处,皆能看到她们的身影,给缺少植被的土地增添了很多绿意和景观。

近几年,我因为寻访“从延安到北安”的历史事件,曾几次寻访过延安以及晋西北,看到那里的芦苇都是羸弱的样子,这难免会让我产生几分怜悯之情。

看到芦苇,我的思绪就像游走的云彩一样,随风一路向东北飘去,我仿佛回到了关东的芦苇地,芦苇们左右摇曳,想要走出泥泞潮湿荒野地。

冲破时空的思绪将自己拉回了那一段红色的岁月。

关东的芦苇与陕北的芦苇形影不离,在他们高大的怀抱之中,静静地生长着一簇簇马兰。芦苇和马兰犹如一对恩爱的伴侣,在热恋的土地上,演绎一首古老的情歌。

与芦苇一样,马兰在西北地区也较为常见,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抗旱性。马兰的根部像闪电一样稠密分布,泥土之下三尺深处,都会有它发达的根系,努力地从泥土里吸收土层的水分,为马兰生长和花开提供源源不断的水份。

延安的马兰草在抗日时期与我们东北的青年才俊有了特殊的缘分。

刘咸一是我们黑龙江望奎人,1923年因成绩优异得到东北王张作霖设立的奖学金资助,远赴日本留学,系统学习化学。

7年之后的1930年,刘咸一加入由了苏联文豪高尔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发起成立的“反帝大同盟”,投身革命,那时他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

1931年9月18日发生柳条湖事件后,他继续得到东北少帅张学良的资助,1933年刘咸一经江隆基、王炳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咸一在德国留学深造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这位才华横溢、满腔热血的青年,不但成为一名化学专家和机械学专家,而且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当时中共旅欧总支部在法国和德国设有支部,对外称“德国语言组”。德国支部的前三任书记分别是朱德、谢唯进和王炳南,刘咸一是第四任书记。

1936年,因党组织的工作信件被国民党政府驻德国大使馆特务截获,国民党驻德国大使程天放与德国纳粹的“冲锋队”勾结,企图破坏党的组织,将刘咸一逮捕。

刘咸一的被捕激怒了“反帝大同盟”,从英国到法国、德国,都有人起来声援,呼吁立即释放。敌人拿不出什么铁证,又承受巨大舆论压力,不得不放人,但宣布将其“驱逐出境”。

刘咸一几度辗转回到北平后,通过少帅张学良的关系找到杨秀峰同志,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这期间,刘咸一结识了爱人余澄。

才貌双全的余澄是晚清翰林家的四小姐,早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也宛如一朵漂亮的马兰花,绽放着青春的芳菲和烂漫。

 刘咸一与余澄两人婚后不久,组织上就派他们夫妻二人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受董必武同志领导。在那里,结识了叶剑英等许多同志。随后,他们又随董必武去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1939年,他们在红岩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了解了二人的情况,知道他们既是革命者,又有专业特长,通晓多国语言,正是当时延安最需要的人才。当年5月,周恩来和邓颖超从重庆返回延安时,就带上了刘咸一和余澄。于是,夫妻二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延安,刘咸一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筹建了自然科学院,后任振华造纸厂厂长,而他的爱人余澄在中国女子大学工作。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延安进行封锁,导致根据地物资供应匮乏、军民生活困难。吃穿自不必说,用纸尤其紧缺。八路军的战士们用树枝在地上练写字和学文化,连中央机关的办公用纸和造币纸也几近断档。

作为技术人员,刘咸一把造纸任务当作主要研究方向。

起初,造纸厂用稻草、杨木为原料尝试造纸,获得成功。但是,受陕甘宁边区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两种原材料都不可能批量生产,必须寻找新的原材料。

在一次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刘咸一和厂里的工友们一起开荒除草。细心的他注意马兰草用锄头很难清除,甚至比一些灌木还要坚韧。这一发现让他们十分欣喜,刘咸一认为这正是非常合适的造纸原料。

于是,在周围群众不解的目光之下,他们割了一捆马兰草,带到了造纸厂,准备进行实验测试。果不其然,马兰草拥有着丰富的纤维组织。

在刘咸一、华寿俊等技术人员的指导之下,工人们按照造纸的流程,用马兰草作为原料,进行清洗、晒干、碾碎、浸煮烘干、打浆等多道工序,终于制造出了质量上乘的纸张。

此后,他们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反复对比实验,终于认定马兰草就是当地最为合适的造纸原料。

在得到这一实验结果之后,造纸厂马上开始用马兰草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因为这种原料在当地随处可见。最终,纸厂用10万斤马兰草作为原料,生产出了20万张的纸张,大家亲切地把这种纸张称作“马兰纸”。马兰纸解决了延安地区严重的“纸荒”

马兰纸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党政军机关的办公用纸和《解放日报》的印刷用纸,还解决了更高级的边币用纸。

刘咸一夜以继日地投身革命事业的同时,夫人余澄鼎力支持。她是一位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1944年春,余澄突然生病发高烧,嗓子眼儿肿得像蜂窝,喘不上气来,被送到延安的中央医院急救了3天,但是因当时医疗条件太差,缺医少药,不治身亡,年仅37岁,

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刘咸一和战友们把余澄埋葬在宝塔山下。

37岁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才貌双全的余澄带走了对爱人、孩子的满腔眷恋和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从此,陕北高原多了一朵美丽忧郁的马兰花。

1945年9月,中央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派去大批干部,刘咸一也随林枫率领的干部团回到东北,参与黑龙江老根据地的建党建政工作。

临行前,刘咸一把一件大衣送给一位姓马的战友,又递给他一条毛毯,说:“你们什么时候离开延安,就请帮我把余澄挖出来,把她的遗骨用这条毯子包好,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带给我!”看到这个场面,在场的人都哭了。

后来,刘咸一的战友们按照他的嘱托,在即将离开延安时,刨开了余澄的坟墓。

令人吃惊的是,可能由于黄土高原极干燥的缘故,余澄的遗体竟完好无损,只是头发显得有点凌乱。一位叫金正的战友拿了梳子给余澄梳头,余澄的头发就像秋天的芦花一样,刷刷掉落了下来……

战友们找了块铁板,把余澄放在上面火化了,还做了一口小棺材,刷上红色的油漆,把余澄的大部分遗骨放进去,安葬在延安。把几块大一点、整齐一点的遗骨,用刘咸一留下的毯子包好。

不知辗转了多少手,不知辗转了多少路,不知辗转了多少天,终于将余澄的遗骨送到了刘咸一的手中。从此,刘咸一走到哪里都要把余澄的遗骨带上,感人的故事令很多人顿生唏嘘、潸然泪下。

冬日暖阳照在关东的雪野上,也照在芦苇金色的身上,芦苇或稀疏、或繁密,簇拥在辽阔的风景里,舞动着亭亭玉立的身姿,让你感觉到刚毅挺拔的风韵、自信从容的坦然和浮想联翩的启迪,谁看见都会啧啧称赞。

尽管冬时的芦苇已经满头银发,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好感。

 芦花与马兰花绽放的诗意,胜过古典的鸳鸯蝴蝶,他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互动灵秀,给人以不尽的寓意和鼓舞,气质隽秀的模样,构成一幅清晰多情的版画,裁剪一幅凌空灵秀的剪纸,看见芦苇与马兰,就看见了勇敢的关东汉子与江南女子,拥有忠贞坚强,拥有清秀纯美。

        冬日里望着白雪皑皑的关东原野,不知道涌浪的是素绢还是芦花,美妙的画面,变得高贵艳丽,看到了一束束生命的光,听到了一首首安详的歌,无不让人体验到多情温馨的美。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你一定会看到原野上萌发的绿芦苇和蓝马兰,那是他们厮守亲昵的歌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