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最后的水磨房

2022-01-20叙事散文杨木华
最后的水磨房杨木华多年了,有一种声音一直在耳际敲着。“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急促中蕴节奏,简单中含真情。想要仔细聆听,似乎又若有似无,时时刻刻响在脑海,却又遥远得抓不着,仿佛是一种默契,又好像是一种召唤。直到这次回老家,我才找到了她。我……
         最后的水磨房            杨木华   多年了,有一种声音一直在耳际敲着。“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急促中蕴节奏,简单中含真情。想要仔细聆听,似乎又若有似无,时时刻刻响在脑海,却又遥远得抓不着,仿佛是一种默契,又好像是一种召唤。直到这次回老家,我才找到了她。
  我的老家官庄,是苍山西坡一个古老的小村,十多户人家散落在核桃林里。村旁,源于苍山莲花峰的上邑河淙淙地向西流去,河水清澈闪亮,让我们整个童年都充满了梦幻。河两岸是狭长肥沃的小坝子,坝子尽头的山脚才是是村庄。多年之后回来,上邑河依旧清澈,依旧铮铮淙淙,河流两岸的荒滩之上,遍地都是核桃树。核桃林掩映之下的河谷,更显得宁静清幽,充满诗意。但似乎有一种失落,总觉少了一点什么?停不下脚步的我,一直寻觅。
  沿着古老的引水沟渠,迟疑的脚步究竟要找寻什么?我问自己。走出小村时,豁然一亮的耳际,“当当当当”声分外清晰——一座水磨坊映入眼底。一间十平方不到的小屋,仄仄地蹲踞在水渠上。檐头的屋瓦掉落了数匹,瓦楞间的草丛青葱逼眼。一扇历经风吹日晒的木板门,静静地靠在门框上,似乎经不起轻轻一推。透过门缝,清晰地看见那还在飞速转动的石磨,磨上面的那个倒立锥形木斗,玉米粒正顺着开口处流到石磨的口中,流入量的大小在锥口处调节。玉米粒也不会堵塞,一个连在锥斗口的木片被放在石磨上,石磨转动木片就不停地振离又回来地敲打,锥斗出口的玉米就不会停歇。那个“当当当当”的声音,就是木片敲打石磨发出的。
  没有人,我们轻轻推开门走进磨房。房中,石磨飞旋,玉米面顺着石磨边沿溜出来,在方形的磨巢里,等待主人运走。靠近石磨的地方,新鲜的玉米面又细又白,离得稍远的磨得较粗。石磨的下扇静静地躺在那里,上面的一扇在飞速旋转。下扇依旧古朴美观,上扇历经多年的磨练,早已走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变薄了,大概只有下扇的三分之一厚了。抬头四顾,房中蛛网尘结,好像很久都没有人来过,可磨为何依旧在工作?带着疑问我们出来,在磨房门口的石凳上小坐。磨房里,没有人唯有记忆,不断地被碾碎。听流水冲击水车发出的哗哗声,听石磨转动的隆隆声,听木片敲击磨盘的当当声,一种悠远的会议浸入脑海……
  这座水磨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我记事以来就立在那里。那里,曾经是很热闹的地方,是我们离不开的地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的经济发展很落后,人们的主食就是玉米面。据说这个水磨速度快,磨出的面好,附近十几个村子,人们或背或驼,都来这里磨面。磨房前,于是成为一个热闹场所。每当黄昏之后,磨面的闲逛的纷纷到这里聚集。若来了一个俏丽的磨面女孩,更惹得一村的小伙整夜围着磨房转。成全了几对姻缘之后,磨房的故事越发美丽起来。没有女孩的夜晚,就听磨房老人的故事,单调的乡村生活因磨房的存在而充满了魅力。磨房上边十多米处,就是小学校,当年每到下课,我们就跑出教室,看排队磨面的热闹。
  磨房不可能永远热闹下去。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人们大面积种植核桃树,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家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昔日贫瘠的乡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再吃玉米面了,喂猪的玉米面,嫌水磨太慢,都用钢磨去了。那些路远的人家,干脆自己购买了两相电的磨面机。于是,水磨房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热闹已成昨日黄花。
  正沉思,磨房主人来了。我问他:是谁来磨面?老人家说:“哪个还会来磨面!磨自己的。”他说,用钢磨要四元钱一百斤,水磨是自家的,沟渠里的水一直很大,磨得虽慢却不用再出钱。磨完一斗来换一下就行了,反正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锻炼一下身体。谈起昔日的时光,老人家充满了无尽的留恋,说:“孩子们都不愿意看磨了,等我死后,个水磨房也就完了。”我想,不论我们如何眷恋,水磨房磨面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但磨房的生命不应该这样结束。
  磨,最初叫硙,汉代才叫做磨。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大约在晋代就发明了。他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立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老家的水磨不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于家乡而言,水磨房就是它朴素的心脏,错落的民居,古老的磨坊,平静的流水,茂密的核桃林构成了理想中平淡而又恬和的乡村生活。现在,却将变为一道渐行渐远即将消失的风景,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痛!
  我又想到了钢磨。是的,钢磨磨面很快,但快到了人们只能紧跟着冰冷的机器奔忙,没有时间和心理空间来发生美丽的故事。水磨,守住了我们细腻的生活,使我们尝到了熨贴和温暖,他所散发出的浓浓的乡土气息不应该这样消失。
  面对这古老农耕文化的遗存,离别时候,我只能对守磨老人说:如今这样的水磨房已经很少了,你要好好管理,不要让他垮塌!可是,连我也不知道,明年再回来的时候,水磨房是否会在?
  魂牵梦绕的水磨房啊,水磨房! 联通:云南大理漾濞一中初中部 邮编:672500 邮箱:ybymh@yahoo.cn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