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人如树 需常“修”常“剪”

2022-01-15经典散文
[db:简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当家庭聚会,长辈都会拿出这句话来教育我们晚辈,要我们自觉把修身贯穿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修身之道首在修“心”。心正方能身正。那年我在急诊科值班,记得临下班时间,家属呼喊着匆匆推进来一名因为胸疼而休克的年轻患者。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当我接过患者的同时家属在我手里还塞一个厚厚的红包。
“请您尊重大夫的职业,大夫的双手是救人的,不是接受红包的”。我义正言辞的把红包仍在抢救室的门外。
后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被抢救成功。出院的时候其家属对着我默默三鞠躬,同时把“医者 仁心”的锦旗送到我的手里,以表达心里的那份谢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修身之道重在修“德”。几年前我哥哥当上了某单位的一把手,这在我们穷乡僻壤的家乡就像飞出了金凤凰一样金光闪闪。有的人直接“绑架”七姑八婆以走亲戚名誉,想打自己的小九九;有人以我们都是“老家的人”的名誉请他多走动走动,实则是想为自己牟福利,这些都让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有一天我无意听见妈妈和哥哥的对话。
哥哥说:妈,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牢记“尚学崇正,行孝守信”的家风,虽然现在我走上领导岗位,但我仍要提升道德境界,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妈妈说:孩子,现在你走上领导岗位了,你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激励他们崇德向善,不能见利忘义…我村村民老宝和吉祥等四户最困难,他们家的孩子都很优秀,我希望..
没等妈妈说完,哥哥说:只要我的孩子不失学,我绝不会让他们的孩子失学。后来哥哥每年拿出自己大部分工资支助四名孩子上学,现在四名孩子中的其中两位回到家乡当了大学生村官,一名去了新疆当了支教老师,还有一名像哥哥一样走向领导岗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家乡的孩子。如今哥哥也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人走茶凉”,每当他回到家乡,长辈们都还是习惯的拉着哥哥的手,喊着他的乳名,给他讲自己的心里话。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道德力量。
修身之道贵在修“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一句著名诗句。前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来某医院儿科就医的患者,家长要护士签订“一针见血”的合同书,否则就将其告上法庭。他们认为到医院看病就是拿钱买服务,可是他们岂能知道医疗服务是特殊的技术服务,岂能用金钱来衡量!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能担当、善担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句空话,把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记在心里是长辈的教诲,更是良好家风。
人如树 需常“修 ”常“剪”,好的家风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今后我将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下一代,让好的家风在下一代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