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2021征文作品】编号64 巴桑泽仁:斑驳

2022-01-11经典散文
[db:简介]


斑驳


黑暗,是无底洞,伸手间触碰不到任何物体。只依稀的记得我睡在宽阔的教室里,所有桌子都被拼在一起。是的,就是这样,放在地上的手能够清楚的摸到桌子拼接间的缝隙。


恐慌,就是一张无形的大手,掐住我的脖子,让我喘着粗气。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睡在教室里,难道放学的时候就这样不小心睡着了?为什么老师和同学没有发现我?


不行,必须在黑暗中找到教室的出口!凭感觉,门就在左前方,我摸索着慢慢的往前爬。“咚”!我的头撞在了墙上。难道我找错了方向?那应该是在右前方,我摸着墙往右边爬。突然被什么物体挡住了去路。这个物体摸上去就有粗布的质感,而且软绵绵的很有弹性,我继续摸索,脑袋里逐渐出现一个沙发的轮廓,这不是家里的沙发吗?奇怪,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慢慢的,我的意识还是清醒起来,原来我是睡在家里客厅的沙发上,不小心滚下来了。我也在黑暗中逐渐看清楚客厅的模样,真是虚惊一场!


我记不清楚那是小学几年级的事情了,不过那种现场的惊恐至今让我不寒而栗。


那时候,家住在河口粮食局里面,拥挤的三间房,我只能睡在客厅沙发上。可能是经常跟同学们看恐怖片,或者是讲鬼故事的原因,胆子特别小。街上有好几家租电影碟的店铺,我们经常围在某个同学家看恐怖片,为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把窗帘拉上,让整个房间尽量的黑暗一些。


小小的河口,街上有很多烧烤摊,烟雾和路过车辆扬起的灰尘弥漫着整条街道。空气里飘荡着冰糕的香精味。卖冰糕的老奶奶们坐在路边,面前放着白色的箱子,冰糕在那样的箱子里能放很久很久。那些冰糕是从学校下来的作坊里做出来的,每次上学、放学路过冰糕作坊的时候都会被冰糕的香气吸引。


整个夏天,只觉得太阳晒得头皮生疼,大地干得几乎随时都可能会炸裂开来,一口冰糕足以慰藉炎炎夏日里燥热的心情。冰凉的冰糕送进嘴里,清凉的感觉从嘴唇开始发酵,扩散到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里面,香甜的味道在味蕾间炸裂。只是不敢咀太猛,不然红色的冰糕会变成透明的,冰糕也就变成冰块了。五毛钱的记忆就这样被扎进心里,如此珍贵,而现在的五毛钱却成了廉价的特效,被吐槽得一文不值。


目光回到当下,盛夏刚过去,单位院子里的万寿菊开得正旺盛,硕大的橘色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这是初秋正当要到来的信号。


炉霍县城海拔三千两百多米,这个季节穿衣服不容易,早晚冷,中午热,身体稍微差点就容易感冒。


“你们看,夏天的味道都还没有尝出个滋味来,这秋天就早早的赶来了”同事皱着眉头,一脸委屈的说。大家只是点头表示赞同。


炎热成为一种弥足珍贵的物体,花钱也买不到,祈祷也求不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就这样擦肩而过,还来不及用心的彼此回眸一笑,秋天便迎面撞来。那些地里的青稞黄了,锋芒毕露的麦芒失去了往日的尖锐,只保留着仅剩下的最后一点倔强,就在收割机的压倒性的优势碾压下被疯狂收割。那些遗留在田边地角的残兵败将,逃不过农民仔细的搜查,就连最后一点的扎根希望也被磨灭掉,被粗糙双手中锋利的镰刀给割断。只留下那些光秃秃的土地,在秋风里沉默。


有人悲凉就必然有人喜悦,这些被收割的青稞成为了人们庆祝丰收的祭品。在这片广袤的高原大地上,人们唱起丰收的歌谣,青稞被扔在滚烫的铁皮上来回翻滚,炽烈的温度催促着它们产生质的变化。淀粉在高温作用下开始成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些香味漂浮在每一处的街头巷尾。成熟不是结尾而只是一个开始。


熟透的青稞还得被扔到水磨房里磨炼。水奋力推动着沉重的木转子,木转子带动着巨大的磨盘旋转,在磨盘的缝隙里,那些熟透的青稞被挤压,被粉碎成极小的颗粒,小到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一堆一堆的混在一起,就是糌粑了。当然,这也只是上餐桌前的一个要素而已。当糌粑被注入灵魂的酥油和茶时,细小的微粒被重新融合在一起,再进入人们的口腔掉进胃里,他们的一生也就到此结束。


当然,人们不是无情的,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来培育它们,在获得回报以后还不忘感激它们。它们成为高原人民生命延续的记号,烙印在高原上永远也挥之不去。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七月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花海绚烂,到处都是生命的活力,牦牛矫健的身姿在草地上伫立着,整片草原都是它的餐桌,不容任何物种侵犯。小牛在溪边撒欢,翘起来的尾巴别提有多欢快了。旱獭肥得像颗球,从草地上爬过就像是滚动的肉球,但是身材并不影响它的敏捷。难怪英雄联盟里的提莫也叫“迅捷斥候”。


那天,去草原上参加婚礼,翻山越岭,穿越草原,望着头顶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的白云,我感觉自己在飞翔。享受着车窗外的风,整个夏季就真真实实的放在我身旁,触手可及。那一刻,仿佛小时候冰糕的气味就在鼻息间萦绕,我能清晰的感受到打水仗时清凉的水接触到皮肤时的感觉。夏天的滋味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间扩散开来。


回去的路上,我在车窗外的清风中睡去,后背被汗水湿了一大片,这才是夏天的感觉,它已经紧紧地贴在了我的后背上。冰凉的矿泉水在喉咙里涌动,夏天被我喝到肚子里,沉甸甸的躺在肚子里。


整个夏季,人们在草地上欢呼雀跃,随处都可以见到五颜六色的帐篷,他们载歌载舞,切着牛肉和西瓜,夏天飘扬在整个世界里,异常活跃,各种各样的味道牵引着我的味蕾和食欲。


偶尔,深夜,当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就很想感受手握寿司被整只塞进嘴里的感觉。软绵绵的鲜嫩生鱼片在嘴里蠕动,饱满的饭粒在嘴里炸裂,酱油和芥末的味道不停的回荡。就那么一瞬间,我更没有睡意了。有时候,我又会想起五花肉在烤盘里“滋滋”冒着油花的样子,烟雾弥漫,裹着烤肉特有的香味,在鼻腔里疯狂的跳跃。也是那么一瞬间,感觉晚饭是白吃了。


同事们喜欢业余聚一聚,吃点美食来犒劳繁忙的工作。这天我们无意间闯进了一家日式烤肉店,整个装修风格着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从一进门那刻,浓浓的日本氛围袭来,仿佛置身在另外一个国度。菜品也很不错,尤其是秘制蘸酱着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尤其是鳗鱼手握寿司真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原本的疲惫和不好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这是这个夏天将要结束时最好的一次晚餐,解决了我很久以来的馋。


偶尔看窗外,那些斑驳的山间,能够清晰的看到阳光走过。光影在山间缓慢的爬过,时光是可以追逐的。跟着白云的翻滚,阳光悄悄的移动,目测,一米,两米,忽然之间又全是阴影了,云遮住了阳光的脚印。


有人说藏区是最后的一片净土,人们便趋之若鹜,但是对于高原人来说,眼前的世界不过就是每天清早出门所能看到的云雾缭绕的山头而已,再平淡不过。在触手可及的现实和遥不可及的梦想之间,很多人爬上越野车、机车、单车,在无边无际的道路上游荡,有人甚至是靠着一双脚走过草原,爬过雪山。不知道在他们的梦想中是不是有一位有着如大海般清澈双眼的卓玛?


“美丽姑娘卓玛拉”“卓玛是天上最美的星星”……,“卓玛”几乎成为了高原美女的代名词。就好像以前在内地上学时同学们总好奇我是怎么到的内地一样(很多人觉得我应该是骑马或是骑牦牛的),令人失望的是,那只是他们的想象而已。就好像卓玛,并不一定就是美女。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打破别人的梦境。


说起梦境,就跟开篇提到的梦一样,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以至于分不清现实与幻境,总是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有时候醒着仿佛是在睡梦中,有时候在睡梦中仿佛又很清醒,尤其是在办公室午睡的时候,总是很难一下子清醒过来,即便是已经醒来并且坐了起来,但是意识依然停留在模糊的梦境里,总是需要花费好一会儿的时间才能让自己面对自己就坐在办公室的现实。


此时,夕阳西下,太阳为天际留下一抹红,如火焰一般,烧尽最后一丝炎热,再过不久气温就会下降。人们悠哉的走在路上,享受着散步的闲散时光。


霍尔广场一片热闹的景象,小孩在四处奔跑,太阳不知道到了哪里,只是在天际留下一些光在云里翻滚。文字在手机键盘上缓慢的爬行,从一个梦里爬向另一个梦里,我依然趴着,用双手摸索,试着从不知所措中找清楚方向,但是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这一切不过又是一场梦境而已。


抬头间,眼前的一切开始扑朔迷离起来,我到底是沉睡着还是清醒着?我四下张望,看着那些枝丫纵横交错的树木,才逐渐恢复意识。树木就是树木,草还是那些草,不同的只是昨天和今天,昨天停留在了昨天那个时刻,今天正在意识里悄悄划过。就好像刚刚挂掉的驾驶证科目三考试一样,还没弄明白情况,就被挂掉了,等后知后觉的时候,自己已经坐在了办公室的椅子上。空间、时间的转换,总是会莫名其妙的给人带来这种亦真亦幻的感受。


在办公室午睡的时光总是会做很多梦,但是又记不清楚做了些什么梦,总是一片混乱。在混乱中醒来,意识很模糊,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自己在什么地方,总是需要等十来分钟才能彻底的清醒。清醒后,喜欢看一看窗外,看那些在夏日里绿意盎然的景象,这样才能给自己找到一些继续干工作的动力。


那一天,窗绵绵细雨在窗外没有停歇,雨水间夹杂着初秋的寒意,大地湿漉漉的。我靠在椅子上茫然无措,百无聊赖的享受着午休时光。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手痒得慌,总是想抱着吉他弹个不停。晚上回到家抱着吉他弹唱,但是手机始终录不出我想要的效果,吉他音色在手机里发出干涩的声响让我很受不了,于是我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买一把箱琴,如果有一把箱琴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这就让我想起一首很经典的古典吉他名曲——《雨滴》。那是在雅安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对古典吉他情有独钟,我经常陪他去琴行看琴,顺便蹭老板的演奏,虽然老板演奏技巧谈不上高深莫测,但是对于我们这种业余水平队伍来说已经是值得顶礼膜拜的大神了。那时候还没听过《雨滴》,每次老板都会演奏让他引以为豪的《樱花》,高超的泛音技巧深深的打动了我和同学的心。也就是因为现场演奏版的《樱花》让同学下定了决心购买古典吉他。后来,我在网上搜索过很多次《樱花》,始终没有搜索到这样的版本。


那时候,我们都是充满了梦想的,我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职业科幻小说作家,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流浪歌手。关于流浪的方向,我那时候一直觉得应该往北方去,因为那时候很多民谣里都提到“往北方去”,至于在北方的什么地方,我想应该是在哈尔滨,那里是最北方的城市。


当时,我认识一个流浪歌手,就是那种背着音响、抱着吉他,游走在各种夜宵摊点的流浪歌手。留着长发,很消瘦,跟我们租在同一个农房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班”。偶尔下雨,他是不会外出的,就会跟我们一起坐坐,聊聊天。说实话,他唱歌唱得不是很好,就连咬字都咬得不好,吉他技术也只能算是刚入门的级别。但是我很佩服他,就这样还能到处跑,靠唱歌来挣钱,我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哪怕是直到现在,这或许也就是我过着稳定、平淡的生活的原因吧?


这么多年,跟我认识的朋友突然发现我会弹吉他,就会异常兴奋,叫嚷着要学吉他,但是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学几下就发现其实学习乐器并非想象中那么的有趣,反而是一种枯燥漫长的体验,于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放弃。因此在我看来,只要是会某种乐器的人,一定是能够安静得下来的人。


我那位同学,到现在还在坚持弹吉他,而且还经常给我发来他拍摄的弹唱视频。从视频里,能够看到他高昂的热情,这也许就是他一生的热爱。而我,忙于所谓的事业,对待热爱已经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了,也包括写字这件事。


有时候,炉霍的雨会一整天的下着,不想出门,就在家里面弹吉他,一首歌接着一首歌的唱着,但是一个人玩始终还是差了点意思。这个时候,我就会很怀念从前,总是有那么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天天腻在一起。再看看怀里孤独的吉他,突然感觉窗外的雨是那么的凄凉。看着不停的细雨和那些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生活变得如此平淡且乏味。


但是,有人喜欢这样的天气。记得一个同事说过,她觉得这样的天气很惬意,三两个好朋友窝在家里喝点小酒,很是舒服。另一个同事不这样觉得,他觉得这样的天气睡觉是才是最好的享受。


夏天的时候,午后偶尔会下起一场太阳雨,这样的雨往往不会持续太久就会云开见日,湿漉漉的大地慢慢变干,空气里满是土腥味儿,山间架起一座彩虹,拉进了山与小县城的距离。微风拂过,吹到骨头里的是温润,足以驱散体内沉积着的冬天的寒气,在这样的光景里,人们怎么能不愉悦?


再看看眼前,那些原本翠绿的山头已经变得暗淡无光,在夕阳的余光中显得那么的刺眼。风中透着一股很浓厚的秋意,再过不久天就冷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即将到来。


那个时候,霍尔广场会变得冷冷清清,几乎很难看到有人在这里闲逛。那些草地会干枯,那些树枝也会干枯,只有那些房子不会有任何变化,依旧会那样安静的坐落在地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