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味道新疆之五—— 奶茶

2022-01-11叙事散文西北平原

奶茶第一次喝奶茶,是在表姨家。表姨是正宗汉族,但祖上几代都生长在新疆,也就成了正宗的“老新疆人”。 “老新疆”汉人跟“口内”才来新疆的汉人相比,多少都有点“异化”,尤其是在生活习俗上。那是刚来新疆不久,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去表姨家做客。大清……
奶茶
第一次喝奶茶,是在表姨家。
表姨是正宗汉族,但祖上几代都生长在新疆,也就成了正宗的“老新疆人”。 “老新疆”汉人跟“口内”才来新疆的汉人相比,多少都有点“异化”,尤其是在生活习俗上。
那是刚来新疆不久,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去表姨家做客。大清早起床,忽然闻得一阵异香。表姨走进来,笑眯眯地问我:“你喝不喝奶茶?”“喝!”我未加思索就脱口而出。“喝?”表姨有点吃惊,说,“老家人刚来新疆是喝不惯奶茶的。你还行。”表姨边说边将烧得通红的黄泥火炉打开盖儿,放上一只擦得铮亮的铝壶,掰了块“砖茶”放进铝壶,又抓了一把未经加工的盐粒,同时扔进壶水中,开始烧起来。大约十来分钟光景,铝壶的水开了。表姨却不理会,任它“咕咚咕咚”地滚响。又过了几分钟,她才将一小碗纯白的牛奶倒进滚烫的壶水。盖上盖子,不一会儿壶就开了。表姨将冒着热水的壶提下来,盖上炉子,又从烤炉里拿出热腾腾黄灿灿的烤饼,说:“来,咱们喝茶。”老新疆人将吃饭叫喝茶。表姨边用小瓷碗给我倒奶茶,边问我:“你看我们是不是快成了‘哈萨克’了。”清早那一阵异香是从烤炉漏出来的,而此刻从茶壶里倒出来的馨香,立时溢潢房间,令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幸福。
奶茶真是好东西啊!第一次,我一连喝了五六茶碗,直喝得通体舒泰,头冒热汗,表姨夸我说:“你行。奶茶这玩艺真怪。你坐在那儿喝多少都不会肚子发胀,大不了出去撒泡尿回来再喝,越喝越香,越香越想喝。难怪三十多年前华国锋到新疆视察,盘腿坐在哈萨克牧民的毡房里,倒一碗喝一碗,直喝得传唱起一首颂歌:《奶茶献给华主席》,颇流行了一阵子。事实上,哈萨克牧民的奶茶更香。当年我在塔城那个边远的县工作时,经常下乡,也就经常去牧民的毡房喝奶茶。纯朴而好客的哈萨克牧民,看你一碗一碗地喝奶茶,越能喝他越高兴呢!
“为啥你们哈萨克的奶茶,这么好喝呢?”我问牧民托肯。托肯神秘地眨眨眼,说:“你没见我们用啥烧奶茶吗?牛粪块。”我恍然大悟。哈萨克牧民至今也是用干牛粪烧火取暖,烧茶煮肉。从里到外,都是“原汁原味”,比如水是山泉,奶是鲜奶,鲜奶又取自只吃青草的牛。“哪像你们城里人,牛吃添加剂饲料,牛奶里还掺水,烧茶又用臭哄哄的煤气。那奶茶能好喝吗?”托肯汉语很好,讽刺人也是一等的。确实,自从住进都市,奶茶令我相思成疾,便买了几包“加碘牛奶”回家,让老婆烧奶茶喝。程序没错,但奶茶烧出来清汤寡水的,没味。
有次上街,见一小吃店门上写有“奶茶”的字样,心头一喜,忙钻进去要了一碗。颜色倒不错,但一喝味道太差了。“这是奶茶吗?”我生气地问。“是呀!”女老板见状,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鲜牛奶了,用奶粉烧的。”奶粉能烧奶茶吗?真是岂有此理!
在新疆漂泊了半生,奶茶已经融入我生命的骨髓。我对奶茶的热爱,并不亚于好吃的馕。当馕遭遇到奶茶,那才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呢!我最喜欢吃的平民早餐,并非面包果酱之类的洋玩意,也不是豆浆油条之类的老一套,而是奶茶泡馕。只要见到了奶茶,再坚硬的馕也会立即酥软;只要泡进了馕,再寡淡的奶茶也会马上飘香。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到新疆各地出差,我早餐的食品和菜不时更换,但每天必喝奶茶,绝不更改。奶茶,已经融入我生命的骨髓。因此现在,连我的河南老婆都会烧新疆奶茶了。
奶茶的原料,是牛奶和特制的砖茶。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民族,选用的茶叶和制作的方法也各有差异。例如,蒙古族喜欢喝青砖茶,哈萨克族喜欢喝米心茶,维吾尔等民族则喜欢喝茯砖茶。无论什么茶,经他们配上新鲜的牛奶,烧制成奶茶,都令人馋涎欲滴。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特制的砖茶捣碎,放进白水锅里煮。将茶水烧开,煮到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再继续烧片刻,边煮边用勺扬茶水,等茶水有所浓缩之后,加入适量的鲜牛奶和少许食盐,用勺扬至茶乳交融,再次开锅。 
新疆人吃馕和干散食物时,必须喝奶茶,否则难以下咽。对生活在新疆的人来说,奶茶既解渴又耐饿。辽阔的天山南北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没茶则病。”特别是蒙古、哈萨克和维吾尔族同胞,几乎每一天都是从喝奶茶开始的。草原上的牧民喝奶茶时,还要泡着吃些炒米、黄油、奶豆腐和手抓肉,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帮助消化肉食,还能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维生素。奶茶的对人体的健康功效,非常明显。奶茶可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也适合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如果酒精和麻醉药物中毒,喝奶茶也能起到辅助的救治作用。 少数民族在家里待客,从来不用剩奶茶或凉奶茶,而是现烧现饮。蒙古和哈萨克老乡人人都用小瓷碗,维吾尔老乡则喜欢用较大的碗。大碗不仅盛得多,奶皮子和鲜奶也放得多,他们还喜欢还把镶掰成小块,放到奶茶里,表示诚意和热情。在少数民族朋友家喝奶茶,还有许多礼仪和讲究。比如,客人中年纪最大的坐首席,递茶时也要先递给他。客人喝完第一碗奶茶,如果还想喝,则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会立即盛第二碗;如果不想喝了,则用双手把碗口捂一下,这表示已喝够了。如果主人继续劝客人再喝一碗时,客人还得用双手把碗口再捂一下。如果能懂得民族语言,最好用相应的礼仪用语表示感谢,主人就不会再给你添加了。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是把碗摆在餐布前,好客的主人就会一直不断地添奶茶,直到客人“求饶”为止。当然,这只是曾经的笑话。


[ 本帖最后由 西北平原 于 2012-8-13 12:2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