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温和美丽的巴塞尔

2020-09-24抒情散文芳菲

温和美丽的巴塞尔好长一段时间的秋风秋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天气晴朗的双休日。星期六,我们起了大早,搭上了七点钟从苏黎世开往巴塞尔的火车。瑞士的公共交通体系相当发达,火车、公交可以抵达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秋天的苏黎世通常总是雾气蒙蒙的,十点
温和美丽的巴塞尔


好长一段时间的秋风秋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天气晴朗的双休日。星期六,我们起了大早,搭上了七点钟从苏黎世开往巴塞尔的火车。瑞士的公共交通体系相当发达,火车、公交可以抵达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秋天的苏黎世通常总是雾气蒙蒙的,十点钟以后才会渐渐淡下来,但不会完全消失。总之,这里的天空没有冬天和夏天那样朗润。

我和老公手牵着手,一起步入开往巴塞尔的火车。阳光妩媚地照进车厢。很多巴塞尔人在苏黎世上班,故而从周一到周五,火车上人很多。今天是周末,车厢很空,老公满足地坐在靠窗的位置,取出报纸,浏览起来。我更喜欢窗外的风景。

秋天的帷幕刚刚拉开,树木的枝叶正慢慢改变着颜色。瑞士这个国家,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色调,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沿途忽然看到一道浓郁的山坡上间隔掩映着许多独幢房屋,赶紧喊老公看,那些房屋隐藏在高大浓郁的树木中,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朝闻林涛,夜听树语,不亚于神仙呢。我沉入无限遐思之中的时候,老公埋下头继续读报。五十分钟后,我们抵达巴塞尔火车站。


巴塞尔火车站

老公牵着东瞧西望的我,我们顺着楼梯向上走。巴塞尔火车站大厅出奇的长,因为临近法国、德国,在旁边加设了海关。仰头看,高高的穹顶给人以足够的呼吸感。1920年挂在墙面上的一幅巨型地图标示着瑞士的旅游景点。售票处在靠墙的一面。电动扶梯通往存放行李的地下室。大厅东侧是旅客行李交运点。大厅内还有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餐厅,均装饰有大幅壁画。车站外部布局与联邦大厦的外型有些类似。两侧正门穹顶下的两口大钟之间是巨大的拱形窗,看上去非常气派。我们在车站购物厅买了两个三明治,边走边吃。我吃完了自己的,又去咬老公那份,他自然是笑着任我咬啦。巴塞尔的三明治真好吃,有野菜的味道,充满了乡野气息。

巴塞尔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乘坐11路公交车,我们不一会儿便到达围绕市政大厅及14世纪建成的巴塞尔大学而形成的市中心。

玩具娃娃小屋

我们在玩具娃娃小屋附近下了公车。这里被称为赤足广场。
玩具娃娃小屋是巴塞尔独特的博物馆之一。此时才上午8点,初升的阳光给周围的景色涂抹上一层迷朦的黄晕。瑞士的商店博物馆通常上午10点开门。虽无缘走进,在外面欣赏也蛮有趣的。玩具娃娃小屋上方悬挂着瑞士、巴塞尔和欧盟的旗帜。瑞士国旗是红底白十字,巴塞尔市徽则是一柄弯曲的黑色主教权杖,镶嵌在白色的背景上。玩具娃娃小屋高处的墙角挂着一只小浣熊抱着的木盒子。里面摆放着各种娃娃。大橱窗内,玩具人、狗、车辆等的布置栩栩如生地展现出市井生活。


狂欢节喷泉

久仰剧院广场的的狂欢节喷泉的大名,老公今天特地带我前来观看。狂欢节喷泉始建于1975年,是瑞士著名的工艺人让‧汤格利(Jean Tinguely)使用城市剧院舞台的废旧机械元件制作。报废的马达,铁管,大块的铁件到了他的手上都成了宝贝。他对这些部件进行打磨、加工,做成机械雕塑,作为当时50周年的迷古鲁企业送给巴塞尔市的礼物。它们被安置在广场的大水池内通过低压电机带动喷水。它们有的像机器人,有的像摇篮,有的像童车,有的像蜘蛛。还有个非常像巴塞尔市徽。尽管有个雕塑只是在独轮旁边加根细铁管喷水,然而它们全部动感十足,散发出力量之美,重现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城市剧院。我看呆了,前后左右拍了很多照片。照片显示不了动态效果,我就录像,可是按错了键,没录下来,然而,它们忙碌的、奇特的姿态,却被刻录到我的记忆深处。


造型精美的饮用泉

我和老公买了咖啡和甜点来到位于明斯特高地街和自由大街拐角的泉台旁享用。此泉建于13世纪,现称明斯特泉。花瓣形水槽,柱子中部四条蜥蜴向着四个方向喷水, 柱顶有三只海豚举着三叉戟。欧洲所有的城市,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饮用泉,巴塞尔拥有上百个饮用泉,大多数带有艺术雕塑,有扎辫子的女孩,健美的男人,海豚,怪兽,飞鸟,狮嘴,站立的美少女,赤裸的男孩儿等等,造型精美富于特色,成为城市优美的点缀。


彼得巷

彼得巷是一条步行街,演绎了巴塞尔古街的味道。漫步其中,时不时出现狭窄的支巷,迎面走来的两个人必须侧身而过。鞋匠铺的橱窗内布置着做鞋的场景,扎着围裙的鞋匠,正在给支在工作凳上的一只鞋钉鞋掌,各种工具、各式皮鞋按比例缩小,俨然一个小人国的铺子。另外一家橱窗内的小家具也很精美,如果拍了高分辨率的照片后放大,应该能够完全还原正常家具的模样。
老公被一家橱窗内的仿真火车迷住了。这个展馆应该也做销售的吧。门还没开,里面很小,然而,橱窗和货架上,从上至下摆放了各种年代、各式各样的仿真火车,橱窗内的火车甚至在轨道上缓缓运行。这让我想起麦兰家附近有个邻居特别喜欢火车,不知道从前的职业是不是铁路工作人员。他家的院子里设计有山有水有树有植物有房屋(自然全是迷你形的),周边是火车轨道,轨道每隔一段一个车站,还有岔道,很专业。瑞士人的爱好真不简单。

彼得巷内有很多庭院,类似中国的四合院。这些古老的庭院光照不是太好,然而房屋都修缮一新–当然在保持原有的风貌的基础上。窗外是整块木遮阳板,不透光,偶尔在一些板子的上方开了一个小洞,装上细铁丝网,遮挡蚊虫。后来的大多数遮阳板通常是斜木条结构,可以透入微光。
小巷是如此安静,或许因为是周末,时间又早,我们感觉行走在一个无人的国度里,心也不觉安静下来。
圣彼得教堂 - 圣彼得广场

从彼得巷进入圣彼得广场,高大而葱茏的树木将教堂掩映在一片绿荫中。教堂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今日教堂有婚仪活动,不对公众开放。教堂前的空地上摆着6个圆形腰桌,靠墙的长桌上摆上了很多点心、小吃之类的。桌子上铺着或红或白的桌布。那是为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准备的。

从广场的露台上,俯瞰巴塞尔城,秋日的晨光将远处的明斯特教堂演变成如烟似雾般的幻影。巴塞尔市是在公元前十五年罗马军队驻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740年,巴塞尔成为主教场所。放眼望去,古老的房屋,绛红的瓦顶,小小的阁楼窗,房顶安装的锅状卫星天线......散发着浓厚的人情味、烟火气。


巴塞尔大学

具有550年历史的巴塞尔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如今,老校区周围自然增添了很多新的建筑,更多的学科。欧洲的大学都没有院墙,游人可以随意进出。不过,一来,参观学校的大多是喜欢学术之人,二来,在如此安静的气氛下,大家也都自觉地安静下来。
大学校园的旁边是周末跳蚤市场。很大,也很杂,在这里各种质量,各种物品都能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生较为贫穷,而且就住在附近的缘故?


明斯特大教堂

穿过狭窄的钥匙山小巷,我们到达明斯特广场。小巷之所以得名应该是因为地势高,形状如同一把钥匙吧。在钥匙的转弯处,两边的房屋显然很有年头了,窗子开的很小,很精致,一幢房屋的外部被蒙上了纱罩,正在修缮之中。记得1987年来瑞士培训的时候,就看到瑞士正在修缮的房屋都被罩的严严实实,避免影响周边其他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斯特广场如同瑞士的许多广场一样, 绿树成荫,地面非常干净,周边有供市民或游人小憩的长椅,和一个饮用泉。

明斯特大教堂位于莱茵河上游显著的位置,紧挨河边的船台。于公元1019至1500年期间建造,有着900多年的历史。外墙面历经时光的洗刷颜色已经变深,部分洗刷过的墙体显出浅粉红色砂岩的本来面目。教堂上方的两座塔极具特色,高高的尖顶直指苍穹,成为巴塞尔市占据主导地位的景点。登塔远眺,巴塞尔的城市风貌及周围的黑森林尽收眼底。
拱形的教堂正门,左上方有一个同样颜色的砂岩石雕像,骑马佩剑的使者,头顶一只飞翔的天使。整座教堂有很多拱形窗,花瓣的窗棂,绘在室内玻璃上的彩色宗教画面,都给人以神圣的美感。教堂顶部边缘均匀地分布着一些小的金属的花朵状装饰物,大概不仅仅是用来装饰,同时用来避雷的吧。

时钟正指11点,晨祷刚刚结束。我们走进教堂,一种雄伟庄严的气氛立即让人安静下来。老公找了个座位坐下来,默默祈祷。我走向祭坛,从那里望向教堂内部,教堂内的装饰十分简洁,除了窗上的宗教画面外,墙柱上没有花里胡哨的雕饰,高大的穹顶下的挂了一盏巨型铜质吊灯,向下望去,那些椅子那么小,坐在最后一排椅子上的老公仿佛小人国的人物,此时此刻的他,是不是对上帝的力量体会得更加深切?
祭坛两边有楼梯通往地下的古墓。一股古老的气息迎面扑来,在外墓室,我看到一个917公元埋葬的石馆,写着鲁道夫之墓的字样。内墓室玻璃门紧闭,那里埋葬着上百年前的大主教们。据说人们正在研究防腐的办法,等科技进一步发达后再将其打开,跟西安兵马俑一个道理。

巴塞尔市政厅

有趣的是,巴塞尔市政厅前便是集市广场,故而难以拍到完整的市政厅画面。走到市政厅前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接一辆的售货车,销售本地特色食品如奶酪、面包等。我站在售货车和市政厅之间,感受更多的是巴塞尔的生活气息。

这座红色砂岩石建造的市政厅为巴塞尔的代表性建筑,拥有独特的塔楼。自1290年起巴塞尔的政治中心就设于此。1356年曾毁于地震,地震后遗留的部分是市政厅最古老的部分。1608至1609年,汉斯博克创作了庭院侧面墙的《约沙法告诫法官》、《希律王》和右边楼梯的《最后的审判》。1611年,他在外墙画了胜利女神图像,有棕榈枝和儿童盛会。


小巴塞尔

我们乘坐渡船来到小巴塞尔。坐在莱茵河边小憩,取出在大巴塞尔商店买的当地特产莱克利饼。这种饼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一边品尝,一边看莱茵河从我们眼前匆匆流过。这流淌了千万年的河流似乎是永生的,它的生命是靠什么支撑的呢?


一条大型游船开过,那是莱茵河游船,上周老公所在公司30多名员工包下这艘游船畅游了莱茵河流。可能是晕车的缘故,我更喜欢安静在坐在河边看其行驶而过。对岸,还有一艘巨大的游轮,大概是用于诸如7日游,沿途停靠诸国用的。


漫步小巴塞尔的大街,感觉小巴塞尔相对于大巴塞尔,外国人的面孔更多,坐在饭店外肆无忌惮的聊天,多了些市井气息。


喜欢巴塞尔这座城市,很温暖,很美丽

在大巴塞尔走过一圈,我们再次来到莱茵河边。流淌了千年的莱茵河水汩汩滔滔地穿城而过。莱茵河南为大巴塞尔区,莱茵河北为小巴塞尔区。连接大巴塞尔到小巴塞尔主要有圣约翰内特桥和天石桥。两座桥中间的河流上方,一只钢索连接的小木船,通过流水的力量将市民送往彼岸。对岸有人需要用船,就拉一下岸边的铜铃,艄公听到铃声,便放船而下,接到人后,再放船而行。我和老公很喜欢坐在这样的船上。灿烂的阳光给木船,河水,远处的景物以及我们的心情涂抹上一层明亮的色彩。艄公是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大概在周末代替父母,在莱茵河此岸彼岸来来去去,人多时开开玩笑,人少时看看书,看看景,真是一种神仙般的生活呢。

整座城市位于莱茵河谷地之中,来自法国勃艮第省隘口的地中海气流,使这里的气候特别温和晴朗。气温比苏黎世通常高出两三度。今天苏黎世22度, 巴塞尔26度。瑞士的秋天通常有雾,巴塞尔的则不然,阳光明媚,空气能见度特别好。坐在莱茵河边的莱斯特罗伊酒店外的餐桌旁,一面品尝巴塞尔特色啤酒,一面望着默默流淌的莱茵河水。

莱茵河内有很多涡流,河里仍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结伴而游的男女。河水流速很快,不需要很大的力气便顺流而下。有个姑娘的身子下面放了一块板子,老公说那是漂流用的,趴在上面在水面漂荡,很放松。在瑞士的学校,游泳课是体育课的必开项,故而在瑞士“全民皆游”。这个夏天住在苏黎世湖边,我也被拉下了水,现在麦兰体育馆上游泳课,15节课结束后肯定会游了。

一家美国人坐在我们身边,他们大声的谈吐令我们不得不侧目想看。美国人总体而言大方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像瑞士人,特别顾及旁人的感受。我和老公上街,每当我情不自禁地放大声音的时候,他就小声地提醒我小点声。女主人显然是当家的,说话声音即响又快。她在谈旅游计划,说老公没有意见她回去就做预定。我说,她的美国口音让我听着挺亲切,像我朋友卡伦的口音。老公说,不一样,这个女人的语调有“毒”,不知道他的“毒”指的是什么。


这对美国男女蛮有夫妻相的,他们大概6、7岁的儿子忙着玩手机游戏。酒店送来午餐,女人问炸土豆条什么时候好,她不耐烦等待,自己进去端来给儿子。儿子一只手抓土豆条,一只手继续玩游戏。我看得有趣,便问他们是不是来自美国。他们说,他们是美国人,但是在德国工作。我问他们喜欢欧洲还是美国,他们说要看哪些方面,他们喜欢欧洲的空气和水,喜欢欧洲的面包和意大利餐。然而他们明年就将回到美国,那也是他们向往的。目前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到各个地方看看。


我们告别了这个美国家庭,前去寻找斯巴伦门,这是巴塞尔古城墙上的一个城门,也是保存下来的三个城门中的一个。据说是瑞士最美的门之一。是巴塞尔的地标,被列为瑞士国家遗产。遗憾的是,斯巴伦门全部被围了起来,正在修缮,老公看着一脸失望的我说,咱们明年再来。好的,我说,我期待着明年和你一起来寻找。
 
[ 本帖最后由 芳菲 于 2012-9-20 22:3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