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小说笔记 十一、十二、十三

2022-01-07叙事散文李灿
十一大学时,我们的教材中有陈京松先生的小小说《礻》。讲的是大学中文系支部书记捡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你,礻”。显然这是一张残缺不全的纸片,带“礻”的字有很多。书记翻了学生的作业和入党申请书,知道这是女生郭燕的字。他于是就想,这么好的女孩……

十一
  大学时,我们的教材中有陈京松先生的小小说《礻》。讲的是大学中文系支部书记捡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你,礻”。显然这是一张残缺不全的纸片,带“礻”的字有很多。书记翻了学生的作业和入党申请书,知道这是女生郭燕的字。他于是就想,这么好的女孩子怎么谈了恋爱呢?那个时候大学不准谈恋爱。他在想哪些学生姓名中带有“礻”,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最后看到郭燕办的黑板报,上面写着“我爱你,祖国”,这才放下心来。
  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颇具讽刺意义。其实,对于大学生恋爱,完全没有必要当作恐怖的事情加以制止。大学老师要做的不是制止学生谈恋爱,而是要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做高尚的人。只要学生品学兼优,谈了恋爱又有何妨呢?像小说中的书记一样,为了防止学生恋爱,整天疑神疑鬼,这不太可笑了吗?
  十二
  契诃夫有一篇短篇小说《一个小公务员的死》,讲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因为胆小怕事,最后自己把自己吓死了。他在剧院里看戏,打了一个喷嚏,不小心把唾沫星子喷到前面一个将军的后脑勺上。他连忙说对不起,将军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可是,他胆子小,他想:“他真的原谅我了吗?我看他的眼神好像对我有意见啊!”他事后一遍又一遍地去道歉,弄得将军很不耐烦。他更加害怕了,觉得将军真的因为他打喷嚏生气了。最后,他跑到将军家里,接着道歉。将军更不耐烦了,直接骂道:“滚!”公务员回到家中,往沙发上一躺就死了。
  从时代上讲,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下层人士一般当然都有这种自卑、懦弱的心理。我们不能说将军杀了公务员,别人压根没有这个想法,是他自己想多了。说到底,是这个不合理的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弄得人人自危。
  单从人际沟通上讲,它也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人与人交往还是简单一点好,想得太多不是好事。有的人就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结果害人害己。明明别人没这个意思,他偏偏从别人的口气、神态等方面去胡乱猜测。这个公务员他面对的是将军,最后他自己把自己吓死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他面对的是自己的下属或者妻子儿女呢?他也靠察言观色、主观臆断,难受的又该是谁呢?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还少吗?
  十三
  《封神演义》中将反对商纣王的周文王、姜子牙、散宜生等人当作正面人物,把忠于商纣王的邓九公、闻太师、伯夷、叔齐等人也当作正面人物。更荒唐的是,不管哪一边,只要是战死的将领,统统封神了。这部小说暴露了中国文化中自相矛盾的方面,既歌颂反对暴政的英雄,又歌颂盲目愚忠的顽固之徒。说到底,忠君思想害人不浅,直到今天依然毒害着很多人。
  我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抗日战争的时候,有的日本兵最后改邪归正,参加八路军。有的人竟然说:“啊,日本也有叛徒啊!”这叫什么话?日本鬼子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难道不应该洗心革面吗?难道你还要请他们一味效忠天皇,继续屠杀我们中国人民吗?甚至还有人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我们没有必要反对。谁家死了人不去祭奠呢?”在这些人眼里,东条英机等战犯是忠于日本天皇的,是日本的英雄。这样的思想是何等可怕啊!当我们把愚忠也看作正确的行为的时候,这个世道还有是非可言吗?向邪恶效忠就是对正义的破坏,这就是典型的有义气、没是非。如果说日本兵改邪归正是叛徒,那么今天的德国人向世界谢罪,他们是不是都成了纳粹的叛徒呢?我们岂不是会得出这样荒唐的结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