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蜕变过来

2020-09-24抒情散文李兴文
天大晴。就想起渐去渐远的去年冬天。偶然落雪的时候,魁梧陡峭的南山宛如一个白发老者。但遇落雪的天气,总要兴致勃勃地瞻望,以为南山真的是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且已经走到了年岁的尽头,静静地坐着,等待终点的到来,等待佛光的照临。不过,近年来冬春
  天大晴。
  就想起渐去渐远的去年冬天。
  偶然落雪的时候,魁梧陡峭的南山宛如一个白发老者。但遇落雪的天气,总要兴致勃勃地瞻望,以为南山真的是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且已经走到了年岁的尽头,静静地坐着,等待终点的到来,等待佛光的照临。不过,近年来冬春时节常常干旱,去冬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只落过一场丝雨,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今日“惊蛰”,天大晴。强烈的阳光自窗而入。我的工作间朝东,我的工位也朝东,照临工作间的第一缕阳光自然是非我不顾。同时,我也发觉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日渐北移的步履也在加快。原来,朗润的春天是从枯燥的冬天里蜕变而来的。
  干完“正业”开始读报。
  报纸是硬性摊派到我们头上的市级报纸,没人跟我们商量,没人跟我们打招呼,每年届时就从工资里扣除报纸钱,也不知道是谁扣去的,据说还不能问,看来摊派报纸的人是很有来头的。可是,在我们,这种事情是极不让人愉快的。我常想,如果有一天有人这样强迫我们接受各种福利和假期,该有多好啊!
  若说报纸的可读性,我们同样“被自愿”不乱说甚至不说,若有谁真想知道,大概可以去问天,或者可以去问“鬼”吧,因为像这样无从知晓的事情自古以来俗语有云“天知道”、“鬼才知道”。
  报纸的质量是这样的臧否难置,却也并非一无是处。
  该报辟有文艺“副刊”专版,而该版设置好之后又仿佛实在无文可登了,就搜罗一些名家名篇来填充版面而沽名钓誉大贴金面,又好像长期这样做下去毕竟有些持之以恒地抄袭的尴尬而令办报的人做贼心虚,偶尔,也会附带本埠文人的一些作品在上面,名之曰“地方特色”、“本土文化”,事实上也多是装腔作势哼哼唧唧的东西,让人实难恭维,让人读来也觉更加尴尬得将欲面瘫。
  作为坚持不懈地抄袭来的那些东西应该是有些可读性的——事实上也有一定的可读性,因为毕竟是中外名家的作品。转而又想,那些作品本身并无过错,非但没有过错,反而有些蒙冤受屈,仿佛被人买来卖去的女人,没有名分地寄人篱下并且常易其主,的的确确是另一种罹难,值得同情,但我无法拯救。我的同情方式当然是恭恭敬敬地阅读,每期必读,整版尽读,这样一来,倒也省去了到处求买名家专辑而无从可得的麻烦,又不啻是一件大好事。
  我曾雄心勃勃地给该报投稿,不止一次地投,但结局全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我以为是我的作品“火候”未到,恐怕远远不及那些哼哼唧唧装腔作势的东西,一直都不轻言放弃。后来有人以同情和嘲弄的口气对我说:“想要发文,要‘倒贴金’才行的!”
  我才恍然大悟!
  那么,不投也罢。
  再说,我也学不会哼哼唧唧和装腔作势。
  名曰“日报”,其实也是一周送一次,又不知道是邮局一周送一次还是本单位的收发人员一周发一次,反正,报纸到我们手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废纸,若干重大新闻自然就成为了传说,“日报”变“周报”,并且屡屡迟到,便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不过,既然花了钱,也不能直接将其变成废纸廉价出售给废品公司或者束之高阁,即便心存怨怼也要隐忍着翻一翻的,再说,上面还有“偷”来的名家名篇。因而,我的读报,目的就很专一,“周报”一到,就开始翻看有无“副刊”,有无名家名篇,倘有名家巨擘的大作一定认真拜读,其中的上乘者还要剪下收藏起来,以备日后之需,但不为了抄袭。可见,垃圾并非彻头彻尾的无用之物,倘若是贼的垃圾或者富豪的垃圾,其中定然有饥寒交迫的贫民可用的东西的。
  在读书的世界里,我是名实相称的“饥寒交迫”之“贫民”,因此,翻腾“准垃圾”的时候,但有佳作“财富”我是绝不放过的。
  今天“拾荒”的运气真的不错,翻完一大堆报纸,竟然发现了周作人的《谈酒》,林清玄的《如来的种子》,迟子建的《我的世界下雪了》。且读且喜。其时,初春的阳光正好自窗而入照临我的身上,那时的感觉真是如浴佛光了。其实,这些文章我早就在别处读过,并且读过不止一遍,过去的多次阅读,并未在心里留下十分深刻的映像,只是喜欢而已。今日再读则有明显不同,我是从一大堆“准垃圾”中发现了一大笔宝贵财富。原来,当金银珠宝全都拥挤在一起的时候,很难判定哪个更值钱一些。现在从“准垃圾”中发现了其中的个别,立刻两眼发亮心发狂,有如获至宝的惊喜,也有怜香惜玉的恻隐,仿佛不读是有失恭敬的,是有不可饶恕的过错的。
  读罢,啜饮清茶,仿佛是对“拾荒”佳绩的犒赏,也像是对安乐心境的进一步抚慰。
  我的课在早上最后一节。教案早就备好,到我上课还有一大段宽裕的时间。天气极好,心里兴奋,就想到外面去走走。
  天晴得不折不扣,只是,春日里多浮尘,亦多水汽,空中还是有些灰蒙蒙的。天的蓝色上面覆着一层淡淡的乳白,山的轮廓也如在牛乳,但这些并不影响“春山如笑”的盛况。
  南山尚未返绿,年年可见的野桃花野杏花亦未盛开,自然不见或红或粉的云霞,却能看见山的肌肤的朗润之色。山的丰满圆润的曲线已经有了蒙娜丽莎的嘴角和下巴的境界。再想起南山冬季里苍老的样子,再看看春日里的大山欲笑未笑的动人模样,顿然觉得物世的景致根本就是无关乎价值和意义的,一切都取决于人的情感热度和心灵状态。所谓美和愉悦,不过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客观对象中找到的相似对应,是人的模糊的精神活动在客观对象中找到的形象、清晰的寄托,有时候又是远离依托的联想或者幻想,是人的情绪的对象化转移和重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虚拟和投射。
  同样的山,落雪以后其状俨然人的白首,悲者观之生忧,喜者观之生爱,怒者观之生恨,愁者观之生烦……如今的南山,入春以后又如亭亭的新妇在柔美地言笑。人的主观意识的不确定性也便由此可知。
  三千弱水有一瓢足饮,世间垃圾亦有价值可用,黄金钻石也来自沙土、岩石,纯粹而现成的财富、唾手可得的幸福快乐,又所由何来呢?同理亦然,也要在大量的垃圾或者“准垃圾”中去挖掘、筛选了。秋为冬之衣,冬为春之壳,妍出于媸,善生于恶,生命,以及生命的快乐幸福,也是这样蜕变而来的吧。
  2013-3-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