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压在扁担下的日子
2022-01-05抒情散文李兴义
压在扁担下的日子压迫乡亲们时间最长也最残酷的就是这劳什子——扁担!祖辈父辈直至我的兄长还有我,个个蜷腰驼背,都是它一天天折磨出来的。我甚至想,贴身贴肤压迫了中国农民数千年的不是帝王将相,不是三座大山,而是扁担。当我初具记忆力的时候,给我印……
压在扁担下的日子
压迫乡亲们时间最长也最残酷的就是这劳什子——扁担!祖辈父辈直至我的兄长还有我,个个蜷腰驼背,都是它一天天折磨出来的。我甚至想,贴身贴肤压迫了中国农民数千年的不是帝王将相,不是三座大山,而是扁担。
当我初具记忆力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扁担压人。当我初具思维能力的时候,我觉得人世间最残酷的压迫工具莫过于扁担。
我的故乡在陇东的董志塬边,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全要到一公里深的沟底里去挑,去抬(大人们挑,孩子们抬),挑水抬水用的都是扁担。通往沟底的路崎岖蜿蜒,陡峭难走。每天早晨,趁着天气尚凉,成群结队的大人小孩便挨挨挤挤在那条山路上,担水,抬水。扁担压在他们或粗实或稚嫩的肩膀上,大人们的汗水一滴滴落在山路上,在山路上印出密密麻麻的湿痕,孩子们有的呲牙咧嘴,有的哭爹喊娘。
乡亲们那时候大多住着地坑院。说起地坑院,外地的朋友大多不知道。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挖出一个四方四正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周钻出一圈儿窑洞,休养生息,吃喝拉撒,繁衍后代,饲养六畜。那时候还没有架子车,生产队对积肥抓得很紧,每年里每个人要积多少土肥都有硬性指标,完不成便分不到基本口粮。积肥所用的土要从沟里去担,积成的土肥要一担一担的担上地坑院,再担到田地里去。农民们对担粪有个总结,说是驴粪轻,牛粪重,羊粪压得要人命。山里、地里收获的庄稼,也要一担一担的担回生产队的场院里去。庄稼打碾出来,分给各家各户,也要一担一担的担回去,装进粮食囤囤。
扁担和乡亲们的肩膀互相摩擦互相啃啮着。冬天,扁担撕破了乡亲们的棉袄,白花花的棉花在他们的肩头开放;夏天,扁担磨透了乡亲们的汗衫,在他们的肩头磨出一层茧花。乡亲们的肩膀把扁担磨细了,磨薄了,便在扁担之上加固一条木板,乡亲们把这木板叫“背娃娃”。
桑木是做扁担的上好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轻而耐磨。年轻的桑树便成了木匠们觊觎的首选对象。桑树们刚刚长到青春期,男人们胳膊般粗,蓬蓬勃勃的,木匠们便把它砍伐下来,晾干了,一分两半,不用多少工夫,两条扁担便做成了。一般的,一棵桑树只能做两条扁担,所以乡亲们把挑担子叫“扛半片树”。农民把挑担当作他们身份的象征,陌生人问起他们是干什么活的,他们便回答:扛半片树的。挑担是农民最辛苦的苦力活儿,所以当他们劝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跳出农门,孩子不听话,他们便恐吓:不好好念书就去扛半片树!
老老少少的乡亲们在扁担下喘息,男男女女的乡亲们在扁担下流汗。扁担给了他们无限的痛苦,扁担也给了他们无尽的欢乐。每年夏收秋收的季节,当大伙儿将一担担的粮食往回家里挑的时候,显得格外的高兴,男人们步伐矫健,挑着担儿,哼着小调儿;女人们腰肢轻扭,长辫儿轻甩。扁担在他们肩头忽闪忽闪,咯吱咯吱,这一切组合成一种优美和谐的韵律。这大概也是农民们挑担挑得最畅快最惬意的时刻。看着乡亲们将一担担沉甸甸的粮食挑回家去,一路上有说有笑有唱的情景,看着那呼呼闪闪的扁担在乡亲们的肩头轻柔晃动的样子,心里便忍不住痒痒,想着哪一天我才能和他们一样挑起那柔软的扁担,做出和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更优美的动作……有了这种向往,我便很早的和扁担亲密接触了。
在同龄人中,我是最早使用扁担的。没有人驱使,是自愿的,欣然的。哥哥大我近十岁,当时上中学,他喜好园艺,常在庄园的坡地上栽种一些蔬菜。他栽种蔬菜不是为了供养,似乎是在搞什么实验。比如他栽了几窝萝卜,等萝卜的根长到一定程度后便擦叶儿削了,在上面嫁接上茄子;还有,就是在包菜的根上嫁接芫荽。我们这儿四季缺水,常年干旱,哥哥嫁接的蔬菜不知是因为他的嫁接技术还是因为干旱,过不了几个时辰就枯蔫了。哥哥就挑了扁担到深沟里挑水浇。哥哥挑水我就随在他的身后溜趟儿。哥哥便问我,想挑水么?我说想!哥哥便回家用了一段儿木棍,两端拴了绳子,绳子的尽头各拴一个铁丝折成的钩子,做成简陋的扁担,然后给两个很小的瓦罐儿拴了系子,让我挑了瓦罐儿跟着他挑水。在山坡上挑水是需要功夫的,身要挺直,步伐要稳健,一步走不好,水就会从容器中荡出来洒掉。哥哥年龄大,腿长,挑着一担水像空手走着一样。我当时大概只有七八岁,个小,腿短,但总想追上哥哥,这样一急,步子就乱,水就不停的荡出瓦罐,等从沟里上来,瓦罐里就没有几滴水了。哥哥因为要上学,挑水浇园只能在周末。周内,他上学了,我便自然的承担起挑水浇园的事业。说实话,当时,在我的心里,确实是将那活儿当一项事业干的,尽管我挑的只是一对儿小小的瓦罐,每次挑上来的只有很少的水,浇灌不了几棵菜苗的,可是每当看到那菜苗儿浇上了水立即挺拔起来精神起来的样子,我的心里便乐滋滋的。沟深坡陡,可是我一个早上或者下午,总会挑上七八“担”水。
后来就换上了真正的扁担,用上了真正的木桶。用木桶挑水应该是十四五岁的事情。我的个也长高了,力气也有了,再用瓦罐已经觉得不过瘾了,便用了桶。挑水的扁担叫水担。水担有两条铁制的穗儿,叫水担穗儿。尽管说我的个儿长高了,可是木桶高,水担穗儿长,坡陡,我要用这一套器具还是有问题,所以只能将水担穗儿在水担的两端绕上一圈或者两圈。木桶很大,它本身就已经渗透了水,有了足够的重量,只挑两只木桶,已经有了沉甸甸的感觉,如果装满了水,我是挪也挪不动的。水这东西真是神奇,开始挑它并不怎么重,随着里程的加长,它便越来越重了。一开始我只能挑两半桶水。就这两半桶水,也要不断地进行必要的调整,走到半坡,实在走不动了,就倒掉一些。再走,又心跳气短,腿软肩疼,再倒掉一些,等到挑回家里,倒进水缸里的也就只剩下那么一点点。随着不断的实践和磨练,适应能力也在增强,每一次,又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逐步的加码,等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就成了地道的挑水的高手,可以挑满满当当的两桶水了,而且步伐稳健,不荡不漾,水泉上接了多少,倒进水缸里的仍然是多少。
尽管挑水是件苦事,可是我却很乐意干。每次挑着空桶下坡的时候,那水担钩儿与桶的横梁摩擦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的心里便痒簌簌的,喉眼也痒簌簌的,一曲歌儿便响彻山沟,震得满沟满洼都是回声:桑木扁担轻又轻哟哎,我挑担茶叶上北京哟哎,青茶献给毛主席哟哎,贫下中农一片心哟哎……
真正深受扁担之苦是后来的事。那年,生产队办起了砖瓦厂。是手工作坊的那种。砖坯瓦坯全要用泥巴做成。和泥要水,水要从沟底里一担一担的担上来。村里的全部劳力都被发动起来,从早到晚脚步不停的担水。水泉到砖瓦厂,走大路有两公里陡峭的山路,走捷径不过一公里。捷径没有路,是荒芜的草坡,陡,滑,可是我走。一天里,别人挑十几担水,我总能挑二十几担。当然,挣得的工分也是别人的两倍。挑到最后,我的肩膀就像谁用刀子刮,就像谁用锥子扎,就像谁用火烧。晚上睡下,四肢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就像谁抽了我浑身的筋。
后来,我工作了。按理可以摆脱扁担的重压了。可是没有。那年刚好包产到户,家里分得一头毛驴,人畜饮水量比从前多出好几倍。家里弟妹都小,母亲已经年迈,吃水的担子全压在我一人身上。我教书的学校距家一百多公里,每周六,我都要坐车赶回家,周日全天担水,直到将家里所有的大缸小缸盆盆罐罐全都灌满,才能返回学校。返校的班车上,我一滩泥似的倒在座位上,不一会儿就呼噜连天的睡去。好几次到站了还没睡醒,周围的乘客将我连喊带摇的弄醒,便是满车的讥笑声,弄得我非常难堪。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些年。
……
故乡的人早已不用扁担了,扁担在故乡绝迹了。我也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接触过这劳什子了,写这篇文章,算是与这久违的朋友的最后一次亲密接触,写着写着,我便觉得一股沉重向我的肩头压来,我的肩膀隐隐作痛,继而两腿发酸,继而腰背发软,继而心跳气促……去吧!这尤物,我再不理你!
压迫乡亲们时间最长也最残酷的就是这劳什子——扁担!祖辈父辈直至我的兄长还有我,个个蜷腰驼背,都是它一天天折磨出来的。我甚至想,贴身贴肤压迫了中国农民数千年的不是帝王将相,不是三座大山,而是扁担。
当我初具记忆力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扁担压人。当我初具思维能力的时候,我觉得人世间最残酷的压迫工具莫过于扁担。
我的故乡在陇东的董志塬边,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全要到一公里深的沟底里去挑,去抬(大人们挑,孩子们抬),挑水抬水用的都是扁担。通往沟底的路崎岖蜿蜒,陡峭难走。每天早晨,趁着天气尚凉,成群结队的大人小孩便挨挨挤挤在那条山路上,担水,抬水。扁担压在他们或粗实或稚嫩的肩膀上,大人们的汗水一滴滴落在山路上,在山路上印出密密麻麻的湿痕,孩子们有的呲牙咧嘴,有的哭爹喊娘。
乡亲们那时候大多住着地坑院。说起地坑院,外地的朋友大多不知道。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挖出一个四方四正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周钻出一圈儿窑洞,休养生息,吃喝拉撒,繁衍后代,饲养六畜。那时候还没有架子车,生产队对积肥抓得很紧,每年里每个人要积多少土肥都有硬性指标,完不成便分不到基本口粮。积肥所用的土要从沟里去担,积成的土肥要一担一担的担上地坑院,再担到田地里去。农民们对担粪有个总结,说是驴粪轻,牛粪重,羊粪压得要人命。山里、地里收获的庄稼,也要一担一担的担回生产队的场院里去。庄稼打碾出来,分给各家各户,也要一担一担的担回去,装进粮食囤囤。
扁担和乡亲们的肩膀互相摩擦互相啃啮着。冬天,扁担撕破了乡亲们的棉袄,白花花的棉花在他们的肩头开放;夏天,扁担磨透了乡亲们的汗衫,在他们的肩头磨出一层茧花。乡亲们的肩膀把扁担磨细了,磨薄了,便在扁担之上加固一条木板,乡亲们把这木板叫“背娃娃”。
桑木是做扁担的上好材料。质地柔软,韧性好,轻而耐磨。年轻的桑树便成了木匠们觊觎的首选对象。桑树们刚刚长到青春期,男人们胳膊般粗,蓬蓬勃勃的,木匠们便把它砍伐下来,晾干了,一分两半,不用多少工夫,两条扁担便做成了。一般的,一棵桑树只能做两条扁担,所以乡亲们把挑担子叫“扛半片树”。农民把挑担当作他们身份的象征,陌生人问起他们是干什么活的,他们便回答:扛半片树的。挑担是农民最辛苦的苦力活儿,所以当他们劝自己的孩子好好念书跳出农门,孩子不听话,他们便恐吓:不好好念书就去扛半片树!
老老少少的乡亲们在扁担下喘息,男男女女的乡亲们在扁担下流汗。扁担给了他们无限的痛苦,扁担也给了他们无尽的欢乐。每年夏收秋收的季节,当大伙儿将一担担的粮食往回家里挑的时候,显得格外的高兴,男人们步伐矫健,挑着担儿,哼着小调儿;女人们腰肢轻扭,长辫儿轻甩。扁担在他们肩头忽闪忽闪,咯吱咯吱,这一切组合成一种优美和谐的韵律。这大概也是农民们挑担挑得最畅快最惬意的时刻。看着乡亲们将一担担沉甸甸的粮食挑回家去,一路上有说有笑有唱的情景,看着那呼呼闪闪的扁担在乡亲们的肩头轻柔晃动的样子,心里便忍不住痒痒,想着哪一天我才能和他们一样挑起那柔软的扁担,做出和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更优美的动作……有了这种向往,我便很早的和扁担亲密接触了。
在同龄人中,我是最早使用扁担的。没有人驱使,是自愿的,欣然的。哥哥大我近十岁,当时上中学,他喜好园艺,常在庄园的坡地上栽种一些蔬菜。他栽种蔬菜不是为了供养,似乎是在搞什么实验。比如他栽了几窝萝卜,等萝卜的根长到一定程度后便擦叶儿削了,在上面嫁接上茄子;还有,就是在包菜的根上嫁接芫荽。我们这儿四季缺水,常年干旱,哥哥嫁接的蔬菜不知是因为他的嫁接技术还是因为干旱,过不了几个时辰就枯蔫了。哥哥就挑了扁担到深沟里挑水浇。哥哥挑水我就随在他的身后溜趟儿。哥哥便问我,想挑水么?我说想!哥哥便回家用了一段儿木棍,两端拴了绳子,绳子的尽头各拴一个铁丝折成的钩子,做成简陋的扁担,然后给两个很小的瓦罐儿拴了系子,让我挑了瓦罐儿跟着他挑水。在山坡上挑水是需要功夫的,身要挺直,步伐要稳健,一步走不好,水就会从容器中荡出来洒掉。哥哥年龄大,腿长,挑着一担水像空手走着一样。我当时大概只有七八岁,个小,腿短,但总想追上哥哥,这样一急,步子就乱,水就不停的荡出瓦罐,等从沟里上来,瓦罐里就没有几滴水了。哥哥因为要上学,挑水浇园只能在周末。周内,他上学了,我便自然的承担起挑水浇园的事业。说实话,当时,在我的心里,确实是将那活儿当一项事业干的,尽管我挑的只是一对儿小小的瓦罐,每次挑上来的只有很少的水,浇灌不了几棵菜苗的,可是每当看到那菜苗儿浇上了水立即挺拔起来精神起来的样子,我的心里便乐滋滋的。沟深坡陡,可是我一个早上或者下午,总会挑上七八“担”水。
后来就换上了真正的扁担,用上了真正的木桶。用木桶挑水应该是十四五岁的事情。我的个也长高了,力气也有了,再用瓦罐已经觉得不过瘾了,便用了桶。挑水的扁担叫水担。水担有两条铁制的穗儿,叫水担穗儿。尽管说我的个儿长高了,可是木桶高,水担穗儿长,坡陡,我要用这一套器具还是有问题,所以只能将水担穗儿在水担的两端绕上一圈或者两圈。木桶很大,它本身就已经渗透了水,有了足够的重量,只挑两只木桶,已经有了沉甸甸的感觉,如果装满了水,我是挪也挪不动的。水这东西真是神奇,开始挑它并不怎么重,随着里程的加长,它便越来越重了。一开始我只能挑两半桶水。就这两半桶水,也要不断地进行必要的调整,走到半坡,实在走不动了,就倒掉一些。再走,又心跳气短,腿软肩疼,再倒掉一些,等到挑回家里,倒进水缸里的也就只剩下那么一点点。随着不断的实践和磨练,适应能力也在增强,每一次,又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逐步的加码,等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就成了地道的挑水的高手,可以挑满满当当的两桶水了,而且步伐稳健,不荡不漾,水泉上接了多少,倒进水缸里的仍然是多少。
尽管挑水是件苦事,可是我却很乐意干。每次挑着空桶下坡的时候,那水担钩儿与桶的横梁摩擦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的心里便痒簌簌的,喉眼也痒簌簌的,一曲歌儿便响彻山沟,震得满沟满洼都是回声:桑木扁担轻又轻哟哎,我挑担茶叶上北京哟哎,青茶献给毛主席哟哎,贫下中农一片心哟哎……
真正深受扁担之苦是后来的事。那年,生产队办起了砖瓦厂。是手工作坊的那种。砖坯瓦坯全要用泥巴做成。和泥要水,水要从沟底里一担一担的担上来。村里的全部劳力都被发动起来,从早到晚脚步不停的担水。水泉到砖瓦厂,走大路有两公里陡峭的山路,走捷径不过一公里。捷径没有路,是荒芜的草坡,陡,滑,可是我走。一天里,别人挑十几担水,我总能挑二十几担。当然,挣得的工分也是别人的两倍。挑到最后,我的肩膀就像谁用刀子刮,就像谁用锥子扎,就像谁用火烧。晚上睡下,四肢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就像谁抽了我浑身的筋。
后来,我工作了。按理可以摆脱扁担的重压了。可是没有。那年刚好包产到户,家里分得一头毛驴,人畜饮水量比从前多出好几倍。家里弟妹都小,母亲已经年迈,吃水的担子全压在我一人身上。我教书的学校距家一百多公里,每周六,我都要坐车赶回家,周日全天担水,直到将家里所有的大缸小缸盆盆罐罐全都灌满,才能返回学校。返校的班车上,我一滩泥似的倒在座位上,不一会儿就呼噜连天的睡去。好几次到站了还没睡醒,周围的乘客将我连喊带摇的弄醒,便是满车的讥笑声,弄得我非常难堪。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好些年。
……
故乡的人早已不用扁担了,扁担在故乡绝迹了。我也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接触过这劳什子了,写这篇文章,算是与这久违的朋友的最后一次亲密接触,写着写着,我便觉得一股沉重向我的肩头压来,我的肩膀隐隐作痛,继而两腿发酸,继而腰背发软,继而心跳气促……去吧!这尤物,我再不理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