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系列文化大散《沿着渭河行走》之三——《 听风而成的世界文化奇迹

2022-01-04叙事散文一丁
听风而成的世界文化奇迹沿着渭河河谷行走到天水的时候,我似乎觉得自己是走到了朝觐拜谒的圣地。河道旁就是公路,公路旁又紧挨着铁路,但是我无法去顾及从那里传来的喧嚣与噪音,我仍然在仔细的寻找和聆听着这里的宁静,不是现在的宁静,而是千年万年以前的宁……
      听风而成的世界文化奇迹   沿着渭河河谷行走到天水的时候,我似乎觉得自己是走到了朝觐拜谒的圣地。河道旁就是公路,公路旁又紧挨着铁路,但是我无法去顾及从那里传来的喧嚣与噪音,我仍然在仔细的寻找和聆听着这里的宁静,不是现在的宁静,而是千年万年以前的宁静。风起了,是风的声音,风中的先哲挺立在墩石之上,迎风而立是一种坚韧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最早的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天水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文明——伏羲文化,是三皇故里,人文初祖肇启文明,奠定我华夏根基的地方。这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人文圣迹。诸多的文化遗址让我走近古人,走近了经久不衰又具有神奇魅力的东方文化里徜徉与遨游。   朋友首先把我领到了伏羲庙,据说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现保存又最为完整的明代重修伏羲庙建筑群,它两门三进,座北向南,飞檐弓斗,琉璃瓦顶,院内古柏苍天。正殿先天殿内有金柱八根,以像两仪,四像八卦,殿内伏羲泥塑彩绘巨像也为明代所塑,藻井顶棚正中绘有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有六十四卦图。关于八卦的成因,民间有很多种传说,最让我倾情的就是伏羲听风而成八卦的传说。你看那八卦之中的太极图,不正是旋风的中心吗?风从中起,波及到四面八方的风柱长长短短,不就正好是八卦之形吗?   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大都具有神话浪漫色彩,渭河的浪漫更是深入到骨髓里的那种,无于伦比的贵族一样高傲的浪漫。三皇五帝曾经在渭河边上酝酿着惊世骇俗的壮举,女娲用渭河之水和着黄土抟出了黄皮肤的华夏子孙,伏羲更是看着渭水之中因风而起的漩涡,绘出了令全世界至今仍在探讨和研究的阴阳八卦的理伦与图形。也有让我们承传其“人格基因”的伯夷、叔齐,“气节”二字成了千万年来作知识分子的标尺。鼎盛时期的汉唐文化,则更是将渭河的浪漫推向了极致,兼容并蓄的渭河,教会了人们保留本土的传统也吸纳外来的新潮,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时代,它的辉煌是中国人的骄傲。“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诗仙李白,在帝都京葳里,荡舟渭河之上,汪洋诗意,淋漓成为了“三千丈”的飞流,这也是率性无拘、舒缓放任的渭河提供给我们民族的精神。   王子年《抬遗证》中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说文解字注》引《左氏传》服注:“八风,八卦之风也。乾音石,其风不周,坎音革,其风广莫。艮音匏,其风融。坤音土,其风凉。兑音金,其风阊阖。”而《说文解字》上说的是:“风,八风也。东方日明庶风。东南日清明风。南方日景风。西南日凉风。西方日阊阖风。西北日不周风,北方日广莫风。东北日融风。”由此可见,伏羲风姓,其本源出于八风。看一看卦象,正北位的乾卦,是完整的三横,画作“三”,象征着最为强劲的北风,铺天盖地中不空,能让人生畏,也能让人窒息。在寒冷的上古时代,先祖们还没有发明御寒敞体的衣物,最有可能也只能裹一张僵硬的兽皮,面对刺骨的北风,他们能不心生畏惧吗?《说文解字注》说:“冬至,广莫之风至。”冬天到了来的这股强劲的寒风,真的让他们难以对付。所以伏羲坐在方台之上听风创八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风,并把它置于首位,重重地在地上刻下了刚劲有力的三横,他在观听其它四季八节之风的时候,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风动虫生万物复苏之时的南风,那线条就变成了至阴至柔的坤卦“三三”,那中断的三横,让人看着也心情舒畅,如波起云涌。风在这里,包涵着生命界繁衍生息的全部性息,八卦之中,由弱至强由强至弱,象征着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再看看伏羲的“羲”字,从戈、从羊、从季,这之中隐喻和暗示着人类为了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杀伐,也暗示着人类的动物性和生命季节性的轮回交替。伏羲姓风,风动则天地动,天地动则阴阳合,阴阳合则生命始生。这之中还有一层意思,正如《诗序》所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易传》中说:“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尸子》亦谓“伏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这样,我们就很明白了,伏羲氏除了画八卦之外,他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他教化先民造网罟,发展渔猎,畜牧业;创造书契、制婚娶、作历度、定节气、钻木取火、尝百药、制琴瑟、立占筮之法等等,总之,人们把原始社会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这一人之身,这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但是,仅就八卦的产生而言,它毕竟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文化史上亦属罕见。它奠定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影响及于世界,创造之功,不可低估。   伏羲高坐在卦台之上,风从四面来,云从脚下生,水在心中流,他闭目静听,长长短短的风柱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一连串的符号,那种感觉让他一时迷茫,也无奈也痛苦,千年万年的风,千日万夜的苦思冥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类万物”,这时的伏羲定在身边燃有一堆旺旺的篝火,为决疑惑,他把一块兽骨或龟甲投入火中,随着“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伏羲眼前一亮,多少个日日夜夜期待的东西终于出现了,那些长短不一的裂纹不正是四面八方立起的风柱吗?听着和谐的风声又缓缓吹起,伏羲终于如释重负。   一个伟大的创举就这样在渭河边上诞生了,它同时也诞生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光炳千秋,照耀万世。风之后的天更广阔,伏羲立起来的八卦,被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之后,孔子又推演增删,并使之成为群经之首,谓之“天人之学”。要研究中国的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佛、儒、道等诸子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祖忘典之概了。   “易更三圣,人历三古”才成为文化的珠峰,并使那个时代成为文化的黄金时代,《易经》至今仍然以它的精深、博大、诡异、神奇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当世界回过头来再一次注目这块风水宝地时,八卦文化让它为之惊叹也为之迷惑。因为它所包容的文化与信息除了影响电子信息时代的的二进位制之外与现代科学还有许多关连。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正是在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才触动灵感一举成功的。而1973年戈德伯格也是受太极八卦图的启发,才提出生物控制的“阴阳假说”。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正在一步步叩开更多的现代科学的大门。德国《易经》符号逻辑专家斐德烈博士近来在德国Semiotic(符号学)杂志上(1991年1 -2期)以“《易经》符号逻辑”为题撰写的论文中指出:“《易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符号功能模型,……,这种模型的演化逻辑和建立反映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础结构。《易经》这种符号创造在任何时代都可称之为范例。虽然《易经》符号起源于古代,但其原则仍适用于现代科学知识水平的概念范畴,告别是对于正在相互渗透中的演化科学可以理解的符号学来说,易卦符号系统为它开辟了一个机关报的远景。”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思维方法作出这样高的评价并非出自偶然,从 100多年前的德国学者莱布尼兹,以及后来的爱因斯坦,波尔,直到近来国内外若干世界上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都有类似的评价,有的已把《周易》和《老子》的思想应用于其科学实践中,并取得可观的效果。因此,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周易》热应当加以盯导,使其步入正轨,沿着自然科学持续发展需要结合东方思维的方向发展下去。《周易》八卦推衍谁出的八卦宇宙论既适用于太阳系的研究,亦实用于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全球变化、灾害学以及更微观的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遗传密码为核心向外推衍和开拓)等研究。因为这些学问都含有程度不同的相似和自相似性、对称性、全息性等特征。近年来从西方传来的分维、分形理论的研究,很快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分维、分形数学主要为幂函数,其正反演都很容易,应用时则完全属于反演,故近几年迅速得到扒广。“大易以逆为用”的原理在这里又一资助得到证明。周易》的64卦就是一个数学矩阵,其中的每一卦都是一个数学模型,都是由阴、阳二爻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而成的,每个卦中的阴阳爻的变易也充分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而“64卦辞”和“364爻辞”充满了哲理,句句都是辩证法,每个卦的五行属性都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唯物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唯物论。 《周易》不仅在古代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起到了必要的作用,在现代也继续为炎黄子孙指点迷津,不仅已在人类的文化生活、经济、军事,甚至在政治领域中被广乏的运用,而且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领域中也随处可见《周易》的身影。如《周易》的64卦虽然蕴涵了宇宙中的一切信息,但其本身却只是由阴阳两爻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成的。由此产生了二进制语言,使人类发明了计算机,而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无处不在。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周易》不仅仅是本来意义上的科学,也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它不仅是中国的科学,也是世界上的科学。”   天水是一座很诱惑人的历史文化名城,凡属文化旅游,西北行当首选西安、天水,敦煌。天水在许多名胜古迹之中,更因为 是人文始祖发祥的地方而值得我们驻足留恋。   我们的先人是在渭水边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是由渭河岸边的黄土高源上产生,并逐渐东迁。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历史,我们就应该倒着由东向西寻去,还原和解读他们的生活,这样一路寻过去,会让你惊喜不已,眼界大开。在距伏羲庙20公里的天水北道区三阳川的渭水与葫芦河(伏羲愿意葫芦,故葫芦河又称伏羲河)的交汇处,就是伏羲筑台画卦的卦台山。再逆水而上30公里,就是古代成纪制所之地,现存有女娲祠庙,以及以女娲伏羲之姓命名的风谷、风台、风茔。据说女娲生风谷、长风台、葬风茔,到了那里,我们见到了“娲皇故里”的石碑,千年古碑映证着千年历史。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说说这女娲与伏羲的关系了。女娲因抟黄土而成人,她和伏羲就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据说她们俩人本是兄妹,是上古大洪灾后人类之孑(jie)遗,当时只剩他们两人,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兄妹开亲之初,女娲不愿意,二人自觉羞愧,遂以石 、龟、 竹、鸦、石磨为“神媒”,并且结草为扇以障面,婚后生下一个大肉团,伏羲砍碎后,世上人丁才得以繁衍,女娲觉得这样繁衍太慢,于是便捏黄土以成人。她抟黄土而为人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因为想做很多的人,于是便拿了一根绳子,伸入泥土中,一下一下的甩,这样凡是有泥掉落的地方,便有一个人。(见于《风俗通》)   有学者认为,伏羲是中国原始社会渔猎时代黄河流域龙图腾大团族的杰出首领。他原是渭河中上游河谷地带一个蛇图腾氏族的头目,在森林与草原混交的地理环境中,过着以采集与狩猎为主的游荡生活。也许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丁的增多,他所率领的氏族逐渐从土地和草原向傍山的河川地带迁居,采集的食物也向水生生物转化,即逐步向以渔猎为主的半流动生活过渡,故古书称伏羲“作网罟,以教佃渔”。   朋友们还陪同参观了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的大地湾遗。我知道这里是除汉唐盛世的都城西安之外,渭河流域的文明曾经最为辉煌的地方。历史上曾有记载,说有个“大庭氏”的氏族部落,以建筑大房为特征,而在大地湾遗址中就恰好出土有至今为上最早也最大的房屋建筑。据说伏羲是大庭氏名号的第十五代世袭人,《遁甲开山图》中说:“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裹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羲之号。”庖羲即伏羲,由此可见它不止是一个氏族的名号,而是许多氏族共同世袭的一个名号。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渭河谷地发展到伏羲氏时,已经有许多分枝,而且部落很庞大。《古微书》中说:“伏羲氏画地以治,凡天下五千七百,居地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从大地湾出土的用陶片打磨的纺轮坯和尖状骨锥看,生活在渭河流域的先民当时主要以渔猎为主,陶器的出现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较高的文明,火当然已经早就使用了,而且相当娴熟,已在使用灶坑和火塘。想想有大的房屋住,有火塘可以取暖,有灶炕可以庖牺(《礼记•月令 》引《帝王世纪》曰:“取牺牲以共庖厨,食天下,故号日庖羲氏。”)伏羲又叫庖羲或伏戏、宓羲、虑羲,只是同一语言不同的记录方式而已。   上古时代,那是一个巫卜时代,作为氏族部落的首领,伏羲氏当然有绝对的权力筑台祭天祀神,独坐高台之上的伏羲氏听风之音击鼓而歌:      风雨雷电,天兮地兮。      山川泽薮,水兮火兮。      春夏秋冬,生兮死兮。      阴阳有常,取诸天纲。      风来八极,卦兮图兮。      天分两仪,地有四象。      捻发成弦,瑟兮琴兮。      听风之音,笙兮簧兮。      风兮风兮,卦象明兮……   伏羲也以一种风的姿态,立于卦台之上,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也是一种民族的象征。   相对于其它的文明,它的文明是不是已经很接近了人类近代的文明了,之伟大和先进就不言而语了。   解放之初,在我国边远的独龙、怒、傈僳、布朗、基诺、景颇、佤、拉祜、珞巴、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全部或一部分约占有70万之众的人口,还仍然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而渭河流域的华夏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形成这种社会制度了。所以说社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会由于某此特殊的原因或条件使之停滞在某一形态里好长时间,如果没有大的外置因素的作用(比如外族的侵入和战争),其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于这种形态,才能发生其真正意义上的大变革与大进步。如果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这些民族或许多在那种原始社会制度下还会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根本就不会进步。比如当时的西盟佤族和一部分傈僳族等,就处在阶级社会前夕的过渡期,还要更落后一些。   头顶天高,脚下地阔,耳边风急,眼前浪旋,伏羲能不有所感触吗?   伏羲氏族系统大约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活动在渭河流域,大地湾遗址距今差不多有8000年。这就说明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先祖一直活动在这一区域,并创造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八卦作为其中的一种,其形成并非偶然。民间的说法是卦台山 “北环以渭”伏羲上见对面山中龙马出洞,腾空而起;下见渭河中的“分心石”,“中虚外实,开如太虚”,因此始创八卦。但科学地说,我们应该把八卦看成是由占卜而发展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八卦的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当时先民对万物的认识,也不外乎这八项,它所反映的应该就是先民对万物的一个分类和总的概括,所以《系辞》说“以类万物之情。”而另一句 “以通神明之德,”则是希望通过占卜能得到神意的显示。作为氏族部落的首领,他对部落之中所发生的大小事宜均均需占卜,在远古洪荒时代人们重巫卜敬鬼神,吉凶祸福全仰卜象神意以决疑。八卦不同于其它一般的占卜,一是容纳积累了史前先民的知识经验;二是它对原始的占卜进行了综合与概括,这也正就是我们把伏羲作为一个文化英雄(Cultule Hero)看待的主要原因。文化英雄在人类学上被认为“是指在民俗学上具有光荣的人物,他们被认为对古代的特殊生活方式具有教化之功。(《六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册《人类学》3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伏羲不便创造了八卦文化,还与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说中的伏羲是蛇身人首,半人半兽的怪物,在出土的许多汉墓石刻中都把伏羲和女娲画成是两个人头蛇身相交的样子。据研究民俗学的杨小冰先生说,据现代人已有的人类学知识和原始部落民俗学知道分析判断,所谓“蛇身”“鳞身”,并非真正的蛇躯,而是身上有形似蛇鳞状的标志或装饰物,伏羲身上的蛇纹,其实就是原始氏族所崇奉的图腾物的形象,也就是该氏族用以识别于别的氏族的族微图象,即“蛇身”显示伏羲的蛇图腾。从渭河中上游远古时代的气候判断,小冰说当时的气候温暖湿润且多林木,河中水多山上林密,且泽薮遍地,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也出于一种防护的本能,人类的先祖便在自己身上涂上了类似于蛇鳞或其它图案的伪装,现代人纹身的习俗就是从那里流传沿续下来的,尽管许多风俗已经失落了,有些风俗已变得和上古有很大的区别,但通过生活习惯、服饰、纹理、图案承传等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及对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还是认为,伏羲的“蛇身人首”就是身上有蛇形图案标志的人,即表示他是蛇图腾氏族的人,而风姓则表明他是这一氏族系统里的一个支系。   在我国古代地无分南北,畏敬和崇奉蛇为神灵或图腾的氏族甚众。在《山海经》一书中反映十分明显,书中的神达454个,其中的“神人”为307个,而龙身、蛇身、龙首等的“神人”达138个,占总数的45%。   水草丰茂,自然多蛇,相传“上古草居患蛇,故相问无蛇乎。”把“无蛇”作为平安无事的问候语,就如果贫困边远的西北地区,把“吃了没”当做问候语一样,怕蛇和缺吃一样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于生命的安全。上古人类的智力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对蛇的畏惧更是先天性的,所以有许多的氏族都崇拜蛇并把它当作神物,而更有许多氏族,就干脆以蛇、虫为姓,在古文字中蛇、虫、字义通,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的人都把蛇叫长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古姓氏中的蚩龙、祝融、禹等等均从虫字,伏羲、女娲姓风亦从虫字,可能均源自蛇图腾的母系氏族。   至于伏羲这个源自蛇图腾氏族的风姓支族,在他继天而王,为百王先时,为何“以龙纪宫,以龙为龙师”,而不以蛇的图腾来纪宫呢?这就与这一氏族部落不断的壮大和兼并它族有关。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伏羲考》一文中说:“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兼并与融合,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又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条大蛇。……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吮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才得以接受了兽类的四蹄、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由此推知,伏羲通过兼并,联姻等等方式,陆续吸收进了其它把以马、牛、狗、鹿、鱼、鸟等为图腾的氏族,壮大了自己,使自己成为“继天而王”的“百王之先”,众多的文化汇聚到一块,人类就可以取优存精,选择吸收一些文化的精华,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从量变发生巨大的质变,这也就是许多外国人不能理解在那么远古的洪荒时代,何以能产生神奇的八卦文化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伏羲氏族在当时已经有了数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更不知道我华夏先祖在很早就使用占卜术了,八卦由占卜而来并积占卜术之大成,是迟早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就如同龙文化的出现一样,不必要大惊小怪,都是自然而然又在情理之中的,再辉煌再灿烂的文明,都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天上掉下来的或者如有些人所言是外星人带来的,包括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等等,他都是人类的先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之中,日积月累一点一点积累发展而成的,屈原在《离骚》中说:“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有翅膀的叫应龙,只是不同图腾的综合而已,到了封建社会,龙与凤被最高统治都年攫到,便失去了原来图腾的意义。”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产生并创造于渭河流域的伏羲文化,而今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兴起了一个全世界范围的周易热。阴阳八卦思想大为普及,几乎妇孺皆知,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当然也是我华夏子孙渭河儿女的骄傲和引以为豪的光荣。渭河作为曾创造这种灿烂古文化的地方,也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   伏羲所创造的八卦,乃是叩开世界之门的重锤。每一个民族的时代文化,都有自己的根和源,都不可能离开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伏羲氏族在创造八卦的时候,其氏族部落已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穿越历史时空,在上古那个温暖的时代里,我们的先祖恬静的生活在渭河谷地,人与鸟,与岩羊,与鹿,与原始牛,与诸多的古生物,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渭河两岸植被茂密,古木森森,林中出没着许多动物,宽阔的渭河河道里水光瀚瀚,追逐嬉戏着,一派和谐的画面,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人们当时虽然没有文字,但当时已经产生了语言,这语言是上帝赋予人类最伟大的法宝之一,人类的先祖们就是通过口口相授,才传递着经验,积累着知识,交流着感情,丰富着生活。氏族的首领更是具有特权,他们掌管着火种,掌管着食物的分配,特别是他们掌握着氏族部落最为重要的占筮之法,伏羲的部落兼并和收容了许多其它的部落,他因此也学会了更多的占卜之法,草卜、竹卜、石卜、泥包卜、骨卜、龟甲卜、牛肝卜等等,他通过看箭眼是否同中,察烟柱能不能交合,滚磨石可不可以叠合这些实物卜的方法,慢慢地总结刻画出了八种符号用以取代,这就是后来产生的并通过周文王推演而成为八八六十四卦的东西。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男女媾精,这种从天圆地方,生殖崇拜演泽而成的神密符号,以阴阳变化为核心,它不但与生殖有关,而且与天文、历法、卜筮有关,说大一点,它包涵着一种旷古未有的宇宙观,说小一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的天文、气象、历法、数学、农业、医学、军事、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创造与发展,都曾有过重要的作用,而且现在它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我们的先祖听风而成的文化奇迹,已经让世界瞩目,在不久的将来还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