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年.同题】焰火与月光

2022-01-02经典散文
[db:简介]
                               焰火与月光
                                    
                                                祝成明

孩提时代最爱过年。每每临近年关,我往往掰着乌黑的、长着冻疮的小指头,计算着距离春节的时日。过年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红色的向往和憧憬,是迷人的乐园和天堂,不仅有难得穿上的新衣服,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等着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贪玩贪吃的小孩子来说,这种诱惑是无法抵挡的!

情形往往是这样的,正月初一的天气有些阴冷,我起了一个大早,不停地搓着手,哈着气,点燃一炷香,开始放鞭炮。我右手拿着红色的鞭炮,左手拿着香火,不知是冷,还是害怕,我的小手有些颤抖,老是不能准确地点燃引线,磨磨蹭蹭的,才勉强点着了一个鞭炮,赶紧往空中一扔,鞭炮炸响,一声“嘣”,响彻在迷蒙、空旷的乡村,弹回一声巨大的回音。空中的鞭炮陡然一转,向更高的空中飞去,更响亮的一记“啪”声,炸在更高的空中,村庄一阵震动。硝烟味弥漫,随后,整个村庄掩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鞭炮声中,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炸声热闹着昔日宁静的村庄,新年的气息开始飘溢,沸腾。

放鞭炮之后,父亲说,“今年的鞭炮这么响亮,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餐。用完早餐,我扛出一把梯子,盛一碗米汤,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贴春联,大门、小门、偏门的门楣上,统统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鲜艳的红纸上,站着一个个墨黑的、歪歪斜斜的毛笔字,稚气未脱,在寒风中精神抖擞,向我们颔首致意,我感到一阵兴奋和激动。回想起来,自小学三年级之后,我就承担了书写春联的任务,也算是给新春添了一些色彩和生气。然后,我把父亲买来的大红纸裁成小片片,贴在猪圈、鸡笼、窗户、家具和果树上,祝福新年有个好收成。我曾经以《红纸条》为题写过一首诗——

    每年正月初一
    在鞭炮的硝烟中
    父亲嘱我
    把备好的大红纸
    裁成很多小片片,刷上米汤
    贴在桃树、梨树、橙树和枣树上
    祈盼今年结的果子吃歪我的嘴巴
    贴在门楣、谷仓、猪栏和鸡笼上
    祝福今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红纸条给暗淡的果树和器物
    捎来了冬日乡村少有的光彩

    后来啊,我长大了
    生活里刮过一阵大风
    果树一棵接一棵地死去
    家里也不养猪了
    鸡鸭鹅还常常深夜被偷
    震天的鞭炮,在新年
    像往常一样捅破村庄的宁静
    可是,喜庆的红纸条早已飘远
    剩下的一张,在向阳的山坡上
    父亲的坟头,独自迎风起舞……

鞭炮声声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新年,岁月随弥漫的硝烟一起飞逝,消失,孩提时代的红色新春渐渐褪色,就像门楣上的旧春联一样被风雨漂成了灰白。我站在年关的家门口,望着这个新楼房挨着新楼房的村庄,我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孩提时代的那种单纯和快乐?我静默良久,找出了家里早已干涸的墨水瓶、布满尘埃的毛笔,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下一副春联。那一群喝醉酒的汉字,也许代表了我的心意。

除夕夜,我与家人们一起吃过年夜饭,天已经黑成一团浓墨了。家家户户的烟花开始出发,呼啸着,交织着,此起彼伏的冲上天空,在最高处盛开出绚烂的放射状的花瓣,而后消失。年的气息开始进入高潮,这时的山村才像过年。那些在外谋生的乡亲们像宿鸟一样飞回了村庄这棵大树,焰火多像他们叽叽喳喳发出的欢叫!

我一个人走出家,沿着柏油马路到另外一个村庄玩。周围的村庄都是一片辉煌的焰火,轰鸣、尖利的声音,艳丽炫目的色彩,稍纵即逝的感觉一齐涌来,将年的喜庆和兴奋烘托得热热闹闹。我穿行在这种人造的虚幻中。远处,马路边一盏微弱的灯光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养蜂人低矮的木板房里透出的煤油灯光,在除夕之夜的风中摇曳,闪烁,像一只受惊的蝴蝶扑扇着翅膀。一个中年男人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一个人喝酒。几百箱蜜蜂整齐地排着队,蹲在泥土地上。我似乎能听到他呷酒的声音,蜜蜂“嗡嗡嗡”的声音,寒风掠过的声音和灯光跳跃的声音。天空中的焰火更加肆无忌惮,一朵追着一朵,一丛拥着一丛,照亮了这片原本寂寥的夜空。我经过这盏灯光,摇曳的灯光比烟花寂寞。

过年的时间溜得最快,转眼已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山村的年轻人又出外打工了,空剩下一个窝。谋生的人们已经在异乡的流水线上、工地上和写字楼里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年的工作。焰火已经退出了山村。元宵节的夜晚真是一个美丽、安静的夜晚,纯银一样的月光铺在大地上,明朗,透明,月光柔柔地照耀着大地,山川、河流,村庄、道路亮如白昼。我照例去另一个村庄玩,又经过养蜂人简易的木板房。我的心绪像月光一样透彻,宁静。回家时已经很晚了,我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更加晶莹,纯银一样,丰盈得涌进我的房间。山村已经沉入了梦乡,没有烟花,没有虫鸣,没有狗吠,我能听到月光泻地的声音、窗外微风拂过竹叶的声音。月光如水,泼向一望无际的大地。

月光,引人遐思。中国有着深深的恋月情结,古典诗歌几乎就是月光照亮的。杜甫低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昌龄高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苏轼叩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柳永柔情缠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安石满怀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光是有情的,是故国,是家园,是别恨,是离愁,亦是永恒的歌谣。我从古人的节奏中,沿着唐诗宋词,触摸到了月光旷远、深邃而又沉重的光华。我再也躺不住了,起身坐到写字桌边,抽出钢笔和纸张,想写点什么,但什么也没有写出来,只有月光仍在濯洗着我的心灵。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屋里。窗外的月光愈来愈明亮,我眼前的道路愈来愈宽广,我好像乘着月色起飞了。山川、大地、河流、村舍,以及一切有灵性的物质,与我一道分享温柔的月光。当所有的人都进入了梦乡,我还在寻找。只有月光知道我的心。

无人挽留的月光,终将悄悄流逝,一如新年的繁华和热闹。今夜,我在月光满怀的晚上,记下这段文字,并将那轮最圆、最亮的月亮,移到纸上,作为我的句号,作为这个元宵节的纪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