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回老家住一宿,听听老人家的唠叨

2021-12-31叙事散文路边泉水

我的老家在距离我工作的地方接近100公里的一个较大的山村。算起来,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接近三十年了。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几个兄弟姊妹一个个送出了村子在外工作,自己仍守在那个生活了几代人的农家小院里。每次想起、说起,都要生出许多感慨。那里有我孩……
我的老家在距离我工作的地方接近100公里的一个较大的山村。算起来,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接近三十年了。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几个兄弟姊妹一个个送出了村子在外工作,自己仍守在那个生活了几代人的农家小院里。每次想起、说起,都要生出许多感慨。那里有我孩提时代的伙伴,那里有印证我的许多的脚印。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那里是我的根,那里才是我的家。上大学的几年里,寒暑假都是在那里度过,参加工作之后,有时间就往家里跑。后来在城里结婚了、为人夫为人父,渐渐需要料理的事情多了;后来为了适应工作,写论文、考职称,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了;后来在工作单位里有了一点职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家里呆得时间越来越短了;再后来,我工作单位几经交流,辗转4个县区,回家的时间更是难以确定,电话,成了维系我与父母、妻、子的主要方式。平时我的兄弟姊妹几个少不了时常往来看望老人,但大都是来也匆匆、走也匆匆。不待老人亲热够,就说声拜拜了。每次临走,看到老人不舍的眼神,我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负疚感。 直到近年我的工作相对稳定,夫妻都晋升了高级职称,儿子考入天津理工,我的生活频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忽有一日,我猛地想到大概有十几年没有在老家的山村里过夜了。“盼着你们来,不是图的你们拿回家什么吃的用的东西,主要是为的说说话”,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犹在我耳边回响。是啊,父母都是80多岁的人了,儿女都在外工作,家里吃的穿的都很富足,这足以让山村的邻居们羡慕,但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寂寞的期盼中打发时光的。一次的儿女团聚之后,便期待着下一次,中间只有接听电话的份了,最近几年,母亲的听力下降很快,电话里已无法交流了。见了面,我们说话也不得不提高嗓门喊,她就拿了板凳靠在旁边,还时常闹出些笑话。我决定利用周末回老家陪伴父母住了一夜。 周六下午,我和妻子回到了父母跟前。父母的高兴劲既是在预料之中的、又超出预料之外。当听到我要住下,更是喜出望外,急忙张罗。我一再声明不急,今天有时间,老人家才算放心地坐下来。 傍晚时分,邻家的烟囱升起了袅袅炊烟。我们也开始张罗吃住的事了。母亲和我妻子打开了另一个房子,这是我结婚时住的新房,这些年成了接待临时来客人的住所。结婚时我们留在家里的被褥铺盖都在,母亲说前些日子刚晾晒过的。 晚饭自然是我下厨,都是我带来的现成货,稍加处理、加温、装盘就可以上桌。锅灶是眼下农村常见的节能烧柴灶,一个灶膛上2只锅,通常是一个熬稀饭粥,一个炒菜,父亲帮我烧柴,我掌勺。灶膛里的火苗很旺,映照在父亲的脸上,忽明忽暗,我看见虽是充满了笑意、满足感,可难以遮掩岁月苍老的的痕迹,毕竟是81岁的人了。添足了柴火,父亲就抬头专注地看着我炒菜,还自言自语地说,不一样了,现在外头的男人都会炒菜、做饭了。我无言以对,父亲忙碌几十年,一直是田里的好手,十八般农活,样样是拿得起放得下,手也巧,用树条子编筐子是十里八乡的高手,可就是不会做饭,多年来,厨房里的事情从不过问,我母亲走亲戚,都要事先给准备好饭菜再走。这也成了后来母亲埋怨的一个主要话题。 山村的夜晚实在是太静了。寂静的让人感到一时难以适应。灯光下,我们边吃边聊,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那里说那里。吃饭桌子是我爷爷留下来的,距今有60多年了;洗脸的铜盆和我同岁,40多年了;我们的工作都很好,孩子在天津学习很努力,也叫注意节俭,花费不多;村子里xxx老了、xxx家的孩子出息了、出去打工的人都挣了不少钱….

也有时髦的话题:你们来的时候看到了,从乡里到村里都是沥青路了,村头上每天有两个客车跑县城往返,今年村里被上级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大街小巷更新了路灯,村西的空地上建了农民公园,不少外出打工的都买上了自己的汽车。… 时间不早了,我催促老人家早休息,他们竟都没有觉得时间已是接近夜半时分。 躺在床上,我一时难以入眠。 在我的一贯的印象里,我的村庄自然条件较差,村民的生活多少年来一直不富裕。(当然现在是山清水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了)尤其是我们家人口多,父母原本不识字,后来赶上解放了,在“青救会”、“识字班”里倒也学了一些常用的大路边上的字,因此深知学问的重要,宁可自己受苦受累,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让孩子们上学。那时候,生产队里的分配体制不行,凭工分分粮食、分柴草、分钱。我们家上学的多,在队里干活挣工分的少,因此分得粮食、柴草就少,分钱是不可能的。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但是从没有丝毫影响、动摇父母供应我们上学的决心。记得小时候,父母干活累了,需要帮手的时候,刚要喊我们,只要看见我们手里拿着书本,或者在写作业,就会悄悄地走开….我们从小耳闻目睹的状况,决定了努力拼搏的性格。干什么都要干出个样子来,学习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便是我们村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的兄弟姊妹中有三个当了教师。我时常在想,我的父母,作为两个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的农民,给予我们的已经足够多的了…. 山村的早晨,空气宜人。晨曦中,随着东边天际颜色的变化,景象逐渐生动起来。我在村子周围溜达,看到了晚上父母提到了农民公园等等。家乡的变化的确不小。 早餐、午饭之后,父亲催促我不要影响工作,该回去准备明天上班了。我心里一热,其实我正担心如何跟他们道别。 回城的路上,我如释重负,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轻松。这次回家总算起来也就是24小时,临别时我看到了父母亲脸上洋溢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鲜明的满足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