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关中印象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侧记

2021-12-30叙事散文清浅居
关 中 印 象————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侧记“房子偏偏盖,锅盔像锅盖”《陕西八大怪》这是记忆里童年的乡村古谣,若干年了,却记忆犹新。瓦蓝澄明的天际下,村落里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遍布在八百里秦川里,关中固有的一种风情便是房子偏偏盖,所有的房檐……

关 中 印 象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侧记

“房子偏偏盖,锅盔像锅盖”《陕西八大怪》这是记忆里童年的乡村古谣,若干年了,却记忆犹新。瓦蓝澄明的天际下,村落里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遍布在八百里秦川里,关中固有的一种风情便是房子偏偏盖,所有的房檐偏向一个方向,土坯制成的墙壁呈现出最原始的基调,没有装饰,更没有绚丽的色彩,除了朴素还是朴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市里的人们追求起了“返璞归真”的生活,热衷寻找乡下人的生活情趣。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离陕西省省会西安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以其古拙质朴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的传统小吃,留存完好的关中古建筑群,而渐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幸被收录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


流光,在四季的更替中渐渐老去,茫然间的人们在快捷高速的生活节奏里变得轻飘了起来,时常会找不到落脚的根基,飘忽间,都会萌生出一种情结,那便是“怀旧”……


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没有浓彩重笔,却繁华非凡,迎风招展的幡子,土的掉渣的器皿,半人高的瓦缸里不仅仅只是盛满了醇香的乡村老醋,更应承载着人们对历史遗存的一些事与物的念想。如今的人们陡然间为何如此念旧了?难道是我们遗失了过多的,不该丢弃的东西?徜徉在袁家村,窄窄的青砖铺就的路径,将久远的风情与古老故事延伸进浮躁的现世,过客熙熙攘攘擦肩而过,或驻足于某个作坊间,或停留于那个摊贩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汇集于此,记忆变得不再安静,所有可以感知的触角慢慢的试探着将故事打开。


那边是酣畅淋漓的大秦腔的吼唱声,轻易的便穿透了人们心中,那堵古老与现代之间横隔的墙,一位满脸写满沧桑的老者在不大的戏台上,声嘶力竭的表演着,过去从不屑于秦腔戏曲,那种基本靠吼才可以表达的艺术被我认为是缺少了雅致和温婉。那些演员都是普通的村民,但极具穿透力的吼唱还是深深的震撼到了我,老者举手投足间的认真与拙朴,还有那铿锵有力的吐词与唱腔,更有甚的是表演者那投入的做戏,左右轮换着硬生生的将抬起的脚狠狠的跺下去,瞬间腾起了戏台上沉积的灰尘,不大的戏楼便在渐渐飞扬起的黄土尘埃里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历史的符号!


品尝着地道的农家小吃,一种故乡的滋味萦绕过来,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故人的味道,还有什么可以比它更加熟悉?可以,落座于此,不看繁华不看过往,静静的分享一段时光,在“童济功”茶楼砌一壶陕青,看着那西北汉子光着膀子酣畅淋漓的拉着风箱,一个个铜制的茶壶被炉火烧的呼呼作响,合着音乐拉着风箱,欢快的节奏不亚于CONGAS的效果,他被这里的人有趣的称为:“快乐的风箱哥”。于此:光阴静止,故事终结,情节断续,记忆定格!


一缕阳光从霾的缝隙里挣扎着,匍匐着,把温暖撒满四周,抬头,仰望,我渴望找寻到我童年的天空,童年的空气,也许,瓦蓝的天空对现如今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可以用来想象的天空颜色,但在这里我变得愈发的苛刻,苛求每一个清晨都可以嗅到清新的空气,苛求每一个晌午都可以看到瓦蓝的天空,苛求每一个傍晚都可以徜徉在清清的溪流边......


古朴,醇正,酣畅,归真,完全可以把自己身心安放在这里,安放在这关中印象里,足可以,神清气爽,让某种豪气变得荡气回肠!还管他阴霾的肆意与横行! 回归自然,崇尚自由,渴望儿时纯净清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在这里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时光仿佛回转,光阴已经如昨,下来便是,我们每一个过客,将每一个故事悄然打开,将每一个清丽的面庞捧起静静端详......



[ 本帖最后由 清浅居 于 2014-3-5 10:07 编辑 ]

a14450813_01000.jpg (721.86 KB, 下载次数: 145)

2014-3-4 22:14 上传

a14450817_01000.jpg (526.54 KB, 下载次数: 139)

2014-3-4 22:14 上传

a14450841_01000.jpg (772.16 KB, 下载次数: 135)

2014-3-4 22:14 上传

a14450856_01000.jpg (586.45 KB, 下载次数: 143)

2014-3-4 22:14 上传

psb.jpg (523.67 KB, 下载次数: 138)

2014-3-4 22:16 上传

psb (1).jpg (331.16 KB, 下载次数: 129)

2014-3-4 22:16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