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名刹万华寺往事
2021-12-29叙事散文聂中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13 编辑
陇右名刹万华寺往事
■聂中民滩歌古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滩歌镇威远寨据记载是唐代由吐蕃王朝……
陇右名刹万华寺往事
■聂中民滩歌古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滩歌镇威远寨据记载是唐代由吐蕃王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13 编辑 <br /><br />陇右名刹万华寺往事
■聂中民
滩歌古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滩歌镇威远寨据记载是唐代由吐蕃王朝的枭波部落所建,至宋朝成为中央王朝防御西夏的边境重镇。在滩歌镇南双龙山北麓,武山古寺万花寺掩映其间。每次到滩歌古镇,万华寺总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楼台亭斜,古树名木,更多的是有一段血腥的记忆。有时候是我一人,有时候是我们好几个人。
万花寺始建于650-655年,依山就势层叠而居。五代、宋、元,屡遭兵燹,多有兴废。明万历16年(1589年)扩建,初具规模,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及民国初陆续修建完善,形成释、道、儒三教并存,成为具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六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青瓦红柱,高脊双带,六角飞檐,色彩绚丽,起伏于苍松翠柏、灿烂丁香丛中。寺院塑像庄严壮观、栩栩如生,既有恐怖狰狞、接连阴阳的罗汉鬼怪,又有吞吐天地、普渡众生的菩萨仙道。
万华寺是上、中、下三寺建筑群的总称。上寺称之为“四方景”,呈正方形四合院状布局,东西南北方向各有殿宇。其最著名者,大雄宝殿也。大雄宝殿坐南朝北,殿内正面有“如来、接引、准提”三蹲佛像。左右两边分列着二十四天官塑像。与大雄宝殿相对的是千手佛殿,坐南朝北。其内正面有塑像“千手、妙善等三尊佛像,十八罗汉分列两边。东有圣母殿,西有三官殿,还有张公殿、洞宾殿,院内现存和尚泉一眼,巨型铁炉一尊,东西南角均为花园。上寺院内宝殿殿梁、柱子上有左宗堂等18位历史文化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条幅共21幅。为武山、甘谷、岷县、漳县等三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堪称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寺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分上下两层台,上台有天王殿。西面是十王殿,塑有地藏王菩萨,股肱及十殿阎君。北面有戏楼。中寺梁、柱上有何鸿吉等6人题写匾额、对联6幅。下寺即宝泉寺,因寺内有清静泉、谢家泉、东宝泉、西宝泉而得名。下寺可分东西两院,东院上台有凌霄殿、四圣宫。修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重建于清咸丰戊午(公元1858年)的清静寺地处东南角,而清静寺侧西华寺则是当地人后来所新建二成。唐高宗永徽年间开始修建大雄宝殿,即统一名为万花寺。可惜万华寺在文革期被毁,几近绝迹。近年来,在乡贤杜学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上寺原址新建了今天人们普遍看到的新寺,该建筑群是宗教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结晶。
然而,这座著名陇右的古刹见证了血腥的屠杀和神韵。我的母校滩歌中学就坐落在万华寺山下,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美好时光。那时我们课余活动,总能挖出很多死人骨头,但不知道所以然。随着阅历和学识的增长,我对地方历史人文的研究和兴趣也就多了。
翻阅武山地方志可知,在1648到1870年间滩歌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回汉民族仇杀过程,当地居民因此屡遭杀戮与掠夺。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先生主编的这本全面集中反映滩歌文献《滩歌镇志》载,1930年1月10日(民国18年农历12月11日),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军吉鸿昌某部师长高去桥从西和、礼县征集1500余名年龄在15-20岁左右新兵集训备战,于当日进驻滩歌镇。师部驻滩歌镇下街郭家堡子,师指挥所设在滩歌镇川高家坟园,迫击炮营驻漆家庄,步枪营一部驻卢家坪,另一部驻上街、关庄一带。当日晚,国民军过之刚旅500余人由岷县抵滩歌镇与高去桥部会合。
在武山,我走访过滩歌本土文人张青源、漆宝全、于申明等人,从他们的文字中,我所知道的万华寺的屠杀事件的时间等方面多有分歧。在当地文献资料中所记述的关于屠杀结果的文字“皆无幸免”我不大赞成。多年前,我和家父谈及于此,家父曾给我描述过一个在滩歌镇街上碰见的买烟叶的礼县人。他是万华寺屠杀中当年从树上逃生者之一,我觉得他对屠杀事件的叙说真实可信。
1930年1月11日(农历12月12日)晨,寒风狂卷漫天飞雪。滩歌镇的四面八方的村落、河流、山峦都隐没在苍茫的风雪之中。天水军阀马廷贤驻武山的王占林回军骑兵540余人,自滩歌镇东南的龙台方向行进于雪深及马膝的大地上,马不停蹄的直奔滩歌镇袭击驻镇国民军部队。马部首先占据了蜘蛛滩山梁,以居高临下姿态对国民军进行了强烈的射击。当日中午时分,天气依然风卷飞雪,弥天盖日。马部回军纵队取道蜘蛛滩山南东道沟,山北之代家沟一带。主力沿蜘蛛滩直逼而下,从三个方向对国民军进行了合围。马部回骑兵在滩歌川会合后,集中火力猛攻国民军,国民军主力在万般无奈何之下退守万花寺。于是,万花寺遂被回铁骑包围,高去桥师长受伤后从万华寺和部分战士仓皇逃到了镇兴堡(古称威远寨)。因此,国民军被分割于万华寺与镇兴堡两处。
傍晚时分,滩歌镇的村庄、山野在了一片沉寂和冰冷之中被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的严严实实。午夜时分,忽然一阵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宁静地长空。回军从四面向万花寺发起猛攻,立时马嘶枪鸣、杀声四起。万华寺周边被惊醒的村民们在一阵子慌乱中都紧关门户,悄悄躲在屋里不敢点灯。此时,500余名国民军被围困于万花寺,因分兵抵抗而大堡子后援未及又加以新兵不习械斗,在饥寒交加之中回军乘乱强攻万华寺。国民军拒守寺庙半小时之后随即被分割包围,迫降缴檄,全部被驱赶集中至中寺与上寺大院。这些从陇南招募来的国民军新兵因年龄尚小,实战不足,被回军铁骑管制后一片片跪伏雪地。衣衫单薄的娃娃兵全身披雪而瑟瑟发抖。
1930年1月12日佛晓,滩歌镇仍然被风雪弥漫于一片苍茫之中。马廷贤部曾于1929年6月在宁夏被吉鸿昌歼灭,本人逃亡京、津,余部被国民军改编。为报当年一箭之仇,马延贤部回军突然对所有缴檄的国民军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国民军战士一片大乱,受伤者四处奔窜。枪击声、刀砍声、马嘶声、喊杀声、哀求哭叫声混成一团。逃窜的国民军战士,在回军的呐喊嘶杀声中,在震耳欲聋的枪击声中,在冰凉马刀挥舞之中纷纷倒下。整个万花寺变成了屠宰场,变成了一片充满凶暴、血腥、悲壮的人间地狱。屠杀持续了约两小时,寺内官兵皆被血刃,仅有藏于树上的一两人幸免。一时间鲜血从山门奔泻而下,染红了整个白马河,万花寺尸堆成丘。古寺松柏间,墙垣屋脊上到处蜷缩或倒挂着这些年轻新兵被射杀的尸体,其状惨象目不忍睹。这些惨遭杀戳的国民军官兵,鲜血染红了茫茫雪地,鲜血溅满了慈祥圣洁的佛身,鲜血在白雪覆盖的古寺中像一朵朵寒风中的红牡丹,耀眼而心寒。
中午时分,由于镇兴堡较为坚固,回军虽竭力攻打未能攻克,堡中官兵才幸免于难。回军撤出寺内,疾奔岷县,消失在南山林海雪原之中,万花古寺重新被一片死寂的阴影所笼罩。为报答镇兴堡的救命之恩,新军撤离时全都脱帽鞠躬致礼。寒冷的严冬之后,该年春天的绿意已随着探青的绿芽飘飘而来,而万花寺依旧冰冻门封,寒意犹在,在这片古建筑群中,阴魂不散,森严恐怖,连沐浴于春光中的飞鸟也远远避之,不再去那寺中的古树间鸣唱。连月时日,阴云不散,无人敢去涉足古寺。
万花寺血案后,回军又数次袭掠滩歌,并相继攻克高楼堡子、滩歌黑池殿堡子。其中黑池殿堡内103名群众无辜被杀,回汉矛盾愈深,回军与国民军之间的仇杀报复愈演愈烈。1931年冬,马应全部被鲁大昌部何处团偷袭并被驱赶出武山,鲁大昌国民军占据武山。后鲁被任命为国民党新编14师师长,国民党中央军控制了武山。
2006年夏天的早上,爬山不足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万华寺院。这次是和我省散文作家杨建全先生去考察过一通万华寺出土的石碑的。其时,万华寺正是层林叠翠,泉水成溪,花果飘香,松柏参天的时节。站在寺院中放眼望去,威远寨孤峰兀立,魁星阁若隐若现;古镇周边屋舍俨然、阡陌纵横;小镇街车马水龙、高楼林立;寺里梵呗嘹亮,山下书声朗朗。这座雄伟挺拔的陇右名刹与万仞峡口遥相呼应,难道没有给滩歌古镇凭填了几分韵味么?
■聂中民
滩歌古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滩歌镇威远寨据记载是唐代由吐蕃王朝的枭波部落所建,至宋朝成为中央王朝防御西夏的边境重镇。在滩歌镇南双龙山北麓,武山古寺万花寺掩映其间。每次到滩歌古镇,万华寺总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楼台亭斜,古树名木,更多的是有一段血腥的记忆。有时候是我一人,有时候是我们好几个人。
万花寺始建于650-655年,依山就势层叠而居。五代、宋、元,屡遭兵燹,多有兴废。明万历16年(1589年)扩建,初具规模,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及民国初陆续修建完善,形成释、道、儒三教并存,成为具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六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青瓦红柱,高脊双带,六角飞檐,色彩绚丽,起伏于苍松翠柏、灿烂丁香丛中。寺院塑像庄严壮观、栩栩如生,既有恐怖狰狞、接连阴阳的罗汉鬼怪,又有吞吐天地、普渡众生的菩萨仙道。
万华寺是上、中、下三寺建筑群的总称。上寺称之为“四方景”,呈正方形四合院状布局,东西南北方向各有殿宇。其最著名者,大雄宝殿也。大雄宝殿坐南朝北,殿内正面有“如来、接引、准提”三蹲佛像。左右两边分列着二十四天官塑像。与大雄宝殿相对的是千手佛殿,坐南朝北。其内正面有塑像“千手、妙善等三尊佛像,十八罗汉分列两边。东有圣母殿,西有三官殿,还有张公殿、洞宾殿,院内现存和尚泉一眼,巨型铁炉一尊,东西南角均为花园。上寺院内宝殿殿梁、柱子上有左宗堂等18位历史文化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条幅共21幅。为武山、甘谷、岷县、漳县等三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堪称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寺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分上下两层台,上台有天王殿。西面是十王殿,塑有地藏王菩萨,股肱及十殿阎君。北面有戏楼。中寺梁、柱上有何鸿吉等6人题写匾额、对联6幅。下寺即宝泉寺,因寺内有清静泉、谢家泉、东宝泉、西宝泉而得名。下寺可分东西两院,东院上台有凌霄殿、四圣宫。修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重建于清咸丰戊午(公元1858年)的清静寺地处东南角,而清静寺侧西华寺则是当地人后来所新建二成。唐高宗永徽年间开始修建大雄宝殿,即统一名为万花寺。可惜万华寺在文革期被毁,几近绝迹。近年来,在乡贤杜学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上寺原址新建了今天人们普遍看到的新寺,该建筑群是宗教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结晶。
然而,这座著名陇右的古刹见证了血腥的屠杀和神韵。我的母校滩歌中学就坐落在万华寺山下,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美好时光。那时我们课余活动,总能挖出很多死人骨头,但不知道所以然。随着阅历和学识的增长,我对地方历史人文的研究和兴趣也就多了。
翻阅武山地方志可知,在1648到1870年间滩歌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回汉民族仇杀过程,当地居民因此屡遭杀戮与掠夺。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先生主编的这本全面集中反映滩歌文献《滩歌镇志》载,1930年1月10日(民国18年农历12月11日),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军吉鸿昌某部师长高去桥从西和、礼县征集1500余名年龄在15-20岁左右新兵集训备战,于当日进驻滩歌镇。师部驻滩歌镇下街郭家堡子,师指挥所设在滩歌镇川高家坟园,迫击炮营驻漆家庄,步枪营一部驻卢家坪,另一部驻上街、关庄一带。当日晚,国民军过之刚旅500余人由岷县抵滩歌镇与高去桥部会合。
在武山,我走访过滩歌本土文人张青源、漆宝全、于申明等人,从他们的文字中,我所知道的万华寺的屠杀事件的时间等方面多有分歧。在当地文献资料中所记述的关于屠杀结果的文字“皆无幸免”我不大赞成。多年前,我和家父谈及于此,家父曾给我描述过一个在滩歌镇街上碰见的买烟叶的礼县人。他是万华寺屠杀中当年从树上逃生者之一,我觉得他对屠杀事件的叙说真实可信。
1930年1月11日(农历12月12日)晨,寒风狂卷漫天飞雪。滩歌镇的四面八方的村落、河流、山峦都隐没在苍茫的风雪之中。天水军阀马廷贤驻武山的王占林回军骑兵540余人,自滩歌镇东南的龙台方向行进于雪深及马膝的大地上,马不停蹄的直奔滩歌镇袭击驻镇国民军部队。马部首先占据了蜘蛛滩山梁,以居高临下姿态对国民军进行了强烈的射击。当日中午时分,天气依然风卷飞雪,弥天盖日。马部回军纵队取道蜘蛛滩山南东道沟,山北之代家沟一带。主力沿蜘蛛滩直逼而下,从三个方向对国民军进行了合围。马部回骑兵在滩歌川会合后,集中火力猛攻国民军,国民军主力在万般无奈何之下退守万花寺。于是,万花寺遂被回铁骑包围,高去桥师长受伤后从万华寺和部分战士仓皇逃到了镇兴堡(古称威远寨)。因此,国民军被分割于万华寺与镇兴堡两处。
傍晚时分,滩歌镇的村庄、山野在了一片沉寂和冰冷之中被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的严严实实。午夜时分,忽然一阵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宁静地长空。回军从四面向万花寺发起猛攻,立时马嘶枪鸣、杀声四起。万华寺周边被惊醒的村民们在一阵子慌乱中都紧关门户,悄悄躲在屋里不敢点灯。此时,500余名国民军被围困于万花寺,因分兵抵抗而大堡子后援未及又加以新兵不习械斗,在饥寒交加之中回军乘乱强攻万华寺。国民军拒守寺庙半小时之后随即被分割包围,迫降缴檄,全部被驱赶集中至中寺与上寺大院。这些从陇南招募来的国民军新兵因年龄尚小,实战不足,被回军铁骑管制后一片片跪伏雪地。衣衫单薄的娃娃兵全身披雪而瑟瑟发抖。
1930年1月12日佛晓,滩歌镇仍然被风雪弥漫于一片苍茫之中。马廷贤部曾于1929年6月在宁夏被吉鸿昌歼灭,本人逃亡京、津,余部被国民军改编。为报当年一箭之仇,马延贤部回军突然对所有缴檄的国民军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国民军战士一片大乱,受伤者四处奔窜。枪击声、刀砍声、马嘶声、喊杀声、哀求哭叫声混成一团。逃窜的国民军战士,在回军的呐喊嘶杀声中,在震耳欲聋的枪击声中,在冰凉马刀挥舞之中纷纷倒下。整个万花寺变成了屠宰场,变成了一片充满凶暴、血腥、悲壮的人间地狱。屠杀持续了约两小时,寺内官兵皆被血刃,仅有藏于树上的一两人幸免。一时间鲜血从山门奔泻而下,染红了整个白马河,万花寺尸堆成丘。古寺松柏间,墙垣屋脊上到处蜷缩或倒挂着这些年轻新兵被射杀的尸体,其状惨象目不忍睹。这些惨遭杀戳的国民军官兵,鲜血染红了茫茫雪地,鲜血溅满了慈祥圣洁的佛身,鲜血在白雪覆盖的古寺中像一朵朵寒风中的红牡丹,耀眼而心寒。
中午时分,由于镇兴堡较为坚固,回军虽竭力攻打未能攻克,堡中官兵才幸免于难。回军撤出寺内,疾奔岷县,消失在南山林海雪原之中,万花古寺重新被一片死寂的阴影所笼罩。为报答镇兴堡的救命之恩,新军撤离时全都脱帽鞠躬致礼。寒冷的严冬之后,该年春天的绿意已随着探青的绿芽飘飘而来,而万花寺依旧冰冻门封,寒意犹在,在这片古建筑群中,阴魂不散,森严恐怖,连沐浴于春光中的飞鸟也远远避之,不再去那寺中的古树间鸣唱。连月时日,阴云不散,无人敢去涉足古寺。
万花寺血案后,回军又数次袭掠滩歌,并相继攻克高楼堡子、滩歌黑池殿堡子。其中黑池殿堡内103名群众无辜被杀,回汉矛盾愈深,回军与国民军之间的仇杀报复愈演愈烈。1931年冬,马应全部被鲁大昌部何处团偷袭并被驱赶出武山,鲁大昌国民军占据武山。后鲁被任命为国民党新编14师师长,国民党中央军控制了武山。
2006年夏天的早上,爬山不足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万华寺院。这次是和我省散文作家杨建全先生去考察过一通万华寺出土的石碑的。其时,万华寺正是层林叠翠,泉水成溪,花果飘香,松柏参天的时节。站在寺院中放眼望去,威远寨孤峰兀立,魁星阁若隐若现;古镇周边屋舍俨然、阡陌纵横;小镇街车马水龙、高楼林立;寺里梵呗嘹亮,山下书声朗朗。这座雄伟挺拔的陇右名刹与万仞峡口遥相呼应,难道没有给滩歌古镇凭填了几分韵味么?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