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美人与雅歌(外一篇)

2021-12-27叙事散文江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46 编辑

       美人与雅歌前几天在家休息,忽然接到领导电话。心惊又胆颤,唯恐自己的工作没做好,责备追上门。却原来是旧时同学的老公到单位找我,说是老同学甚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46 编辑 <br /><br />       美人与雅歌
  前几天在家休息,忽然接到领导电话。心惊又胆颤,唯恐自己的工作没做好,责备追上门。却原来是旧时同学的老公到单位找我,说是老同学甚为思念,急于相见。
  我与旧友已整整五年没有音讯。忽然间像断开了的电源重新接通,那些紫陌红尘也随之一路迤逦走来。
  黛是我初中同学。当时我、黛、梅、颖并称为“四小花旦”。说是花旦,并非指容貌,而是笔头的功夫。黛却堪得上名副其实。亮亮的眸子,白白的肌肤,清清纯纯的样子。男孩子常视之为公主,可远观而不可近距离接触。我是个傻人。黛独与我亲近。
  后来初中毕业时,黛忽然间宣布不读书了。众人纳闷,我这个跟班儿的也不知原由。假期,十来个好友相约去海边疯狂,一伙人骑了车去找黛,才知道那天她订婚。
  黛烫了头发,记得是当时正流行的大波浪。满身的世俗味,像神奇的魔术转眼间变了另一个人。那朵清新、可人的小茉莉不见了。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转身愤然离去。那年,黛十六岁。黛一年结婚,两年添丁。做了最年轻的小母亲,过着她自认悠游的日子。
  时隔四年,我在一学校教书。黛忽地来看我。依旧是楚楚动人,只不过眉眼间,含了几丝沧桑。夜静时,并倚在小炕上谈心,黛说,她是与丈夫吵架,偷跑出来的。
  那年张艾嘉的成名作《爱的代价》还有余温。黛用她略显沙哑的女中音低低哼唱: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难忘的啊//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心中/虽然已没有了他//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这就是爱的代价。泪水滑下黛的面庞。黑夜易滋长忧郁的情绪,黛第一次向我诉说她与丈夫——伟的相识。
  伟是个生意人。年纪轻轻凭了高智商的头脑,为自己赢下一片小天地。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了黛,便紧追不舍。在黛即将毕业时,伟加紧了“攻势”。黛喜欢集邮,伟辗转于几个邮局或邮票交易场所,一套套的把少见的邮票买来,放在黛的面前。女孩子最容易被一点点地呵护与关爱打动。黛说,上学时偏科那么厉害,心想,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不如嫁了他。女人最后的归宿,不还是找个男人嘛?一个好的男人,便是女人一辈子的幸福。于是,黛不顾家人的反对,嫁了。
  最初两年,两个人还是恩爱的。伟四处做生意,黛陪着他四处走。黛不仅是乖巧的妻子,也是很不错的“门面”。妻子是丈夫身份的体现。
  一个人有了钱慢慢地会滋生出很多的毛病。男人最容易被钱与权纵容。应该说,一个男人或许能够抵抗女人的魅力,却抵挡不了钱与权的诱惑。而成功,会让男人陶醉于虚幻之中,架空自己,迷失本性。黛明显地感觉到伟已不是从前的伟。隔阂、猜疑、矛盾,一个接一个硬生生地横在两个人的中间。黛站在鸿沟的此岸,看不清丈夫的脸。黛说,我就是《玩偶之家》里的娜拉。昔日的同学正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明天在别人眼里是桃李春风一杯酒,而她像一枚棋子无着无落,被家庭的琐碎碾来碾去,一点思想与自由都没有。
  终于,积聚已久的愤怒在一件小事的挤压下,像充足了气的气球,“砰”的一声,爆了。黛头也不回,走,走,走。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感情上的事太微妙,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作为旁观者更不了解真相,最好做个“垃圾箱”、“收容所”之类的角色。隔了两天,伟开车找来,先是不说话,怔怔地望着黛,然后一句,回家吧!黛眼睛红红的,一语不发上了车。
此后三年间,黛又跑来几次。我也不问,只等她想说就说,不说更好。伟还是几天后赶来,把她接走。
  五年的时间,不见黛跑来,也没了她的消息。猜想,大概是两人磨合得差不多了,相安无事的过日子。
  前些日子与黛相聚,看着外表华贵的夫人,很强烈地感受到,盛装之下包着一颗疲惫、无奈、苍老、不快乐的心。
  黛说,每个人都回不得来路。常听人说“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假若当年如何”。一个人所选择的道路是命定的,犹如人与蚂蚁之喻。人的大手一挥,可怜的小东西要挣扎着走好长一段路。
  我亦常觉得命运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刚刚得见希望在前方偶一露头,转而又踪迹皆无,一切的渴望总会被风吹雨打去。生命在时间的河面上静静流淌,能够一直扬帆前进,看碧波荡漾,看两岸青山,已是幸福。行走江湖,谁能说对,谁又能说错?
  青春时的那段好时光,被以一桢塑封照片的形式保留下来,压在心头。偶尔从世俗的忙碌中抬起头来,惊鸿一瞥,山清水秀,云卷云舒的样子,有一种醉了夕阳的灿烂与忧伤。
       爱 与 痛
  痛。
  痛得厉害。把手伸进衣服里,紧紧地抓住肚皮,以疼解疼。一会儿把手紧握成拳头状用力抵住胃部。每走一小步都想蹲下来,弯下腰,或索性趴在这冰冷的大地上不再起来。但是,不可以。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摇摇晃晃地走向办公楼,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我艰难地抬腿。一阵虚汗从背后陡生,忽而又凉了。我能感受到脸部肌肉的僵硬。大概是被痛苦扭曲的表情吧!
  同事迎面走来,温暖的一句问询:“怎么了?不舒服?”我惨然一笑,用鼻音回了声,算是答了。真的不想开口讲话。呈给她的笑一定也是瘆人的。擦肩而过,我依旧无力地上楼。听着她轻松的脚步声,好生羡慕。
  到办公室忍着痛,不吭一声。病是自己的,环境是大家的。不能因了自己的不适影响别人的心情。照常扫地、换水、浇花、擦桌子,收拾完毕,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装作早晨没睡醒的样子,把头伏在书案上,双手狠命地掐住胃部。这时候,我是坚强的,以意志与疼痛进行着一种较量,同时又是脆弱的,想一个人,一个亲近的人在身边。可是,那个人——在哪?那些个男的朋友,女的朋友,他们的名字被我分门别类的存在手机里,也许,只要我按下一个号码就能听到安慰的语言。只是想了想,我没有权利打扰任何人。最亲近的那个人是——妈妈。却也不敢对她说半个字。这些年来,从未因为生理的疼痛而落泪。只是想到一个人的孤单,念及深处,感怀自己不宜此身的命运,心疼自己,才湿了双眼。
  还是在春节时,妈妈再三叮嘱一定要记得正月十五吃那治病的偏方。我早已厌倦了那难以下咽的汁液,含糊地应承着,想着如何逃过这一关。恰好,有人来小坐,闲谈中提起其家人有这病。随手便把药送了她。我看到妈妈在一旁愣了一下神,但是什么也没说。那人走后。妈妈低低地问询一声:“你,不想吃了?疼了怎么办?”我背过身,不看她的眼睛,说:“是早就不疼了的,也不会再疼。”其实,我是怕疼的。怕疼除却怕自己身体的疼痛,更怕妈妈看见我难受的模样而难过。每一次疼痛来临。我咬着嘴唇挺着不吭一声。母亲站在床头,无助的样子。我来不及细想她的内心是被怎样一种疼痛煎熬着,自己忙着应付那排山倒海的折磨。母亲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对我说:“你喊一声啊,你怎么不喊啊,丫头?”妈妈,不能啊。当那疼痛冲破我的喉咙时,便会有泪随之滑下,我,怎么可以,让你看到我的眼泪?
  等疼痛的魔爪对我没了兴致,放开我去一旁小憩。妈妈欣欣然,竟有一种孩童似的雀跃。她会围着我问想吃什么,要不要东西。全然没有我疼痛时小心翼翼不敢出声的神态。我总是随口说点什么,填满她的盼望,然后看她心满意足地去忙。
  药,被我轻松地送了人。是不是伤了妈妈的心?那药方绝没有宝钗“冷香丸”那般复杂。药引不过是一石榴。却要阴历八月十五正午时分摘下,不可触铁,悬于屋檐下风干,留待正月十五在瓦片上用细火烘干,塞入胡椒子,再碾成碎碎的粉末儿,倒入元宵汤中,拌了,饮下。其汁液呈黑糊状,苦涩难忍。旧疾多年,吃它竟有了疗效。母亲大喜。在她眼里,一年之中的头等大事,便是四处打探谁家有石榴树,然后早早地打了招呼,及至八月十五那天亲手摘了。母亲本不喜讨扰别人的。她和父亲的脾性相同。宁可自己吃亏,也不麻烦他人。但凡自己能做到的,尽量帮人,不图回报,只求心安。果真父母心如明月清风,活得坦坦荡荡。为了我,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去摘别人家辛辛苦苦长出的石榴果。那枚小小的石榴止了我的疼,藏了母亲的爱。
  忘了在哪看过一句话:爱与痛不能忍受。大概是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了爱是隐藏不了的,总想让她(他)知道。痛亦如此,到了极限,谁能咬牙抗下来?母亲却藏着自己的爱不说,怕成为我的负担。我也隐忍着自己的疼痛,想给别人一片澄明的欢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