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21-12-26抒情散文茅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王庆云这是一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山沟,一个名字叫“石门口”的村庄,悄然屹立在高山之巅。到石门口要过两道岭,翻越三重山,一道道弯曲延伸在季节丰满的色彩里,一段段曲折被浓重的翠绿掩映,一路路崎岖被纷呈的小花点缀,每一段都使人赏……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王庆云   这是一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山沟,一个名字叫“石门口”的村庄,悄然屹立在高山之巅。
  到石门口要过两道岭,翻越三重山,一道道弯曲延伸在季节丰满的色彩里,一段段曲折被浓重的翠绿掩映,一路路崎岖被纷呈的小花点缀,每一段都使人赏心悦目,每一路都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的就会想象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斑斓画展。
  小山村依山而建,村前有山溪流过,那条流向山村的小溪,在进村口处,有两块巨石高高耸立,互相靠近,合拢成一个石门,所以这个村就取名“石门口”。石门口的房屋多是土坯屋,也有些石垒房,一幢幢一排排,顺势建在两旁的山崖之下,别有一番山村情趣。
  高山的出名,其实不在山高,而是在60多年前,一支红军游击队曾在这一带活动,司令部就设在石门口,从此,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大,高山被光荣地载入了革命史册。那时候的石门口经历过血与火的战斗,红军和当地百姓在高山保卫战中,军民联合,顽强作战,最后终因寡不敌众,遭受了敌人残绝人寰的杀戮。整个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直到敌人撤退后才慢慢复建起来。
   石门口有两个特殊的标志,一处是挺拔高大的两棵连理的“红军树”,据说当年的红军指战员就在这树下开过会、出过操;还有一处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庙,据说红军在这庙里藏过枪,当地人叫它“藏枪庙”。从石门下沿溪向上走还有个套库,是70年代建小水电站时修成的,四面群山环抱,绿树的影子映入水中,把整个库水染成了绿色,时而有飞鸟从林中飞出,在库水面上拍打着双翅,激起弧形的光圈,时而有一种怪兽在鸣叫,让人听起来毛骨怵然,坐在套库边上就像进入了一个无人的王国,自己也恍如化羽成仙。
   我是午后赶到石门口的,乡亲们见我来自县城,纷纷围拢在我的身旁,打听山外的种种新闻。好客的老嫂子还端出了小罐里捂着的鸟柿和山里猕猴桃让我尝新,晚上又做了许多可口的山菜让我下酒,到了老区人家,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倍感亲切。
   这天夜里,我睡在老乡的木板床上,闻着窗外的青草味和不知名的花香,当一轮弯月从山头升起时,石门口村就变得更加宁静,雾蔼笼罩着山体,就像铁的兽脊,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鸣叫,更没有人际交往的纷杂,只有山沟里小溪在欢快地流向远方。淡淡的月光洒在那一起一伏的山梁上,山鸡和野兽在这个大植物园里,尽兴奔跑欢叫,秋虫也在墙边放开歌喉吟唱,夜深之时,不远处还传来了几声夹竹板驱赶野兽的声音。我在凝神谛听天籁之声中沉沉睡去。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天已微明,在晨曦的映照下,山峰被染成了深红色,这是山体最美丽的时刻;太阳升高后,山峰的白色与青色相同,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山梁上出现了“哞哞”的羊群,远处木炭窑正冒着袅袅青烟,山坡上的香菇棚场上的喷水机喷出了弧形的水花,映着霞光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在山道上,偶而能望见挑夫和卖炭翁的身影,他们默默默地、艰难地行走着。
   朝霞慢慢爬上了山顶,那丛深深扎进泥土里的瘦弱荆棘树,在晨风中摇曳着。民居前山民们正在晾晒棒玉米和山红芋,贫穷在这里成了饮食起居的定律,就像朝起的云雾,暮至的晚霞,飘渺在山涧峡谷之中。
  石门口的黎明,除了山风和鸟鸣,四周仍然是静悄悄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