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滇行记 五

2021-12-25叙事散文鴳雀
玉龙雪山试比高,蓝月峡谷天下少 我们从二千公里外迢迢而来;小月小瘸着腿咬着牙忍着痛蹒跚而来;阿蓓将阿娘用过的久藏阁楼的轮椅肩扛而来(让小月小坐上去看着更像一个残障人士);小辫子老司机放下架子,从飞机落地到宾馆床边像个雷锋推着轮椅而来。轮……

玉龙雪山试比高,蓝月峡谷天下少 我们从二千公里外迢迢而来;小月小瘸着腿咬着牙忍着痛蹒跚而来;阿蓓将阿娘用过的久藏阁楼的轮椅肩扛而来(让小月小坐上去看着更像一个残障人士);小辫子老司机放下架子,从飞机落地到宾馆床边像个雷锋推着轮椅而来。轮椅在哪儿小辫子在哪儿,小辫子说过:轮椅不倒只管推,翻进沟里再从来。同学们所做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今天:看雪山,读丽江,走古镇,玩木府。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是云南亚热带的极高山地。山势由北至南走向,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万分之一。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我们团队大部分到达了4506米的平台,王卫平,卢飞宇,许幼君等上到了4636米,以坚坚为首的男女英雄,琴琴,雯雯,新新登上了4680米。欲与天公试比高,就看打牌谁赢了?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玉龙雪山在纳西族被称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又因玉龙雪山的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故又称为“黑白雪山”。 在未上雪山前,小王反复关照:山上冷啊冷,氧气少又少,心跳快啊快,排队长又长。我穿上了棉衣,拿起了哔噗,吃下定心丸,跟紧小王行。不用攀登,坐大缆车。一眨眼,到了4506大平台。不冷不喘,排队不长,没有初恋感觉,有点做贼心慌。从门洞子里出来,走入大平台,人还真不少。哇,左边近在眼前,一堵墙,活脱脱的毛坯房。石灰岩不就是青灰的水泥墙嘛,撒了点白粉,以前叫老粉,现在叫腻子粉——我的第一印象,第一联想。我是一个卑贱者,我想不到连不上那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就是毛坯房。我家刚买新房的卫生间,厨房就是这种青灰灰的颜色。前方,右边,山峦连绵,灰不溜秋,与天一色的铅色,暗沉沉。同学们在平台照相,换了藏袍,手搭骆驼,身靠4506,乐不可支。未等太阳出来,红妆素裹,我已原路返回。晒着太阳坐等英豪们征服4636,4680的喜讯。同时刷着手机,小辫子,钱币上照片的速度就像榴弹炮,火箭炮,刷刷刷,几秒后连篇累牍的排排坐吃果果相片爆屏,再也找不着小王的谆谆教导《知道没》。我还真没尝过疼痛中的生活,脚疼,牙疼,疼像会传染似的。那个不是病,疼起来也不会真要命,就是隐隐约约地有让人甩不开腿的憋屈。我又想起年轻的时候,想起不坐索道攀登黄山的时候,想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真是岁月不饶人。小王不懂我们的感觉,我却明白小王心思。安全第一,赚钱第二,知道没。 十点光景。全团同学坐上电瓶车向蓝月谷进发。 山是隆起的土或石,一堆一堆勾连起伏,延绵不绝;山与山间有沟壑,深的叫峡谷,浅的谓溪涧。山的坡面有褶,凸出为梁凹下是洼。蓝月谷是玉龙山脉的峡谷之一。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听涛湖是峡谷里流淌着玉龙山融化的雪水而成。由于光线折射,呈现不同颜色。幽蓝的,蔚蓝的,湖蓝的,青蓝的,墨绿的,翠绿的,黄绿的,碧绿的,感官颜色深浅不一,那是自然造化。总之,水是无色的,水是清澈的。蓝月谷的水光山影不输九寨沟,更胜喀纳斯。喀纳斯要么坐船湖上游,一点唔啥啥;要么两岸走,岸高水远,一滩一滩的看去像水坑。蓝月谷的水零距离接触,她们像少女一般清纯,我也不敢近亵焉。同学们,拍照啊!带不走水,带不走山,带不走风,带不走景,但可带走山水风景照。带走与三少女的合影照。 在玉液湖、镜潭湖的相连处有块横截面的大石头,与玉龙山是同一质地石灰岩,上面镌刻着藏族作家阿来的一篇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片段 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 以上是石头刻的字。散文可以继续。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读了这个片段,基本了解了玉龙雪山,蓝月谷,丽江坝,丽江古城,木府,黑龙潭,它们是一伙的,一个区域,就像我们的团队,向阳群。我喜欢这个五九年生在四川的藏族作家。他写字不急,通俗,缓缓的,看似漫不经心,实乃暗藏玄机。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在两千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比我小四岁,文章写得那般好,一想起他,我就不好意思写字了。 《尘埃落定》是写土司故事的,主人公是土司家的第二个儿子,好比二子。人家看二子是傻子,二子看人家,看土司家族是如何渐渐没落的,看农奴制的消亡。一个二子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难以回答。这就是《尘埃落定》的玄机。《尘埃落定》说的是土司制,农奴制的结束,更广泛的意义,芸芸众生不都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尘埃吗?百年之后,谁不落定呢?当然,小月小不一样,小月小是离休干部,离休干部百年之后不叫尘埃落定,叫盖棺定论。组织部会来做番一世功过的评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