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灵动的鱼山

2021-12-23抒情散文扁舟一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19 编辑

  鱼山没有高度。没有高度是在我们在心里不自觉地拿着鱼山跟其他的高山相比。山不高,山路也有点陡。我穿着纤细的高跟鞋,跟着我们当地文友们逶迤而上,心里就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19 编辑 <br /><br />  鱼山没有高度。没有高度是在我们在心里不自觉地拿着鱼山跟其他的高山相比。山不高,山路也有点陡。我穿着纤细的高跟鞋,跟着我们当地文友们逶迤而上,心里就有点发怵。一路叫不上名字的树木、野草和花朵,使我在贪婪中有种亲切。久住平原的人,山是个遥远的梦影,总有一种虚幻感。在自己家乡最近的边界,能拥有一座一定高度山,想到它就是我们的与我们近、跟我们亲呢。

  有种叫不出名字的树,毛茸茸的叶子间点缀着红色的圆果子。摘在手中细看,很是惊异,果子像圆刺球,整齐排列这样裸露着,不加掩饰。淡淡的清香,整个山丘飘荡着一种味道在蔓延,伴着清脆的叮当响。在我们大家去追寻这种似有似无的声音时,同行的朋友林晓告诉我们,说这种声音是一种树发出来了,俗名叫“榔儿百叶”,我一下子爱极了这个名字,这使我想起身着布衣的老者,面对高大的无名树前,捻须思索着,最后笑对众人说此树叶密声脆,就叫“榔儿百叶”吧,对生活的爱对自然的亲近,就在这淡淡的四字中了,不是么?树叶极其稠密结着一种像灯笼似的果子,风吹动的时候,发出铃铛一样的优美声音。草木的香味和树叶的流动相糅合,形成了生命的韵律,更应该是众生的生命气息吧,在各自的生命历程,挥发着自己的极致,虽然无人欣赏,却一样的意气风发。
  意气风发这个词语,是在登上山顶,看到密密麻麻的迎风招展的一种小草时,更体会到这个词语的魅力。一种开着淡淡白色花的野草,随风轻舞。也许它开的根本不是花,几乎没有花的特征,只是花的影子,遥望的时候,在葱笼的绿叶间高高的举着,阳光下闪烁着,因为开得肆意,便形成一种气势,一下在震慑了我的心。同行的德稿望重的谭庆禄局长,文章极好,底蕴浑厚,人又和蔼。薅起一棵小草说,这种植物也是芦荻的一种,俗名叫“莽牛蹲”。听到这个憨厚的名字大家都笑了,是啊诗意的想象在现实面前往往就是这样,不经意中就打破了一切。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想,有着朴素生活的痕迹,一切才是可亲可爱的啊。我想起网上朋友陈元武的文章《遍地蒹葭》,文章写得美、大气而忧伤。可是,眼前的无名的小草也是寂寞的孤独的,却无论如何也不给人一种悲壮感。

  伴着这片生灵的是高而篮的天,变化莫测的云,干爽的秋风,背后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这样背景下的开放,即使无人欣赏,也应该是占尽了风光。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曹植在忧郁中感叹时,轻轻的吟咏会不会让这片寂寞的野花听到?虽然在这个有才气的男人心里,没有这片花的身影,他矫健的脚步在这片青草间徘徊,这片花草也倍感荣幸不?也许会的。独上高楼的清冷不会拂去他心头的苦闷,只有在相对高度的山丘,在面对朴素的自然面前,才使他的心胸宽阔起来吧。我明白,之所以在我面对鱼山时一种另样的情感,是因为鱼山的灵气触动了我,几百年灵与魂的飘荡,谁能说斯山斯水斯斯树斯草,没有浸染一份灵气在血液中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刘禹锡无意间的念念有词,不正是对鱼山的写照么?鱼山的高度在我感到亲近中没有了距离感,在我接近一颗灵性的灵魂没有了陌生感。虽然隔着千年的时光,曹植的背影已经模糊,子乎者也的吟唱中有点淡远,而“披罗衣之璀粲 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 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惊鸿一瞥的倩影,美丽了多少人的梦,只有具有完美的女人才称的起这样的描摹,我们隔着缥缈的雾纱羡慕着,在欣赏中也美丽了自己的心。连同写着的人也潇洒了许多,就因为这点,我们一直惦记着曹植,这个不幸又幸运的才子。

  山风是洒脱的,不像平原的风那样轻柔粘湿。人站在山风里,望着黄河水,觉得自己也化为山顶的一棵草,平静、悠然,虚无。这样凝眸远望,看到远处树木交错中掩映的房屋,以及房屋间升起的一缕炊烟。在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中,富有诗意的事物在渐渐远去。我们人类一边叹息地抱怨着,一边制造出更多的破坏,回头在抱怨别人。无论怎么样的叹息和抱怨,人类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沉默的大地在痛苦中承受着人类的蹂躏,冷冷地打量着人类在发狠在贪婪在疯狂,总有一天人类会毁灭在人类自己手中。即使知道又怎么样呢,贪婪遏制着一切,人类已经无法走回去了。

  这样心情下,看到一缕炊烟,心情是欣喜的,在欣喜中我感到心蓦地一动。我想起刚进来时,看到“子建祠”中罗列着的陶制品,有陶鸭、陶鸡、陶罐,更让我心蓦地一动的是陶灶。陶灶不大,制作简单,在我看到圆形的锅盖以及灶门时,仿佛闻到一种饭香袅袅而出,扑面而来。温馨的农家小院里养着鸡鸭,也许也养着一只家狗,在鸡唱鸭叫里,曹植在书房里读书写诗,妻子在一旁静静地坐着打量着自己的男人,仆人不时忙碌着,祥和的阳光透过高大树木撒着碎碎的光影。在一时的宁静中,忘却了人生的不幸。如果没有这份才气和事业心,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多好。可是,曹植不甘心,聪明的人总是不甘心,却不知道生活往往在聪明人面前设置更多的磨难。不如糊涂一点的好呢。如果现在曹植清醒过来,还会感到失意么?

  曹植是个喜欢生活的人,陪葬的陶制品中的鸡鸭及锅灶制作的形象,充满了生活的动感。我们读“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热闹场面里,我看到曹植的微笑,举杯畅饮的豪爽“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野田黄雀行二首——曹植)。一首超然的好诗就这样挥洒而出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灵气怎么会不浸染着一方水土呢,在我跟着几个文友朋友们,他们的文章就各有千秋,令我喜爱。在静默的鱼山面前,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生命的灵动。在我小心地采摘低矮的山枣树上遗留了几颗略红的酸枣时,我品尝到一种酸甜的气息,流向我的丹田及血液,也许,在不经意中我也吸收了一份灵气,未必不是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