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低吟浅唱

2020-09-17叙事散文敬一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0 编辑

          低吟浅唱敬一兵大鱼骨架,圣地亚哥的战利品。死亡的证明奔逸不羁。它难逃岩石风化、树木瓦解一样的厄运,终会变成泥土。必然的宿命,像山崩之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0 编辑 <br /><br />          低吟浅唱
                   敬一兵
  大鱼骨架,圣地亚哥的战利品。死亡的证明奔逸不羁。它难逃岩石风化、树木瓦解一样的厄运,终会变成泥土。必然的宿命,像山崩之势不可抗拒。
  泥土是可以伸手捏住的黑夜。一根纤细冰凉的白色线条,状如划过黑夜的凝固闪电,缓慢蠕动纤维质的身躯,为尖细头部凿钻土壤颗粒源源不断提供能量。神色冷淡,胸有成竹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被一路向前不断伸长的纤细躯体刻录丈量。泥土之下,它的这副行头让它看上去不像真菌菌丝,更像一只线虫。专门为穿越泥土而降生的线虫。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造物主分摊给每一种生物的特征,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凿钻土壤颗粒一路向前,是菌丝领受的命运条码。
  前方有菌丝的梦,如沙漏之沙梗在土壤颗粒罅隙中。梦的成分和质地,浸润着大鱼骨架化成灰烬状的营养。死亡与瓦解,再没有比之更浓郁的营养了。菌丝越是接近梦想,越是显得谨慎小心,像隐士悄无声息的步伐。静谧,细腻,虔诚和执着,将菌丝的梦和周遭的泥土衬托得越发神秘幽古。
  菌丝不断延伸,长度不断增加。情形仿佛它们要用细长的身体,把泥土被上帝抽去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再度复原。
  菌丝白皙似羸弱蚕丝,却有不屈不挠之感。它擅长迂回,挑战障碍,勇往直前。离弓之箭不回头的秉性,全部来自于身体内部营养酝酿出来的生命之谜。谜底是造物主故意不说出来的事实。说与不说,取决于造物主对泥土世界的考量结果。菌丝与营养在沉默中靠近,与自己生命形式发端的种子,却在行为语言中告别。菌丝的白色线状身体,这个唯一留在泥土中的痕迹,成了背道而驰的指示箭头,昭示着已逝营养和种子形态转化而成的生存真理。
  对于菌丝而言,每一条寻觅营养的道路,都布满了丘陵婉蜒的土粒,陡峭高耸的石砾,山峦起伏状的树根,还有潜伏在泥土中虎视眈眈的蚯蚓、蚂蚁、变形虫、轮虫、线虫、壁虱和千足虫。探险之味绵绵不绝,仿佛很多浆汁在草茎里浟湙潋滟。世界层层摊开在菌丝面前,每一层都是一扇不可预言命途的吊诡纸牌。它们是菌丝的死亡陷阱和祸水。菌丝向前延伸一次身体长度,就是一次背水而战,就是一次置之死地的生死抉择。背水而战,往往是暗夜里菌丝抵御危险的一种方式。造物主在作战图上,早就为菌丝量身制定了最后的作战方案——绝地反击,省时省力又具有不变应万变的性质。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菌丝就是向死而生的纤维质符号。
  被过去和未来挤压。承受不断变化的重量。应对死亡陷阱与祸水的合围。没有空气没有回头余地没有光线的泥土之下,菌丝要跨越九个月漫长时间铺展的崎岖坎坷道路,日复一日与无数兄弟汇合,扭结一根挤不烂压不垮的菌绳。凝聚力量的作用还是其次,关键的是菌绳可以成为它们由此岸跨越彼岸的桥梁。菌绳将无数菌丝密集捆绑在一起,菌丝才不至于像迷途的散兵游勇,在潮湿的泥层中消亡瓦解。
  菌绳使菌丝彼此亲近,也让爱趋于完美。
  动用无数根这样的绳索,菌丝就可以精密编织针脚细密的菌落。一片白色的菌落,在它们看来就是一床摆脱厄运的阿拉伯飞毯,是它们抵抗泥土世界中来路不明的敌人的铠甲。只有保存自己,才能够证明自身的存在,才能够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柔弱的菌丝,依靠这个信念,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引开了天敌的注意力,突破围追堵截顺利走过了自己的春夏秋冬。
  菌落总是建立在潮湿的地方。逐水而生,因为水是它们的天堂。菌丝肚子里鼓鼓囊囊的水分,像晶莹剔透的线状冰晶,成了祖先留给它们闪烁寒冷之光不容忽视的最后忠告——丧失水分,无疑丧失了护身铠甲。形体相同,面目没有差异,不会在众多行走者中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匪思所夷的情形,连同这支聚集成菌落的菌丝大军没有声音的行军步伐,没有动静的秘密调动与协调,都是凭藉水分来实现的。水分是它们取代烽火报警,鸿雁传书,鱼传尺素和风筝通信的令牌。通过令牌它们相互辨识,相互调整踌躇迟疑与盲目冲动的距离,清除混入队伍中乔装打扮的异己分子。
  失之一毫谬之千里给它们带来的不是一场精确游戏,而是断送卿卿性命的恶果。
  置身在泥土世界里,有许多事情讳莫如深,必须三缄其口。
  菌落如暗中的潜流分布在沉默的最深处,比蚁穴的位置还要幽深。蚁穴是菌落的地狱,要么远离,要么更深,才能有效规避。悄无声息的蛰伏模样,或者隐秘前行时不产生摩擦响动的情形,暗暗扣合了它们一边克制按耐,一边隐秘憧憬的内心激情。菌丝大军为实现战略布局而预留的静谧空间,往往比战鼓声声金戈铁马的狂纵更有力量,更加稳妥也更加深远辽阔。泥土之下的寂静,是菌落战略布局的纵深地带。
  泥土之下的世界比情调迷人的孔岱咖啡馆更加扑朔迷离。暧昧不明的神秘气氛,滋生的不仅是菌丝纵身一跃的隐秘冲动,还有身体从地狱中出逃的欲望。掀开泥土,就能看见菌落不断向四周漫漶自己轮廓线条的同时,黑色泥土也在不断向菌落掏出来的灵魂致敬。
  泥土下面的乾坤,比入夜之后的天上世界更具体。白色菌落就是造物主为菌丝,为泥土呈现而出的灵魂。
  菌落在黑暗中九个月的掘土劳作,终于换来了夏秋之交的时间窗口。时间窗口是俄耳浦斯手中拨出来的无声流淌的敞亮音符。光复活了世间万物也复活了泥土之下菌丝沉寂的心灵。菌落中的菌丝过度繁殖。像树木的枝条分叉复分叉,天地有多宽敞,分叉的欲望就有多强烈。菌丝数量到达一个临界点,它们就变了。菌落又大又厚,菌丝相互紧挨,纠缠摩擦,于是它们的胆子大起来了,性情也急躁起来了。集体发狂的结果,导致菌落合力把自己蜷曲成小小的拳头,穿过泥土阻挡和浓郁土腥味笼罩,在夏秋阴翳潮湿的森林里冒出地面,见到了属于它们自己的白昼。
  胆大、妄为、冲动与急不可耐的性情,凭藉白色小拳头上泥土留下的污迹,获得了清晰的佐证。这是菌落告别黑暗世界的最后一道仪式,也是菌落华丽转身,变成人可以看见的毒蝇伞菌体的第一道序幕。
  每一条菌丝每一个白色小拳头,都在自己的地球经纬网络上,精灵一样守候着切入日夜交换链条的契机。用怎样的方位迎接破晓迎接夜闇,用怎样的形式改写渺小的文明历史?超出了智慧极限的选择,显然不属于它们的蓄意计算,而是造物主预先的精心安排。类似骈文与诗的双美韵致和精彩,并非一蹴而就,实在是经过了长期的黑暗磨砺,才石破天惊呈现出来的。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毒蝇伞冒出泥土的小拳头,最初被表面布满白色瘤状物质的菌膜所覆盖,很像一枚白色鸟蛋。泥土之外的世界风生水起动荡不安,毒蝇伞必须以这种不露锋芒不走漏真相的形态,反复斟酌自己的位置,反复检验是否有危险存在。小心谨慎与内敛低调,似乎是微小柔弱生命的共同自保之策。
  风调雨顺草长莺飞。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密集叩敲菌膜。沉默的滋润代替了泥土咄咄逼人的挤压,毒蝇伞隐忍已久的身体开始自由膨胀。菌膜,融入了无数死者顽固守候僵硬拒绝膨胀的元素。在泥土中保护菌丝的菌膜,在泥土之外就成了扼杀生命的囚笼。它们无法像死者那样可以无尽地在菌膜内等下去。红色菌伞首先突破菌膜包裹。残留在伞顶的破损菌膜,最终变成了菌伞上的众多黄白色的小型金字塔。白昼之间,置身在毒蝇伞身体的最高处,小型金字塔是毒蝇伞相互辨识的新令牌,也是它们窥视天空的眼睛。
  它们必须注视天空,那是造物主隐遁的地方。
  菌伞下面是支撑它的乳白色菌柄。粘附在菌柄上的残破菌膜,除了小部分加入到菌环的结构中,大部分都与菌托融为一体。菌膜消解的末日不来,绝不会卸下映衬菌柄类似绿叶衬红花的重任。生命就是一场流动的戏剧,需要主角也需要配角。谁都不是旁观者。
  泥土之下到泥土之上,这个昼与夜看得见摸得到的分界线,改变了毒蝇伞的形态也改变了它的命运。改变需要力量,需要时间,有时还需要神灵般的魔法。伞状的体型,殷红如血的菌盖和乳白色的菌柄,显尽华丽妩媚的诱惑元素。尽管见识了生命瓦解与枯槁的本质,毒蝇伞还是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美的幸运者。生命妖娆,大概如此。
  透过坟茔的轮廓近看,它们有经幡的意味。要是从远处看,毒蝇伞就像一支支高高举起的小火炬。空寂玄奧的红色火焰,风雨无法扑灭,也不会在风雨中趋炎附势做出卑贱迎合动作。华丽妩媚的鸿博与妖娆诱惑的诡异纯属天作之合,就连深邃神秘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难与之匹敌。小火炬是依靠什么在持续燃烧?小火炬要在晦暗的森林中寻找什么?破解秘密,必然涉及毒蝇伞拥有的魔法。
  毒蝇伞的菌肉,包括伞状菌盖背面的菌褶和菌柄,没有妩媚的红色调却有妩媚汩汩流淌的泉眼。它们是妩媚的物质储备仓库。因为里面住满了各路酿造毒素的神灵,它们也是一种物质形式的美。并非所有的美,都能享受神灵亲手酿制的待遇。毒蝇伞的美是界限,是节制,是平衡,是魔法般的毒素。
  身披大红袍的毒素被酿毒神灵安排在菌盖的表面,而身披白衫子的庞大毒素军团,却被酿毒神灵安排在大红袍毒素的身后潜伏下来。大美与大丑之间无界限。披大红袍的毒素和身着白衫子的毒素,它们一个个都是巴黎圣母院里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替身。
  整个菌体的毒素,具有克托尼俄斯式巫术的力量。毒蝇伞掌握了这种力量的魔法,就掌握了自己在森林中存在的权利。林间开阔的草地,这个神灵留下的痕迹,正在用风吹日晒和雨水反复昭示毒蝇伞哀毁瘠立的命运。生命世界的舞台上,谁都不是真正的主角。然而,过早夭折于意料之外的非命,一定是生命的悲剧。防范鸟和昆虫的侵袭,力争让生命更加灿烂。至关重要的过程,必须要有至关重要的手段来维护。珍惜拥有的魔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毒蝇伞立身安命的原则。
  森林里面天天都有死亡发生。
  与毒蝇伞走得最近的蘑菇同类,纷纷在毒蝇伞的视野里倒下了。蘑菇一旦选择倒下的姿势,它们便再也没有机会站起来了。所以,倒下这个姿势对于蘑菇来说,都是竭力回避的潘多拉魔盒。它散发出的惨淡清辉,倾泄弥漫着恐惧、朽灭、冷酷和黝黯气息。死于非命,必然带来身体溃烂直至瓦解的结局。
  没有倒下的蘑菇,大多身负飞禽啄食的累累伤痕,或者正在经受蛆虫蠕动带来的痛苦煎熬。地狱之门洞开,传来但丁低沉的神曲。在林间斜射的太阳光柱中,煎熬类似旋转弥散的尘埃,带有几分假定性和非物质性梦幻色彩。魑魅魍魉齐聚,生不如死的序幕徐徐开启。
  只有毒蝇伞是唯一的例外者。攻击过毒蝇伞的飞禽和昆虫,曾经也把毒蝇伞的艳丽色泽和水灵灵的身体当成美食佳肴。它们万万没有想到,毒蝇伞的艳丽色泽和水灵灵的身体,是塞壬没有音符的歌声。直到它们的祖先死于诱惑的结局,小山一样堆积在它们面前,成了危险永远的象征,它们才明白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蔑视。
  被塞壬歌声引诱死于毒素,乐极而亡的结果,成了毒蝇伞赐予天敌的悲剧。人这个相对于毒蝇伞而言的巨无霸天敌,照样难逃厄运。
  毒蝇伞对人的风景、风俗、习惯和信仰不感兴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安身立命的原则,可以规避祸起萧墙的厄运降临。隔着纤维与肉身的分界线,对峙中的毒蝇伞仅仅把人当成了具有缺陷,会自动裂开身子的果实。一旦人冒犯毒蝇伞,它就会用魔法将其捆绑直至窒息。魔法引力就是这样诡异,不需要逞强和积怨。
  红色,曼妙与忧郁参半的光泽,比塞壬的歌声更具诱惑力。人一旦丧失警惕和辨析力,就会在美妙的梦幻之后招致灭顶之灾。红色——魔法——毒素,天就的维拉斯锁链,在人的历史中反复出现。尽管很多人并没有尝试用锁链捆住自己,但那种被捆绑的疼痛感,却一直逗留在他们的脑海中,幽灵一样驱之不散挥之不去。
  印第安人中的教士,对毒蝇伞的印象绝对根深蒂固。即便时间的马蹄跨越万水千山阻隔来到今天,每一次圣餐礼仪中,依旧会勾连出毒蝇伞飘忽不定的影子。影子倒立,菌柄朝天菌盖朝地,辐射状的菌褶成了套在菌柄这个车轴上的天轮。天轮转动,毒蝇伞就从雅利安人和波兰人奉祀、占卜和星历的意象里,摇身一变成了玛雅宗教闪闪发光的金刚杵。哪怕他们不在森林中,甚至远离了毒蝇伞生长的季节,他们的佳肴,葡萄酒,餐刀,勺子,碟子,话语和房间,还是会沐浴在毒蝇伞特有的清香气息与金刚杵锃亮的光泽之中。透过气息的线条和色泽的轮廓,脱离苦海置身在华丽宫殿、绚丽花园或者湖光山色内的幻象,还是会沿循每一根神经末梢,传递到大脑中从而让他们在如痴如醉的境况里,看见自己的前世今生。被尘埃和森林潮湿气息年复一年遮盖的前世,他们的祖先队伍里,有很多成员就是在梦幻般的陶醉中,付出生命的代价走进了他们的极乐世界。
  红色有了曼妙与忧郁元素,也就有了暴力痕迹。爱与痛同时降临,情形大抵如此。
  人满足口舌之需的贪婪,害了自己也害了毒蝇伞。人的肠胃是自己与毒蝇伞互相使用魔法进行战争的场所。面对强大的天敌,毒蝇伞将自己伪装成特洛伊木马。面对压力与危险,短兵相接是勇气,伪装和迂回是艺术是智慧。
  一旦特洛伊木马被当成战利品运送到人的肠胃之中,躲藏在木马内身披大红袍和白衫子的毒素,立刻变成高度不足一尺的小矮人。它们举刀弄枪上窜下跳,首先以快速奇袭的方式占领人的大脑,把人类最高司令部瞬间转变成它们驾轻就熟的一面魔镜。魔镜放大了人的感官功能,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功能。虚幻的放大,堪比一场威慑的心理诱导,具有无比的力道和刀锋的质感。它们在虚幻的电影中时而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抱住人的腿脚,再沿着脚杆爬到肩膀和头顶,又跳到屋梁上面去舞蹈。时而又飘然而去,逃得无影无踪。吃饭时,这些小矮人争吃抢喝,还和人频频举杯畅饮。小矮人上窜下跳得越是欢快,人的头就越发疼痛难受,直到以头撞墙倒地翻滚精尽而亡。
  浮肿的脸上露出愚钝的笑容。人中毒死亡是这部没有胶片没有声音的电影结局。所有把结局推向终点的情节,都是毒素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迁徙经历。
  迁徙的起点始于菌丝潜伏泥土之下的苦心经营和积淀。与卧薪尝胆在意味上互通款曲的过程,并非菌丝的预谋而是生命的必经过程。如同季节更迭生命状态而不是季节本身一样,毒素更迭菌丝生命属性而非邪恶本身的面目。
  菌丝乃至它最终冒出泥土形成的伞状个体是否有毒,不是正义与邪恶的试金石,而是人的臆断和强加。被毒蝇伞用来保护自己在生命道路上迁徙的毒素,原本自有一条通往罗马的道路,与人在黍稷、牺牲(肉食)和水构建的迁徙道路风马牛不相干。当人用邪恶的贪婪强行改变毒蝇伞的迁徙路线,令它走上黍稷、牺牲(肉食)和水构建的迁徙歧途时,抵抗便不可避免。凤凰涅槃的结果,使人与毒蝇伞共同荡入仓颉墓中。
  造字的左史官,没有忽略这个凤凰涅槃的迁徙记载。仓颉双瞳四目的眼光里有没有魔法谁都不清楚,但是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的丛林里生活的印第安人,却清楚地通过毒蝇伞感应到了仓颉的魔法般的眼光。他们雕刻了许多毒蝇伞形的石像,把巫师、国王和数不清的渴望上天保佑的人的眼光、舌头和心脏,统统拴在了毒蝇伞的身上。
  包括人在内的天敌死于塞壬歌声的诱惑,是天敌的悲剧塞壬的喜剧。维护生命的延续,完成轮回,这个向死而生的过程,构成了毒蝇伞轮回迁徙的实质。
  神灵乐意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寻觅和迁徙,直到从天天暴露在季节更迭中的墓地里,迁徙到没有风吹日晒雨淋稳妥僻静的毒蝇伞中为止。一朵毒蝇伞腐烂了,被人吃了,里面的神灵就会蜂涌而出,再次走上迁徙的道路,直到找到下一朵毒蝇伞。毒蝇伞里的神灵不会把人体当成它们的栖息地,甚至就连在路上走累了,也不会把人体当成它们歇脚的驿站。人的肚子不干净,充满了各种污染元素和相互倾轧的成分,不适合神灵安静栖居。被人吃进肚子里的神灵,千方百计都要从人的肚子里跑出来。
  向死而生,一个悲壮而又美丽的生命迁徙,让毒蝇伞显得十分高贵高尚与可爱。既要承担渡人到极乐天堂的责任,还要分出精力满足人膏梁厚味之需。相形之下,人有时候还不如毒蝇伞。
  雨过天晴。毒蝇伞的色泽像晴天敞亮的背景,姿态像雨后萦纡而起的雾气。它们把色泽和姿势摊开在森林之中,构成了一幅向死而生到向生而死的生物地图。地图上线条逶迤,色彩漫漶,俨如一曲没有音符没有歌词的低吟浅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