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 抵押余生:记忆

    “地上的每个现象都是一个比喻,而每个比喻都是一扇开启的门,准备好的心灵可以通过门进入世界内部,在那里,你和我,日和夜都会成为一体。”《爱丽丝》字字句句,如丝顺滑。《爱丽丝》的华美段落,无疑是黑塞寓言之树上的春绿枝叶,诗歌般的灵动,孩童般的新……

  • 饮酒

    饮酒(一)友朋相聚,总归少不了要饮酒,这是一定的。然这个一定,究竟从甚时开始,却不可考了。考不出也不打紧,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如此便好。然先时我并不饮酒。或者即便饮了,也是无可奈何之下,并未得一丝饮酒之乐趣,那便……

  • 故乡的桃花源

    故乡的桃花源
    文/匡建华一桃坪是土家山寨的一个自然村落,海拔比县城高五百多米,就是这五百多米,山上的温度就比山下低好几度,农作物的成熟、花儿的开放在时间上也比山下慢了几个节拍。每到四月,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开过,而桃坪呢,却正是桃花绽放的时节。……

  • 复读的苦与乐

    复读的苦与乐
    文/匡建华“复读”这个名词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才有的,因为在这以前父母对孩子读书事儿是顺其自然,读到哪儿算哪儿,也许是因那年代“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在作怪。1977年以后就不一样了,农村的娃娃想要走出大山,高……

  • 雨中记

    雨中记文‖林小白如今,雨声着敲打窗玻璃,我已经很少会对着玻璃窗发呆了。夏天的凉城雨水充沛,有时伴有冰雹。一夜之间,摧毁玉米、烤烟、洋芋……土地上一片狼藉,对于记者这个行业,冰雹摧毁庄稼会成为一条新闻,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象,它很快会过去,因为接……

  • 衡山行印象

    衡山行印象 三个女人的衡山行,二天二晚,其实还说不上“印象”的,更何况是“衡山”印象。题越大,文章就越不好做,深了做不来,浅了又寡味。然而我仍用“印象”这二个字,概因为印象者,纯出乎主观看法,无论对错,总归是我个人的感受。说到衡山……

  • 当 年 的 游 街 示 众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19-9-3 23:59 编辑当年的游街示众
    MLMC 米粒满仓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一 有些没经历“文革”的年轻朋友,也许不知道“游街示众”是怎么回事,什么意思?一般人都明白“集会游行……

  • 散文:大石河畔花似海

    大石河畔花似海
    李载丰初夏的一天,欣闻黑龙江鸡东县永和镇有一处百亩花海,是个旅游赏花的好去处,燃起了我的兴趣。会同友人驱车出了县城,驶向通往百亩花海乡村路。汽车像绿海汪洋中的一条小船,缓缓蠕动在大山深处。
    自古山中少沃田,然而,这里山脚下偏……

  • 大明湖游记

    水经注有云: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远观,湖水澄碧而清幽,荷浪葱绿而荡漾;柳条飘摆,飞鸟徘徊。或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故号为“大”。或曰:“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故号为“明”。营生于济南,客居于历下,选孟秋时节,游赏大明……

  • 念人:春到黎村(散文)

    番茅村,坐落在海南岛五指山脚下,七十年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此刻,要不是在晚上亮出的五光十色的灯光,传出年轻人浪漫的喧闹声,谁也难料到在这高山峻岭五指山脚下,还有这么一个迷人的小黎村…… 这里,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弯弯的小河……

  • 走在一条被命名的村道上

    走在一条被命名的村道上薄暮我习惯乘城乡公交车回老家。乘坐的221路公交车终点站站名叫卫浜,“卫浜”这个名词,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每每看到它,感觉特别亲近。我总在卫浜站的前一站“卫家塘”下车,因为这里到家的直线距离最近,步行大约20分钟。很多……

  • 在哈尔滨看教堂

    天黑如墨斗,雨哗哗落在门外,地上的水流如小溪。我在门边,等雨停。有人撑伞走入雨中,饱满丰盈的伞立即被雨水打瘦,那人退回来,衣衫已半湿。门前数人见了,不再等在门外,往电梯口走去。我问门童这样的暴雨会不会变小。他说会,不过也不能肯定。又等一会,……

  •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的那些斗争

    人的一生,要经历过种种斗争。斗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和命运的斗争,另一类是和自己的斗争。关于第一类斗争,周国平先生说过,对于命运,人类最明智的做法不是斗,而是想办法和它和解。乍听起来,的确明智,且不失巧妙。而仔细琢磨,这听起来的所谓锦囊妙计……

  • 城市阅微杂记之板车上的睡客

    城市阅微杂记之板车上的睡客剑鸿无论是从脸上的神态看,还是从身体的姿势看,我都确定他睡着了。睡和醒的界限,其实并不在于眼睛睁开与否,也不在于鼾声的大小,而是身心的和谐度,还有这种和谐在旁人眼中产生的安详感。我确定他睡着的依据,正是从他身边走过……